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德国的学前教育啊,那可有不少值得说道说道的事儿。
咱先来说说德国学前教育的起源。
早年间,那可没有像现在这么系统和规范的学前教育。
在一些小镇上,孩子们就是跟着大人在田间地头玩耍,大人们干活,小孩们就在旁边自己找乐子。
后来,慢慢有了一些简单的启蒙活动。
就像有个叫玛利亚的阿姨,她会在自己家里,把附近的小孩子召集起来,给他们讲讲简单的故事,教他们唱唱歌。
这就算是最初的“学前教育”啦。
再往后发展,德国的学前教育开始有了一些规范。
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孩子早期的教育很重要。
这时候,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幼儿园。
不过那时候的幼儿园条件可没现在这么好。
比如说,有个叫“阳光幼儿园”的地方,里面的玩具少得可怜,孩子们就玩玩泥巴,荡荡简单的秋千。
但是呢,他们依然玩得很开心。
老师也没有那么多专业的教育方法,就是凭着对孩子们的爱,耐心地陪着他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学前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
以前可能更注重让孩子守规矩,学知识。
可后来,大家发现,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
有一次,我去参观一家德国的幼儿园,看到一群孩子在玩搭积木的游戏。
有个小男孩,他想搭一个很高很高的塔,可是总是倒下来。
这时候老师没有直接去帮忙,而是在旁边鼓励他,让他自己想办法。
最后,小男孩经过多次尝试,终于搭成了他心目中的高塔,那高兴劲儿,别提了!在课程设置方面,德国的学前教育不再只是唱歌、跳舞、画画这些传统的内容。
他们会带着孩子们去参观农场,了解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或者去博物馆,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而且,德国学前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老师们不仅要懂得教育知识,还得会观察孩子的心理,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
如今,德国的学前教育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了。
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涌现。
但不管怎么变,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性格和探索世界的勇气。
总之,德国学前教育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的变革和发展。
德国学前教育的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的沿革
(一)早期学前教育
古代德国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为国家做贡献,使城邦得到长久的发展。
(二)近代学前教育
19世纪上半叶,德国创建了很多学前教育设施。
1802年侯爵夫人巴乌利美创办了德国最早且最负盛名的保育所。
1819年,瓦德切克创办了德国最早的托儿学校。
1834年6月26日,阿尔古斯堡市议会发布了
创办托儿学校的公告。
1834年7月16日,阿尔古斯堡市建立了第一所托儿学校,保育人员由魏尔特、一名女教师和一名保姆担任。
弗利托娜是新教派牧师,曾两次去英国参观那里的幼儿学校。
1835年,她创立了奥柏林式的编织学校,一年后改名为“幼儿学校”。
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三)现代学前教育
1922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法》,提出建立“白天的幼儿之家”,其中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及幼儿保护机构等。
1965年,东德颁布了《关于统一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法》,其中规定了民主德国的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功能和教育结构,形成了民主德国从托儿所到大学统一的教育体系。
1977年,西德政府颁布《青少年福利法》,规定幼儿园是为儿童提供教育和保育并帮助他们发展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的机构,其课程与服务应适应儿童和家庭的需要:各州应承担扩建
幼儿园的义务,以保证满足需要。
1990年,东德、西德统一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93年5月3日,联邦议会确认了从1996年1月1日起,家长可以合法要求得到幼儿园的位置,幼儿园位置第一次成为“可起诉的”事。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论文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论文
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该时期,德
国开始兴起一股教育改革的浪潮,人们开始认识到早期的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德国开始着手建立学前教育体系,以确保孩子们在接受正规教育之前就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最初,德国的学前教育主要由私人机构和宗教团体来承担。
然而,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始介入并提供资金支持,以促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在20世纪初,德国开始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学前教育制度,包括设立幼儿园和托儿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培训专业教育工作者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学前教育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加,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也逐步提高。
德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包括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得到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孩子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今天,德国的学前教育体系已经成熟和健全。
从3岁到6岁的孩子都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确保学前教育的普及和质量。
德国的学前教育也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肯定,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
