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的转型及其当代启示

合集下载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思考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思考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思考【摘要】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重要课题,其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政治体制变革影响着社会转型的进程,经济结构调整也对社会变革产生重要影响。

文化观念的更新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事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不断深化,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转型的挑战,中国社会需要不断适应变化,同时也要抓住机遇,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政治体制变革、经济结构调整、文化观念更新、社会结构变化、教育事业发展、社会进步、不断深化、挑战、机遇。

1. 引言1.1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重要性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发展方向和社会稳定。

社会转型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中国的未来发展走向。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变革和调整,对于构建更加现代化、开放、法治化的社会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决定了中国未来社会的面貌。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还关乎到全体中国人民的福祉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在转型过程中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利益和权益,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更关乎到每个中国人的个人利益和社会福祉,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

1.2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晚清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农民起义、外国侵略、国内分裂等多重危机,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社会结构和观念受到严重挑战。

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兴起,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现代化的转型阶段。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中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的洗礼,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社会转型的进程。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戊戌变法的历史使命与现实面临的挑战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戊戌变法的历史使命与现实面临的挑战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戊戌变法的历史使命与现实面临的挑战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政治变革,它是清朝政府在西方列强强行开放中国市场和占领租借地的背景下,为了挽救国家危亡而进行的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

本文将从历史使命和现实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来论述戊戌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和影响。

一、历史使命1. 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改革潮流戊戌变法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战胜帝国主义侵略、实现近代化建设方面的需要推动下,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尝试。

它破除了旧慣,推翻了旧制度,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改革潮流,成为了第一步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2. 建立起先进的国家制度戊戌改革从政治上推动了制度变革,他们尝试重新设计各级政府的职能、权力和机构设置,推行了科举制度的改革,实行了县官自选制度,设立了省,改革了财政制度,开设了新的学校,还提倡了新文化、新知识,倡导了新的道德风尚。

这些措施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打上了强有力的基础,建立了先进的国家制度,促进了新中国的诞生。

3.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化相比较之前的封建王朝,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和民主化。

他们在社会问题方面制定了规定,建立甚至是推广了一些社会保障政策,翻新教育和公共卫生机构,提高了全国的警察制度的效率和效力,扩大了中国公民的权利,建立了司法制度和法律检查机制等等。

这些改革有助于提高中国社会发展的速度,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化。

二、现实面临的挑战1. 排除政治反动力量的干扰戊戌变法开始是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本身就面临着强大的政治反动力量的干扰和阻挠,甚至是加以打压和镇压的。

尽管他们采取了某些方式来避免政治反动力量对改革的干扰和破坏,但是这些干扰始终是存在的。

他们采取的改革措施,也都透露出一定的权力和利益的向心性和刻意性,受到了真正的民主和法制的制约,例如:民主制度的实施等。

浅谈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演变

浅谈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演变

浅谈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60多年的历史。

自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外国侵略者接踵而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以攫取越来越多的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同样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从西方列强侵略欺辱的对象到如今东方腾飞的巨龙,这其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我们不妨来做一下探究。

探究一个国家的发展史,政治制度是不得不谈的方面。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1840年以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下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西方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还闭关锁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仍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虚幻中无法自拔。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屈辱的条约并不能让统治者完全清醒,随后太平天国的建立几乎让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清朝统治者不得不重用汉臣并在洋人的帮助下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经制之师”的八旗和绿营的腐败从侧面反应出整个清王朝的腐朽。

清王朝作为我们封建史上最后的王朝,虽然吸取历代专制统治的教训,丰富了专制统治的经验,但是在经历过康雍乾盛世之后不断地衰败,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已成为强弩之末,封建统治摇摇欲坠。

统治集团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地位,不断出卖国家主权,在西方列强以华治华的政策下,统治集团逐渐买办化,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

此时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广大人民处于封建统治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双重压迫之下,过着饥寒交迫且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分析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与发展

分析中国政治体制的转型与发展

中国政治体制转型 伍 的方向与路径
政治体制转型的目标与原则
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 统一
路径:渐进式改革,逐步推 进政治体制的转型与发展
目标:建立民主、法治、公 正、和谐的社会主义政治体 制
措施:加强法治建设,保障 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政治体制转型的路径与策略
官僚制度:设立各级官吏, 负责行政、司法、军事等 事务
皇帝制度:皇帝拥有至高 无上的权力,实行中央集 权制度
税收制度:实行人头税和 土地税,税收用于支持政
府开支和军事活动
法律制度:制定法律,维 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教育制度:设立官学,选 拔人才,培养官员和知识
分子
近代政治体制的变革
清朝末年:君主立宪制 的尝试
民主制度建设:完善选举制度,加强 公民参与和监督
反腐败斗争:加强反腐败斗争,建立 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社会治理创新: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验
政治体制转型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转型: 如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 的政治体制转型经验
政治体制的发展趋势:更加民主、法治、透明、高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政治体制的展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政治体制的预测:未来政治体制将更加注重人民的参与和监督,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谢谢观看
汇报人:
政治体制改革的难点与重点:如何解决腐败问题,如何提高政府效率,如何保 障社会公平正义。
政治体制改革的难点与重点: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如 何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

