古今词义的异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词义的异同

【教学目的】掌握古今词义在范围上与情感色彩上的各种差异,培养学生分析古今词义差异的能力,培养他们阅读古籍时从古代词义的角度理解词义的意识,避免犯以今训古的错误。

【教学重点】词义范围的差异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教学难点】古今词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的情况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所用课时】 3学时

一、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也必然随之发展,而语言中发展得最快的是词汇。汉语词汇的发展除了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外,还表现为词义的不断演变。

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主要为一些基本词汇,如人,马,牛,日,月。其中日、月在现代汉语中已复音化为太阳、月亮,但它们还保留在一些合成词中,如日光,日食,月光,明月等。它们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也体现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源流关系。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这类词不是很多,它虽然会防碍我们正确理解古书,但只要我们在学习中特别加以注意就可克服。如“绸”:

《说文·纟部》:“绸,缪也。”《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准备。《诗经·豳风·鸱鸮(chixiao)》:“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这里指修补。鸱鸮在未下雨时就啄剥桑树皮,修补窝巢。

抢:《战国策·秦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两处的“抢”皆“碰、撞”之义。

行李:古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指出行时携带的东西,指物不指人。推测“行李”的来由:《说文》:“行,人之步趋也。”《说文·木部》::“李,果也。”《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表示朋友间的赠答来往。出使时需要带礼物,故称出使的人为行李。后指外出自备的东西。

3.古今词义有同有异。有相当数量的常用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而这种差异往往被我们忽视,因而也就常常误解古意。这种差异可分为词义范围的差异与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两种情况。

二、古今词义的差异

1.词义范围的差异

(1)词义扩大。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的特点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中。如“菜”、“睡”。另如:

荤:《说文·艹部》:“荤,臭菜也。”后转为肉食。南朝梁宗懔(lin)《荆楚岁时记》:“梁有天下不食荤,荆自此不复食鸡子。”

再如“江、河”。

粮:古义指外出时随身携带的(供旅行者吃的)干粮。《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居家为食,行道曰粮。”后来泛指各种粮食。郑玄注:“行道曰粮,止居曰食。”桂馥《说文义证》:“粮乃行者之干食”

响:古专指回声。《说文·音部》:“响,声也。从音,向声。”《玉篇·音部》:“响,应声也。”乡原意为对食。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回应”。《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今泛指声音。洛宾王《在狱鸣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宜沉。”

(2)词义缩小。它的特点是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中。

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由宽泛到狭窄,采取了全面收敛的方式,使今义成为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缩小。如“宫”、“瓦”。《说文·宀部》:“宫,室也”。

《周易》:“上古之时,民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现用于某

些文化娱乐场所外,如“文化宫”、“少年宫”。也用于道

教的场所。如“上清宫”。“臭”本指味道,后指难闻的味道。

禽:古义为飞禽走兽的总称。《说文》:“禽,走兽之总名。”《白虎通》:“禽者何?

鸟兽之总名。”《周礼·天官·庖人》:“有六禽。”郑玄注:“宜为羔、豚、犊、麛、雉、雁。”《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后来词义范围缩小专指鸟类,如《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者谓之禽,四足而毛者谓之兽。”

•虫:古代对动物的总称。《尔雅·释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大戴礼记·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后指人以外的其它动物,《西游记》第一回:“如今人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再后来专指昆虫。今方言中,今方言中,蛇称长虫,虎称大虫,人为裸虫,鱼为鳞虫,蛇称长虫,虎称大虫。

坟:古义指大土堆。《方言》卷一:“坟,地大也。青幽之间,凡地高大者谓之坟”。

《九歌·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后指坟墓。《礼记·檀弓上》:“古者墓而不坟。”

(3)词义范围转移。词义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今义古义之间不存在类属关系,只是具有一定的联系。词义范围由某一事类转移到另一事类,由甲范围变为了乙范围。如:汤:《说文·水部》:“汤,热水也。”《山海经》:“日出于汤谷”。

涕:《诗经·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亨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后来由眼泪变为鼻涕。如《出师表》:“临表涕零。”

寺:古义指官署。《说文·寸部》:“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之声”如汉大理寺、太常寺。今义指寺院。汉代有鸿胪寺,专门接待外宾的地方。东汉明帝年间,印度

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应邀来洛阳,起先就住在鸿胪寺。不久,在洛阳西门外另建精舍,供其居住与安置经传,并以驮运经卷的白马命名,又袭用当时官署之称,名曰“白马寺”。随着弘法运动的展开,寺院逐渐成为僧众供佛和聚居修行场所的专称,而其官署之义反而隐没不见了。侍人,寺人地位逐渐走低。

2.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古今词义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范围的变化,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有显著的差别。词的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类。词义发展的过程中,有些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1)由褒义变为贬义

复辟:古义指恢复君位。《说文》:“辟,法也。”《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感情色彩为褒义。今义指反动势力卷土重来,用作贬义如臭名昭著的“张勋复辟”。

爪牙:古义指勇猛的干将、得力的助手,后来指坏人的帮凶。

走狗:本指猎犬,至少为中性词。《史记·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走狗烹”。明郑板桥常刻一印章:“徐青藤门下之走狗。”《世说新语·品藻》:“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2)由贬义变为褒义

锻炼:古义有玩弄法律诬陷人的意思。《汉书·路温舒传》:“则锻炼而周纳之。”《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铸陶,锻炼使之成熟也。”用为贬义。今义则用为褒义。

(3)还有一些词,本无所谓褒贬,后来产生感情色彩。

a有的由中性变为褒义.

祥:古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表示预兆时为中性词。后指吉祥,《韩非子·内储说上》:“主欲治而不听之,不祥。”为褒义。

b由中性变为贬义。

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战国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今义则指诽谤、诬陷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词义程度轻重不同。

有些词意义所表示的程度古今也存在差异。表现是古义轻今义重或者古义重今义轻。

词义由轻变重

诛:古义为责备。《说文·言部》:“诛,责也。”《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后来词义变重,成为“杀”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成语有“口诛笔伐”、“天诛地灭”。

恨:古义指遗憾。《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出师表》:“未尝不痛恨桓灵也。”《洛阳伽蓝记》:“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