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
3. 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
(1) 水稻灌溉制度设计
水稻灌溉制度设计应包括:泡田期 生育期
总灌溉定额=泡田定额+生育期灌溉定额
水稻生育期的灌水定额确定
在水稻生育期中任何一个时段t内,农田水分的变化,决定 于该时段内的来水和耗水之间的消长,其水量平衡方程为:
农田水分过多的原因: ➢ 降雨量过多 ➢ 河流、湖泊水侵入农田 ➢ 典型低洼、地下水位上升(珠江三角洲) ➢ 出流不畅
调节措施 ➢ 农田水分不足时:灌溉、蓄水保墒 ➢ 农田水分过多时:排水 名词解释 ➢ 干旱:农田水分不足或蒸腾过大,造成植物生长
受到损害。 ➢ 涝:地面积水 ➢ 渍:地下水位过高 ➢ 洪灾:河流泛滥
三、水稻地区的农田水分状况
水稻是喜湿好水作物; 栽培技术和灌溉方法与旱作物不同,因 此稻田水分存在的形式与旱作农田水分 存在的形式也不相同; 传统上,水稻采用淹灌方法,故田面经
常(除烤田外)有水层存在。
四、农田水分状况的调节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施
在自然条件下农田水分状况与作物需水 是不相适应的,农田水分会出现过多或 水分不足的现象。
般 为根系吸水层土壤的田间持水率,最 小含 水率不应低于作物适宜的土壤含水 率下限指标; 3.通常地面不允许积水 。
4.地下水位不允许上升至根系吸水层内
5.农田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必须适时适量地转化为 作物根系吸水层的土壤水分,才能被作物吸收利 用。因此地下水位必须维持在根系吸水层以下一 定深度处,此时地下水可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至 根系吸收层,供作物利用。
农田水利学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节水灌溉技术
第二章 喷 灌
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与土壤水分运动
本章要求:
1、农田水分状况(重点):掌握土壤水分形态,理解田间持 水率、凋萎系数等概念,了解旱作地区及水田地区水分状 况。 2、土壤水分运动(非重点) 3、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ir continue system)水分运动(非重点)
悬着毛管水:降雨或灌溉后,上层土壤中由于毛细管 作用所能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由地面渗入〕。 它与来自地下水上升的毛管水并不相连,好像悬挂在 上层土壤中一样,故称之为毛管悬着水。
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 此时土壤毛管力在0.1-0.3atm之间。该指标是农田灌 溉中应用最广泛的指标之一。
2)若一个较大灌区的局部范围(如一些支渠控制范围) 内,其各种作物的种植比例与全灌区的情况类似,则求得 后,不仅便于推算全灌区灌溉用水量同时可以利用它推算 局部范围内的灌溉用水量;
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 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 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 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繁琐程度类似,但求得综合灌水定额有以下作用:
1)是衡量全灌区灌溉用水量是否合适的一项重要指标, 与自然条件及作为逇种植面积比例类似的灌区进行对比, 便于发现m综是否偏大或偏小,从而进行调整、修改;
1、土壤水分各形态之间并无严格的分界线,其所占比例 与土壤质地、结构和有机质含量以及温度有关。相同的含 水量下,粘土土壤水吸力大于砂土;相同的土壤吸力下, 有机质多的土壤含水量亦高于有机质低的土壤。
2、根据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土壤水可分为有效水、无 效水和多余水。
• 无效水
– 小于最大分子持水率的水分,即汽态水与吸着 水为无效水.
大气压 atm(atmosphere) = 1.013 帕斯卡 = 1.03 千克/平方厘米 =76厘米的 水银柱
3、毛管水 毛管水是在重力作用下土壤中能够保持的水分。即重力 作用下土壤中超出吸着水的部分。或者说在毛管力作用 下能够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
上升毛管水:地下水能沿土壤毛细管上升的水分。当地 下水位较高时,下层水分可通过毛管上升。
生产中通常将灌水两后土壤所能够保持的含水量称为 田间持水量。
4、重力水
毛管力随着毛管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当土壤 含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多余水分在无法为 毛管所保持,在重力作用下沿非毛管孔隙下 渗排除。这部分水分称为重力水。
当土壤中全部孔隙为水分所充满时的含水 量为饱和含水量或全蓄水量。
土壤水分形态小结
前言
什么叫农田水分状况? 农田水分状况是农田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多少及 其在时间上的变化。
农田水农田水分状况是农田灌排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 的基础。
农田水利措施的目的: 在于改变和控制农田水分状况。调节土壤中气、热和养 分状况,改善田间小气候,使得作物处于良好的生长条 件下,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2、吸着水 包括吸湿水和薄膜水。
A、吸湿水:被紧紧束缚于土壤颗粒表面, 无法在重力和毛管力作用下移动。吸湿水 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为 吸湿系数。土 壤颗粒对吸湿水的吸附力在31~2000atm, 无法被作物利用。
B、薄膜水:吸附于土壤颗粒表面,只能沿 土壤表面进行速度较小的移动。薄膜水达 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为土壤最大分子持 水率。 最外层水分子所受到的吸附力约为 6.25atm。
-凋萎系数:当土壤含水量低于吸湿系数的 1.5~2.0倍,土壤吸力在7~40×104Pa时(一般人 为在15个大气压左右),土壤中的水分无法被作物 吸收,作物发生永久性凋萎。
有效水:介于凋萎系数和田持之间的毛管水。
补充:
二、旱作物对农田水分状况的要求
特点: 1.根系层土壤的含水率要保持适当; 2.允许的平均最大(不是适宜)含水率,一
h1+P+m-ET-d=h2
h1——时段初田面水层深度; h2——时段末田面水层深度;
P——时段内降雨量;
D——时段内排水量;
m——时段内的灌水量;
ET——时段内的耗水量。单位均为mm
在插秧后的3-5天内,允许田面水层略低于适宜 水层下限,避免过早灌水引起漂秧
校核:
h始+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