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自己来整理》学生主体性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我自己来整理》学生主体性评课稿聆听了江老师这堂课,我受益颇深,这个班学生的表现更是让我印象深刻,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阐述学生的主体性是如何在这堂课上得到落实的:
一、师生互动,架起课堂交流之桥
我们常会发现以往的教学中有一种现状:老师“千呼万唤”而学生不为所“动”,要不就是整个课堂都闹哄哄的。一节好课往往能体现“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通过互动,拉近师生间,生生间的距离。那么如何把握好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个度呢?在这堂课中,江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合理设置课堂环节,放手课堂,让课堂成为了学生的舞台。再来看看学生的表现,对待“小雨想请你们教他整理房间的方法”一题,孩子们都能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上,师生交流频繁,在交流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也让整堂课变得轻松活跃。
二、敢想敢说,建立自信独立之桥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说所答,会让课堂充满乐趣。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让课堂精彩纷呈。纵观这节课,学生有广阔的合作交流的空间。如:在进行到“你们能帮我把1号教室整理得像教室一样干净吗?”一环节时,江老师让学生开展了一次探究,以解决问题。通过讨论,许多孩子都能正确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甚至能够联系课上刚学过的知识来加以概括;通过交流,孩子们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增强了应用能力,更体现了课堂主体的价值。一节课下来,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班学生有组织,有纪律,人人会说,更可贵的是人人敢说。“独立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一次次秩序井然的小组合作使他们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在这堂课上,他们展现了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个个满怀学习的斗志与信心。
三、乐学好学,共创美好未来之桥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一切教育教学必须从学生出发”。一堂圆满的课,必须要让学生全程参与。在本堂课中,一()班学生在江老师的合理引导下,乐学好学,从他们小组激烈而又有序的讨论中,从他们个人自信而又智慧的展示中,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他们因学习而快乐的心。让学生乐学好学,难道不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吗?
这整堂课,有课堂活动,有知识扩展,有学习运用,有师生互动,有交流讨论,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得到切实的发展。金无足赤,课无完美,这节课也给我留下了几点思考:
1.在教学中,没有做到整体把控,缺少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2.在小组合作中,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游离在小组讨论之外。
总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更是课堂的精灵。以上是我的几点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指正!下面有请傅淑贞老师就《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性对江老师的这节课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