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应用模型-第二章-植被遥感-植被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
第二章 植被遥感应用模型
37
内部的多次反射与折射,向上反射穿出上表皮层便构成反射光,向下折射穿出下表皮层便 形成透射光,这一过程具有明显的随机性质,因此反射率与透射率是相近的。这一波段范 围内具有很宽很强的反射峰是植被所独有的波谱特征,当叶子发生枯萎或因缺水而凋谢, 这意味着细胞的萎缩,折射率差异的减少,其宏观表现为这一波段的反射率值明显下降。 (3)1.1μm-2.5μm 这一波段范围的波谱特征基本上被液态水的吸收特性所控制,图 2-1-5 展示了液态水 的吸收特征。对可见光而言,液态水是相当透明的,但在近红外波段它存在两个强烈的吸 收峰,中心分别在 1.42μm 与 1.96μm,这就造成了叶子在这两个中心带上存在两个强烈的 吸收谷,其谷深与液态水含量有关。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反射率(ρλ),透射率(τλ)与吸收率(αλ),三者之和等于“1” 。 ρλ + τλ + αλ = 1 它们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2-1-6 (4)单片叶子的波谱从以 0.68μm 为中心的反射率极小值过渡到从 0.8μm 开始的反射 峰, 其间必存在一个拐点,也就是∂(∂ρλ) / ∂(∂λ)= 0 的点,我们称拐点所对应的波长为“红 边” ,显然“红边”的变动与叶子内部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例如任何原因引起近红外反射 峰的降低,均为引起“红边”位置的迁移,所以“红边”概念对排除外来干扰,特别是对 来自土壤背景的干扰,提取植被状态信息是十分有用的,有关问题我们将在成象光谱仪的 遥感信息提取方法一节中详述。 通过以上分析,单叶面的波谱特征基本上被叶子内部所含物质种类、数量以及叶子内 部结构,叶子物理状态所控制,因此可以判断不同生育期的叶子亦可能展示出波谱特征上 的差别 ,图 2-1-7 展示了白色橡树叶的反射率,波谱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应该注意到 4 月 17 日嫩叶的反射率光谱特征是以 0.68μm 为中心的强吸收谷还没有形 成,这表明嫩叶内的叶绿素,含量还较低,同时 0.74μm-1.1μm 波段的反射峰值却很高, 接近 50%,这表明嫩叶内的细胞是充分膨胀的,叶子表面的蜡层还没有充分形成,随着时间 推移吸 收谷和反射峰逐步形成,叶子成熟后其波谱特征少变,当叶子接近枯萎,首先以 0.68μm 为中心的吸收谷被填塞,随之红外反射峰值逐步减小。 多层叶子重迭时叶子反射率波谱特征由图 2-1-8 所示,所展示的为棉花叶子重迭时的 波谱。 当层数增加时, 0.7μm-1.1μm 波段的反射峰值亦随之增加, 并逐步趋近于一个极值, 而吸收谷基本不变,这是因为单叶片在 0.68μm 附近的吸收率往往高达 90%以上,而反射峰 值一般低于 50%,换言之反射与透射具有相近的数值。 1.3 单片叶子波谱特征的理论解释 1977 年 C.J.Tucker 对单片叶子的波谱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 他把光子与叶子的相互作 用分解为十个相互独立,而又有联系的子过程,由图 2-1-9 展示对该图作如下说明: (1)代表太阳辐射 (2)代表由表面蜡层直接反射的太阳辐射 (3)栅网薄壁组织 (4)薄壁组织内的吸收过程 (5)薄壁组织内的散射过程 (6)由薄壁组织向上的漫辐射 (7)海绵状叶肉层
遥感地学分析—植被遥感原理
(一)单张叶片光谱特性及影响因素
❖ 3、叶片反射波谱的影响因素 ❖ 1)叶片生化组分
❖ 叶绿素a、b,导致0.45μm与0.67μm为中心形 成两个强烈的吸收带;
❖ 胡萝卜素、叶黄素导致0.43μm-0.48μm范围内 形成强烈的吸收带。
❖ 两吸收谷间(0.54μm附近)吸收相对较少, 形成绿色反射峰(10%-20%)。
✓ 等面叶的组织分化不明显。
(一)单张叶片光谱 特性及影响因素
❖ 1、植物叶片结构
✓ 叶片一般具有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 ✓ 表皮:包围整个叶片,由一层或多层组成。表
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通常不含叶绿体,外 表常有一层角质层。
(一)单张叶片光谱
特性及影响因素
❖ 1、植物叶片结构
✓ 叶肉:为表皮内的同化薄壁组织,有两种: (1)栅栏组织:紧靠上表皮下方,呈圆柱状,
叶方位角:法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北方向 的交角称为叶子在该点的方位角。
(二)植被冠层光谱特性及影响因素
❖ 2、植被冠层影响因素-植被结构
各参数的描述,如:
同一叶子的不同部位,其倾角和方位角可能有很大 差异,测量时,根据叶片弯曲程度将叶片分成几部 分,对每一部分进行测量。
一个冠层内叶倾角的分布模式可以从0 ° (水平叶 )到90 ° (垂直叶),一般用间隔为10°作出的叶 倾角分布频率图来表示。
植被遥感研究的主要内容:
• (1)通过遥感影像从土壤背景中区分出植被覆盖 区域,并对植被类型进行划分,区分是森林还是 草场或者农田,进而可以问是什么类型的森林, 什么类型的草场,什么样的农作物,如此等等。
• (2)能否从遥感数据中反演出植被的各种重要参 数,例如叶面积指数(LAI)、叶子宽度、平均叶 倾角、植被层平均高度、树冠形状等等,这一类 问题属于更深层次的遥感数据定量分析方法与反 演技术。
叶面积指数提取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叶面积指数提取模型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绪论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简称LAI)是指某一地区上方植物叶片投影面积与该地区地面面积之比。
它是评价植被生物量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参数之一,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监测、农作物生长等领域。
然而,LAI的测量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并且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研发LAI提取模型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LAI提取模型的研究现状,以及其在应用中的价值和问题。
第二章 Lai提取模型2.1 经验模型经验模型是通过对植被野外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反映LAI变化规律的数学公式。
常见的经验模型包括指数模型、抛物线模型、对数模型等。
例如,指数模型的公式为:LAI = a * exp(-b * NDVI)其中,a和b为常数,NDVI为归一化植被指数。