近代中国的制度与社会变革的影响

近代中国的制度与社会变革的影响

近代中国的制度与社会变革的影响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制度变革和社会变革,这些变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分析近代中国制度与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政治变革的影响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封建专制到近代政党制度的转变。

这一变革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政治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向社会普通民众扩展,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政治局势更趋民主。

其次,政治变革促进了中国政府的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行政效能,提升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再次,政治变革推动了政治理念的更新,促使中国政府更注重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二、经济变革的影响近代中国的经济变革主要体现在国有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上。

首先,国有化的政策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使得中国的工业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高效运行。

再次,经济变革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加速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城乡差距的缩小。

三、文化变革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文化变革主要体现在教育、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上。

首先,教育制度的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国家整体的发展。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提升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再次,文化变革带动了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的认同度逐渐提高。

总结起来,近代中国的制度变革和社会变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政治变革促使政府更加倾听民意,提升治理能力;经济变革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文化变革带来了教育和科技的提升,加快了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迁。

这些变革使得中国社会朝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迈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转型启示

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转型启示

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转型启示作者:钟华英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第23期【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三个方向,然后分析了近现代政治体制转型对当今政治发展的启示。

从近代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将现代的政治文明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将政治变革与社会变革相结合,处理好制度移植与本土化的关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重视的基本课题。

【关键词】近现代政治体制转型【中图分类号】D69 【文献标识码】A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三个方向效法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道路。

鸦片战争失败之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我国改革者开始意识到西方列强富强的根本在于它们的政治制度而不是武器的强大。

所以,革命者试图通过学习外国政治制度来实现强国。

首先是清末民初时期对西方政治体制的照搬。

康有为和梁启超是清末时期改良派的主要实践者和宣传者。

他们主张利用君主立宪制来补充君主制的不足,通过“上下相通”的方式来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最终实现国家的富强。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清政府迫于压力推行新政,颁布了所谓《钦定宪法大纲》,然而其还是过于重视皇权的保护,并没有足够决心去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且其中有17条与日本宪法是相同的。

然而,清政府的假装立宪触发了真的革命,在武昌起义的炮火中,清政府又发布了“实行宪政谕”,提倡学习英国的宪法精神,并且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对君王的权利进行了实质性的限制,其完全具备了君主立宪制,但是清政府却没有足够时间,也没有机会来推行这部法条。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华民国在湖北成立政府,并且还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这是我国资产阶级颁布的第一部宪法。

这部宪法的设计相对复杂,分为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一方面是设立了政务委员,负责任务执行和命令发布;另一方面又设立都督,总览政务领导军队,由人民公举产生。

其次是北洋军阀时期中国实验过的西方政治。

民国成立后,于1912年8月进行了国会正式选举,旨在学习西方的议会制。

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的转型及其当代启示

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的转型及其当代启示

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的转型及其当代启示(在合肥一中高考讲座稿)明末清初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以后,中国社会实际上已经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进程。

中国的政治体制自身和人们对政治体制的认知也经历了痛苦的五大转变:从君主专制制到君主立宪制、从君主制到共和制、从内阁制到总统制、从多党制到一党制、从地方自治制到中央集权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转型中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政体之争与政党斗争,国体之争与政体之争,国内阶级斗争与国际列强干预叠加、搅和在一起,使得这一转型特别艰难与曲折,使中国丧失了许多原本可能的历史发展机遇。

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中已经提出但尚未完全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去思考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讲,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经验和教训给我们今日的政治体制改革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十大历史启示:如何处理好现代民族建设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现代国家建设与现代政党建设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现代国家建设与现代社会建设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国家建设与经济建设(求强与求富)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执政党、国家与军队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执政党、国家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决策系统与咨询参谋系统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改革形式与改革内容、改革时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政治体制之间的批判与借鉴、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所谓政治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政治体制相当于政体(Form of Government)或总体的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它是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得以实现其统治利益和意志的统治方式,也是一个政治体系内各种政治关系的总体格局的制度化形式。

