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_左继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政府作用力、国民素质竞争力及居民生活水平竞 争力, 其核心在于产业竞争力、经济综合竞争力。科 技竞争力及国 民素质 竞争力是 区域竞 争力的潜 力所
在。 ( 二) 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经济综合竞争 力包括经济总量指标、经济增长、
外向经济三项二级指标, 其中总量指标包括 GDP、固 定资产投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人均 GDP; 经济增 长指标含经济总量指标 5 年平均增长速度; 外向经济 指标包括进、出口 总额、外贸 依存度、FDI、旅游外 汇收入、三资企业数、外资企业出口占全国比重, 分 析总量指 标如 GDP、人 均 GDP、社 会商 品零售 总额 等; 速 度 指标、外 向型 经济 指 标包 括 外贸 依 存度、 FDI ( 外商直接投资) 、外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额比 重等, 反映区域经济总体水平。
cov
f
( i
q
)
,
( q) j
=0
可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及高等代数知识证明出如
下结论
( 1) cov
x
( j
q
)
,
f
( i
q)
=
a(j tq)
( 2) (
( i
q)
)
2
=
l
aj(iq) 2 +
j= 1
l
( q) i
2 , 其中
( a(i q) ) 2 是 lk 个公因子
j= 1

x
( i
q)
的方差的贡献率,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ຫໍສະໝຸດ Baidu
The Index System and Evaluating Model for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ZUO J-i hong1 , HU Shu-hua2 ( 1 Xiangf an University , Xiangf an, Hubei 441000, China ; 2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Wuhan, Hubei 430070, China)
2005 16
( 包括管理等软性技术) 进步、技术进步、要素成本 和比较优势等三个环节。上述区域竞争力的概念主要 是把国家作为一个区域来研究。
阳国新 ( 1995) 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各经济区域 所提供的商品 在某一 特定区域 市场中 占领的市 场份
额, 主要强调地区培育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国家统计局严于龙 ( 1998) 认为地区经济竞争力
(
( i
q
)
)
2

x
( i
q
)
的特定因子对
其的方差贡献。
收稿日期: 2004- 04- 02 作者简介: 左继宏 ( 1968- ) , 男, 湖北枣阳人, 襄樊学院数学系教师, 现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03 级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国家重大软科学项目 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项目编号: 2003DG000010。
24
商业研究
是一个地区 ( 省、区、直辖市) 国民经济在国内竞争 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的强度, 国内外贸易、金融、 投资的地位, 强调一个地区提供基础设施, 所达到的 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
南京大学长 江三角洲 经济社 会发展 研究中 心的
( 2003) 经济 综合竞争力的定义是, 一个区 域整个市 场加强分工协作, 创造以实现区域社会可能性持续发 展的能力。它的本质特征是对区域内全社会生产要素 的整合和利用, 实现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 创造区 域经济发展的最佳环境。该研究中心通过三维模型将 区域综合竞争力分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辅助 竞争力, 其中核心竞争力包括经济水平、科技水平、 金融实力; 基础竞争力包括基础条件、教育及居民素 质; 辅助竞争力包括政府作用、生活环境。
一、区域竞争力定义及指标体系
( 一) 区域竞争力定义 瑞士洛桑国 际管 理开发 学院 ( IDM) 的定 义是, 一国或一个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较其竞争对手获得更多 财富的能力, 模型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八个方面, 包 括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 作用、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 其 核心是企业竞争力, 关键是可持续性。 世界经济论坛 ( WEF) 的定义是, 一国能获得经 济 ( 以人均 GDP 衡量) 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 M 波特在其 国家竞 争力 一书 提出了区 域竞 争力模型, 波特认为国家经济竞争力是指该国产业创
科技竞争力, 分析科技人才投入, 包括科技人员
数、科技人数占全国的比重、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
数; 科技经费投入包 括 R&D 经费、R&D 经费占 GDP
的比重、人均 R&D 经费、科技三费 占财政支出的 比
例; 科技产 出是 指高 新 技术 产 品出 口 额、SCI、EI、
ISTP 收录占全国比重、申请专利数、技术市场成交额
新和升级能力, 即该国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 生产力的能力, 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四大要素是企业战 略、企业组织、企业群体内竞争对手及该产品的国内 市场需 求, 1998 年 波特又进 一步指 出: 在 国家层 面 上, 竞争力 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
三力体系 之说, 该研 究认为, 国家竞争力 = 核心竞争力+ 基础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 是指生产增值的竞争力, 其中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三 次产业范围下的全部公司或企业竞争力, 二是产业结 构的竞争 力。核 心竞争 力水平取 决于其 竞争资本 水 平, 也取决于其竞争过程水平。基础竞争力是指支持 核心国际竞争力 的基础 设施和国 民素质 竞争力的 基
笔者认为, 借鉴上述关于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 力的定义, 区 域竞争 力应该定 义为参 与竞争的 区域 ( 省、地区) 依据区位特点, 通过实 现产业的合理分 工、协作而表现出吸引利用资源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综合能力。根据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可以将区 域竞争力分解为八种竞争力: 经济综合竞争力、产业 竞争力、科技竞 争力、金融竞 争力、基 础设施 竞争
竞争力的概念具有多层次性、多角度性, 其内涵 在本质上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 断修正发展和完善。 目前, 区域竞争力仍没有一致的定义, 角度不同、定 义就不同, 当然指标体系的建立也不同, 但是由于国 家竞争力概念相对成熟及国内一些学者对区域竞争力 的定义, 本文 借鉴这 两个概念 给出区 域竞争力 的定 义、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q) 1
f2 (q)
( q) 2
+
a1pk ( q ) a 2pk ( q) ( lk < pk )
al p ( q) kk ( 1)
f lk ( q)
( q) p
k
通过矩阵乘法可以把 ( 1) 式展开得
总第 324 期
左继宏: 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
25
l
k
x
( i
q)
=
a (jiq)f
2005 16 总第 324 期 文章编号: 1001- 148X ( 2005) 16- 0023- 03
商业研 究
COMMERCIAL RESEARCH
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
左继宏1, 胡树华2
( 1 襄樊学院, 湖北 襄樊 441000; 2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0)
等共 3 个二 级指标 11 个三级指标, 主要反映科技 投
入产出情况及技术创新能力。
金融竞争力包 括存贷 款、 金融市 场两 个二级 指
标, 其中存贷款包括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
款余额、居民存款余额、保险机构承保额; 金额市场
包括上 市公司数、上 市公司融 资额、外资 金融机 构
数、外资金融机构营业额, 反映一个区域资本市场的 发展状况和金融业服务质量。
Abstract: Based on domestic and scholars foreign, the definition of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territor competitiveness, the paper brings forward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sand designs the index system According to factor analysis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 cal theory, the values of eight types of competitiveness constituting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can be evaluated, and then the weight of eight competitiveness be ascertained with the undrawing grade method. It evaluats the whol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serving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system; factor analysis; undrawing grade method
政府作用力指标: 通过分析区域地方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地方财政 收入占 GDP 的比重、二次分 配
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地方化率、城镇就业等指标反
映区域政府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人民生活水平竞争力, 通过对居民收支、居民消
费分析, 反映居民消费收入支出、人民生活水平改善
及贫富差距情况。
二、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
( 一)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则
对于许多指标问题 X = ( x1, x2 , , xp ) 形成 的背景原因是各种各样的, 其共同原因称 为公因子,
每个分量 xi 又有特定的原因称为 特定因子, 因子 分 析就是用较少个数的公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定因子之
和来表达原观察变量 X 的每 个分量, 以便达到解 释 原变量 X 的相关性并降低其维数。
( 二) 因子载荷矩阵中各元素具备含义
假设组成区域竞争力一级指标中第 q ( q= 1, 2,
, 8) 个指标下的三级指标的个数为 pk 。
x
( 1
q)
a11 ( q)
a 21 ( q)
alk
( 1
q)
x
( 2
q)
Xq =
=
a12 ( q)
a 22 ( q)
alk
( 2
q)
=
xp ( q) k
f1 (q)
( j
q)
+
( q) i
j= 1
( i = 1, 2,
, pk ) ( 2)
a
( q) ji
称为x
( i
q)
的方差在f
( j
q)
上的载荷,