经验模型简单易行,适用于小面积的LAI估算,但具有局限性,对于大面积植被的LAI提取精度较低。
2.2 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基于植被的光学和辐射学理论和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植被与光的相互作用,建立模型,计算LAI估算值。
与经验模型相比,物理模型计算精度较高,但需要测量的参数多,难以实现。
常见的物理模型有植被径向分布函数模型、辐射传输模型等。
2.3 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统计学和机器学习方法是将LAI与遥感数据建立关系模型,利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算法来进行求解。
常用的统计学模型有回归模型等,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有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此类模型的优点是准确性高、稳定性好,但需要大量的已知数据进行训练,且对数据的质量和处理要求较高。
第三章 LAI提取模型的应用LAI提取模型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3.1 生态环境监测LAI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卫星遥感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LAI提取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LAI的变化情况,监测土地覆盖变化、绿化程度等,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3.2 气候变化研究LAI可以反映植被覆盖面积和密度的变化,对反映区域生长让步变化、干旱监测等气候变化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叶面积指数三类遥感估算方法
叶面积指数三类遥感估算方法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一个衡量植物叶片覆盖程度的重要指标,可通过遥感技术进行估算。
下面是关于叶面积指数估算方法的十条描述:1. 植被指数法:植被指数法是通过计算可见光或近红外波段的植被指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并与地面测量的LAI进行回归分析来估算LAI。
这种方法使用简便,但由于植被指数与LAI之间的关系复杂,估算结果的精度有限。
2. 基于VegeSAIL模型的方法:VegeSAIL模型是一种基于光谱的LAI估算模型,它将植被覆盖度和植被构型与LAI进行建模。
通过遥感数据和该模型对比分析,可以估算出植被的LAI。
3. 基于PROSAIL模型的方法:PROSAIL模型是一种基于物理过程的植被辐射传输模型,可以模拟不同植被类型和结构的辐射反射特性。
通过将遥感数据与该模型相结合,可以估算出植被的LAI。
4. 基于NERD模型的方法:NERD模型是一种基于点源和线源的辐射传输模型,可以模拟植被的光谱反射特性。
通过将遥感数据与该模型相结合,可以估算出植被的LAI。
5.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深度学习是一种利用神经网络模拟大脑处理信息的方法。
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利用遥感数据估算出植被的LAI。
6. 基于回归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建立遥感数据与地面测量LAI之间的回归关系,利用回归模型对LAI进行估算。
回归分析方法适用于区域尺度的估算,但可能受到数据不一致性和空间变异性的限制。
7. 基于的时序遥感的方法:时序遥感数据包含不同时期植被的遥感信息,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遥感数据,推断植被的LAI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监测植被的动态变化,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
8. 基于植被指标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植被指标(如NDVI和EVI)与LAI 之间的经验关系,对植被的LAI进行估算。
这种方法简单易用,但精度较低。
9. 基于遥感图像分割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将遥感图像分割为不同的植被对象,然后分别估算每个植被对象的LAI。
植被指数模型详解
ENVI下植被指数模型详解植被指数(VI)是两个或多个波长范围内的地物反射率组合运算,以增强植被某一特性或者细节。
所有的植被指数要求从高精度的多光谱或者高光谱反射率数据中计算。
未经过大气校正的辐射亮度或者无量纲的DN值数据不适合计算植被指数。
目前,在科学文献中发布了超过150种植被指数模型,这些植被指数中只有极少数是经过系统的实践检验。
在ENVI中,根据对植被波谱特征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化学成份:色素(Pigments)、水分(Water)、碳(Carbon)、氮(Nitrogen),总结了7大类实用性较强的植被指数,即:宽带绿度、窄带绿度、光利用率、冠层氮、干旱或碳衰减、叶色素、冠层水分含量。
这些植被指数可以简单度量绿色植被的数量和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叶子表面冠层、叶聚丛、冠层结构、植被在光合作用中对入射光的利用效率、测量植被冠层中氮的相对含量、估算纤维素和木质素干燥状态的碳含量、度量植被中与胁迫性相关的色素、植被冠层中水分含量等。
下面是7大类27种植被指数的说明,这些植被指数都是经过严格生物条件下测试的。
1宽带绿度——BroadbandGreenness(5种)宽带绿度指数可以简单度量绿色植被的数量和生长状况,它对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叶子表面冠层、冠层结构比较敏感,这些都是植被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与光合有效辐射(fAPAR)也有关系。
宽带绿度指数常用于植被物候发育的研究,土地利用和气候影响评估,植被生产力建模等。
宽带绿度指数选择的波段范围在可见光和近红外,一般的多光谱都包含这些波段。
下面的公式中规定波段的中心波长:ρNIR=800nm,ρRED=680nm,ρBLUE=450nm。
1)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NDVI众所周知的一种植被指数,在LAI值很高,即植被茂密时其灵敏度会降低。
其计算公式为:NDVI=(式1)值的范围是-1~1,一般绿色植被区的范围是0.2~0.8。
植被遥感指数公式及简介PPT课件
.