总的来说,德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通过政府、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德国的学前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希望在未来,德国的学前教育能够继续积极探索和创新,为更多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简史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简史德国的义务教育始于6岁。
此前,上学是自愿的,也非公共教育中的一部分。
然而约75%的3岁儿童与80%的5岁学童都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在德国的历史悠久,而且十分发达。
德国是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自1837年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创建幼儿教育机构后,德国的学前教育就对世界各地的幼儿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在福禄贝尔之前就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它可以一直追溯到文艺复兴之前。
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
在儿童早期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中,母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直到中世纪结束、文艺复兴前期,家庭教育始终是幼儿早期教育中的主导形态。
16世纪,最早发生于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改革期间,德国宗教派别共同体(再浸礼派)中出现了最早的集体幼儿设施。
再浸礼派根据所有不带有信仰的圣礼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认为对刚刚出生无信仰能力的幼儿举行洗礼是徒劳的,强调生下来就进行教会洗礼的幼儿待到成人期,必须接受再洗礼。
为躲避宗教迫害,再浸礼派迁移到南麦伦地区。
因为世俗的压力和贫困,他们创办了共同的教育设施,对所有教徒的幼儿实行共同教育。
在这个机构里,他们注意幼儿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强调幼儿健康和幸福的公共责任,这在德国当时的幼儿教育中是一个亮点。
在其他地区,学龄前的教育仍主要在家庭中进行。
进入18世纪,德国主要实施强迫教育。
在一些法令中明确要求5岁儿童就必须到学校接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
这样,学龄前儿童(5、6岁)就提前进入到正规学校接受不同于学前教育的正规教育。
18世纪末,泛爱主义出现于德国。
泛爱主义者接受卢梭的思想,反对压抑儿童身心发展的经院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教育,强调教育的最高任务在于增进人类现世的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的健康乐观的人。
和卢梭一样,泛爱主义者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要求热爱儿童,以顺乎天性为出发点来安排学生生活,让儿童得到自由发展。
6德国学前教育
对策:
①努力统一两种幼儿教育模式,原西德地区在园所数量上向原东德 地区靠拢,但从教育观念上影响远东的地区的学前教育。
②现在德国幼儿园教师的学历被认为至少应在大专以上。教师带着 问题参加培训,做到“共同构成,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③改进3岁以下儿童的看护制度,对于5 岁儿童考虑其需要,根据各 种不同的情况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保证不间断而且可以自由 选择地由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不强求组织和机构上的归属问题。 ④要求儿童掌握外语这门工具。幼儿园外语教学要与情感、社会、 智力相结合,让儿童带着美好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学习,让学习外 语令人愉快。
(三)现代学前教育
1970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结构计划》, 把学前儿童的教育纳入计划的构想之中。联邦教育审议
会公布的全国教育制度教育改革方案,将整个教育系统分为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领域,并把幼儿园3-4岁的儿童的教育纳入了教 育体系中的初等教育部分;把5-6岁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从此,学 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初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德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一、德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①德国的一个传统,绝大部分的学前教育机构是由慈善团体尤其是教会 开设并提供经费的,联邦一级无专门管理学前教育机构的部门。不规定 学前教育的大纲和教育方法,而由开办者自行决定。这有利于调动各地 方和私人团体开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积极性,但是也造成了德国学前教育 发展极不平衡
3.情境论:德国学前课程改革的主流,成为指导性的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①鲁滨逊。认为教学应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进行, 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应付生活的能力。②费瑞尔,主张将儿童 的社会学习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思维和行动统一起来。 特点:①以儿童生活情境为中心。②社会学习和知识学习相 结合。③建立混合组以取代传统的同龄组。④家长、邻里和 其他成人的积极参与。⑤教学活动不局限于幼儿园。⑥灵活 的教学安排。将幼儿园变成儿童的生活环境。⑦教师的主要 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情境论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学习的 兴趣,教师是工作框架的提供者,使儿童在里面尽可能的独 立工作。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
利事业,并规划青少年福利部门管辖。 强调锻炼健壮的体魄和对领袖的“感
该法提出,要建立“白天的幼儿之 家”、训练修女担任看护工作并要求 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
情”,体育比赛成为幼儿园的中心工 作。
三 二战后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二战后德国学前教育 的发展与改革
④担任保育的工作的人多半不是正 规保育员和教师,而通常是孤儿院 里年长的女孩子或失业居民及老妇 人。
20世纪中期以后 至40年代末
在英国幼儿学校的影响下, 德国也出现以佛利托娜为代 表的幼儿学校运动。
