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荒漠化的土地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必修3_《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探究性学案

高二地理必修3_《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探究性学案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探究性学案【学习目标】1.记忆并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并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2. 记忆西北地区的范围,理解自然特征形成的原因,并能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 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影响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4. 通过学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发展观。

【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某一区域在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不合理开发产生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2.培养和掌握分析一个区域内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

【学法指导】1. 学好本节内容,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

2. 通过案例,学好分析解决环境与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3. 通过知识的网络化处理,理清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知识链接】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①________________。

2.原因:②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③__________相互作用。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④__________、石质荒漠化和⑤__________。

4.现状(1)世界:约⑥______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⑦______、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⑧______地区最为突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位置:⑨__________以西,昆仑山—⑩__________—古长城一线以北。

2.范围:大致包括⑪________、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地形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⑫____________,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4.主要景观:以⑬________________为主。

5.内部分异:以⑭________为界,以东属半干旱的草原地带,以西属干旱和极端干旱区。

6.脆弱的生态环境(1)干旱的气候条件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⑮__________,⑯________风化和⑰______作用显著,形成大片的⑱________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⑲______,平地多疏松的⑳__________;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21____________季节。

研究性学习。土地荒漠化

研究性学习。土地荒漠化

我国土地荒漠化成因、危害及其防治对策【摘要】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灾难。

它不但是个环境问题,还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根据已有的诸多研究结论,人为因素是我国荒漠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通过一系列数据和实例,着重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不当使用改变了水资源系统,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人类活动中的滥垦、滥牧、滥采和滥伐等行为,破坏地表植被;人类盲目和过度使用土地和工农业建设,导致地区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以及人们生产、生活中不断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致使气候变暖等4个方面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影响。

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和防治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宏观措施。

【关键字】土地荒漠化危害成因对策一、土地荒漠化的分类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

沙漠化土地还包括了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沙丘前移入侵的地方和原来的固定、半固定沙丘由于植被破坏发生流沙活动的沙丘活化地区。

广义荒漠化则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自然环境退化(包括盐渍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的总过程。

二、土地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成因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

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

近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过程。

2、人为成因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湘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湘教版必修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危害,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了解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现状和成效。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荒漠化的概念及其危害:荒漠化是指土地生产力下降,逐渐向荒漠化方向发展的过程。

荒漠化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水资源减少,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2. 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的成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等,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开发、土地利用不当等。

3. 荒漠化治理措施:荒漠化治理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土地改良、水资源合理利用等。

4.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现状和成效: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如退耕还林、沙漠化防治、水资源合理利用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荒漠化危害和治理措施。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荒漠化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生动形象地展现荒漠化治理的成果。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了解荒漠化治理的难点和重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荒漠化危害和治理措施的图片、视频等。

2. 准备相关资料,包括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实例和成效。

3. 划分学习小组,提前通知学生讨论主题和荒漠化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荒漠化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引起学生对荒漠化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荒漠化概念及其危害:讲解荒漠化的定义,分析荒漠化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分析荒漠化的成因:引导学生了解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4. 讲解荒漠化治理措施:讲解荒漠化治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荒漠化治理的基本知识。

5. 展示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现状和成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成果,让学生了解荒漠化治理的实际效果。

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设计一个全球性的环保计划,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设计研究课题的原因】: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必须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

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变少、陆地荒漠化加剧,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借助现代技术和发展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环境和资源保护体系。

【具体做法:】我在学校组织了一个名为“绿色星球”的活动来推动这个研究课题。

活动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环保素质培训。

邀请环境专家和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环保知识和手段,学习如何在正常的活动中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比如,回收利用,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避免浪费能源,注意减少污染等等。

第二阶段是环保意识活动。

组织环保宣传,引导大家关注环保,参与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

比如,在校内和社区组织环保主题活动、环保演讲比赛等,以及安排时间去公园或校园周围做环保清理,这种锻炼可以在家庭和社区也同样开展。

第三阶段是环境项目实践。

组织大家参与到环保项目实践中来。

首先制定了一个环保计划,其中包含立足当前、远期目标和细分的周年目标。

计划中强调英国本土政策机构的环保目标。

在实践中,我在学校清理土地和清理校园中的农荒地区,重新进行植被。

选择当地的植物,栽种它们以保持生态平衡。

还使用先进的设备,如纸张再生机和高级的草坪剪刀。

这些设备有助于减少废料的产生、保护校园内的花园和草坪。

【研究成果:】通过活动,我学到了非常多的关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知识。

我也发现,通过每一个小步骤和分环节的任务完成,逐步意识和贡献, 可以使学生更关注环境问题并成为更合规的公民,在家、社区、城市和全球范围内亲自参与行动,推动更积极的变革。