如,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美国是总统制,英国是议会内阁制,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瑞士是委员会制等;狭义的政治体制(Political Regime)小于政体或总体的政治制度这个概念,它是大的或曰整体的政治制度得以进入运行状态的各种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总称,包括领导制度、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府转型tihedaan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府转型tihedaan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与政府转型tihedaan当代中国的政治探索严格说来,应从1840年算起,1840年西方国家用殖民侵略方式使得中国社会遭遇现代性,政治发展命题浮出水面对错【答案】:对【解析】: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三项制度构成了我国政治发展的基础制度,也是政治合法性构建的核心体现对错【答案】:对【解析】:中国现实的政治改革采用的是渐进而相对平衡的改革道路对错【答案】:对【解析】:【题型】判断题4.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当代中国的政治改革,那就是“在合法性中累积有效性”。

对错【答案】:错【解析】:【题型】判断题5.中国的政治发展是从创造政治有效性出发的,并在保持政治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有效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和扩大民主化,累积政治的合法性,以保证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整体进步。

应该说,我们所采用的这种政治发展思路是非常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

对错【答案】:对【解析】:【题型】判断题6.党政分开:在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进行必要的职能划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减少和排除党内的非技术官僚对经济建设的瞎指挥,阻止党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对经济改革的干扰对错【答案】:错【解析】:【题型】判断题7.政企分开:解决政府职能部门对企业经营的过多干预,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提高其经济活力对错【答案】:对【解析】:【题型】判断题8.干部制度的改革:改变过去党的以阶级斗争为主的用人制度,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政精英的转换。

对错【答案】:对【解析】:【题型】判断题9.领导体制的改进和制度化:人格化基础上的领导体制向制度化的集体领导转变对错【答案】:对【解析】:【题型】判断题10.林毅夫、蔡昉出版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引起海内外对“中国模式”研究热潮对错【答案】:对【解析】:.何谓“中国模式”?第一种是特指1978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对已有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另一种重在展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模式对错【答案】:对【解析】:【题型】判断题2.英国发展问题专家库克等认为,中国模式总的特征是“威权式的管理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这是一个不断试验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预设的蓝图,其基本原则是务实主义和渐进改革,也即“实事求是”或“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对错【答案】:对【解析】:【题型】判断题3.经济国家主义:强调通过国家计划实现合理化,在排斥市场的同时,强调市场运行必须受到国家计划的指导对错【答案】:错【解析】:【题型】判断题4.查默斯?约翰逊:《通产省与日本奇迹》(1982年),以经济国家主义为视角,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型国家”概念;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对东北亚国家进行了研究,由此形成一种发展型国家理论范式对错【答案】:对【解析】:【题型】判断题5.经济发展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基础逐渐从个人魅力转向了经济增长。

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社会的巨变及其启示

•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 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 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 一部近代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 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 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 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 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一历史性 巨变。
• 近代史上,日本曾对中国发动过两次侵 略战争,据此回答: • (1)这是哪两次战争,写出战争名称及 爆发的开始时间。 • (2)两次战争结果如何,其主要原因各 是什么? • (3)根据两次战争的不同结果,谈谈你 有何感想。
• (1)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和1937年7月7 日的全面侵华战争 • (2)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主要原因是清 政府的腐朽统治,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 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主要原因是建立了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 • (3)国家的腐朽落后必将遭致欺辱,只 有全民族团结统一,才能无往不胜,(意 近即可)
•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指武器——引者注)万不能及。……中国 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材料二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 地权 • 请回答: • ⑴请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分别代表了近 代中国历史上哪三种政治主张? (6分) 材料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分) 材料二: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 政。(2分)材料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2分)
(3)革命性质和任务上:旧式的农民革命 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4)阶级结构上:从单一的地主与农民的阶级 结构变成多个阶级并存的复合结构。 (5)经济结构上:由原来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发 展为半封建与半资本主义并存局面,形成 多元的经济结构。 (6)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由独立自主的世界大 国沦为任人宰割的东方弱国,特别是在甲 午战争后,急剧下降,巴黎和会外交的失 败就是一个明证。 (7)外交国防观念逐步更新:由闭关自守走向 世界,国防观念也由重陆轻海转向海陆并

近现代中国思想政治变革的历程与启示

近现代中国思想政治变革的历程与启示

近现代中国思想政治变革的历程与启示伴随着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政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涵盖了各个领域,从传统思想到新文化运动,再到共产主义思潮,形成了中国思想政治的丰富面貌。

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近现代中国思想政治变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本文将探讨其中的历程和启示。

第一阶段:传统思想的危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弱势地位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

传统文化无法满足新的社会需要,而西方的现代化思想既来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也引入了诸多问题。

这时期,产生了“废除科举”、“变法维新”、“戊戌变法”等一系列大规模的革新运动。

细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主要的变革和思潮:1. translation: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在这个时期是一种既引人注目又屡遭抨击的思想。

自由主义试图通过自由市场和私有产权来实现公正和平等,这一理念为追求自由民主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契机。

