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传统科技自身缺陷的限制
1、古代科技讲究实用,缺乏进行理
论探讨的热情和理性思考习惯,没有
严密的逻辑体系。
2、 古代科学往往缺乏对个别物质
实体和内部深层结构的独立研究, 忽视科学实验和分析。
克隆羊
3、古代科学与技术在结构上基本融为 一体,没有相互区别并相互促进。
中华文化传统的借鉴意义
一 、借鉴中华文化传统,建立合 理制度,促进科技进步
1.
2.
3.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弘 扬高尚追求,树立伟大理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推崇文化 追求,抑制物质享受,提高人生境界 “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端正科研态度,以不倦探索真理为己任
中华文化传统的借鉴意义
三 、感悟中华文化传统,正视问 题,调和矛盾,保障科技和谐发 展
科 学 技 术
文 学 艺 术
民 俗 民 族
历 史 制 度
6
中华文化的形成
农耕经济
天下大一统 个人要“三纲五常”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
1、《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以“阴阳”探讨宇宙本原,进而解释人事: “易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仪表示法则)。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太极到阳 仪和阴仪,一体的两面,再到四象:在天为 日、月、星、辰,在地为水、火、土、石, 在人为父、母、子、女,再到八卦来表示天、 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 象)。
《易经》的三原则和经权法: 《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就是:一、变易。二、简易。 三、不易。 先说变易,指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 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的。高等智慧的人, 不但知变,而且要能适应变,才行。 再说简易,指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只是我 们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时,一时弄不清楚而已,但当我们智慧够 了,了解了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单。这种 把复杂道理,变得非常简化,就叫简易。 最后说不易,指万事万物随时随地在变,可却有一项永远不 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来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是永恒 存在的。例如“道”,价值观等等,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这 个“宗”是不变的,也不能变。
周易学内容
8
7
6
5
4
3
2
1
堪 舆 ︵ 风 水 ︶
观 相
四 柱 ︵ 八 字 ︶
未 来 预 知 术
周 易
八 卦
五 行
阴 阳 学
9
“ 乾”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一卦。乾,是健 的谐音。 “乾”卦卦辞是:“元、亨、利、贞”。“元” 是创 造万物的精神,“亨”是创造万物的行动。 “利”是 平息争讼的关健,“贞”是公正无私的 表现。它的意思是春、夏、秋、冬,日、月、星、 辰,一年四季、 365 天,东升西落,不息转动。 《象传》 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人要 像天上的 日、月一样,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自强不息,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墨家的科学主义
核心思想
“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
墨 子
主张
非攻
尚贤
节俭
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 特点 ②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③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
3、儒家(对后世影响最大)
孔 子
孟 子
仁的基本涵义有二: 一是爱人。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 亲,相互帮助。二是克己复礼。 “克己”是 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 礼。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 制自己,达到自觉守礼的境界,达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 都合于礼,这也就是仁的境界。 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 张“为政以德”,用道德 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 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 定 。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 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 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 方略也叫“德治”或“礼 序。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 治”。实际上已打破了传 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等方面 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 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 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 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 的一条重要界限。 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中国文化, 也被理解为狭义的所有中国公民的文化,是 指华人社会继承自中国文化后不断演化、发 展而成的特有文化。其特征是以中国的儒家 文化与天朝思想为其骨干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国学内容
中国文化
中国宗教
其 他 宗 教 道 教 佛 教
中国哲学
周 易 阴 阳 学 儒 家 学 说 诸 子 百 家
“坤”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卦。 坤,是柔的意思。和乾卦相对来看,乾刚坤 柔。 “坤”卦卦辞是:“元亨,利牝马之 贞”。在古代,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 马,故乾以龙征,地以马象。牝马即母马, 气性更柔顺,指人若像马一样,有耐性,柔 顺,干练,则行事必顺。 《象传》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 物”。指君子要效法大地的精神,包容一切, 用厚德来载物。
22
中华文化的特点
静止,稳定
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为了统治广袤国土而
必须有的,要解决很多问题)
春秋大义(克己奉公)
中华文化传统对科技进步的制约
基于小农经济,不适用于现代工业社会
唯“我”独尊,自诩天朝,不能吸收外来先
进文化
儒家的纲常伦理,压抑了个人的自由,从而
失去了个人的创造力
中华文化传统的借鉴意义
1.