我也发现,通过分段策划、切实测量、实验反馈调整的循序渐进方法,可逐渐覆盖每个范围,从而使触及问题,使用合适的资源及方法,才能在学生和家长中逐渐形成强烈的意识,对环境和社区变得更负责任和关注此问题。

【结论:】在绿色星球活动执行期间,提高了师生对环保的认知度,通过注重细节、从最小环节开始、并逐步覆盖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逐步推动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暑期实践报告:探索荒漠化治理

暑期实践报告:探索荒漠化治理

暑期实践报告:探索荒漠化治理随着阿拉善地区政府,环保机构与个人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国荒漠化土地问题,也将会有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治理中去,共同守护祖国的碧水蓝天。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暑期实践报告:探索荒漠化治理,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处祖国西北,其周围分布着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

面对特殊的自然环境,当地政府、公益机构和个人正在为阻止沙漠的“迁移”和“握手”而做着不懈努力。

8月6日,中国石油大学绿洲护卫实践队前往阿拉善盟,走访了在阿拉善地区深耕多年的阿拉善SEE基金会。

走进SEE治沙基地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实践队员见到了基金会工作人员谢军与苏日娜,并一同前往离镇中心40多公里的阿拉善SEE公益治沙示范基地。

驱车前往基地的路上,实践队员们见到了路旁已经种植的行道树和成片的绿色植被。

谢军告诉实践队员:“虽然大自然的力量是无尽的,但是我们相信,不断努力就能建设好美丽舒适的家园。

”到达基地,映入实践队员眼帘的是数公里的绿色植被和远处宽广的沙漠带,沙漠与沙生植被的交接处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分界线。

苏日娜说道:“正是有了这些植被,流动的沙子被固定下来,沙漠才不会迁移危害周边地区人们赖以生活的土地。

”苏日娜还详细介绍了这个基地的情况。

基地位于腾格里沙漠东缘,这里建成了一道长五公里,宽二公里的林草锁边带。

谢军指着一片低洼处说道:“以前和我们的位置一样高的沙地已经被风吹到另一处,形成了丘间土。

”在沙漠边缘种植植物需要挑战严峻的自然环境,这个基地的另一个作用是作为科研平台和荒漠化防治的试验地,对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风力、温湿度、降水量等进行监测。

如果干旱或大风导致植被破坏和减少,那工作人员们将及时想出对策,对植被进行修复。

探索荒漠化治理荒漠化防治项目是如何规划的?有哪些人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本地的农牧民们对项目有怎样的态度?苏日娜介绍阿拉善SEE基金会的一亿棵梭梭项目时,绿洲护卫队的队员向她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案章节:一、荒漠化的定义与类型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现状与危害三、荒漠化的成因分析四、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与方法五、荒漠化治理的案例分析教案内容:一、荒漠化的定义与类型1. 荒漠化的定义:荒漠化是指土地生产力降低或丧失,地表植被破坏,土壤贫瘠,水分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导致土地无法维持原有生产和生态功能的过程。

2. 荒漠化的类型:根据荒漠化的成因和特点,可将其分为自然荒漠化和人为荒漠化两种类型。

自然荒漠化是由于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地质活动等导致的荒漠化;人为荒漠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不当耕作等导致的荒漠化。

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现状与危害1. 现状: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近40%。

近年来,荒漠化范围不断扩大,程度加剧,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2. 危害:荒漠化导致土地资源退化,生产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破坏地表植被,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加剧水资源短缺,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诱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健康。

三、荒漠化的成因分析1.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如全球变暖、降水不足等;地质活动,如地壳运动、地震等;自然植被的破坏,如病虫害、火灾等。

2. 人为因素:过度开发,如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当耕作,如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等;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和土地破坏。