国民党建立后,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和自由。

2. translation:民族主义随着中国遭受侵略和屈辱的时刻增加,民族主义开始在中国的响起。

革命者们认为,要想让中华民族在亚洲强大起来,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并同自己的文化相结合,这一思想方案也图过后来的共产主义者所採取的思路。

同时,党的后来也为推动一些激进的变革作出了努力。

第二阶段: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发生在20世纪初期,以袁申才、陈独秀、胡适等为代表。

为了与封建传统决裂,他们提出了自由、民主、科学、市场等要素,呼吁“革命和改革”,提倡与传统观念的决裂,领导思潮的推进,为思想解放和推进后来的革命和建设进行的呼吁。

新文化运动策源于思想的解放,赋予了中国社会变革新意。

但随着运动的深入,也引入了一些问题。

逐渐出现的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毁灭,以及一些过度渲染个人欲望的现象。

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平等。

第三阶段: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思想迎来了中国的早期学习,随着毛泽东的到来,这件事情成为了生动的事实。

近代中国政体模式的转换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_罗嗣炬

近代中国政体模式的转换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_罗嗣炬

·历史学·近代中国政体模式的转换及其对现代化的影响罗嗣炬 王 鹏 一、体制内分权下的社会嬗变及危机在鸦片战争中,西方的坚船利炮撞开了清王朝不愿打开的大门。

自此,中国在外部现代性因子刺激、示范作用下,被动地纳入了世界现代化进程。

由于中国现代化不是自身现代性积累、成熟的自然结果,也没有如西方市民阶级及日本下级武士那样的民间力量来主导现代化,因此,在现代化启动阶段,非经济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具有占先性。

国家要充当不自觉的现代化过程的主导者,这就决定了在现代化启动阶段,政体模式必然是集权式。

因为强大的抗拒变革的传统力量,往往成为现代化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运用国家权力自上而下来推进现代化,现代化才有可能启动和成功。

①从这个意义上说,晚清帝国所承袭的历史遗产中,中央集权官僚政体无疑是“最现代”的因素。

美国学者洛克伍德指出,在1850年,设使一个外国人被问道:中日两国未来的发展潜力孰大孰小,他会毫不犹豫地把宝押在中国身上。

②原因在于,晚清帝国的中央集权官僚制职能分明、权力集中,权力自上而下的单向流动能调控财力、人力、物力等社会资源,启动并推进现代化。

故此,晚清统治者只需在政体模式的功能上转换,以容纳现代化所需因素,就能现成地用来推进现代化进程。

然而,尽管西方炮舰已迫使中国开放门户,但是,由“中央之国”的理念精致裹包的清廷,没有真正认识到天下“一统之世”已变成“列国并立”之世。

上层统治阶级仍如艾森施塔得所说那样,在制度上进行抗拒而不是适应社会变迁,发展出能容纳新的政治功能的政体。

中央集权官僚制因之丧失了其启动现代化的功能。

所以,在鸦片战争以后近20年里,中国人仍然还是用中古式的思想和观念来理解洋夷与中国的关系,并继续以中古式的武器和战术应付未来的冲突。

③直至19世纪60年代,以太平天国起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契机,一部分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之士才开始理性地思考“五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所处的内外危机。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发展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发展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政治体制的演变与发展中,经历了许多转变。

自解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集体决策到领导集团决策,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对政治体制的变革一直是其工作的重心之一。

在毛泽东时代,中国采取的是计划经济和领导集团决策制度,实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土地改革等措施。

这种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进一步恶化,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治混乱。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失去了很多基本原则和制度保障。

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政治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980年代,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逐步引入了国外的投资和技术。

这些举措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中国的政治体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这个时期,虽然中国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缓慢,但中国开始对外部世界开放,并逐步放宽了政治控制。

21世纪初,中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200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国内改革的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面临着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困境。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包括规范权力运用、协商民主、基层选举和法制建设等。

如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正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不仅需要应对国内的经费限制、环境问题、社会矛盾和官僚主义等问题,同时也需要应对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压力等多重挑战。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和转型,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进程,需要不断的试验和改进。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中国政治体制将继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政治体制的演变与发展中,中国需要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德治”,也需要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实践,以适应时代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与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与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和社会变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的影响深远,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个时期的政治转型和社会变革涉及到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变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和社会变革。

政治转型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当时中国面临来自西方列强的挑战,被迫面对现代化进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转型日趋加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废除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标志性制度,但它在面对西方的挑战下显得越来越落后。

1898年,戊戌变法时废除了科举制度,开启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大门。

二、改革官僚体系清朝官僚体系的腐败严重,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改革官僚体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步,清朝先后进行了1次洋务运动和5次变法,但它们的结果不甚理想。

直到民国时期,官僚体系才真正地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三、建立近代国家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最终目标是建立国家主权,借此应对外部压力。

