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花草树木 花草树木犹如园林的毛发。 首先,它具有构景作用,其色彩、姿态无不给 人以柔情万千,绚丽多姿的美感。 其次,花木具有分隔空间的作用,它使景色层 次丰富,虚实有致,韵味优美。 再次,花木还可以淡化人工造景的痕迹,使园 林显现出自然之趣。 古树名木对创造园林气氛,寄托园主的精神追 求和志趣十分重要。失去花木,园林便会失去它的 秀媚和神韵
第三节 现存的古典园林
颐和园
避暑山庄
拙政园
留园
沧浪亭
狮子林
清晖园
可园
余荫山房
梁园
网师园
个园
寄畅园
豫园
明代中叶以后,私人造园高潮迭起,涌 现出计成等一批卓有成就的园林建筑 专家。 清代时,我国园林建筑形成了北京地区、 江南地区、岭南地区三大地方风格,各 具千秋,异彩纷呈,体现出较高的艺 术水平。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1.按占有者的身份划分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游乐、居住和听政的地方。 私家园林是供皇室宗亲、外戚、王公官吏、富 商大贾等休闲娱乐的府宅园林。 宗教园林中最负盛名的是西藏的罗布林卡,其 景观宗教色彩浓厚,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2.按其地理位置划分 北方园林多集中在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 几个古都。特点是气势雄伟、富丽堂皇,但妩媚灵 秀多有不足。
第七章 中国园林
第一节 中国园林艺术概述
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兴起和发展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商代就出现了古代园 林的最初形式——囿。这个时期的囿多建在禽兽比 较集中的茂林或水草丛生之地,占地面积较大,其 内有山有水,有巍峨的殿阁和高大的楼台,并饲养 奇珍异兽,遍种名贵花木,以供统治者享受。 秦汉时期,我国古代园林建造在形式和内容方 面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造艺术转 折时期. 隋唐以后,我国古代造园艺术达到了成熟阶段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
1.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美、 朦胧美和意境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 使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深得中国传统文 化之精髓。园林设计者往往将园中最 好的景致藏在后面,这在造园艺术上 就叫做“抑景”。
2.添景 风景点远在彼处,如无其他的景 色在视点与景点之间作些过渡,那么, 视点与景点之间就会显得虚空,会直 接降低园中景色的欣赏性。如果在视 点与景点之间,适当地点缀些花草树 木或其他过渡景观,可使景色错落有 致、层次分明。
江南园林多集中在南京、无锡、苏州、 杭州等地。其中苏州园林最为著名, 特点是小巧玲珑、秀丽精致。 岭南园林则主要集中在潮州、汕头、 广州等地。由于气候地理的原因,岭 南园林内的建筑物多具有高敞的特点, 植被明显地具有亚热带景观的风韵。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皇家园林的特点 (1)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建筑雄伟,富丽堂皇。 首先,皇家园林多分布在古代都城或郊野的自然山水中, 因而占地面积较大。颐和园、圆明园及承德避暑山庄都是由真 山真水改建,它们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其次,在建筑风格上都保持着皇家建筑的恢弘堂皇、典雅 华贵的基本特点,在色彩的运用上也是浓墨重彩,鲜艳华丽。 一般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可以满足帝王听政及后妃子 女生活、读书、休闲、祀神等各种活动的需要。清代皇帝从康 熙到咸丰,除乾隆外,均死于苑中,可见,皇家园林是封建帝王 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 (2)宫苑合一,功能齐全。