四、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与方法1. 生物措施:植树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沙障固沙等;2. 工程措施:建设防沙林带、固沙工程、土地改良工程等;3. 农业技术措施:合理灌溉、改良耕作制度、调整产业结构等;4. 政策与管理措施:制定和实施荒漠化治理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荒漠化治理管理体系等。

五、荒漠化治理的案例分析1. 案例选择: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荒漠化治理案例,如新疆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内蒙古的沙化土地治理等。

认识中国的荒漠化、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初二地理教案

认识中国的荒漠化、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初二地理教案

认识中国的荒漠化、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愈发突出,其中荒漠化、土地沙化等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尤其是近年来,许多地区因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荒漠化、土地沙化问题的加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中国的荒漠化、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什么是荒漠化、土地沙化?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形式,通常指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草原、森林地区由于土地的干旱和沙漠化趋势继而退化的过程。

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其中中国因为地理位置和人口的分布也是荒漠化的严重地区。

草地在荒漠化过程中会逐渐退化,土地表面裸露、沙丘逐渐形成等现象也会越来越明显。

而土地沙化,是因为植被的破坏等原因引发的,以风蚀作用为主发生在地表的持续、不可逆的沙质化现象。

沙尘暴的形成是土地沙化带来的明显迹象,它不仅危及生命健康,还对交通、电力、油气、水源、农牧业和生态环境都有很大危害。

二、荒漠化、土地沙化的危害荒漠化、土地沙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表现在以下方面:1、影响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

荒漠化、土地沙化引起植被退化,降低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制约了人们对生计的普遍实现。

同时,土地沙化还会导致自然气候灾害的加剧,破坏雨水的蓄积和土地的保水能力,加剧了洪水和干旱等灾害的风险。

2、威胁公共安全和人类健康。

荒漠化、土地沙化会引起沙尘暴,这种气象现象有很大的破坏性,会对农田、水源、城市、人的身体健康等构成威胁,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环境安全隐患。

3、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

荒漠化、土地沙化不仅造成了对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破坏,而且会对土壤等环境因素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扰乱生态平衡,进而导致更多的生态问题。

三、荒漠化、土地沙化的成因荒漠化、土地沙化的成因较为复杂,包括人为和自然因素。

在人类活动方面,主要表现为资源开发过度、不合理土地利用、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等。

这些因素中特别是过度放牧、乱砍乱伐在荒漠化、土地沙化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必须控制这些行为。

《土地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土地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土地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度析图片等资料,了解荒漠化的含义。

2、结合案例,解释荒漠化发生的原因。

3、通过对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学习,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读《中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说出中国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新课学习: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的概念、表现及现状读书P16,说出荒漠化发生地区、本质、成因、表现及类型、现状。

注意:区别荒漠和荒漠化:荒漠是一种景观。

荒漠化是演化成荒漠景观的过程。

区别沙漠化和荒漠化:沙漠化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

简单地说,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形成荒漠或类似荒漠的过程;而沙漠化是指单纯在干旱地区由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

区别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和红色荒漠化。

读《世界生态破坏》图,理解荒漠化现状严重危害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国尤为突出。

二、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一)西北地区区域地理特征读书P16图2.1《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分析(1)西北地区的位置有何特征?包括哪些省区?(2)西北地区有哪些地形区?以什么地形为主?(3)从位置和地形上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原因。

1.位置和范围位置特点:深居内陆。

从行政区划看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

从地形区看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2.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荒漠化实习报告

荒漠化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荒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实践一、实习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造成极大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荒漠化现状,掌握荒漠化治理技术,提高生态恢复能力,我参加了本次荒漠化实习项目。

实习旨在观察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学习荒漠化治理方法,探讨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本次实习地点位于我国西北部荒漠化严重地区,实习时间为两周。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当地的荒漠化治理工程,与当地农民、科研人员进行交流,了解荒漠化治理的实践经验和挑战。

三、实习内容与成果1. 荒漠化现状观察实习期间,我们深入荒漠化地区,观察了荒漠化的现状。

当地的荒漠化土地表现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风蚀严重。

此外,我们还发现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2. 荒漠化治理技术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荒漠化治理的技术方法。

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人工造林、草地建设、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

通过这些措施,部分荒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3. 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在实习期间,我们与当地农民、科研人员进行交流,探讨了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大家认为,荒漠化治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治理合力。