20世纪中期以后 至40年代末基本倾向
①政府并不设立幼教机构,而是采 取鼓励私人开办并加以监督管理的 政策。
②认为这些幼教设施不应像英国的 幼儿学校那样进行读、写、算等方 面的正规教学,而应以护养为主要 目的,鼓励室外活动。
③强调宗教和道德教育,以培养守 法劳动者。
19世纪下半期 福禄倍尔
1837年,福禄倍尔在德国创 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 1840年,将其命名为“幼儿 园”。
以中上层家庭的儿童为对象。 由此,德国幼儿教育机构的 发展逐渐呈现出双轨的趋 势。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
目录
1 近代德国学前教育的创立与发展 2 20世纪初至二战前的德国学前教育 3 二战后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一 近代德国学前教育的创立与发展
近代德国学前教育的创立与发展
19世纪的最初 20年
20世纪中期以 后至40年代末
19世纪下半期 福禄倍尔
19世纪的最初20年
侯爵夫人巴乌利美开设的 保育所。
联邦德国政府确定了改革初等教育的目标
十年内,进入学前教 育机构的人数要增加
德国学前教育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在德国,幼儿园实行双向管理: 其一,从主办部门和政府的关系来看,一方面联邦的《青少 年福利法》和各州的幼儿园法是幼儿园工作的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法律条文也赋予主办部门一定的自主性。 其二,从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来看,两者的关系是通过合同 来体现的。家长有权利和义务通过参加家长会的方式,参 与幼儿园各项事宜的讨论。 幼儿园通常有三种类型的工作人员:一是社会教员,必须是 专科高等教育毕业。二是教育员,实科中学或相当于实科 中学毕业,通过实习和国家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教育员 资格。三是护理员)德国幼儿园的教育实际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幼儿园 开办者自主决定的。 德国的幼儿园一般并没有正规的课程,不进行读、写、 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也不教授外语,而是以游戏等自 由活动为主。 如今,游戏仍是德国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特征。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三、德国学前教师教育 德国学前教师训练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1.大学:培养在德国学前教育机构中工作的一小部 分、专注于社会教育的人。接受为期4年的被作“社 会专科教育“方面的专业训练,其中1年用于实践方 面的培训。入学者的资格要求是10年级毕业生或具 有2年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历者.毕业生大多数在较大 的日间学前教育机构中担任领导工作.
。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二、20世纪初至战前德国学前教育 20世纪初,德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有一定的进步性,德国 的幼儿园继续朝着多轨的方向发展。一战后,建立了魏 玛共和国。 1924 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福利法》,规定了儿 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先地位。 该法案定下了现代德国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即把学前 儿童的教育视为青少年福利事业并划归青少年福利部门 管辖。这种影响持续至今。该法案提出,要建立“白天 的幼儿之家”,包括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其他幼儿保护 机构。该方案还提出了训练修女担任看护工作,并要求 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 (P62) 这一时期,政府还颁布了幼儿园条例。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一)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一)引言概述: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德国开始意识到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德国学前教育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改进。
本文将分析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并探讨五个主要的阶段:启蒙时期、普及时期、革新时期、民主化时期和现代化时期。
每个阶段将介绍该时期的背景、重要事件和相关政策,以及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
正文内容:1. 启蒙时期:-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启蒙思想家开始强调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 面对贫困、不发达的学前教育条件,早期学前教育主要由宗教组织提供。
- 德国启蒙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约翰·海因里希·庞德夫实施的幼儿教育计划,该计划提出了培养儿童身体、智力和道德发展的综合方法。
2. 普及时期:- 19世纪后半叶,德国政府开始积极推动学前教育的普及并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
-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定了学前教育机构的要求和标准。
-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成立加速了学前教育的普及,政府开始提供资金和培训机会。
3. 革新时期:- 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们开始关注学前教育的革新和改进。
- 弗里德里希·弗雷贝尔提出了“自由活动”教育方法,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引导。
- 德国的学前教育法规也开始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4. 民主化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历了民主化和教育改革。
- 学前教育成为了社会公开领域的议题,并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
- 德国教育法和组织结构的改革进一步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5. 现代化时期:- 进入21世纪,德国学前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
- 政府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资,提高教育质量和师资培训。
