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颗粒的分散与表面改性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M=-A132R/12h2
不同质颗粒 :A33介于A22与A11间 则A132为负, FM为正, 排斥力。
同质颗粒: A11=A22
A132为正, FM为负, 恒为吸引力。
➢ 双电层作用力:当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可以是固体 从溶液中选择性吸附某种离子,也可以是固体分子 本身的电离作用使离子进入溶液,以致使固液两相 分别带有不同符号的电荷,在界面上形成了双电层 的结构。 固液之间可以发生相对移动处(即固相连带束缚的 溶剂化层和溶液之间)的电势称为ζ电位(Zeta电位)。
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
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过程,本质上受 两种基本作用支配,即液体对固体颗粒的 浸润及液体中固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
液体对固体颗粒的浸润
➢ 一圆柱体颗粒悬浮与液体的表面。如颗粒表面张力及润湿角足够大, 颗粒将稳定地处于液体表面而不下沉。
➢ 悬浮于表面的条件为:
4dγglsinθ≥d2H(ρp-ρl)g+d2him ρl g
同质固体颗粒:双点层静电作用力恒表现为排斥力, 因此它是防止颗粒相互团聚的主要 原因之一。
不同质的颗粒:Zeta电位为不同值,甚至不同号,对于电位 异号的颗粒,静电作用力则表现为吸引力, 即使电位同号,若两者绝对值相差很大, 颗粒间仍可出现静电引力。
➢ 溶剂化膜作用力:颗粒在液体中引起其周围液体分子结构的变化,称 为结构化。对于极性表面的颗粒,极性液体分子受颗粒的很强作用, 在颗粒周围形成一种有序排列并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溶剂化膜。对非 极性表面的颗粒,极性液体分子将通过自身的结构调整而在颗粒周围 形成具有排斥颗粒作用的另一种溶剂化膜。 水的溶剂膜作用力FS可由下式给出 Fs=K exp(-h/λ) λ为体相水中氢键键长,h是溶剂膜厚度,K是系数。 极性表面: K>0, FS为排斥力 非极性表面:K<0, FS为吸引力
➢ 高分子聚合物吸附层的空间位阻效应: 当颗粒表面吸附有机或无机聚合物时,聚合物吸附层将在颗粒接
近时产生一种附加的作用,称为空间位阻效应。当吸附层牢固且相当 致密,有良好溶剂化性质时,它起对抗微粒接近及聚团的作用,此时 高聚物吸附层表现出很强的空间排斥力。虽然这种力只是当颗粒间距 达到双方吸附层接触时才出现。
接触电位差引起的静电引力。颗粒与其它物体接触时,颗粒表面电 荷等电量地吸引对方的异电荷,从而产生接触电位差,其值可达0.5V。 接触电位差引起的静电引力可由下式计算:
Fe=4πρsS ρs为表面电荷密度,ρs=q/S, q为实测电量,S为接触面积。
由镜像力产生的静电引力。
镜象力实际上是一种电荷感应力。其大小是有下式确定:
粉末颗粒的分散与表面改 性优秀课件
II.1 粉末颗粒的分散
粉末颗粒的分散体系 四种悬浮体系:固体颗粒在气相中的悬浮, 固体颗粒在液相中的悬浮, 液相颗粒在气相中的悬浮, 液相颗粒在另一互不相溶液体中的悬浮
悬浮体系的影响:粉体工程的单元操作, 粉体的应用, 粉末粒径的测量
粉末颗粒在空气中的分散
颗粒之间的作用力
另一种情况,当链状高分子在颗粒表面的吸附密度很低,比如小 于50%或更小,它们可以同时在两个或多个颗粒表面吸附,此时颗 粒通过高分子的桥连作用而聚团。这种聚团的结构疏松,密度低,强 度也低,聚团中的颗粒相距较远。
➢ 颗粒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 a)小分子之间力作用距离极短,约为1nm,它是一个典型的短
程力,与分子间距的7次方成反比,。 b)极大量分子集合体构成的体系,如超细颗粒,随着颗粒间距
离的增大,其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衰减程度明显变缓。这是因为存在着 多个分子的综合作用之故。超细颗粒间分子的有效间距可达50nm, 可看成长程力。
Fim
Q2 l2
Fim――镜象力,单位N;Q――颗粒电荷,单位C;l――电荷中心距 离,l=2(R+H+δ/2-D-ε);R――颗粒半径。
➢颗粒在湿空气中的粘结力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超过65%时,水蒸气开始在颗粒表面及颗粒间凝集,颗粒 间因形成液桥而大大增强了粘结力。
液桥粘结力Fk主要由液桥曲面而产生的毛细压力及表面张力引起的附
式中d 为圆柱体颗粒的横截面直径,H是颗粒高,ρl 是液体密度, ρp 是颗粒密度, γgl是液体表面张力,θ是润湿角,him是颗粒表面的 沉没深度。
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
➢ 分子间的作用力:当微粒在液体中时候,必须考虑液体分子与颗粒分子群的作用,以 及这种作用对颗粒间分子作用力的影响。
Hamaker 常数:A132=(A111/2-A331/2) (A221/2-A331/2)
➢ 疏水处理:对颗粒表面进行疏水处理,减小水对颗粒的润湿性。比如对玻璃表面的硅烷 化处理可使水对玻璃的润湿由0°提高到118°,因而可有效地抑制玻璃珠表面与平板玻 璃间液桥的产生,降低相互间的作用力,减少颗粒团聚的倾向。
➢ 静电分散:对于同质颗粒,如果表面荷电性质相同,静电力起到排斥作用,因此可用静 电力进行颗粒分散。 其方法是将颗粒群连续通过电晕放电形成的离子电帘,从而使颗粒表面荷电,其最终 荷电量与电场强度和颗粒的介电常数相关。
着力组成,可用下式表示:
F k 2rg[lsi n )s(i n2 r(R 1 1 R 1 2)s2 in ]
颗粒在空气中的分散方法
➢ 机械分散:是指用机械力把颗粒团聚团打散。机械分散的必要条件是机械力(通常是指 流体的剪切力及压差力)应大于颗粒间的黏着力。
➢ 干燥:由于潮湿空气中颗粒间形成液桥是颗粒团聚的重要原因,而液桥力是分子间作用 力的十倍或几十倍,因此,杜绝液桥的产生后破坏业已形成的液桥是保证颗粒分散的重 要途径。 工程上一般采用加热烘干法,比如用红外线、微波、喷雾干燥等手段加热微细颗粒, 降低粉体的水分含量可保证物料的松散。
对于半径分别为R1,R2的两个球体,分子作用力Fm为:
Fm
A 6a2
R1R2 R1 R2
对于球与平板,
Fm
AR 12a2
A是Hamaker常数,单位J。Hamaker常数是物质的一种特征常数,各 种物质的Hamaker常数A不同。在真空中A介于0.4-4.0×10-9J间。
➢颗Leabharlann Baidu间的静电作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