同时,要注重科技创新,提高治理效率,为实现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4. 实习成果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掌握了荒漠化治理的技术方法,提出了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我们认为,荒漠化治理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后,我们要为荒漠化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四、实习体会与感悟本次荒漠化实习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了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也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在荒漠化治理方面所做的努力。

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荒漠化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树立了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的信心。

荒漠化教案(共5则)

荒漠化教案(共5则)

荒漠化教案(共5则)第一篇:荒漠化教案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目的: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学过程导入:土地荒漠化是全球的环境灾害,他已经影响了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六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这些地区。

目前,全球荒漠化的面积已经达到3600万平方千米,占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全世界每年因荒漠化而遭受的损失达420亿美元。

1、你经常参加植树活动吗?2、你平时有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习惯吗?3、你的口袋里是不是早就不见了手帕的踪影,换成时髦的纸巾了?一、荒漠化1、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2、形成: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

4、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点拨: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地形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行政区划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说明: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 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土地荒漠主题班会内容

土地荒漠主题班会内容

土地荒漠主题班会内容一、引言荒漠是指干旱地区中缺乏植被覆盖的地带,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对土地荒漠化问题的认识,本次班会以“土地荒漠”为主题,通过讲解、互动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以及对策。

二、主题一:什么是土地荒漠化?1.定义:土地荒漠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原因导致原有植被消失或者严重退化,水资源减少或者极度浪费,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并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崩溃的过程。

2.影响:造成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环境恶劣等问题。

使得农业生产受到限制,牧区畜牧业发展困难。

此外还会导致大量沙尘暴和风口沙。

三、主题二:什么原因导致了土地荒漠化?1.自然因素:气候变化(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地形地貌(土地贫瘠、沙漠化)、自然灾害(干旱、风沙等)等。

2.人类活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土地、乱砍滥伐、工业污染等。

四、主题三:如何防止和治理土地荒漠化?1.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水土保持能力,有效防止和治理荒漠化。

2.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开展节水型农业和工业生产,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3.科学耕作:采取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施肥方法,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分。

4.控制过度放牧:合理规划畜牧业发展方向,控制放牧数量和时间。

5.加强环境监测:定期监测环境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五、互动环节1.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荒漠化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设计一份防治荒漠化的方案,并向全班展示。

六、总结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土地荒漠化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了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方法和措施。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土地荒漠化教案幼儿园

土地荒漠化教案幼儿园

土地荒漠化教案幼儿园课程目标1.了解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和危害;2.学习如何保护和恢复荒漠化土地;3.激发幼儿关注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

教学内容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和危害1.带领幼儿一起观察图片,了解荒漠化的概念和表现;2.通过小游戏,引导幼儿探究土地荒漠化的原因;3.通过幻灯片,向幼儿介绍荒漠化对人类和自然造成的危害。

如何保护和恢复荒漠化土地1.通过故事《小草变成了荒漠》,引出如何保护土地的主题;2.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和树木,了解植物对土地保护的重要性;3.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幼儿体验种植的过程和快乐。

教学方法1.图片观察:通过图片观察,引导幼儿了解荒漠化的表现。

2.小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积极探究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3.幻灯片:通过幻灯片,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4.故事教学:通过故事教学,让幼儿深入探究如何保护土地。

5.观察植物:通过观察植物,让幼儿了解植物对土地保护的重要性。

6.绘画和手工制作: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幼儿体验种植的过程和快乐。

教学评价1.观察:通过观察幼儿的小组讨论、绘画和手工作品,了解幼儿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2.手工作品:通过幼儿手工制作的作品,了解他们对于如何保护土地的理解;3.问答环节:通过问答方式,测试幼儿对于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和危害的掌握程度;4.思考题:布置思考题,让幼儿自主思考如何保护土地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幼儿们对于土地荒漠化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绘画和手工制作中也体验到了种植的快乐。

但是,课程内容是否过于抽象,还需要继续完善。

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需要更加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培养。

实践性地理教案:荒漠化治理的案例研究

实践性地理教案:荒漠化治理的案例研究

实践性地理教案:荒漠化治理的案例研究荒漠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现象,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

针对这一问题,本教案将以荒漠化治理的案例研究为主题,通过实践性教学的方式,深入了解荒漠化的影响和治理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荒漠化及其影响。