最终,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家的实现。

社会变革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同样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的生产方式在传统中国,生产方式以手工业为主,时间较长,效率低下。

随着西方技术和工业的引进,中国的生产方式得以转型,以机械化的工业为主,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生产方式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如工人阶层、商人阶层等。

这些新的阶层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

三、女权主义在封建时代,中国女性处于被动和被压迫的地位。

近代的社会变革推动了思想上的解放,女权主义思想得以流传,使得女性地位得到了提高。

结论近代中国的政治转型和社会变革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程,也是中国革命性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个过程正在不断地延续,中国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作为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近代中国的历史,深入了解进入现代化所经历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探讨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近代中国社会制度演变及其经验与启示

近代中国社会制度演变及其经验与启示

近代中国社会制度演变及其经验与启示近代中国经历了数次制度变革,这些变革的背后都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从晚清时期的戊戌变法到新文化运动,从五四运动到农民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制度之路,这些制度变革对于中国以及全世界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启示。

一、晚清时期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但新的民主国家并没有建立起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实行了戊戌变法。

这一变法试图削弱传统封建制度的影响,进行现代化改革。

变法的实行在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但其失败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警示。

首先,中国传统封建制度和西方先进制度之间的差距巨大,单纯的模仿西方,抛弃传统并不可取。

其次,变法过于急功近利,改革幅度太大,没有考虑到当时中国的社会基础和历史背景。

再次,变法的推行过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民意支持,缺乏经过广泛协商的程序。

所以,在改革进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民意的参与,稳步改革以逐渐适应社会进步。

二、十年动乱与新文化运动十年动乱和新文化运动都是中国社会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解放”。

革命的理性思想和新思潮都呼唤着一个新的更加真实和自由的中国。

因此,十年动乱和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前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此前的尝试,中国的年轻一代对于传统观念、制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劳动力的意识和质量提高也增强了工人与知识分子的组织实力。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直接参与了一些特别重要的决策,例如制定新的宪法和教育法等,展现了中国人民自我觉醒和整合的决心。

但是,十年动乱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不同政治派系的冲突和群众的不理性行动,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新文化运动中也有思想狂热和极端主义的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以理智和宽容的态度来看待这段历史,尽可能排除人类社会特有的狭窄和民族之间的误解,实行更加稳定和有序的改革项目。

三、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贡献巨大。

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

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的变革

1.清朝末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至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闭关锁国”后的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

1839年6月林则徐前往广州开展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

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虎门销烟而发动了侵略战争。

战争前期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沉重打击英国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南京条约之后大量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842 南京条约1843 虎门条约1845 五口通商章程1858 中英中法中美天津条约1858 中俄瑷珲条约1860 北京条约1876 烟台条约1881 中俄伊犁条约1895 马关条约(继南京条约后最严重的一个卖国条约,标志外国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中国陷入空前民族危机,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各帝国主义国家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了《马关条约》中除割地赔款以外中国给予日本的所有权利。

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是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步骤《马关条约》中文原件《马关条约》谈判情景《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总之,《马关条约》使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2.1901 殖民地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辛丑条约之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奴役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

政党政治现代化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政党政治现代化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政党政治现代化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政党作为政党政治的主体,政党在一个国家或者社会中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推动整个社会前进,也可以使其走向灭亡。

政党政治现代化是没有固定含义的,根据各个国家或者社会体制的不同,政党政治现代化也都有着自己与这个社会相对应的含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政党政治现代化对我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党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标签:政党政治政治现代化中国一、现代政党的出现及发展在19世纪晚期,中国就不再是当时的“现代化”国家了。

从1901年开始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新政,这一举动在历史上被视为中国从传动向现代过度的开始。

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诞生,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距今才一百多年的历史,与西方国家相比少了将近三百年。

直到1924年后,国民党这个报告书确立了党制的形式,逐步成为一支相对成熟的现代政党。

1928年后国民党才以“以党治国”为领导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性思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又因在新中国成长历程中,民主党派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与贡献,并为了满足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中国就逐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而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虽然我国政党政治模式形成时间很短,但是我们却运用了过去的失败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经验教训,经过漫长的艰苦岁月,经历了无数腥风血雨,最终完成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实现了突破试的变革。

二、政党政治现代化对我国的影响眼下,中国正在经历着政党政治现代化这一历程,政党政治现代化也对我国政治制度、生活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而我国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那么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政党政治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相结合之后,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一)统一政党政治制度,恢复国家机能新中国成立后,确定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与挑战

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与挑战

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与挑战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

本文将就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与挑战展开探讨。

一、政治变革以辛亥革命为标志,中国的政治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中华民国的立宪政治。

但在接下来的历史中,中国的政治局势仍然动荡不安,经历了北洋政府、国共两党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外部侵略、内部分裂、民族团结等多样化的挑战,政治变革也因此日趋复杂。

