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后旗经济林建设基地发展项目建议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锦后旗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
经济林产业是林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是带动农村致富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发达的经济林产业不仅为全社会增加有效供给,为工业加工提供充足原料,有效保障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不受破坏,缓解生态建设压力,还可以通过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群众增收、林业增效、社会增绿。
杭锦后旗是自治区西部发展经济林产业较早的旗县,也是全区苹果梨种植最早,发展最快的旗县,林农积极性高,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通过政策支持我旗已建成有一定规模、连片集中的苹果梨、枸杞生产基地4个,初步做到区域布局,规模发展,专业生产。
1 基本情况
杭锦后旗位于内蒙古河套平原西北部,南临黄河,北靠阴山,西傍乌兰布和沙漠,东与临河接壤,全境属于河套平原,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但坡度不大,大部分耕地为引黄灌溉耕地。
气候属中温带温亚热带,风多雨少,气候干燥,蒸发量大,无霜期短,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7.5℃;年降水量135.9毫米;
年平均大风日数19.9天;日照时数4449.6小时;无霜期126天。
土壤类型有栗钙土、棕钙土、灰棕漠土、灌淤土等,比较适合各种经济林树种的生长。
全旗辖地面积265.04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4.77万亩,发展经济林有很大的空间,经济林的发展对农民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 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必要性、优势
2.1经济林发展现状
杭锦后旗经济林总面积为 5.2万亩,其中梨的面积1.5万亩,小杂果0.2万亩,枸杞3.5万亩。
沙海镇以“做精做优枸杞产业,发挥枸杞之乡品牌效应”为目标,紧抓被选入“中国名优特产品会单位”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快枸杞产业发展速度。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在积极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同时,把枸杞种植作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来抓。
目前,沙海镇五星村、五一村、前进村、友爱村等2万亩枸杞种植核心区已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集技术研究、种植管理、产品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迈上了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积极采取政府引导、项目扶持、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等有效手段,不断加大枸杞产业的开发力度。
提高枸杞品质、推进枸杞新品种
示范区项目建设,组织农户集中连片种植引进中科绿川1号,宁杞5号、7号、9号,蒙杞1号等新特品种,加大科技引进和推广力度,统一实现规范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措施。
以绿川沙海红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新建600余平方米的枸杞烘干、包装、加工、仓储厂房,为加快高档优质枸杞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奠定了基础。
枸杞平均每亩增产20%左右,亩均收入达到1万元,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和示范引领的作用。
头道桥镇素有“苹果梨之乡”的美誉,是远近闻名的苹果梨示范基地。
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因果实品质好而畅销区内外。
目前头道桥镇林果业面积达到7000多亩,其中种植苹果梨1400亩、早酥梨1200亩、景丰梨300亩、铃铛果1500亩、苹果1500亩、人生果、杏、李子、红枣其他小杂果1000亩、设施果树樱桃、葡萄、西梅、油桃、杏、无花果、火龙果等150多亩。
近年来,又引进全红梨、玉露香、鸡心果、北京大紫李、和田枣等优质水果300亩。
2.2 经济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济林产业在我旗发展较早,种植品苹果梨和枸杞有40多年历史,发展位居全区前列,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主要有:发展规模偏小,区域布局特色不够明显,
以散户种植为主,距离产业化发展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其次,规范化设施种植生产栽培技术推广滞后,种植户技术素质普遍偏低;第三,核果类、桃、李、杏面积较小,处于刚起步阶段,并缺少适宜本地栽培配套成熟的技术;第四,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果农缺乏技术支撑,栽培管理技术到位率较低等;第五,资金短缺,缺乏科研推广经费。
2.3经济林发展的必要性
(1)加快经济林产业发展,对优化全旗林业产业布局、增加农民收入、维护食品安全、建设生态、美丽的杭锦后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济林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身,融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生态富民支撑产业,是发发展休闲、观光、采摘、旅游等生态产业的主要载体。
经济林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群众受益广,是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林已成为我旗林业发展的新方向,是融合社会资本投入林业发展新领域和改善林种树种结构的新举措。