14
PVI的显著特点是较好地滤除了土壤背景的影响,且 对大气效应的敏感程度也小于其它植被指数。正因为它减 弱和消除了大气、土壤的干扰,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作物估 产。
从理论上讲,GVI、PVI均不受土壤背景的影响,对植 被具有适中的灵敏度,利于提取各种土壤背景下生长的植 被专题信息。其数值已扩展到TM的6维数据(除TM6热红外 数据),以及AVHRR的可见光——近红外数据,并有现成 的模型和成熟的图象处理算法.
因此,植被、土壤信息主要集中在由TC1、TC2组
成的二维图形中。
.
11
而对于TM而言,可见光—红外6个波段数据 经缨帽变换的前三个分量主要反映土壤亮度、绿 度、湿度特征,第四分量主要为噪声。其中绿度 指数可表示为:
GVI=-0.2848TM1-0.2435TM2-0.5436TM3 +0.7243TM4 +0.084TM5-0.1800TM7
化较为敏感。 实验表明,作物生长初期NDVI将过高估计植
被覆盖度,而在作物生长的结束季节,NDVI值偏 低。因此,NDVI更适用于植被发育中期或中等覆 盖度的植被检测。
.
6
差值植被指数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差值植被指数(DVI)又称环境植被指数(EVI), 被定义为近红外波段与可见光红波段数值之差。
比值植被指数可表达为: RVI=DNNIR/ DNR 或 RVI=NIR/R
(简单表示为NIR/R)
.
3
RVI是绿色植物的一个灵敏的指示参数。研究表明, 它与叶面积指数(LAI)、叶干生物量(DM)、叶绿素 含量相关性高,被广泛用于估算和监测绿色植物生物 量。在植被高密度覆盖情况下,它对植被十分敏感, 与生物量的相关性最好。但当植被覆盖度小于50%时, 它的分辨能力显著下降。
遥感应用模型5-植被(2)-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
由于缺乏卫星过境时详细的大气剖面资料(如气 溶胶和水汽含量等),因此6S模型等大气校正模 型的应用将会受到限制。
利用暗目标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以获得 地面反射率数据。
地面叶面积指数测量方法
考察路线与采样点的选取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 植物分布的代表性、均匀性;二是遥感图像可读 性;三是交通可行性。
因此,探讨利用遥感影像估算植被的叶面积指数的 方法已成为当前建立全球及区域气候、生态模型的 基础工作之一。
通常检验遥感反演叶面积指数的精度常常通过地 面实地测量的方式。
地面测量叶面积指数的方法有很多种,大致分为 两类—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包括系数法和比叶重法等。在叶子 的采集和叶面积的测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破 坏性。
➢光学模型法,基于植被的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 ,是一种建立在辐射传输模型基础上的模型, 它把LAI作为输入变量,采用迭代的方法来推算 LAI。
统计模型法输入参数单一,不需要复杂的计算, 因此成为遥感估算LAI的常用方法。但不同植被类 型的LAI与植被指数的函数关系会有所差异,在使 用时需要重新调整、拟合。
第二章 植被遥感本章主来自内容 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
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
叶面积指数(LAI)是指单位地表面积上方植物叶 单面面积的总和,它是叶覆盖的无量纲度量。
叶面积指数作为进行植物群体和群落生长分析的重 要参数和评价指标,在农业、林业及生态学等领域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依靠传统的地面样方实测的方法来估算叶面积指数 又是一项花费巨大人力、财力且精度不高的工作。
光学模型法的优点是有物理模型基础,不受植被 类型的影响,然而由于模型过于复杂,反演非常 耗时,且反演估算LAI过程中有些函数并不总是收 敛的。
植被指数的计算方法与遥感图像处理步骤
植被指数的计算方法与遥感图像处理步骤植被指数是研究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植被信息。
植被指数的计算方法与遥感图像处理步骤是确定植被指数数值的关键环节。
一、什么是植被指数?植被指数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数据来计算植被覆盖状况的指标。
常见的植被指数有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 VI)等。
这些指标利用遥感图像中红、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信息来反映植被生长情况,指数数值越高,代表植被覆盖程度越高。
二、植被指数的计算方法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DVI是最常用的植被指数之一,计算公式为(NIR-RED)/(NIR+RED),其中NIR是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值,RED是红波段的反射值。
NDVI范围在-1到1之间,数值越接近1代表植被覆盖越高,数值越接近-1代表植被覆盖越低,数值接近0则代表无植被。
2. 植被指数(VI)植被指数是根据遥感图像中的红、蓝、绿波段的反射值计算得到的,常见的植被指数有绿光波段(Green)、蓝光波段(Blue)和红边波段(Red-edge)等。
植被指数的计算公式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比如Normalized Green-Blue Vegetation Index(NGB)、Green-Blue Vegetation Index(GBVI)等。
三、遥感图像处理步骤1. 遥感图像获取遥感图像可以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一般包括多个波段的光谱信息。
从遥感图像中选取合适的波段进行植被指数的计算。
2. 数据预处理遥感图像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几何纠正和辐射辐射校正等步骤,以消除由于大气、地表地貌等因素引起的图像噪声。
3. 波段选择根据研究需要和相关指数的计算公式选择合适的波段进行植被指数的计算。
常用的波段有红、近红外、绿、蓝等。
遥感应用模型2-植被遥感(续)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巫兆聪 教授/博导
zcwoo@
§3.5 NDVI与植被分类 图a为按照常规假彩色 合成方案给出的合成图像, 由图可见独立的耕地地块 如果继续细分波谱,比 在这幅图像上只表现出很 如引入高光谱技术,将可见 小的色调差异,很难区分 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多达数 作物的类型。图b以ASTER 百个非常窄的、相对更连续 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多个 的光谱段,将可以进行植被 附加波段以不同的方案合 更细微光谱变化的探测和分 成。很明显,使用附加波 析,而进一步提高植物种类 段的不同组合改进了对植 识别精度。 物/作物反射率细微差别的 分辨能力,可以区分更多 的农作物类型。 细分波谱后几种合成方案的比较
