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童0¨.2
::! .一2辫5制后一0 r/mia.制刮
.i n
督蟊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f/Hz
(b)
鬟号
套运一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
(c)
图7 2 500 r/rain转速下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效果
标下运行的程序。
xPC目标是一个基于RTW体系框架的附加产 品。它采用了宿主机一目标机的“双机”模式,如图1
所示。宿主机用于运行Simulink创建模型并进行非
实时的仿真,然后用RTW和C编译器来生成可执行 的代码;目标PC机用于执行所生成的代码。宿主机
和目标机通过RS232或TCP/IP协议进行通信。在




[1]Sun Guochun,Shi Wenku,Tian Yantao.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口].Machine Tool&Hydraulics,2004(3):1-6.(in
本文采用基于MATLAB/RTW的xPC目标环 境建立数据采集和输出系统,在MATLAB/Simulink 环境下建立了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并搭建试验平台进 行了实车试验,实现了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的硬件在 环仿真。然后对该试验的控制效果以及自适应控制器 的跟踪性能进行了论证,从而对汽车发动机振动的主 动控制方法及实际效果进行研究。
向传播学习算法[5]。本文设计的控制器采用2隐层BP
网络和2阶时延环节,以车身加速度当前时刻以及前时
刻的加速度4(愚),a(是一1),a(志一2)以及作动器控制
力当前时刻以及前时刻控制力,(矗),f(k一1),,(是一 2)作为网络输入,输出为主动控制力。
此外,应注意I/0设备驱动模块参数的设定。例
第28卷第3期 2008年9月
振动、测试与诊断
Journal of Vibration,Measurement&Diagnosis
V01.28 No.3 Sep.2008
汽车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华春雷1 靳晓雄1 蔺玉辉2 彭 为1
(1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201804) (2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201805)
表2 发动机自激励下加速度功率谱及dB图峰值变化
3.3扫频验证控制器跟踪性能
发动机转速从800 r/rain到3 300 r/min的加速 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扫频过程。控制系统反应时间 可用控制前后车身加速度互相关函数图中第1个峰 值的时间位移来确定Ⅲ。由图9可见,主动控制前后
O8 O6 O4 O2
摘要为实现发动机振动的主动控制,建立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模型。应用xPC目标构建了发动机振动自适应 实时主动控制的硬件在环系统并进行了实车试验。分析了系统的控制效果,验证了控制器的跟踪性能。试验表明. 应用神经网络自适应主动控制方法可以较好地控制发动机的振动。
关键词 振动主动控制神经网络试验xPC目标 中图分类号TP273.2 THll3
图2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试验框图
图3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实车试验
表1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试验器材
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及编号
厂家
激振器
BAA 120-206/04
TIRA
功率放大器
BAA 120—206/04
TIRA
智能信号发生系统絮篇篇笺: LMS
激振器
JZK一1
功率放大器
ICP-TE2706
电荷放大器(2个)
型∞ 暴遗 。
抖‘一2 O
龆。” O.1
赛童 瓣 0.02
寄遗 O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t/s
(a)
●_-
控制丽

300 r/min控制后J
。:j=;娃羔三兰 一r 卜
.,
-1
20 40 60
……’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O 2 4
6 呻吨呻叼 8
…:
:.:一.1ll I讪·▲L
.“
●●。‘。_

….{.….■-l r-。’” I …r…。
1 ●_…●
…0■…0…;
扫频信号的互相关函数的第1个峰值出现在0.25 s 附近。这表明在现有的试验条件下,该神经网络自适 应控制器反应较为迅速,其跟踪性能能够满足发动 机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的要求。
4结 论
(1)采用主动控制手段抑制发动机的振动,可以 达到显著优于传统被动隔振技术的控制效果。发动机 振动主动控制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
(2)xPC目标系统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价格相 对便宜,满足发动机主动控制试验的需求,为产品的 原型化开发提供了便利。
(3)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具有学习和大规模 并行处理的能力,对复杂环境适应能力强,在试验中 表现出了良好的跟踪特性,可以满足系统在多种变 化情况下的高精度要求。
加速度传感器(2个)Broe|Kjmr4383
数据采集系统
N16024E数采卡
扬州无线电二厂 扬州无线电二厂
北戴河 丹麦B8LK公司
美国NI
通过对主动激振器在发动机底部不同位置时所 产生的控制效果作对比论证,发现将其布置于垂向
对应质心位置时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位置,所 以选取该位置作为主动控制力的作用点做进一步的
研究。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优,奎,+o(毫--.i:6)+点,(以一.276)=F一/’
(1)
m6屯+(o+“)如一c,矗+(点,+乜)锄一乜工,--f(2)
其中:F为发动机激励(或模拟激振力);厂为主动控
制力;m,为发动机质量;忌,为被动悬置等效刚度;厶
为被动悬置等效阻尼;m。为车身质量;乜为轮胎和
悬架的等效刚度‰轮胎和悬架的等效阻尼;五,工·
如,本模型中选用接线端子的68号ACHo通道和23
号ACH。。通道作为两个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人 端,相应地定义PCI一6024E Input模块的Channel Vector为[1 16]。
3控制效果及控制器跟踪性能验证
发动机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和工作方式,它的
主要激振力都是以曲轴转速为自变量的周期函数,因 此其振动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发动机振动频率为
收稿日期:2007—11-07l修改稿收到日期:2008—03一10。
万方数据
第3期
华春雷等:汽车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295
2试验器材和数据采集系统
试验以某国产轿车为研究对象,并针对其发动 机布置搭建了试验平台,试验框图如图2所示。为了 使问题简化,只考虑垂向振动[3],发动机主动隔振系 统可简化为2自由度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在发动 机上方利用龙门架固定一个激振器,采用比利时 LMS公司的SCADASIII信号发生系统为其提供驱 动信号,以模拟发动机振动;分别在发动机和车身上 粘贴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发动机和车身的振动信号, 作为控制器的输入信号;控制器输出的主动控制信 号驱动发动机底部的激振器,抑制发动机的振动。图 3为实车试验情况,试验器材见表1所示。
Simulink模型。神经网络代替了控制器、参数估计
器及可调部分,在模型参考控制中,参考模型由神经
网络代替[扣引。系统辨识的关键在于寻找车体振动加 速度与主动控制力的变化关系,即车体振动加速度
对主动控制力的变化率,这是系统本身的固有特性,
需用神经网络加以辨识。
BP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型神经网络,它可以实现 从输入到输出的任意非线性映射,权值的调整采用反