(2)发展经济林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经济林一次种植长期有收益,发展经济林既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引导农民大力种植特色经济林,挖掘林地增产潜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对巩固和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拓宽农民
就业增收空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发展经济林是增强林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保障
经济林不仅能为农牧民提供果品收益,也能为林产品加工业提供原料,为观光、旅游提供物质基础,还可增加地方和农民的收入,从而为提高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为我旗林业发展后劲提供坚实的保障。
2.4 发展经济林的优势
(1)气候条件适宜
我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3000--3200小时,有效积温高,利于果实的蜡实及着色,果面光洁,商品率高;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实糖分和养分的积累,具备生产梨、小杂果、枸杞、肉苁蓉的良好气候条件。
(2)土地资源丰富
杭锦后旗现有宜林地面积17804公顷,可耕地面积91415公顷,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河套平原区和乌兰布和沙区有引黄自流灌溉的条件,是我旗发展经济林的优势区域。
(3)栽培技术成熟
多年来,经济林建设在我旗涌现出许多典型,如头道桥民建村苹果梨及小杂果基地,沙海镇五星村的枸杞生产基地,乌兰布和沙区人工接种肉苁蓉基地,取得了显著效益,在群众中积累了不少成熟的栽培经验,为大规模发展经济林
奠定了实践基础。
3、经济林发展思路及规划
未来几年内,杭锦后旗经济林产业化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产后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加工和市场流通为重点,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林产业带,实现基地化经营,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规范化管理,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早、中、晚熟品种合理配置,强化标准化生产管理,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实现新时期经济林产业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2018年—2021年,我旗经济林基地建设4.2万亩,其中梨的面积1.8万亩、小杂果0.5万亩、枸杞0.8万亩、肉苁蓉1万亩、红枣0.1万亩。
2018年建设经济林基地1.22万亩,其中,鲜果类0.7万亩,木本药材0.5万亩(其中嫁接肉苁蓉0.3万亩,新植枸杞0.2万亩),干果类0.02万亩。
2018年头道桥镇民建村和新丰村计划栽植各种鲜果2000亩,沿民俗村旅游线路计划栽植各种鲜果1000亩,形成以民建林场为主的苹果梨优势产业带、以啸天设施农业园区为主的设施林业产业带,民俗村周边的小杂果产业带,打造民建村七组、十一组无公害林果基地等;依托乌兰布和沙湖旅游区在双庙
镇太荣村计划栽植各种鲜果类林果2000亩,太阳庙农场计划栽植各种鲜果类林果1000亩,在永明村和新建村境内乌兰布和沙区梭梭嫁接肉苁蓉3000亩;以润昇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为重点,陕坝镇红星村计划栽植各种鲜果类林果1000亩;沙海镇以“以精做优枸杞产业,发挥枸杞之乡品牌效应”为目标,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因利势导,把枸杞种植作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计划在2018年栽植枸杞2000亩。
2019年建设经济林基地1.23万亩,其中,鲜果类0.6万亩,木本药材0.6万亩(其中嫁接肉苁蓉0.4万亩,新植枸杞0.2万亩),干果类0.03万亩。
2020年建设经济林基地1.02万亩,其中,鲜果类0.6万亩,木本药材0.4万亩(其中嫁接肉苁蓉0.3万亩,新植枸杞0.1万亩),干果类0.03万亩。
2021年建设经济林基地0.72万亩,其中,鲜果类0.4万亩,木本药材0.3万亩(其中嫁接肉苁蓉0.2万亩,新植枸杞0.1万亩),干果类0.02万亩。
(详见表1 杭锦后旗2018--2021年经济林基地建设进度安排表)
4 投资估算和效益预测
4.1投资估算
4.1.1鲜果类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整地:120元/亩
(2)苗木费:10元/株
(3)栽植费:120元/亩
(4)抚育管理费:500元/亩
(5)栽植株树:56株/亩
4.1.2木本药材类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枸杞:
(1)整地:100元/亩
(2)苗木费:4元/株
(3)栽植费:200元/亩
(4)抚育管理费:500元/亩
(5)栽植株树:222株/亩
肉苁蓉:
(1)种子费:30元/克
(2)接种费:500元/亩
(3)抚育管理费:200元/亩
(5)接种克数:20克/亩
4.1.3干果类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整地:100元/亩
(2)苗木费:10元/株
(3)栽植费:120元/亩
(4)抚育管理费:500元/亩
(5)栽植株树:56株/亩
(详见表2 杭锦后旗2018年--2021年经济林基地建设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4.2.1投资估算
经测算,杭锦后旗2018-2021年经济林基地建设总投资为5160万元,其中鲜果类2990万元,木本药材类2040万元,干果类130万元。
(详见表3 杭锦后旗2018年--2021年经济林基地建设投资估算表)
4.2.2资金补贴
为更好地推进我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由旗财政局、林业局组织验收,凡符合验收标准,经验收合格,即可享受补贴,补贴标准为:新发展集中连片50亩以上经济林基地,三年后挂果,成活率及保存率达90%以上,,每亩补贴1000元。
同时,林业部门要将经济林纳入工程造林,按标准补贴。
其余部分果农自筹。
4.3效益预测
4.3.1经济效益
经济林一次种植,多年受益,以20年效益期计算,鲜果类年平均亩产1500公斤,2.3万亩总产量3450万公斤,按每公斤3元计算,年产值为1.035亿元。