比如水体、林中裸地等。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巫兆聪 教授/博导
zcwoo@
§3.5 NDVI与植被分类
1 基于原始影像的植被分类
在聚类完成后,可以由目视判读和实地调查的结果,为各 基于植被类型之间的波谱差异,可以对遥感获得的分波 类别指定属性。比如在该聚类结果中,经判定绿色是白杨。它 段图像数据进行监督或非监督分类。下图是一个由TM图像做 说明有些植物类型有可能由图像处理技术自动提取。 林地非监督分类的例子。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巫兆聪 教授/博导
zcwoo@
§3.5 NDVI与植被分类
为了进行小区域更微观的分类,在植物/农作物管理和调查中 可以使用Landsat和SPOT等所载的多波段传感器的数据计算NDVI。
其中TM3和MSS5、SPOT2代表可见光红光波段的反射率,可提
供有关叶射率,对于探测植物细胞的反射率比较敏感。
遥感应用模型
—— 植被遥感(续)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巫兆聪 教授/博导 zcwoo@
叶面积指数
叶面积指数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叶面积指数英文名称:leaf area index;LAI定义1: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总植物叶面积。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生理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2: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地表面积之比。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草地资源学(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LAILeaf Area Index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又叫叶面积系数,是一块地上阳光直射时作物叶片垂直投影的总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值。
即:叶面积指数=投影总面积/占地面积。
在田间试验中,叶面积指数(LAI)是反映植物群体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与最终产量高低密切相关。
常用叶面积指数(LAI)由下式中求得:叶面积用直尺测量每株各叶片的叶长(Lij)和最大叶宽(Bij)。
式中,n为第j株的总叶片数;m为测定株数;ρ种为种植密度。
叶面积指数是反映作物群体大小的较好的动态指标。
在一定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提高。
当叶面积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后,田间郁闭,光照不足,光合效率减弱,产量反而下降。
苹果园的最大叶面积指数一般不超过5,能维持在3~4较为理想。
盛果期的红富士苹果园,生长期亩枝量维持在10~12万条之间,叶面积指数基本能达到较为适宜的指标。
氮对提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和生长率均有促进作用,而净同化率随施氮增加而下降。
施氮对大豆光合速率无显著影响。
随施氮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的正效应可以抵消净同化率下降的负效应,从而最终获得一个较高的生长率。
因此,高产栽培首先应考虑获得适当大的叶面积指数。
在生态学中,叶面积指数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结构参数,用来反映植物叶面数量、冠层结构变化、植物群落生命活力及其环境效应,为植物冠层表面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描述提供结构化的定量信息,并在生态系统碳积累、植被生产力和土壤、植物、大气间相互作用的能量平衡,植被遥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植被叶面积指数遥感监测模型
植被叶面积指数遥感监测模型李开丽;蒋建军;茅荣正;倪绍祥【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05(025)006【摘要】叶面积指数是植被定量遥感的重要参数,区域的时序列叶面积指数揭示了区域生态的演化过程,反演方法上主要是通过植被指数建立相关模型实现的,对于不同地区或不同气候带而言,模型的通用性以及各种植被指数在模型中的灵敏度都需做进一步的探讨.以江苏省宜兴市作为研究区,采用2002年8月22日获得的Landsat-5 TM图像数据和2003年8月23~26日采用LAI-2000进行的野外实测植被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分别探讨了植被指数(VI)与LAI的一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其中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包括对数、指数、乘幂和多项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VI与LAI之间的最佳回归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2达0.864;采用逐步选择剔除法,遴选出了用于回归模型的植被指数为:RVI、PVI、SAVIL=0.35、MSAVI、ARVIγ=1、ARVIγ=0.5和SARVI.经模型LAI=-ln((VI-VI∞)/(V Ig-VI∞))/KVI检验,预测值(y)与实测值(x)的拟合度较好y=0.5345x+1.3304,R2为0.7379.RVI与LAI的三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也较好,R2为0.7806.再次为RVI与LAI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R2为0.7726,比值植被指数RVI 在反演叶面积指数模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总页数】6页(P1491-1496)【作者】李开丽;蒋建军;茅荣正;倪绍祥【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97;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97;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97;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9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Q948;TP79【相关文献】1.典型草原植被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J], 张连义;张静祥;赛音吉亚;包红霞;镡建国;郭志忠2.基于环境星CCD数据的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遥感监测模型研究 [J], 陈雪洋;蒙继华;杜鑫;张飞飞;张淼;吴炳方3.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 [J], 贺佳;刘冰锋;李军4.不同播期冬小麦叶面积指数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 [J], 范剑;尤慧;刘凯文;高华东5.基于植被状态指数的全国干旱遥感监测试验研究(Ⅱ)——干旱遥感监测模型与结果分析部分 [J], 冯强;田国良;王昂生;柳钦火;Tim R.Mc Vicar;David L.B.Jupp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遥感叶面积指数计算公式
