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重要问题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创新重要问题总结
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⑴、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⑵、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⑶、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看)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③对当代中国,创新有利于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
2、注意把握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首先,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具有决定作用。
表现在: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其次,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表现在: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进行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⑴、内容——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
⑵、主体——人民群众(着眼、依靠)
⑶、根本途径——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⑷、重要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纵向)。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横向)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败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注意不同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推进世界文化创新。
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⑸、反对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4、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
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5、怎么提高文化软实力?
①经济决定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好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交融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③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
⑤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为实现文化创新、提高文化软实力提供技术保障。
⑥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培育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民族精神。
6、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原则、要求。
(2)要坚持中华文化所特有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在交流、借鉴、融合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
(3)对外国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坚持科学分析的态度,充分吸收外国积极有益的文化成果,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4)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既要克服“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
(5)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文化创新常见错误与问题的分析
1. 文化创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 . 文化创新的作用就是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不科学。
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是一方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但是文化创新还有一个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 . 文化创新是文化事业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吸取营养,创造出无愧时代和人民的文学作品,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4 . 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矛盾的(×)
不矛盾。
文化创新不能离开传统而空谈,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否则就失去根基。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5 . 文化交流中“以我为主”与“海纳百川”是矛盾的(×)
不矛盾。
“以我为主”,有利于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有利于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海纳百川”表明文化竞争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平等交流,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
6 .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是一样的(×)
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有两条:在实践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根本”是指:事物的根源或最主要的问题,起决定性的作用。
7 . 文化交流、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区别
文化交流是指文化横向的传播,即文化从一个国家或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文化发展是指文化纵向的传承。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因此,文化创新既包括文化交流,也包括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