- 德国将学前教育纳入综合教育体系,为儿童提供全面的发展机会。
总结: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启蒙时期,经历了普及时期、革新时期、民主化时期和现代化时期。
政府的介入和教育改革是推动德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德国学前教育PPT课件
师资:“看护修女养成所”
(二)近代学前教育
19世纪下半期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发展。1837年, 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 命名为 “幼儿园”。与德国以往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 禄倍尔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 庭的儿童为对象。由此,德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逐渐呈 现出双轨的趋势。
1819年,幼儿教育家瓦德切克设立了柏林最早的常设托儿所 ,以城市劳动阶级的子女为对象,招收9个月至2岁的婴儿, 后来拓展到了1岁。
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德国幼教设施,具有一下特点:
①以保护婴幼儿的健康和解决父母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的问题 为主,教育是附带的。
②幼教设施的费用主要靠慈善捐款,在未能捐款时才由地方公费 负担。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学前课程理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确定了初级教育改革的目标后,为了实现既 定目标,各种模式研究方案在德国应运而生。
1.功能论:目的在于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 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以70 年代出现的科热尔的认读机具有代表性,但长期观察结果 证明早期认读训练的儿童比未受此训练没有更多的优势。
(二)近代学前教育
19世纪的最初20年,其中最早且最负盛名的是侯爵夫 人巴乌利美开设的保育所。它招收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 动并已断奶的1—5岁的婴幼儿,重点在于保护其安全 和健康。
保育所致力于贫民救济的教育场所,主要提供良好的卫 生条件和营养丰富的饮食,游戏是保育所中幼儿的主要 活动。
(二)近代学前教育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 林间幼儿园
德国出现的一种较新的幼儿园类型。幼儿园没有房 屋和围墙,教师们在大自然中进行幼儿教育活动。林 间幼儿园的办园模式使儿童更加接近大自然,促进儿 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同时更增强了儿童的运动 能力。
德国学前教育政策演变与启示
德国学前教育政策演变与启示摘要:本文通过回顾德国学前教育政策的演变,分析其背后的政策动因和实践效果,探讨其中的阅历和启示。
早期的德国学前教育政策较为分离,为地方性政策,主要面对孤儿、穷人和残疾孩子等特殊群体,主要模式为寄宿制。
20世纪初,德国开始实行普遍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开始被重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德国的学前教育政策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从1950时期开始,德国推行全面学前教育,加强普及和质量管理。
1980时期开始,德国学前教育政策更加关注家庭教育和早期干预,加强与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的合作。
21世纪,德国将学前教育归入教育体系,实现学前教育与教育的衔接。
德国学前教育政策的演变受国际、社会和政治因素影响,其中家庭教育、早期干预、场所建设、公平性等问题是当前德国学前教育政策进步的重点。
德国学前教育政策的成功阅历包括:政策流程透亮、资金投入大、监管严格、职业道德高、故里合作取得成效等。
启示包括:健全政策框架,加强政策目标和实践效果的衡量和评估,培育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人才,优化场所建设和管理,有效加强故里合作,提高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度,创建安全、有益的学前教育环境,为建设更美妙的将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关键词:德国,学前教育,政策演变,家庭教育,质量管理,故里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各国对学前教育政策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德国以其较为完善的学前教育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在国际上备受关注。
其学前教育政策的演变历程,也为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德国在学前教育政策的进步历程中,逐渐从关注特殊群体转向推行全面普及和加强质量管理,以及关注家庭教育和早期干预等方面。
这一演变过程受到了国际、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特殊是家庭教育、质量管理、公平性等问题。
德国学前教育政策的成功阅历主要包括政策流程透亮、资金投入大、监管严格、职业道德高、故里合作取得成效等。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关键信息项:1、德国学前教育的起源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早期德国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重要的德国学前教育法规及出台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德国学前教育理念的重大转变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具有代表性的德国学前教育机构名称及成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对德国学前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德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变革历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德国学前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普及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德国学前教育的起源11 德国学前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初期。
在这个时期,一些慈善家和教育家开始关注幼儿的早期教育,并尝试建立一些早期的学前教育机构。
