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二百年——重构近代文化史的必要与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二百年——重构近代文化史的必要与可能
报告人:
刘建辉,位旅日学者,长期就学和任教于日本,现为日本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代表作:《魔都上海》、《日中二百年》
时间:2014年6月23日
以往,在19世纪后民族主义的影响下,我们所有的文学史、文化史,都是以一国为单位,在切割了与他国关系的语境下,来进行叙述的,诸如:中国文学史、日本文学史等等,然而,这一行为,既相悖于文学、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完全与真正的历史现实相违。
众所周知,中、日、韩、越东亚四国的文学与文化,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互相影响,相互交错,密不可分的。在古代,有汉字、汉文,有儒教、道教将其融合为一体。近代以后,在西力东渐、西学东渐的大潮下,东亚四国,更以相互借鉴、相互支撑的形式完成了各自的文化转型,在一个整体的语境下,相继接受了西方文化与文明的冲击。所以,仅就近200年的东亚文学与文化而言,将其切割成各国的国别史,是无法再现其真实历史过程的。
基于以上原因,本报告拟以近代中日文学与文化的交流为中心,通过对其相互影响,相互交错的种种历史事例的分析,力图解构乃至超越以往的国别史叙述,试尝性地提供一种方法或角度去研究这一区域的文学与文化的历史。
引言——何为近代东亚文化史
200年的时间与中日韩越的空间设定
时间与空间的设定理由
由比较研究转向综合研究
近代东亚——接受西方的文化共同体
中华帝国的崩溃(19世纪)与日本帝国的兴起(20世纪)
日本“帝国”文化圈以及其间的文化互动
相互支撑的东亚——概念、语言、自我认同、文学、文化、旅行机制等
一、概念·concept
马礼逊来华的意义
四大英华词典在东亚的影响
汉译西书、报纸、杂志的作用
19世纪中叶的上海文化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明治知识分子加工与创造的近代概念
非日本莫属的汉字·语言操作
晚清新词——概念的中国回流
概念的语际间旅行
二、语言·language
近代日本文体的成立
上边广州上海的传教士的活动
作为西洋文化·文明载体的传教士汉文(汉译西书)
汉译西书的日本传人
幕末时期汉文体的流行(日记·游记)
从教养(江户时代)到实学(明治以降)
明治汉文之“文艺复兴”
作为公用文的成立
近代日本语诞生的母胎
(明治汉文体成立之理由:“叙事”能力、“造语”能力、从构造上把握表现对象的特点、逻辑性、丰富的典故、大量的既存概念)
西村茂樹·中村敬宇(正直)
简易日本汉文体的中国回流:
通过政治小说翻译的传播
梁启超日文速成法——“和文汉读法”(1900)的提倡与功效
造语·概念(二字熟语)等的逆输入
非日本人莫属的造语能力(同意重叠等)
梁氏文体=新文体的扩散与影响
五四白话诞生的母胎
语际间的“文体”旅行(中国——日本)
借助他者的自我变革
互为成立契机的特征
三、自我认同·identity
明治维新日本民族认同的成立与中国表象
甲午时期日本与日本人论的盛行
“日本”的成立与对中韩的异化
近代国家的三个要素:国家观念、勤劳观念、卫生观念
甲午战后的“自虐史观”
梁启超等对来自日本之中国表象的再生产
鲁迅、戴季陶的中日国民性议论与日本的中国表象
产生自日本的中国“自画像”
四、文学·literature
文学的“发现”)——;梁启超对传统观念的颠覆
晚清小说共达一千种以上,翻译小说占其三分之二,而日本小说,包括翻案和转译,可以确认有一百种以上
梁对于“政治小说”的提倡,使得原本既具有这种倾向,但却未被明确意识到的中国文学特有的政治性和其社会作用。第一次以非常明确的形式被“发现”
使小说得以上升到与正统的诗文,即“文以载道”的“文”相等,甚至较其更高的地位
这两者的颠倒,至少在观念上,氏使小说赢得了作为“文学”的正统性
大批日本左翼文化人来华
内山书店等的作用
30年代初,最多年售日文书籍80000册,其中三分之二为中国读者
五、文化·culture
历史学中的“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
实为“上广大青天”(上海·广州·大连·青岛·天津)
“近代性”锁链城市
中国(北方)殖民地城市空间的形成
广场与环状线道路
大连式城市空间的“大爆炸”
上海洋画坛的日本画派——陈抱一
被日本“发现”的中国画大师——吴昌硕与齐白石
六、旅行(移动)
1911年,鸭绿江铁桥竣工——朝鲜铁路·满洲铁路连接
日欧国际联络运输成立
1912年,日本邮船·东洋汽船·满铁共同出资成立日本旅行会社发行经由满铁的世界一周周游券和东半球周游券
JTB于满韩各地及上海等设立事务所
1924年日本旅行文化协会成立
旅游机制的意义:
旅游与“中国”再发现
国家意识,国民意识的形成
古典文本的景观化
实物古迹的话语化
作为制度的旅游
JTB的作用
景观美意识的交错
结语——东亚文化史构筑的必要性
200年来东亚时空的“一体性”
共同的他者——西方
近代西方文化的两面性,侵略于启蒙
东亚内部的“东方”与“西方”
新阳“帝国”文化圈的再认识
抵抗中的接受——“挣扎”(鲁迅语)
还原历史——再出发的可能性
由“国家史学”走向“地域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