遥感叶面积指数计算公式遥感叶面积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遥感影像解译中的植被指数,它通过计算遥感图像中红外波段和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来反映植被的状况和生长情况。
该指数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和监测中。
NDVI的计算公式如下:NDVI = (NIR - Red) / (NIR + Red)其中,NIR代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Red代表可见光红色波段的反射率。
遥感叶面积指数的计算公式基于植物的光谱特性和光合作用原理。
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对可见光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而近红外光则被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壁和气孔等部分反射。
通过计算可见光和近红外光之间的差异,可以反映植物的叶面积和光合作用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NDVI的取值范围一般为-1到1之间。
当NDVI值接近1时,表示植被覆盖较好,植物生长茂盛;当NDVI值接近0时,表示植被覆盖较差,可能是土地裸露或者植被出现问题;当NDVI值接近-1时,表示植被覆盖几乎没有,可能是水体或者建筑物等非植被覆盖区域。
利用NDVI可以进行植被覆盖度的评估、植被生长状态的监测以及土地退化程度的评估等。
在农业领域,NDVI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生长监测和病虫害的早期预警;在林业领域,NDVI可以用于森林植被的估算和森林资源的管理;在生态环境领域,NDVI可以用于湿地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评估。
为了计算NDVI,需要获取遥感影像数据,包括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
常用的遥感数据来源包括卫星遥感数据和航空遥感数据。
通过将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大气校正、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等,可以获得可用于计算NDVI的反射率数据。
在计算NDVI时,需要将遥感图像进行波段配准,确保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对应的像素点一致。
然后,根据计算公式,将对应像素点的反射率值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得到每个像素点的NDVI值。
遥感信息工程作业—植被覆盖率计算
遥感应用模型作业一——植被覆盖率估算模型姓名:张** 学号:120131*** 专业:测绘工程利用遥感资料估算植被覆盖率的方法大致可归纳为2 种:1)经验模型法,通过建立实测植被覆盖率数据与植被指数的经验模型来求取大面积植被覆盖率。
2)植被指数转换法:通过对各像元中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的分析,建立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率的转换关系来直接估算植被覆盖率。
本次实验使用植被指数转换法计算植被覆盖率。
数据预处理和NDVI 计算使用ENVI 中操作,LAI 解算和覆盖率求取编程实现。
1、研究区域数据获取本次实验主要是对植被覆盖率估算,因此在实验区域影像尽量选择植被茂盛的季节。
在数据源选取上,选择易获取的免费Landsat 数据。
下载的遥感影像是湖北省荆门市2001年9月15日的影像,研究区域无大块云层覆盖。
数据下载自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该网站的数据均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官方网站(/)。
Landsat 卫星采用的全球参考系为WRS2(World wide reference system )。
在ArcGIS 中显示的全球WRS2行带号。
湖北省荆门市WRS2行带号为Path 123、Row38-39。
图1 Landsat 卫星全球参考系WRS22、数据预处理进行植被覆盖率估算,需要用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NDVI 的物理依据是地物反射率的差异变化,所以用反射率来计算是比较客观准确的。
TM 原始数据就是DN 值,不能用来直接计算NDVI ,必须通过辐射定标计算成反射率,才能用来计算NDVI 。
因此,要对对实验数据先进行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
下载的L1T 级数据,元数据信文件(124028_MTL )有详细影像参数,控制点文件(124028_GCP )中有控制点高程信息用于大气校正的地形参数,可以利用这两个文件做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
1)辐射校正实验使用数据为L1T 级数据,经过系统辐射校正的数据。
植被遥感指数公式及简介
可编辑ppt
1
植被指数类型
比值植被指数(RVI)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差值植被指数(DVI) 缨帽变换中的绿度植被指数(GVI) 垂直植被指数(PVI)
可编辑ppt
2
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
由于可见光红波段(R)与近红外波段(NIR)对绿色 植物的光谱响应十分不同。两者简单的数值比能充分 表达两反射率之间的差异。
可编辑ppt
同植被与土壤亮度线的距离不同。于是 Richardson(1977)把植物象元到土壤亮度线的垂 直距离定义为垂直植被指数(Perpendicular Vegetation Index)。
PVI是一种简单的欧几米得(Euclidean)距离。 表示为:
PVI= (SRVR)2(SVI RSVI)R 2
可编辑ppt
9
缨帽变换(TC变换)是以陆地卫星MSS各波段的辐度 亮度值作为变量。经线性变换后,组成4个新变量:
TC10.433MSS40.632MSS50.586MSS60.264MSS7 TC2-0.290MSS4-0.562MSS5-0.600MSS60.491MSS7 TC3-0.829MSS40.522MSS50.039MSS60.194MSS7 TC4 0.233MSS40.021MSS5-0.543MSS60.810MSS7
NDVI的一个缺陷在于,对土壤背景的变化 较为敏感。
实验表明,作物生长初期NDVI将过高估计 植被覆盖度,而在作物生长的结束季节,NDVI 值偏低。因此,NDVI更适用于植被发育中期或 中等覆盖度的植被检测。