一般分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可以满足帝王听政及后妃子 女生活、读书、休闲、祀神等各种活动的需要。清代皇帝从康 熙到咸丰,除乾隆外,均死于苑中,可见,皇家园林是封建帝王 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 (3)天下美景,兼收并蓄。 就像皇宫收藏天下珍宝一样,皇家园林集天下美景于一园。 有“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不仅引进全国的美景,还在园中仿造 西洋美景,如著名的“大水法”。颐和园中的“谐趣园”仿自 无锡“寄畅园”,而西堤六桥则是西湖苏堤六桥的翻版。 2.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 (1)个性鲜明,主题突出。 江南私家园林是官绅商贾们府邸的扩展和延伸,因此造园 因地而异,风格因人而异。 (2)小巧别致,色彩淡雅。 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包容山水、花木和各种建筑,所以造 园须以小巧取胜。
6.漏景 指在园林的围墙或是廊的侧墙上 设以漏窗,使人们透过漏窗的缝隙可 以看到园内或园外的景色。内外空间 隔而不绝,浑然一体,使游客在有限 空间可欣赏到无限的风光
7.借景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景手法。 园林家计成说“夫借景,园林之最重要也”。 造园时设计者常常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将园 林景观以外视线可及的景色“借”进来,以 突破园林有限空间的限制,扩展游人的视野, 增添园林景致的内容与层次,使园林内外景 观相互呼应、融为一体。 借景的方法较多,主要有远借、邻借、 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等。
3.建筑 建筑是园林的眼睛。园林建筑多 分散、穿插、隐藏于山水景观之间, 它可行、可观、可居、可游,兼具实 用和点缀风景等多重功能,使人在有 限的空间内欣赏到无限空间的景色。
(1)厅堂。是园林中主体建筑,为待客或集会的场所. (2)楼阁。是园林内的高层建筑,多设于厅堂之后或依山傍 水之处。 (3)书房斋馆。多建于偏僻、幽静或高爽之处,是休息、静 养、攻读和存书之处。 (4)榭。是一种临水的建筑。多开敞或设窗扇,供人游憩、 眺望、赏鱼、观花等。 (5)舫。又名旱船,是建于水边的船形建筑物。通常上部为 木制,下部为石材。 (6)亭。是一种没有门窗、四面开敞的小型建筑。亭在中国 古代建筑中最富民族特色,造景功能极强,正所谓“有亭即成 景”。 (7)廊。廊是有顶无墙的带形建筑。它不仅是联系建筑和景 物的通道,而且因其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生动活泼,是颇具 观赏性的民族建筑。
(3)意境深远,蕴含深刻。 苏州园林多为士大夫和文人所建, 往往通过自然的山水,表达出深远的 意境。
第二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及构景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1.山石 山石是园林的骨骼,是造园不可缺少的要素。明代造园专 家邹迪光称:“园林之胜,帷是山水二物”。 山石造型丰富,具有极强的造景作用,“片山有致,寸石 生情”,它能为园林增添许多自然情趣。同时山石的自然高度, 可供人登高远眺,使周围的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神荡漾,回 味无穷。 园林中的山多为太湖石或黄石堆叠而成的假山。总之,园 林中的山石要姿态优美,以假乱真,再现自然。 2.水 水是园林艺术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 水是山的血脉,山得水而活,山环水抱,相映成趣
水是园林中生趣之源,有了水,草长莺飞,五彩缤 纷,充满生机。 古代园林对于水的引用和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为掩。就是用建筑或花木将曲折的池岸掩映, 用以打破岸边的界限,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觉印象。 二为隔。就是修筑堤沿、浮廊、曲桥或涉水点 以步石,对水面景观进行分隔,强化空间的转换, 增加景深和空间的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三为破。小的水面,如曲溪、小池、清泉,或 以乱石为岸,或配以纤巧的植物,也可形成深邃的 山野之趣
3.夹景 有的景观虽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但是如果景点两侧大而无当,便会令 观赏者感到单调乏味。如果景观的两 侧有建筑物或花草树木作些衬托,会 增加景点的感染力,使其更具诗情画 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这些衬托即为夹景。
4.对景 是指造园时设法使园林中的两处 风景点可以从此观彼,也可从彼观此, 形成一种对应关系。
5.框景 园中建筑物的门、窗、洞或乔木 树枝抱合而成的景框,往往可把远处的 山水美景包含在其中,这是构景常用 的手法——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