二、经济变革中国近代史上的经济变革主要体现在对外关系、农业改革、工业发展等方面。

中国筹建了许多铁路、港口、矿山等基础设施,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同时,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也使中国与世界经济更加紧密相连。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中国面临着经济依赖、不平等条约、经济割据等问题,经济变革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文化变革中国近代史的文化变革表现在思想解放、教育改革、科技进步等方面。

传统封建观念被挑战和颠覆,西方文化、新思潮逐渐引入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和探索新的文化观念。

教育改革以培养现代人才为目标,发展了教育事业,推动了科技进步。

然而,文化变革也面临着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抵制等挑战。

四、社会变革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方面。

旧的封建等级制度被推翻,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剧烈变化,农民、工人等劳动群体逐渐觉醒。

同时,社会制度的变革也推动了社会关系、社会风气的改变,例如《妇女解放宣言》的发表,推动了性别平等的进步。

社会变革所引发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社会不稳定、劳工问题等方面。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的变革与挑战凸显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与转型。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变革相互影响,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充满曲折和艰辛的发展道路。

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理解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中国近代史中的变革与挑战,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戊戌变法对新时代的启示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戊戌变法对新时代的启示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戊戌变法对新时代的启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就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

在近代史上,中国政治变革的进程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政治变革史上最为深刻的改革运动之一。

本文将从戊戌变法入手,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以及对新时代的启示。

一、戊戌变法背景及影响19世纪末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尤其是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略问题越来越严重,加上内外交困,国家统一面临崩溃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尝试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推行的政治改革,旨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消除政治腐败,振兴国家。

戊戌变法的改革包括加强教育与文化建设、改革官制、设立新式军队、变革地方行政制度等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官制改革和教育文化改革。

官制改革主要是推行科举制度改革、设立新式官职,实行选拔官员的制度化,并提倡科学理论与新思想。

教育文化改革则是在教育上实行少数民族教育、女子教育,并开设了新学科,加强了对于外国知识的学习。

戊戌变法的推行曾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富民弱农的经济体制的计划并未实行;二是奉系军阀反对变法,导致变法时期的政治动荡;三是变法鼓动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保守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反动。

最终,在光绪皇帝死后,慈禧太后曾经领导的保守派发起了所谓的“戊戌政变”,以推翻变法派。

尽管戊戌变法未能成功,但它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经过戊戌变法的试点,中国社会开始了一段自我觉醒的周期,人们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问题,并为自我奋斗的未来展开了新的探索。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突破便是实现了思想的解放,这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变革从历史进程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变革是先行的必由之路。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_历史论文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_历史论文

19世纪中叶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转折时期,当时,面临着"五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古老中国步入了前所未有的、与传统的农业社会迥异的、现代性逐渐增长的历史发展阶段。

这条道路在中国充满了深刻的矛盾和冲突。

在这条道路上,中国既取得过巨大的成就,也一次次丧失了历史赐予的难得机遇,长期在通往现代的旅途中蹒跚而行。

中国变革的艰难无疑与前现代社会的历史遗产有关,也与中国政治中枢的政策选择密切相联,同时它还受到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巨大影响。

中国以迥别于其他国家的特有方式实行社会转型,无论它的成功还是挫折都丰富了人类的经验宝库,为众多的后发展国家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基础数十年来,一个长期在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如果没有1840年开始的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能否主动开始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从而完成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在这里,我们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中国所承袭的巨大的遗产中,包孕着可诱发现代社会的因素,这些积极因素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可刺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变;但是,作为总体特征的中国前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却存在着根本性的制度缺陷,它严重阻滞着传统中可现代化因素的成长,如果没有外来刺激,即使中国社会中存在着"资本主义萌芽",也无法出现资本主义,中国仍将处于前现代状态。

1840年在亚洲东南沿海与西方列强相通的东方大国中国是长期被西方思想家所钦羡的对象:一个以皇权为核心、职能分明的中央集权官僚政府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统治着4.5亿人口,在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国土上有效地行使着治权;儒家学说中的道德主义和礼仪规范起着整合社会各个阶层的特殊功能;美仑美奂的巍峨宫殿和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体现着中国人的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虽然自然灾害不时减少中国人口,但精耕细作的农业还是大体上维持了中国人的温饱。

试论现代中国政治改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试论现代中国政治改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试论现代中国政治改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者:奚广庆来源:《党政研究》2017年第01期〔摘要〕现代中国的政治改革,走自己的路,发展人民民主,受到一些论者的质疑。

本文总结中国政治改革的历程和人民民主的成就,从历史和逻辑的结合上给出回答:当今中国政治改革,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突破西方政治制度与发展逻辑的框架,又立足于国情,代表人民并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成功开拓了民主政治新形态、发展新道路;历史展现了人民民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活力和优势;全面深化政治改革,发展人民民主,将为人类世界民主政治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