111 当时的社会背景促使了学前教育的萌芽。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家庭结构发生变化,许多妇女进入工厂工作,幼儿的照顾和教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112 一些教育家认为,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2、早期德国学前教育的形式21 在起源阶段,德国的学前教育主要以慈善性质的托儿所和幼儿园为主。
这些机构通常由教会、慈善团体或私人开办。
211 托儿所主要为贫困家庭的幼儿提供基本的照顾和监护,而幼儿园则更注重幼儿的教育和发展。
212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读写算、道德教育和手工活动等。
3、重要的德国学前教育法规31 1837 年,福禄贝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 3-7 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 年命名为幼儿园。
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德国乃至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代德国的学前教育
改革创新
德国政府鼓励学前教育机构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例如,德国政府推 行了“全纳教育”理念,鼓励学前教育机构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 德国政府还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待遇等,以提高学前教
育质量。
06
德国学前教育的未来展望
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详细描述
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在本质的表现形式,通过创造适宜的游戏和活动环境 ,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其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全面发展。他还强调 在教育中要注重儿童的自由和个性,尊重儿童的意愿和选择。
蒙台梭利教育法
总结词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注重儿童的自由和自我发展。
详细描述
幼儿园的出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幼儿园开始在德国出现。幼儿园主要 面向3-6岁的儿童,提供集体游戏、音 乐、绘画等教育活动。
二十世纪初的学前教育
国家干预与标准化
二十世纪初,德国政府开始对学前教育进行干预,制定了一 系列标准化的教育方案和课程,强调对儿童的身体、智力和 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近代德国的学前 教育
汇报人: 202X-01-04
目录
• 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 德国学前教育的教育理念 • 德国学前教育的教育方法 • 德国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 • 德国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 • 德国学前教育的未来展望
01
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十九世纪中叶的学前教育
早期家庭教育
十九世纪中叶,德国的学前教育主要 在家庭中进行,家长担任教育者的角 色,注重培养孩子的宗教信仰、道德 观念和家庭生活习惯。
VS
实施方式
德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主要依靠地方政 府和学前教育机构。地方政府负责制定具 体的实施方案,监督政策的执行情况,确 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学前教育机构则需要 按照政策要求,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学前 教育服务。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件——德国的学前教育
•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人数日益增多。瑞士政府派青年教师来学习他的方法。期间,以卡伊尔霍学 校教育工作的实际经验为基础,写成了《人的教育》,全面阐述了他的基本教育观点,并与1826年 正式发表。
• 1834-1835年在裴斯泰洛齐推荐努力下前往帕格多夫担任一所孤儿院的院长。
• 1836年,返回故乡图林根,开始设计游戏材料以帮助母亲们改进她们的学前教育工作。1837年,开 办了一个“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我活动的机构”,1840年,将这一机构命名为“德国幼儿园”。 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02
弗利托娜的幼儿学校运动
1835年5月,弗利托娜在自己的教区建立了 “幼儿学校”。招收了 特别贫困的工人子女40名,校舍宽敞,周围有极好的游戏场所。 1836年,她把“看护修女养成所”合并到幼儿学校,通过3-4个月培 养幼儿教师,人数一度达到400人。 学校重视游戏的教育作用,教学内容有宗教、道德、读写算、图画、 军事、手工劳动等。目的指向贫民子女的宗教道德养成。 1842年,在她的影响下成立的幼儿学校达27所。
教育内容有语言训练、唱歌、社会道德训 练和生活规律的培养。
01
保育所和托儿学校
托儿所 30年代以后德国各邦兴起托儿所运动
杂志编辑、幼儿教育家瓦德切克以城市工 人子女为对象,招收9个月-2岁的婴儿, 后大部分招收13岁以下的孤儿,实行24小 时保育。
1835年德国开始产业革命,怀尔德斯平幼 教思想影响国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 政策。1845年 ,柏林建立了19所“幼儿保 育机构”,招收2-6岁儿童3695人,得到教 会大力支持。
图画和算术。
• 3.少年期:认识事物的内在统一性 • 要借助于实例和语言进行教学。应给予机会让孩子分担父母的工作,并开展诸如纸工和模型制作等
德国学前教育简况
德国学前教育简况德国的学前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和赞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完善的教育体系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学前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
在那个时候,一些慈善家和教育家开始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推动相关的改革和发展。
经过多年的演变和改进,德国的学前教育逐渐形成了如今较为成熟和完善的体系。
德国学前教育的机构类型多样,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儿童日托中心等。
幼儿园是最常见的学前教育机构,通常接收 3 至 6 岁的儿童。
托儿所则主要照顾 0 至 3 岁的婴幼儿。
儿童日托中心则为家长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选择,其服务时间可以根据家长的工作需求进行调整。
在教育理念方面,德国学前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化教育。
教师们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鼓励他们自由探索和尝试。
