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
世界勤俭日介绍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World Thrift Day)最早是在1924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储蓄银行大会上由意大利教授Filippo Ravizza提出并最终于xx年由联合国确立的。

该节日的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节日由来
提出
世界勤俭日1924年来自世界各地的29个国家参加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储蓄银行大会(International Savings Bank congress),会议的最后一天(10月31日),意大利教授Filippo Ravizza 倡议大会的最后一天为“国际节能日”,
之后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创立一个致力于促进全世界共同勤俭节约的“世界勤俭日”。

确立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xx年世界人口现状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并且该年会达到亿。

仅就地球资源消耗来说,人类也必须做到勤俭节约。

因而确立10月31日为“世界勤俭日”。

2节日意义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

传统文化推崇勤俭,那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贤哲伟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

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资源的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人们的勤俭。

勤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

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是一种美德。

铺张浪费[1]但随着
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提高,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一些饭店、家庭、学校等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要消耗比以往更多的能源,各种资源日益枯竭,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世界勤俭日的确立,可以体现出世界对勤俭的一种呼唤。

勤俭,已经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主题!
3勤俭名言
由于“勤俭”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因而古籍典章中,民间谚语里,以及历史名人佳句,不乏对勤俭的精彩论述: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一明朝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里的名句当永远镌刻于每个人的脑际。

我们确实该勤俭了“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朝婉约派诗人李商隐此诗句并不“婉约”,一言概括了节俭于国于家的重
大意义。

商纣王肉林酒池,为博宠妃妲姬一笑,不惜撕破千绢万帛,则殷灭;隋炀帝为观琼花修大运河到江都,耗尽民力造行宫,惹出三十六路烟尘,七十二家反王;清西太后一顿饭上千两银子,且“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民焉能不反,清王朝焉能不亡?
而共产党人方志敏将军,经手的款项数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只有几件汗衫和破袜子;骁勇善战的抗日将军左权,以一段“将军补鞋”的故事传为佳话;向警予也以一个“粗瓷大碗”为后人传诵。

“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


李嘉诚他曾说,“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

但谁在地上丢一分钱,我会立即捡起来”。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了太多太多与之相反的事例:打肿脸充胖子胡显富穷摆阔者有之,该花在刀刃上的钱却吝啬刻薄者有之。

比如在吃喝玩乐嫖赌抽上可以挥金如土,而在文
化教育消费,修桥补路、扶贫济困方面却缩手缩脚、偷工减料。

戴着贫困帽子的四川万源书记用巨额公款追星就是很好的例子。

还有,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的层出不穷,既破坏生产、又劳民伤财,甚至危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一块煤,不算多,千块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点点滴滴汇成河。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中国人就能节约1300万,一年就能节约大约50亿,就能建起5000所希望学校,就能让近千万个失学孩子重返校园。

可见倡导勤俭节约对于泱泱大国该有多么重要。

中国虽然是大国,但以下一组数据足以表明中国还是个穷国:目前全国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1100万低保对象和上亿的流动民工,他们生活状况之贫苦相信大家应该不会陌生。

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要勤俭办一切事业。

路边吃剩菜的农民工“国以俭得之,以奢失之”。

节俭不仅于国于家大有裨益,而且与个人得失也休戚相关。

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王安石就有“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句子。

但也有这警世恒言战胜不了贪欲的时候,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李真之流无不是骄奢淫逸的魁首,假如他们要是能学学蜀国贤相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何至于落到今天如此下场?与此同理,明史《后妃列传》说:“骄纵生于奢侈,危之起于细微”,清代徐荣说:“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

”都是从反面指出了奢侈浪费的危害以及节俭的重要意义。

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文明,应该被广泛传承
转载自作文大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