錾主
蠢遗
羹曩
髓 燃燃㈣粼 瓣删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t/s
xl旷
(a)
O 20 40 60 80 loo 120 140 160 180 200
f/Hz
Co)
l:
罄j J

J1
一;k~ 删W 卜一 ’々h √‘∥.
:一控带l
:-t卉毕l n
——审^J
0 20 40 60 80 loo 120 140 160 180 200
f/Hz (c)
图5模拟激振下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效果
3.2 自激励为800,2 500,3 300 r/rain下的控制效果
由图6~图8及表2可知,在3种自激励工况下, 神经网络自适应实时主动控制均取得了较为明显的

f=i祭
(3)
0U‘
其中:Ⅳ为发动机气缸数;咒为转速(r/rain);r为发
动机冲程系数;i=1,2,3…。本试验所用发动机为四
冲程四缸机,取r.-一-2。
万方数据
296
振动、测试与诊断
第28卷
延迟模块l
图4发动机振动神经网络自适应实时控制系统模型
3.1 固定频率正弦模拟激励下的控制效果
试验首先采用75 Hz正弦外激励模拟发动机在 常用转速为2 250 r/rain时的振动。图5为控制前后 的车身加速度、车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以及车身加 速度功率谱密度dB值的对比曲线图。控制前后的车 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峰值出现在75 Hz附近,这说 明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工作可靠。正弦75 Hz 激励下功率谱密度由控制前1.05×10-3In2·S--3下 降为0.629×10-3m2·S一,dB图峰值降低了3 dB, 控制效果较为理想。
l|Hz
(b)
枷密哥督 ∞p,巡 1屯吗 00000 0 20 40 60 80 loo 120 140 160 180 200 ll Hz (c)
图6 800 r/min转速下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效果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O f/S (a)
粕乙0.3
xPC目标不需要在目标机上安装任何操作系 统。它采用了目标启动盘的方式,省去了安装软件、 更改已有的软件设置或访问硬盘驱动器的需要。启 动软盘内包含了高度优化的xPC目标实时内核,PC 兼容机的BIOS是其所需的惟一软件[2]。
xPC目标实时应用程序采用32位的内存管理 模式,因而执行效率高,可高速并实时地执行任务。 通常,目标程序执行的速度取决于模型大小、复杂程 度和目标机上的硬件。
分别为发动机、车身的垂直振动位移。
本试验中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I/0硬件设备是
安装在目标机内的N16024E数据采集卡。xPC目标
具有丰富的I/O设备驱动模块库,可以直接为该PCI 设备提供驱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目标机
要输出给激振器的驱动信号均通过其实现数据传递。 图4为神经网络自适应实时控制系统的
万方数据
第3期
华春雷等:汽车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试验研究
wenku.baidu.com
297
纂马哿
篓越一20

1.
…~}…卜… …
镬 ……o….;……
||
。一·控制前

‘——3 300 r,血n控制后H1
……j……_。…一;…一J
_|| ||

篇 薪 ||
图8 3 300 r/rain转速下发动机振动主动控制效果
效果,车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峰值分别下降了0.052, 0.28和0.56 m2·s~,对应的dB图峰值分别下降了 3.1,6和3.5 dB,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分析表明,试 验达到了较好地抑制发动机振动的目的。另外,自激 励工况下控制前后测得的发动机振动频率并不完全 吻合。这是因为发动机工作时转速在小范围内存在漂 移,而人为控制转速也不可能完全精确,所以存在误 差是在所难免的,但不影响试验效果的验证。
引言
发动机是汽车的主要激振源。研究发动机振动控 制技术,降低发动机振动向外传递,对提高汽车声振 品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被动隔振技术因兼顾 系统抗冲击及稳定性等因素,故难以保证在较宽频带 范围内的隔振效果,而且在较低频段隔振效果也不理 想。主动控制是指在振动控制过程中,根据检测到的 振动信号,应用一定的控制策略,经过实时计算,进而 驱动作动器对控制目标施加一定的影响,达到抑制或 消除振动的目的[1】。主动控制效果好、适应性强,越来 越受到重视,为改善发动机振动效果提供了思路。
宿主机和目标机上都可进行交互式的数据可视化和
信号追踪,并可在程序运行时从宿主机或目标机上 动态调整参数。

一宿
Matlab Simulink RT、v\xPC目标
I,0硬件
一 一 I墨三!生堕塑壁旦矍堡 I 通信 参数调节,监视等
图1 xPC目标快速原型化环境
1 xPC目标介绍
实时工作间(Real-Time Workshop,简称 RTW)是MATLAB图形建模和仿真环境Simulink 的一个重要补充模块。它是一个基于Simulink的代 码自动生成环境,能直接从Simulink的模型中产生 优化的、可移植的和个性化的代码,并根据目标配置 自动生成多种环境下的程序。利用它可以加速仿真 过程,生成可在不同快速原型化实时环境或产品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