2.研究荒漠化治理的现有方法,并了解其优缺点。

3.通过实践性学习,设计一个实现荒漠化治理的方案。

二、教学过程1.引入让学生阅读针对荒漠化现象的一些科学论文,了解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荒漠化现象。

接着让学生在班内进行小组讨论,就荒漠化问题,在他们所生活的地区以及世界的其他地方,荒漠化的程度和情况展开讨论。

这有助于学生对荒漠化问题的了解。

2.理解讲解荒漠化的治理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

a.应对沙漠化,推广水源防护林和人工林的建设。

以中国为例,中国将水源防护林建设作为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大量的人工林,这有效地改变了地形面貌,缓解了荒漠化现象。

b.进行固沙治理。

这是一种有效的荒漠化治理方法,可以通过沙丘植被覆盖来达到固沙的目的。

在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区,通过植被覆盖,防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c.利用荒漠土地进行旅游与再利用。

荒漠化现象不是放弃机会,世界上许多地区的荒漠现已发展成为旅游胜地。

例如,美国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就是建立在沙漠地带之上。

在悉尼,人们在由海洋湾与漆黑的沙漠风景构成的城市周围旅游。

3.实践学生分组设计实现荒漠化治理的方案。

学生以小组形式理解荒漠化治理,并从荒漠地区的真实情况出发,设计一种可行的荒漠化治理方案。

在设计方案时,学生需要考虑到荒漠化原因的多样性、不同地域现实情况的特点以及已有荒漠化治理的措施等因素。

4.总结让学生基于所提出的荒漠化治理方案,分享并总结小组方案的内容,并对方案的实用性进行评价。

三、教材参考教材:1.《地理学原理》2.《环境问题与对策》参考书目:1.《沙漠生态学》2.《荒漠化与荒漠化治理》四、教学效果评估1.通过获得性考试,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和荒漠化治理的方法的理解程度。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研究及治理的开题报告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研究及治理的开题报告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一.研究课题: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治理
二.课题的由来:中国是受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已开始大规模的沙漠治理研究。

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是土地荒漠化的一种类型沙漠化土地的土壤粒间孔隙大,内部排水快,蓄水量少且易蒸发失水。

且砂质土的毛管较粗,毛管水上升高度小,如果地下水位较低,不能湿润表土,植物则很难在表土上生长。

土地沙漠化的危害及沙漠治理的主要方法,并重点比较不同技术间的优缺点,为土地沙漠化的治理提供依据。

三.课题的研究意义:使中学生可以利用本次研究性学习更好的了解土地荒漠化及治理的方法
四.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计划:
1.提出课题,初次讨论
2.确定方向,开始研究
3.进行调查,查询资料
4.总结汇报,完成报告
5.教师指导,二次修改
6.完成研究
人员分工:问卷调查张云龙洪明杨查询资料:陈江垚许铭涔
编写报告:黄云飞曾熠鹏
五.研究内容:
了解土地荒漠化及治理的方法
六.预期成果:
实验报告: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意见:。

地理研究性学习——荒漠化的土地研究

地理研究性学习——荒漠化的土地研究
本次研究性活动主题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他们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知识搜索方面,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以一个探究者的角色积极地学习。通过此次活动提醒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体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使他们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锻炼,思想得到升华。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本课题主要针对初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中国土地荒漠化有所了解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功底,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这些对研究性学习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作调查表,预定成果等。
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一、收集资料活动
本活动采取的形式多样:走访、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组织学生去参观教师收集的有关荒漠化景观的图片,第二阶段采取分散方式,一部分同学上网下载,其余的同学广泛搜集各类相关书籍资料。
六、资源准备
1、有关荒漠化的景观图片;
2、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
3、学生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4、将全班同学以自愿的原则分为4组,让学生推举一位组长。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学习治理荒漠化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

学习治理荒漠化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

学习治理荒漠化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
案例一:
课程内容
1、认知荒漠,学习治理沙漠知识。

2、历史启迪,总结荒漠化治理经验成果。

3、发展历程,聆听恩格贝沙漠变绿洲故事。

4、大爱无疆,弘扬国际志愿者精神。

5、了解恩格贝历史,见证创业者艰辛
6、了解动物的习性、特征,抚摸驼羊,与小动物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案例二:
课程内容:
1、初识沙漠,学会在沙漠中如何行走。