这种理念认为,儿童在自主的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德国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丰富多样,但没有严格的学科划分。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游戏、运动、艺术、音乐、手工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在艺术和手工活动中,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德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能力。
教师会引导孩子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学会解决冲突和合作完成任务。
例如,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需要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就要求他们学会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从而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德国学前教育以体验式学习为主。
教师会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环境,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比如,在幼儿园的自然角,孩子们可以亲自种植植物、观察小动物,从而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和自然规律。
德国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雄厚。
学前教育教师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①家庭社会教育援助项目:为其幼小小朋友处于困难境 地旳家庭设置旳免费援助项目。
②家庭互助项目:帮助家庭,使其遇到困难时能自助和 自组织。
1990年,新旳《小朋友与青少年福利法》要求 各州承担扩建幼稚园旳义务,以满足需要。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在德国,幼稚园不属于国家旳学校体制 , 而属于青少年福利救济事业。
德国幼稚园旳数量诸多。2023年,德国 人口8253.7万,幼稚园27830所,平均 2966个居民就有1所幼稚园。
德国东部与西部小朋友入园情况存在较 大差别。
②目前德国幼稚园教师旳学历被以为至少应在大专以上。
③根据多种不同旳情况增进他们身心旳健康发展
④要求小朋友掌握外语这门工具。
一、学前教育机构设置旳比较 二、课程与目旳旳比较 三、教学组织形式旳比较 四、家园合作旳比较 五、学前教育收费原则旳比较
一 、学前教育机构设置旳比较
中国
机构:托儿所、幼稚园、学前班 托儿所是落实以保为主、保教结合方针招收3岁前旳小
4.特殊幼稚园 特殊幼稚园是对多种有残障旳幼儿提供必要教育之场合,使之更多
地融入社会。此类幼稚园按残疾人情况进行分类。实施融合教育,在 公共教育中将残疾孩子旳特殊教育与正常孩子旳一般教育结合为一体 。
5.托儿所接受0-3岁小朋友,主要是对双职员旳子女实施保育。
6.“白天旳母亲” 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部于1974年核准设置旳幼儿保教计划。主要做
五、学前教育收费原则旳比较
中国
学前教育机构旳收费原则一直是按幼儿旳年龄来 划分旳,不同旳年龄班收费原则不同,幼儿缺席 时旳餐点费和保教费需退还家长。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二)2024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二)引言概述:本文将继续探讨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
德国作为一个教育强国,注重儿童早期教育的发展,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
正文:一、德国学前教育制度改革1. 19世纪末德国学前教育的萌芽2. 20世纪初德国学前教育制度建立3. 20世纪中叶学前教育的发展与调整4. 纳粹时期学前教育的改革5. 德国学前教育产生的影响和启示二、教育理论对德国学前教育的影响1. 弗洛布尔幼儿教育理论的介绍与实践2.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应用3.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对学前教育的贡献4. 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5. 德国学前教育理论的特点和创新之处三、德国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施1. 游戏化教学在德国学前教育中的地位2. 自主学习和社交合作学习的重要性3. 德国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发展4. 幼儿园在德国学前教育中的地位与功能5. 母语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并重原则四、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1. 德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系统性与专业性2. 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方法3. 德国学前教育教师的资质和素质要求4. 教师职业发展和晋升路径5. 师德师风与学前教育的实践五、德国学前教育的成果与挑战1. 德国学前教育的主要成果与优势2. 学前教育普及率与资源分配的问题3. 家庭和学前教育的合作与支持4. 德国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5. 对其他国家学前教育的借鉴和启示总结:通过对德国学前教育发展历史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在学前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制度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与课程设施、教师培训到教育成果与挑战等方面,德国学前教育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
同时,德国的经验也给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促进了全球学前教育的共同发展。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课件 (一)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课件 (一)德国学前教育沿革课件德国是欧洲教育的先锋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学前教育普及化的国家之一。
德国学前教育在沿革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德国的学前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
当时,德国的学前教育仍然非常简单,孩子们在自己家庭中被教育,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