D
(
x
( i
q
)
)
=(
( i
q)
)
2,
D
(
f
( i
q
)
)
=
1, D(
( q) i
)
=
( t(i q) ) 2, 当 i
j
时,
cov
f
( q) i
,
f
( j
q)
= 0,
基础设施竞争力包括交通运输竞争力、信息通迅
竞争力、能源竞争力及 环保竞争力四 个二级指 标 26
个三级指标, 指标主要反映基础设施对区域竞争力的 支撑能力。
区域居民素质竞争力包括健康竞争力、文化竞争
力两个二级指标 7 个三级指标, 分析一个区域的居民
素质及教育水平, 也是体现区域竞争力的发展潜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础, 环境国际竞 争力也 是国际竞 争力的 重要组成 部 分, 包括市场竞争环境与政府提供的社会组织和结构 的环境, 竞争力是一个整体的竞争水平的系统提高。
樊纲 ( 1998) 认为狭义的竞争力是一国商品在国 际市场上所处的地位, 商品在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 来源于同样质量的产品具有较便宜的价格, 或者说同 样质量的 产品具有 较低的 成本, 竞争力 包含着制 度
摘要: 依据国内外学者关于国家竞争力与地区竞争力的定义, 构建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 通过多元统
计理论的因子分析法评价组成区域竞争力的八个竞争力的评分, 运用 拉开档次 法确定这八个竞争
力在整个区域竞争力的权重, 对区域竞争力进行总体评价, 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区域竞争力;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法; 拉开档次法
产业竞争力, 通过分析产业总量竞争力指标 ( 三 次产业总产值、经济 效益竞争 力包括 全员劳动 生产 力, 工业效益指数、三次产 业增加值等) 、产业结构 竞争力 ( 三次产业占 GDP 的比重) 、分析集中度竞争 力 ( 集中度较高产业数量、集中度较低产业数量、产 业群数量、产业群产业关联度等) 、资本竞争力 ( 固 定资产原值、职工装备水平) 等反映区域产业结构合 理化、高度化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