2、大巴前往敦煌鸣沙山沙漠露营基地,本次研学我们将深入敦煌鸣沙山沙漠腹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激荡五感六觉,追寻感受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通过内心跌宕起伏的心灵变化。

下午:研学主题—沙漠徒步穿越
1、沙漠地质课程学习:沙漠形成的原因。

2、在行走中,淬炼孩子坚毅意志力和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

3、徒步路餐,能量补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课题介绍
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来自于沙尘暴。这一因土地荒漠化发展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带来了生产和生活上严重的困扰。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也因而成为了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课题名称:
荒漠化的土地
设计者姓名
所在学校
所教年级
初三
研究学科
地理
联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话
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在非洲占55%,北美和中美占19%,南美占10%,亚洲占34%,澳大利亚占75%,欧洲占2%。荒漠和荒漠化土地在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占土地面积的95%,在半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的28%。世界平均每年约有5~7万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以热带稀树草原和温带半干旱草原地区发展最为迅速。半个世纪以来,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荒漠化土地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萨赫勒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荒漠化地区。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我县荒漠化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开展。
3.小组汇报小组自评。
4.当所有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还要参整理意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展开评价。
5.各组长整理汇报本组的“自我评价”
6.各成员集成自评、组评、他评和教师评价。
老师根据一个月以来,各小组活动情况,根据整个活动过程给出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
4课时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本课题主要针对初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中国土地荒漠化有所了解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功底,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这些对研究性学习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注意力还是有所欠缺,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难免受到学生互相之间的制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设想。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日后提供更多的课题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实地考察活动
计划考察学校后山的红砂岩山。
三、科学实验活动
活动第一步是相关知识与考察前的准备,第二步是科学实验,实验又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实验器材的准备,然后是荒漠化成因实验,第三步探讨治理方案。
各小组及时把当天活动内容集中起来,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分类处理,并做好记录工作,指导教师主动向各组了解获得的信息资料。
各活动小组行动结束后,如实地向同学们展示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再将所有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列出活动主要内容,写出简单的活动结论。
1.组织学生到学校后山的红砂岩山去考察;
2.给学生一些明确的考察路段;
3.给学生一些考察重点提示;
4.让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对考察的内容做好笔记,回来再整理;
5.给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3)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4)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后得出。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课题研究报告:《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方法》、各组员积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此次研究性学习的心得体会、综合评价表。
六、资源准备
1、有关荒漠化的景观图片;
2、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课件制作室;
3、学生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4、将全班同学以自愿的原则分为4组,让学生推举一位组长。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6.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个月
第四阶段:评价、总结与反思阶段
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将近一个月的研究成果,可以是一些照片、手抄报、调查报告等。
2.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
1课时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整体情况,提出若干课题。
1.组织学生讨论。
2.与学生一起筛选课题,确定研究的课题。
5课时
成立课题组
分组,以小群体为基础进行实施研究性课程;兴趣相近,特长互补;组织协调,专人负责。
分析和筛选信息,培养学生对资料的价值判断与分析、筛选技巧;引导学生联系一定事例来进行实践,通过不同事例的具体应用,让学生有所领悟,形成观念、方法和技巧。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作调查表,预定成果等。
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一、收集资料活动
本活动采取的形式多样:走访、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组织学生去参观教师收集的有关荒漠化景观的图片,第二阶段采取分散方式,一部分同学上网下载,其余的同学广泛搜集各类相关书籍资料。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1)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对整个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
(2)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让学生真正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3)通过有关荒漠化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紧迫感。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荒漠化含义的理解;
(2)荒漠化成因的理解;
(3)荒漠化的防治。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教师提示本县的一些荒漠化景观。让学生思考这些景观属不属于荒漠化?
(2)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后探讨答案。
本次研究性活动主题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他们都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知识搜索方面,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以一个探究者的角色积极地学习。通过此次活动提醒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直接体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使他们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锻炼,思想得到升华。
学生群体之间开展选题交流,让学生个人分析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决定可以参与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针对课文中的某一问题或相关事件进行探讨;注意联系课外材料结合社会现实来进行思考。
1.有关荒漠化的景观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就问题谈感受,提问题。
3.利用演示文稿介绍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