2.
3.
统一思想,整合资源,利用规模优势,集 中力量办大事 克己复礼,奉公灭私,建立稳固价值观, 上下齐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确 爱国思想,无私服务人民
中华文化传统的借鉴意义
二、吸收中华文化传统,加强精 神文化建设,明确科技发展目标
中华文化传统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
引
言
当今世界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带 来全新的生活模式,也为民族振兴提供了机 遇。
引 言
物质的流动与消耗与日俱增,人欲望的 无限性与物质的有限性矛盾愈发突出。同时, 在大时代的变革中,也产生了很多新的社会 问题,这都有待我们于去解决。
引 言
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会 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老子的重要思想:“无 为”
“无为”思想是由老子在《道 德经》中提出的。老子所处的 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 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 纵,造成民不聊生。在这种情 形下,老子提出了无为思想, 呼吁统治者要“无为而治”。 他说:
“我无为而民自 化,我好静而民 自正,我无事而 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
儒家思想与中国历史文化: ① 流传了2500年:儒家学说自春秋后期直至当今, 一直在流传并发挥着重大作用。它的代表人物 是春秋末期的孔子和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 ② 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2100年前的汉武帝时期, 推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 家学说和儒家著作成为经典,立为全国各级学校的教材。
21
④. 近100年评价和传承:中国结束了有皇帝的封建社会, 尽管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反反复复,但随着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传统文化的弘扬,儒家以及诸子百家思想 最终会得到正确评价和合理的传承。 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是中国人的基本 观念,是中国人的人生观、人生道路的指导原则,绝大 多数人都是儒家思想信奉者和实践者,并以此指导自己 走完一生。
“好静”是针对统治者 的骚扰而提出的; “无为”是针对统治者 的苛政而提出的; “无欲”是针对统治者 的贪欲而提出的;
“无事”是针对统治者 的过多干预而提出的。
实际上道家的“无为”,也就是“无不 为”,以道家的精神做事作人,做到外表看 来不着痕迹,不费周章。 譬如盖一栋屋子,就在最初,把这栋房子 将来可能发生的毛病,都逐次弥补好了。所 以在盖完了以后,看起来轻而易举,不费什 么,而事实上把可能发生的漏洞,事先都弥 补了,没有了,这就叫“无为”。 换句话说,说是现在已经看到,某一件事 在将来某一个时候可能发生问题,而现在先 把问题解决了,不再出毛病,这就是道家的 “无为而治”,这是很难做到的。并不是不 做事、不管事叫做“无为”。
20
③ 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思想:1400年前, 唐朝建立了完整的制度,儒家思想与著作又成为 每个读书人与官员必须掌握的资本。1000年前的 宋朝及后来的明朝,虽然把儒学变成 “理学”,但
儒家思想已深入人心。清朝虽是异族统治,但朝廷
却能重视满汉文化的融合,尊重儒家思想,并以儒 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维系着天下的民心和官心。
智和毕生精力都用于研读儒家 经典。
另一方面源自文库
官方机构组织和管理科
学技术的出发点是协助政务,
治理国家,并非以探索自然
奥秘为目的。
(三)重文轻技的文化价值观念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扼制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个 “重文轻理”的传统。
而 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与现代科
学精神有许多相悖之处: 科 学 追 求 真 理
中华文化传统的借鉴意义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领悟矛盾双方 的对立统一,谋和谐,促发展,在曲折中 不断进步。
。
1
为儒 此家 宁注 可重 牺道 牲德 事, 实 。
2
敢科 和学 大是 无探 畏索 精与 神创 。造 , 需 要 勇
3
循推儒 规崇学 蹈自强 矩我调 。克中 制庸 、, 谨 慎 小 心 、
足科 和学 实需 验要 。好 奇 心 、 不 知
视儒 实学 验视 为好 “奇 雕心 虫为 小“ 技玩 ”物 。丧 志 ”
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 科技发展形成了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本位
广大农民缺乏进行大规模技术革新的
动力。
难以形成科技转化的市场机制。
(二)封建专制制度对科学技术 的严重束缚
一方面
*专制制度把知识分子牢牢地栓
在依附权势的政治圈子里。
*科举制诱使封建文人把聪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