〔关键词〕西方政治逻辑;现代中国政治逻辑;中国政治改革;政治体制〔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1-0005-08现代中国政治改革,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先导、组成部分和根本保证。

十八大以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政治发展也进入新常态,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人民民主取得很大发展。

对此有些论者产生了一些误读和猜疑,甚至把进步理解为倒退。

这里,笔者尝试从回顾与总结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程与成就的视角,做一些讨论与辨析。

一、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中国政治发展围绕当代中国政治改革出现的误读和争论,源于不同的社会历史观和政治观。

也就是说,中国政治改革,不能墨守西方政治逻辑,复制它们的制度模式,而应当在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走自己的路,创造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人们知道,西方学界适应工业革命时代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批判神学专制主义政治观,总结资本执掌国家权力实践与经验,阐述其政治模式与发展逻辑,建立了现代西方政治学说,为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发展和完善奠定学理基础。

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人,变革中国古典的政治思想和传统,建设中国现代的政治体系,不能不研究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和发展实践,借鉴世界政治文明有益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的转型及其当代启示(在合肥一中高考讲座稿)明末清初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以后,中国社会实际上已经开始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进程。

中国的政治体制自身和人们对政治体制的认知也经历了痛苦的五大转变:从君主专制制到君主立宪制、从君主制到共和制、从内阁制到总统制、从多党制到一党制、从地方自治制到中央集权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政治体制转型中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政体之争与政党斗争,国体之争与政体之争,国内阶级斗争与国际列强干预叠加、搅和在一起,使得这一转型特别艰难与曲折,使中国丧失了许多原本可能的历史发展机遇。

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中已经提出但尚未完全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去思考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讲,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经验和教训给我们今日的政治体制改革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十大历史启示:如何处理好现代民族建设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现代国家建设与现代政党建设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现代国家建设与现代社会建设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国家建设与经济建设(求强与求富)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执政党、国家与军队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执政党、国家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决策系统与咨询参谋系统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改革形式与改革内容、改革时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政治体制之间的批判与借鉴、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所谓政治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政治体制相当于政体(Form of Government)或总体的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它是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得以实现其统治利益和意志的统治方式,也是一个政治体系内各种政治关系的总体格局的制度化形式。

如,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美国是总统制,英国是议会内阁制,法国是半总统半议会制,瑞士是委员会制等;狭义的政治体制(Political Regime)小于政体或总体的政治制度这个概念,它是大的或曰整体的政治制度得以进入运行状态的各种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总称,包括领导制度、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

这里我们讲的我国近现代政治体制中的政治体制既指广义的政治体制,也包含狭义的政治体制概念。

一、近现代政治体制转型的过程与特点(一)从君主专制制到君主立宪制面对内外压力的中国社会有四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不同态度和做法。

第一种,以农民起义或曰以暴力反抗的方式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但提不出新的政治制度形式:君主专制体制的四大支柱(地主制经济、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军队、意识形态)中的两大支柱开始出现松动,为君主专制体制的最后崩溃埋下了伏笔。

第二种,以改良的方式促成旧体制的点滴改进,但并不想有根本变化:但随着甲午战争,清廷面对来自朝野内外的责问不得不找出一个替罪羊来,于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便成为甲午战败的罪魁祸首,打开的国门再次被重重地关上,从此,原本和中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日本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强国,而中国则自甲午战败以来一蹶不振至1949年。

第三种,以改良的方式促成旧体制的整体改进,实现体制自身的自我转型: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清王朝政治衰败的进程加快。

为了延续其统治,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不得不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推行“预备立宪”即改变沿袭数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着手实行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决定学习日本,建立君主立宪,但又规定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在回国后的奏折中说立宪有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为了巩固皇权,清政府迟迟不答应资产阶级立宪派提出的关于立即召开国会的要求,还镇压了立宪派的国会请愿运动,同时,却不断借改革之名强化中央集权、加固皇权。

1911年5月,在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

这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化而分崩离析。

“预备立宪”不仅没有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政治危机。

第四种,只有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才能实现政治制度的转型:辛亥革命。

(二)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立宪派和革命派在否定专制政治,赞成宪政问题上基本没有区别,分歧在于实现宪政之手段和政体形式的选择。

立宪派主张以和平方式在中国推进君主立宪,革命派则主张以暴力革命手段走民主共和的道路。

决定立宪派与革命派分歧的根本点是民族主义:对满族统治及满族占据的国家元首的态度。

因此,是否主张民族主义——排除满族统治及满清皇帝,在当时是区别立宪派和革命派的最重要标准。

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封建君主制已经丧失人心。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此后的中国“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这再次说明,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搅和在一起是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从内阁制到总统制民国初年的“内阁制与总统制之争”,表面上看是共和制内部的国家权力重心的不同选择问题,实际上仍然是君主制与共和制之争。