可编辑ppt
6
差值植被指数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遥感课件(精华版)
exp(
C
•
LAI
)]
RVI
A
[
1
B
exp(
C
•
LAI
)]
✓A、B、C为经验系数。
✓A由植物本身光谱反射确定
✓B与叶倾角、观测角相关
✓C取决于叶子对辐射的衰减,衰减成非线性的指数函数关系。
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叶绿素浓度模型:
G
RVI
NIR
/R
1
G
(NIR
/R
)
2
G
NIR
1
C
(
s
)
/(
v
s
) ρ:植被与土壤混合光谱反射率
2
ρs :纯土壤宽波段反射率
ρv :纯植被宽波段反射率
RVI、NDVI与植土比分别成指数和幂函数关系。
遥感测量植被覆盖度方法:
回归模型法、植被指数与像元分解模型法。
回归模型法:是通过对遥感数据的某一波段、波段组合或利用遥感数据
计算出的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度进行回归,建立经验模型,并利用空间外推模型求取大
的)强吸收的可见光红波段和对绿色植物(叶内
组织引起的)高反射的近红外波段。
二、植被指数的种类
1)比值植被指数RVI :
可见光红波段(R)与近红外波段(NIR)对植物光谱响应数值比值。
RVI
DN
/DN
NIR
R(灰度值)
RVI
/
NIR
R (地表反照率)
➢比值植被指数RVI与叶面积指数、叶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相
全国农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方法_蒙继华
第23卷第2期2007年2月农业工程学报Tr ansactions of the CSAE V ol.23 N o.2Feb. 2007全国农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方法蒙继华,吴炳方※,李强子(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100101)摘 要:目前对农作物叶面积指数L AI 的遥感估算研究多是针对单一作物或是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的区域,该文运用大尺度农作物叶面积指数的遥感估算方法,在像元尺度上对4个代表性实验站的L A I 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 DV I )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后,得到4种代表性作物种植结构的L AI 估算模型,然后结合全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数据对模型外推,建立了一个全国尺度的遥感模型,并估算了全国作物L AI 。
该文使用“863”项目山东遥感应用综合试验中的作物L AI 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其它估算模型达到了较高的精度,最大相对误差为39%,平均的相对误差为19%。
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已经在“中国农情遥感速报”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遥感;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模型;归一化植被指数;估算中图分类号:T P79;T 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07)2-0160-08蒙继华,吴炳方,李强子.全国农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2):160-167.M eng J ihua,W u B ingfa ng ,Li Qiang zi.M ethod fo r estimating cro p leaf a rea index o f China using r emote sensing [J].T ransac tio ns of th e CSA E,2007,23(2):160-167.(in Chinese with Eng lish abstract)收稿日期:2006-03-01 修订日期:2006-05-29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粮食预警遥感辅助决策系统(2003AA13105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 -338-2);遥感应用示范工程总体技术研究(2003AA131040)作者简介:蒙继华(1977-),男,新疆石河子人,博士,主要从事遥感应用方面研究,北京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100101。
遥感应用模型6植被3初级生产力课件
NPP 遥感估算模型需要在以下3 个方面作进一步的 改进与完善:
➢将植被覆盖分类引入模型,并考虑植被覆盖分 类精度对NPP估算的影响,由它们共同决定不 同植被覆盖类型的NDVI最大值,由此获得各植 被覆盖类型的比值植被指数最大值,最后实现 FPAR 的估算;
➢利用NPP实测数据,模拟出各植被类型的最大 光能利用率;
NPP的估算模型
NPP
的估算可以由植物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APAR) 和实际光能利用率 (ε) 两个因子来表示,其
估算公式如下:
式中,APAR (x, t)表示像元x 在t月吸收的光合有效 辐射,ε(x , t)表示像元x 在t月的实际光能利用率。
光能利用率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 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所接受的太阳能 的比。
NPP = GPP - Ra
总初级 生产力
自养呼吸 的消耗量
NPP作为地表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 反映了植被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 表征陆地生态系统的质量状况;
而且是判定生态系统 碳源 / 汇和调节生态过程 的 主要因子,在全球变化及碳平衡中扮演着重要的
作用; 是判定大气成分,尤其是CO2浓度的变化的重要
当某一月平均温度T(x, t)比最适温度Topt (x)高10 ℃ 或 低13 ℃ 时,该月的Tε2(x , t)值等于月平均温度T(x , t) 为最适温度Topt (x) 时Tε2 (x , t) 值的一半。
水分胁迫因子的估算
地面干湿程度对于植物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认为,土壤水分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蒸发速率
➢然后,挑选研究区相同时间段的NPP实测数据;
➢最后,根据误差最小的原则模拟出各植被类型的 εmax。
遥感应用模型2-植被遥感
壤水分)估算;
§3.1 植被遥感
三、植物遥感原理
~~植物遥感依赖于对植物叶片和植被冠层光谱特性的认识。 ~~植物光谱特征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叶结构、组分以及含水量
等因素,健康植物的波谱曲线具有明显的特点。
~~从植物遥感——植物与光的相互作用出发,植被结构主要