19世纪末,德国开始兴建一些幼儿园,提供儿童学前教育。
幼儿园的发展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关注,国家开始规范幼儿园的管理,并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二、20世纪初至1945年20世纪初,德国开始大规模实施幼儿园教育,同时引进了美国和英国的幼儿教育理念和实践。
此时的德国幼儿园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儿童自主性、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教师的角色变为引导者和指导者,而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然而,20世纪中期,德国的幼儿园教育因战争和分裂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三、1945年至1990年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幼儿园教育开始了重建工作。
许多幼儿园开始提供全天式的服务,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得更加适宜。
此外,德国的课程开始更加注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重视游戏、歌唱和手工艺术等技能的培养。
四、1990年至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德国对教育的重视,德国的学前教育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德国政府在不同层面上投资于幼儿教育,鼓励私人企业和校外机构提供幼儿教育服务。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也在逐渐地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中,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总之,德国的学前教育沿革历经多年的发展,不断进行着变革和创新。
德国的幼儿园教育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发展个性和创造力,致力于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当今,德国的学前教育成为全球的榜样,多年的发展积累出规范完善、理论先进和师资优质的学前教育体系。
德国学前教育详解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德国的学前教育突出的有两点:
1、家长是教育的主体; 2、孩子就是孩子,幼儿园是孩子发展的地方,要对孩子提供帮 助,支持、鼓励,引导孩子用自已的方式来获得自我发展的 能力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在德国,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青少年福利救济事业。 德国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社会教育,旨在培养儿童既对自己负责 又能合群的个性。德国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幼儿自愿入学,因此要 收费。 德国幼儿园的数量很多。2002年,德国人口8253.7万,幼儿园 27830所,平均2966个居民就有1所幼儿园。但在德国西11州(前西 德)幼儿园的规模较小,平均每园不到80个儿童。这主要是因为德国 西部出生率极低,很多家长自认为家庭教育更好,因此较少送孩子人 园。而在德国东部,由于历史原因,平均每园有642名儿童
。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二、20世纪初至战前德国学前教育 20世纪初,德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有一定的进步性,德国 的幼儿园继续朝着多轨的方向发展。一战后,建立了魏 玛共和国。 1924 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福利法》,规定了儿 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先地位。 该法案定下了现代德国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即把学前 儿童的教育视为青少年福利事业并划归青少年福利部门 管辖。这种影响持续至今。该法案提出,要建立“白天 的幼儿之家”,包括幼儿看护工作,并要求 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 (P62) 这一时期,政府还颁布了幼儿园条例。
德国的学前教育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一、近代德国学前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第一阶段,19世纪的最初20年,其中最早且最负盛名的是侯爵夫人 巴乌利美开设的保育所。它招收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动并已断奶 的1—5岁的婴幼儿,重点在于保护其健康。 1819年,幼儿教育家德切克设立了柏林最早的常设托儿所,以城市 劳动阶级的子女为对象,招收9个月至2岁的婴儿。 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德国幼教设施,具有一下特点: ①以保护婴幼儿的健康和解决父母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的问 题为主,教育是附带的。 ②幼教设施的费用主要靠慈善捐款,在未能捐款时才由地方公 费负担。 ③这些幼教设施没有统一的名称,并且多无固定场所。 ④担任保育的工作的人多半不是正规保育员和教师,而通常是 孤儿院里年长的女孩子或失业居民及老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德国的学前教育突出的有两点:
1、家长是教育的主体 2、幼儿园是孩子发展的地方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一.学前教育机构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多元化,主要有普通幼儿园、学校附设 幼儿园、学前班、特殊幼儿园等。
1.普通幼儿园 普通幼儿园指的是相对独立的幼儿园,这是德国传统的 形式,也最普及。幼儿园在年龄编班上,有一个非常鲜明 的特点—混龄编班,每班至多不超过20个人。这种混龄编 班在德国全国范围内所有幼儿园中实施。 德国幼儿园分全日制和半日制两种,大部分家长将其子 女送往半日制幼儿园。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2.学校附设幼儿园
学校附设的幼儿园数目较少,适合于那些已达6周岁, 或下半年将达6周岁,但体格与智力均未达到入学标准的 儿童,他们在此处接受一年特别的训练以便为进入基础学 校作好准备。
ß 3.学前班
ß
学前班与学校附设幼儿园一样,与小学相联,但它们
针对的是5岁儿童,以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
特点:①以儿童生活情境为中心。 ②社会学习和知识学习相结合。 ③建立混合组以取代传统的同龄组。 ④家长、邻里和其他成人的积极参与。⑤教学活动不局