木本药材类年平均亩产150公斤,1.8万亩总产量为2700万公斤,按每公斤20元计算,年产值为10.8亿元。
干果类年平均每产1500公斤,130亩总产量为19.5万公斤,按每公斤5元计算,年产值为97.5万元。
从计算结果看,4.2万亩经济林进入盛果期后年平均产值为11.85亿元。
据2016年统计,我旗每亩小麦产量为500公斤,按每公斤3.07元计算,每亩年产值为1535元;番茄每亩产量为5064公斤,按每公斤0.45元计算,每亩年产值为2279元;杨树按生长20年蓄积量计算,每亩年产值为182元。
由此可以看出每亩经济林收入是小麦收入的3倍,是番茄收入的2.4倍,是杨树收入的30倍,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4.3.2生态效益
工程建设完成后,经济林面积达到9.4万亩,其中新增4.2万亩,经济林形成有机条田林网化,可提高农田的抗灾能力,防止土地沙化、退化,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减少土壤盐渍化,改良土壤,促进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产优化林果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优质、高产、高效”林果业的快速发发展,反我旗建成农、林相结合的稳产高产高效绿洲生态经济区,从而加快我旗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早日致富。
4.3.3社会效益
项目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极大地促进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减轻多种自然灾害的危害,带动农牧民就业,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工程实施后,由于经济林产品的不断增多,也会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工程的实施为经济林建设提供了飞速发展的平台,可以极大地调动社会各界关注、参与积极性,为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保障措施
5.1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
由旗政府牵头成立由发改委、财政、国土、林业、农业、交通、科技、旅游、新闻广电等部门组成的经济林发展工作两级推进组。
其职责在于研究解决特色经济林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制定工作发展规划与考核方案,研究出台促进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各类政策、举措等。
同时,建立健全经济林基地建设工作机构和管理机制,落实行政、技术双向承包责任制,把经济林基地建设作为该机构年终考核的主要内容,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范围。
5.2 政策保障
完善政策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旗人民政府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
发改委、财政、国土、开发、农牧业、林业、水利、科技等相关部门要在项目上给予支持。
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吸引各种投资和经营主体进入经济林建设领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为断探索多样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鼓励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和个人打破地域、行业界限,采取多种方式,加速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经
济林产业合理流转。
5.3 技术保障
一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优化生产布局,积极调整树种品种结构,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比例,一年四季鲜果不断,引品种同时引技术、引专业服务队,以提高基地建设水平,保证果品质量。
二是加大品种更新改良和新技术推广力度。
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的经济林优良种苗基地和新品种生产示范基地。
加强对现有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应用工作,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技术优势。
三是积极培育组建乡土专业术服务队伍,抓好与市级、旗县与乡镇的专业合作社、栽植大户等人员的技术培训,形成“专家+市级+县级+乡镇级”的技术服务网络及“专家+技术员+农技骨干+果农”的技术服务网络,从林果优良新品种引进、选充、丰产栽培、贮藏保鲜技术等方面为经济林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四是积极培训果农,加强技术推广,主推科学施肥、合理整形修剪、科学防治病虫害、果实套袋等关健技术。
5.4 资金保障
一是强化政府投入,实行资金补贴。
旗政府采取资补贴形式对经济林发展大户和企业给予补贴。
二是强化部门支持,整合项目资金。
各部门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的项目投资,整合捆绑用于经济林基地建设。
三是强化金融扶持,放
宽信贷政策。
加大林业贴息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
简化林权证抵押贷款手续,降低贷款门槛,积极开展森林资源保险,提高林农抵御风险能力。
五、经济林发展的建议
一是积极引进新品种,加快老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实现全旗林果业和枸杞良种化;二是大力发展枸杞加工业,提高枸杞业整体效益;三是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中介组织,促进商品流通,维护果农利益;四是扩大技术服务涵盖面,切实提高经济林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五是实现无公害防治、生产绿色食品,尽快形成和确立自己的优质名牌产品,六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让果农学以致用,提高产量,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