1911年《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采用的政体形式是总统制,国务院不设总理,各部部长直接对临时大总统负责,由临时大总统任免,临时大总统享有统率海陆军、任免国务员及外交专使、缔结国际条约等权限,这与美国宪法关于总统权限的规定几乎相同。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1912年3月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采用内阁制政体形式。

1912年3月袁世凯任命唐绍仪为国务总理,但实际上他自己控制行政权力,6月唐绍仪无奈辞去国务总理一职。

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发布解散国会、两院议员职务令。

1914年5月1日,他又公布施行约法会议起草的《中华民国约法》,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代之以总统个人独裁。

袁世凯下台后,黎元洪、冯国璋与段祺瑞总统与总理之间的“府院之争”(1916~1917年)是党派假借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之争的权力之争和利益之争。

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蒋介石与胡汉民的总统制与议会内阁制之争,蒋介石、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内阁制与总统制之争,实质上是集权与分权、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党派、阶级之间围绕国家权力的斗争。

可见,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第二个特点是政体之争与政党斗争搅和在一起。

(四)从多党制到一党制民国时期的“多党制与一党制之争”表面上看是共和制内部政党政治体制的不同选择问题,实际上仍然是君主制与共和制之争的转型形态。

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具有政党性质的“强学会”(1895年),孙中山建立同盟会(1905年)起,中国近现代政党风起云涌,不断出现、不断分化组合在中国政党史上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资产阶级多党制的独特的历史阶段。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将宋教仁暗杀于上海火车站。

1913年10月,袁世凯迫使国会选举他自己为大总统。

一年后,袁世凯甚至把他扶植起来的保皇党(公民党)以及支持他的进步党都一脚踢开,下令解散国会,彻底抛弃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及其产物的多党制议会,执意要当洪宪皇帝。

蒋介石建立的执政党—国家一体化体制(简称“党国体制”可见,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第三个特点是国体之争与政体之争搅和在一起。

(五)从地方自治制到中央集权制从秦统一到清王朝,中国传统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央集权的单一制,不存在地方自治问题,可是,近代以来,受到西方国家地方自治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和联邦制等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影响,一些人,特别是某些知识分子和部分官员开始谈论在中国实行地方自治,以平衡中国传统的中央集权制,目的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想给地方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地方自治原本只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中的一种,可是,中国近现代理论争论和实践探索中的“地方自治”实际上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中的地方自治和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中的地方分权的一种混合体。

武昌起义后,大多数省份相继宣告脱离与清政府的隶属关系而独立。

孙中山在建国之初也曾主张地方自治,但是,地方分权、各自为政,造成财政分割,中央政府财政十分困难。

同时,由于俄国和英国的操纵和鼓动,在蒙古、新疆和西藏地区出现了民族分离主义倾向的现实危险。

这些都说明有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袁世凯在刚当临时大总统时,曾宣誓会遵守《临时约法》,承认议会的地位,也默认地方自治,但不久就改变主意,试图建立以他为核心的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行政制度。

梁启超及民主党人支持袁世凯推行集权政策,要求“省”应从自治性政治实体回归到直属中央的行政机构。

国民党内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也倾向于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推进实业建设、社会建设,不过他们主张的中央集权是民主共和制下的有限中央集权,与袁世凯的专制君主制下的绝对中央集权有本质差异。

可是,自秦以来,中国虽时有分裂割据,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大势并不能阻挡。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再次证明这一大逻辑。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国从军阀割据重新走向统一。

此后,“地方自治”还是“中央集权”的争议虽然时有出现,但基本上中央集权占了上风。

原因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内忧外患要求中央集权,从而使中央政府有足够的权力和能力去集中有限而分散的社会资源用于现代化建设和克服内忧外患。

二、近现代政治体制转型的当代启示马克思在谈到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过程时曾经讲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12]了解近现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过程和特点,对于今日中国更好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一)如何处理好现代民族建设与现代国家建设的关系当前,要坚持并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政策,需要围绕“民族平等和谐发展”这一宗旨和目标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成一个组织结构与地域联系紧密、有共同价值观和文化基础的中华民族,否则,中华民族只是一个松散的地域联合体,在民族分裂主义的冲击面前是十分脆弱的。

(二)如何处理好现代国家建设与现代政党建设的关系前,中国要处理好现代国家建设与现代政党建设的关系,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把中国现代政党建设放到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去通盘考虑,把现代政党建设作为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设计,而不是把两者分割甚至对立来看待。

二是把优先推进中国现代政党建设,特别是中国现代执政党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而要推进中国现代执政党建设必须真正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12字方针: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