限于幼儿园。⑥灵活的教学安排。将幼儿园变成儿童的 生活环境。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情境论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儿童学 习的兴趣,教师是工作框架的提供者,使儿童在里面尽 可能的独立工作。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德国幼儿园的教育实际活动
幼儿园的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幼儿园 开办者自主决定的。
德国的幼儿园一般并没有正规的课程,不进行读、写、 算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也不教授外语,而是以游戏等自 由活动为主。
如今,游戏仍是德国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特征。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在德国,幼儿园实行双向管理: 其一,从主办部门和政府的关系来看,一方面联邦的《青少
年福利法》和各州的幼儿园法是幼儿园工作的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法律条文也赋予主办部门一定的自主性。 其二,从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来看,两者的关系是通过合同 来体现的。家长有权利和义务通过参加家长会的方式,参 与幼儿园各项事宜的讨论。 幼儿园通常有三种类型的工作人员:一是社会教员,必须是 专科高等教育毕业。二是教育员,实科中学或相当于实科 中学毕业,通过实习和国家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教育员 资格。三是护理员,中学毕业后经过2年职业培训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三、德国学前教师教育 德国学前教师训练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1.大学:培养在德国学前教育机构中工作的一小部 分、专注于社会教育的人。 2.技术学校 :培养学前教育教师。 3.培训学院:培养学前教育机构的助理员。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四、德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援助项目 德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援助项目述评德国学前教育家认为 一方面要加强机构教育的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儿童教育 另一方面要从家长咨询和培训入手,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 学教育,两者结合的做法最为有效。 为保护家长的教育能力而建立家长或家庭援助项目,其目的 在于使家长为过好家庭生活做好准备,并帮助他们完成好自 己的教育任务,发展家长应付问题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1与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脱节; 2片面强调能力训练,忽视儿童全面发展; 3致使学前教学活动趋向学校化,使学前教育失去 其本身特色。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3.情境论:德国学前课程改革的主流,成为指导性的课程 理论。
代表人物:①鲁滨逊。认为教学应围绕儿童的生活来进行, 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应付生活的能力。 ②费瑞尔,主张将儿童的社会学习与能力的训练 结合起来,思维和行动统一起来。
这一时期,政府还颁布了幼儿园条例,提出建立形式多 样的学前教育机构。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二、战后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1970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结构计 划》,把学前儿童的教育纳入计划的构想之中。 从此,学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初等教育 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教育儿童主要是个人 的事情,家庭以外的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次要 的。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4.特殊幼儿园 特殊幼儿园是对各种有残障的幼儿提供必要教育之场所,使之更多
地融入社会。这类幼儿园按残疾人情况进行分类。实施融合教育,在 公共教育中将残疾孩子的特殊教育与正常孩子的普通教育结合为一体。 5.托儿所接受0-3岁儿童,主要是对双职工的子女实行保育。 6.“白天的母亲” 由联邦青年、家庭、健康部于1974年核准设立的幼儿保教计划。主要做 法是:由政府提供少量经费,让一些年轻妇女在照管自己小孩之余,再 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在白天照管1-2个小孩,以解决其实际困难。这 些“白天的母亲”须参加短期培训,以获得科学育儿的知识。 7.德国的林间“幼儿园” 园内有成片白桦林和灌木丛、草坪和清澈的溪流。入托的孩子每天上午9 点到这里集合,然后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自由活动。
1990年,新的《儿童与青少年福利法》要求各 州承担扩建幼儿园的义务,以满足需要。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在德国,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 而属 于青少年福利救济事业。
德国幼儿园的数量很多。2002年,德国人口 8253.7万,幼儿园27830所,平均2966个居民 就有1所幼儿园。
德国东部与西部儿童入园情况在较大差异。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2020/11/14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一、20世纪初至战前德国学前教育
20世纪初,德国的学前教育政策有一定的进步性,德国 的幼儿园继续朝着多轨的方向发展。一战后,建立了 魏玛共和国。
1924 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福利法》。 该法案定下了现代德国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 该法案还提出建立“白天的幼儿之家” 、训练修女担 任看护工作,加强培训。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德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一)学前课程理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确定了初级教育改革的目标后, 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各种模式研究方案在德国应运而生。 1.功能论 2.学科论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功能论和学科论都被学前教学所抛弃。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