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动用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某些词用作动词充当谓语时其动作属于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这种谓语与宾语的关系是:主语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有谓语自身所代表的性状,或者把宾语当作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评价。意动用法是古汉语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中包括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1]

意动用法主要形容词用如动词和名词用如动词的活用,大部分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对.....感到.....”等。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

意动用法:

1、名词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例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利其然”即“认为······有利可图”。

例3: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例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亲:以…为亲子:以…为子(两者都指前者)

例5: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鄙:疆界,边界此为把…作为疆界

例6: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一》

2、形容词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例3:且庸人尚羞之,况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羞: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羞之”,即:“以之为羞”(觉得这件事让人感到羞耻)

例4:世果群怪聚骂。——《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怪: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怪”后省略“韩愈”即“以韩愈为怪”(认为韩愈这个人很怪异)

例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

例6: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下》

例7: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有时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极其罕见的特例

个别动词也有意动用法。

凡人之有鬼也。——《荀子》

“有鬼”,动词“有”是意动用法,“有鬼”表示“认为鬼存在”。

这类用法是极罕见的。

如何区分意动与使动用法:

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

使令式的内容。

意动:认为……怎么样:余颇易之(我认为甚是简单)

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

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

主要有三种:1.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劳”,意思是“使....劳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名词的使动用法。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是“使......为王”的意思。《史记》(司马迁)。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中的“凄、寒”是“使神骨凄寒”的意思。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小石潭记》(柳宗元)。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主要有两种:1.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思是"

以....为王"。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如"而耻学于师"中的"耻",意思是"以……为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