指植物叶子的形状(用叶倾角分布LAD表示)、大小(叶面积 指数LAI)、植被冠层的形状、大小以及几何与外部结构—— 包括成层现象、覆盖度等来表述。
§3.1 植被遥感 ~~许多因素会影响植物的光谱特征,包括植物类型、生长阶 段、健康水平、季节和立地条件,它们使植物光谱包含了更多、 更复杂的信息。
~~当植物发生病虫害时,叶绿素水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叶细胞结构和含水量等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 通常虫害越严重,这种变化就越显著,表现为近红外波段 附近的反射率下降。 ~~ 可以在遥感图像上测定这种波谱特征的变化,并与相应的 虫害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统计相关的定量表达式,用于确 定未知区域植物的虫害水平。
~~ ~~ ~~
NIR和R波段的不同组合包含90%以上的植被信息。
植被指数可以有效地综合有关的光谱信号,增强植被信息,减 少非植被信息,是对地表植被状况的简单、有效及经验的度量。
因为植被本身、大气、传感器定标、传感器观测条件、太阳照 明几何、土壤湿度、颜色和亮度等的影响,植被指数有明显的地 域性和时效性,研究结果经常不一致。
§3.2 植被指数——常用植被指数定义及特点
2 比值植被指数(RVI)
RVI = NIR / R
~~绿色健康植被地区RVI远大于1,无植被覆盖的地面(裸土、人
工建筑、水体、植被枯死或严重虫害)约为1;
~~绿色植物的灵敏指示参数,与LAI、干叶生物量(DM)、叶绿素
ENVI下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像元二分法)
ENVI下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像元二分法)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
容易与植被覆盖度混淆的概念是植被盖度,植被盖度是指植被冠层或叶面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植被区总面积的比例。
两个概念主要区别就是分母不一样。
植被覆盖度常用于植被变化、生态环境研究、水土保持、气候等方面。
植被覆盖度的测量可分为地面测量和遥感估算两种方法。
地面测量常用于田间尺度,遥感估算常用于区域尺度。
估算模型目前已经发展了很多利用遥感测量植被覆盖度的方法,较为实用的方法是利用植被指数近似估算植被覆盖度,常用的植被指数为NDVI。
下面是李苗苗等在像元二分模型的基础上研究的模型:VFC = (NDVI - NDVIsoil)/ ( NDVIveg - NDVIsoil) (1)其中, NDVIsoil 为完全是裸土或无植被覆盖区域的NDVI值,NDVIveg 则代表完全被植被所覆盖的像元的NDVI值,即纯植被像元的NDVI值。
两个值的计算公式为:NDVIsoil=(VFCmax*NDVImin- VFCmin*NDVImax)/( VFCmax- VFCmin) (2)NDVIveg=((1-VFCmin)*NDVImax- (1-VFCmax)*NDVImin)/( VFCmax- VFCmin) (3)利用这个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的关键是计算NDVIsoil和NDVIveg。
这里有两种假设: 1)当区域内可以近似取VFCmax=100%,VFCmin=0%。
公式(1)可变为:VFC = (NDVI - NDVImin)/ ( NDVImax - NDVImin) (4)NDVImax 和NDVImin分别为区域内最大和最小的NDVI值。
由于不可避免存在噪声,NDVImax 和NDVImin一般取一定置信度范围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置信度的取值主要根据图像实际情况来定。
2)当区域内不能近似取VFCmax=100%,VFCmin=0%当有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取实测数据中的植被覆盖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VFCmax 和 VFCmin,这两个实测数据对应图像的NDVI作为NDVImax 和NDVI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检验遥感反演叶面积指数的精度常常通过地 面实地测量的方式。
地面测量叶面积指数的方法有很多种,大致分为 两类—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包括系数法和比叶重法等。在叶子 的采集和叶面积的测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破 坏性。
一元线性
回归分析
曲线回归模型
利用先前已经做好的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图作为 底图,把研究区分为草甸、沼泽、灌丛和岛状林 等4种湿地植被区;
然后利用各自的LAI估算模型来估算湿地植被LAI 的大小,最后得到整个研究区的湿地植被LAI空间 分布图。
将植被LAI遥感反演结果划分为6个等级:0-1、1-2 、2-3、3-4、4-5 和5-6
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地面测量方法的比较. 农业工程 学报,2011,27(3):220-224
三江平原湿地植被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模型.生态 学杂志,2008,28(7):803-808
比叶重法
比叶重法是利用单位叶面积与叶子干重的比值来 获取叶面积指数的一种方法。
选定有代表性的地块,取一定面积(A)的植物样 品于取样袋中,测定前记录取样面积上的总株 数m;
从所取样品中选5株,摘下所有展开绿色叶片, 选取叶片中宽窄较为一致的地方,剪2或3cm长 度的小段,计算面积(S),然后烘干称质量w1, 然后对剩余绿叶全部烘干后称质量w2,其计算 式如下
实际数据获取
首先用长直尺测量进入相机镜头边界的土地区域 面积D;
然后数清区域内的株数N;在拍摄区域内随机抽取 5 株小麦样本,分别测量单株叶数m及每片叶的长 L、宽W,则有单叶叶面积(校正系数K为0.83)。
实际叶面积指数
直方图信息
图像分割
最大类间方差法算法简单、处理速度快,但是小的 目标区域被滤掉,噪声干扰明显;
比叶重法原理简单、较为精确,常被用作林业上 森林树种或农业上作物的比较测定。
但其过程复杂,制作标叶、烘干、称质量操作步 骤多,耗时较长,结果又受到叶片厚度不均匀的 影响,且采样具有破坏性,不能重复测量。
照相法
照相法是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数字相片 上绿叶与已知实际面积(S)的参考物的像素之比(P) 来求绿叶部分所占的面积;
将研究区分为草甸、沼泽、灌丛和岛状林4种湿地 植被类型,NDVI与各植被型LAI的相关性和估算效 果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所建立的LAI遥感反演模 型以三次曲线回归方程拟合精度最高,R2分别达 到0.723%、0.588%、0.837%、0.72%。
以上结果表明,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并基于遥感植 被分类的基础上, CBERS-02遥感影像可用于较大 区域内湿地植被生理参数的反演研究。
由于缺乏卫星过境时详细的大气剖面资料(如气 溶胶和水汽含量等),因此6S模型等大气校正模 型的应用将会受到限制。
利用暗目标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以获得 地面反射率数据。
地面叶面积指数测量方法
考察路线与采样点的选取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 植物分布的代表性、均匀性;二是遥感图像可读 性;三是交通可行性。
光学模型法,基于植被的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 ,是一种建立在辐射传输模型基础上的模型, 它把LAI作为输入变量,采用迭代的方法来推算 LAI。
统计模型法输入参数单一,不需要复杂的计算, 因此成为遥感估算LAI的常用方法。但不同植被类 型的LAI与植被指数的函数关系会有所差异,在使 用时需要重新调整、拟合。
第二章 植被遥感
本章主要内容
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
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
叶面积指数(LAI)是指单位地表面积上方植物叶 单面面积的总和,它是叶覆盖的无量纲度量。
叶面积指数作为进行植物群体和群落生长分析的重 要参数和评价指标,在农业、林业及生态学等领域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依靠传统的地面样方实测的方法来估算叶面积指数 又是一项花费巨大人力、财力且精度不高的工作。
洪河保护区影像数据由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提供 ,轨道号为359/46,时相为2007年8月29日;
数据级别为二级,做过辐射校正和几何粗校正处理 ,未做几何精校正,所以要对卫星影像进行消除噪 声、几何精校正、多波段影像合成及裁剪等处理。
考虑到湿地地区的地面控制点较难确定,利用了已 纠正过的一景TM影像数据(2004)和1976年调绘 的1:100000的地形图,结合GPS 野外采样的部分 数据,采用二次多项式法对中巴影像进行几何精纠 正,纠正误差控制在2/3个像元。
研究区为位于我国 东北地区三江平原 东北部的洪河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
为了有效地进行保 护管理和可持续发 展,根据区内自然 资源的分布现状, 将保护区划分为核 心区、缓冲区和实 验区
CBERS-02的多光谱数据包括蓝、绿、红3个可见光波 段,1个近红外波段和1个全色波段,5个波段星下 点空间分辨率均为19.5m。
再根据植株的生长密度,进而求得叶面积指数。
A为取样面积;S为参考物的实际面积;P为相片上 绿叶与参考物的像素之比;m为取样面积上的总 株数;n为照片中所拍摄到的植株数。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小麦叶面积指数的提取
针对不同的小麦品种设置了不同密度的栽培条件 ,通过数码相机获取不同发育期内自然生长的小 麦群体冠层数字图像。
最小误差法受目标大小影响小但阈值选择困难,噪 声干扰较大,提取目标精度低;
最小偏态法处理速度快但产生过量噪声干扰,分割 精度低;
改进动态阈值法精度高、噪声干扰小、处理速度快 ,虽然存在较小的噪声点但不会使叶面积的计算产 较大的误差。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分别统计出图像总像素 数Msoil、参照物像素数Mrefer 和绿色叶片像素数 Mleaf,从而可知它们的像素数比,也即面积比。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计算从 而得到叶面积指数。
然后利用实测数据与图像分析得到的数据建立数 学模型。
这种方法克服了以往选用单一品种、单一种植条 件样本的局限性,确保了建立的小麦叶面指数估 测模型全面、准确。
数字图像获取
试验在东北农业大学小麦试验田内进行,选择龙辐 麦16号、06-4074、06-4059、06-4075、06-4108 5 个 小麦品种,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00 万株、700 万株、 800 万株、900 万株、1000万株5 个级别。
选择在小麦的主叶、分蘖、拔节、孕穗等关键生长 期,于晴天光照强度适中的上午6:00-8:00间采集图 像。
拍摄前人工去除杂草。选择群体长势均匀的地点, 采用5 cm×5 cm 的白色纸板作为参照标准置于小麦 冠层同一平面,采用SONY DSC-F707 数码相机(设置 为640 像素×480 像素)垂直于小麦群体冠层进行拍 摄。
光学模型法的优点是有物理模型基础,不受植被 类型的影响,然而由于模型过于复杂,反演非常 耗时,且反演估算LAI过程中有些函数并不总是收 敛的。
三江平原湿地植被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模型
利用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影像提取的归一化植 被指数(NDVI)和同期野外实测的叶面积指数( LAI)数据;
间接测量法包括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照相 法,基于光学仪器进行LAI测量的仪器测量法, 利用光谱或植被指数与LAI的统计回归关系的模 型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测量误差,有 其所适宜采用的天气、植被生育期等条件。
不同的测量方法,得到的LAI有所差异,在对LAI精 度敏感的研究中,需要对地面测量方法的误差进 行分析。
分析三江平原洪河自然保护区草甸、沼泽植被、 灌丛和岛状林4种湿地植被及样本总体的NDVI与 LAI之间的相关关系;
建立了NDVI与不同湿地植被类型叶面积指数间的 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并制作完成洪河自然保 护区LAI空间分布图。
整个研究区样本总体的LAI估算效果不太理想,其 NDVI与LAI 的相关性仅为0.532%;
保护区内除了湿地植被类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 人工植被类型—耕地,对耕地以及无植被覆盖的 水面进行掩膜处理。
参考文献
叶面积指数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生态学杂志,2005 ,24(5):537-541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小麦叶面积指数的提取. 农业 工程学报,2010,26(1):205-209
实测 数据用LAI-2000冠层分析仪获得,鉴于保护 区内各植被型的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都有所不同 ,涉及的LAI 测量对象包括沼泽、草甸、灌丛和岛 状林等4种植被型,
相关性分析
进行LAI与湿地植被NDVI 间的相关性分析,主要目 的是检验二者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是否可 根据所测样点资料来推断总体情况,而相关系数 则是反映这种紧密程度的指标。
参照物的面积已知为25cm2,既可求出叶片面积和
土壤面积,两者的比值即为图像叶面积指数 LAIimage,导出计算公式为
建立叶面积指数模型
卫星遥感法
卫星遥感方法为大范围研究LAI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目前主要有两种遥感方法可用来估算叶面积指 数:
统计模型法,主要是将遥感图像数据如归一化 植被指数NDVI、比植被指数RVI和垂直植被指数 PVI与实测LAI建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