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遗传原理与育种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动物遗传育种学是高等农业院校生命科学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之一。该门课程是动物遗传学与育种学的综合,一方面研究动物生长发育中遗传与变异的现象和规律,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研究动物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是后期动物生产各论课的铺垫。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获取遗传学及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定律,掌握一些必备的动物遗传实验技术和育种实习技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遗传育种理论和措施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动物生产各论课的学习及从事相关的科研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基因、基因型、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遗传力、重复力、遗传相关、品种、品系、性能测定、选择差、选择反应、育种值、选配、近交、杂交、专门化品系、杂种优势、遗传多样性等动物遗传育种学基本概念;
2.深刻理解遗传学三大遗传定律,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遗传参数估计,品种标准,生产性能测定,选择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个体育种值估计,品种选配与亲缘选配,品种与品系的培育,杂种优势利用等基本理论和方法;
3.熟悉动物染色体核型、遗传定律验证及其实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参数计算,常见家畜品种的特征和生产力类型,熟练掌握系谱编制、综合选择指数制订、近交系数与亲缘系数制订、个体选配等必备的家畜育种措施;
4.能运用遗传学定律解释基本的生命现象,评估动物群体的遗传结构,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计育种方案并确定相关的育种措施,并能利用新近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或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解决动物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绪论(1学时)(1学时,了解)1.动物遗传育种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2.动物遗传育种学的发展简史
3.动物遗传育种学与动物生产的关系
第1章遗传的基本规律(6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基因、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之间关系,显性原理,复等位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定律;难点是三大遗传定律的实质与验证,互换率计算与三点作图。
1.1 几个基本概念(2学时,理解)
1.1.l 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
1.1.2 显性效应及原理
1.1.3 复等位基因
1.2 分离定律(4学时,掌握)
1.2.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2.2 分离现象的假说与验证
1.2.3 分离定律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3 自由组合定律
1.3.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3.2 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1.3.3 自由组合定律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4 连锁定律
1.4.1 连锁与互换
1.4.2 互换值的测定
1.4.3 基因定位和遗传连锁图谱
第2章群体遗传学基础(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实质,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难点是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实质及其影响因素。
2.1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2学时,掌握)
2.2 群体基因频率的计算
2.3 影响群体遗传平衡的因素
第3章数量遗传学基础(6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生产性能测定的内容和方法,性能测定的形式;难点是性能测定的方法。
3.1 数量遗传的遗传(2学时,掌握)
3.1.1 数量性状的概念及特征
3.1.2 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
3.1.3 数量性状表型值与表型值方差的剖分
3.2 数量性状的遗传力(2学时,掌握)
3.2.1 遗传力的概念
3.2.2 遗传力的估测方法
3.2.3 遗传力的主要用途
3.3 数量性状的重复力(2学时,掌握)
3.3.1 重复力的概念
3.3.2 重复力的估测方法
3.3.3 重复力的主要用途
3.4 性状间的遗传相关
3.4.1 遗传相关的概念
3.4.2 遗传相关的估测方法
3.4.3 遗传相关的主要用途
第4章家畜的起源、进化与品种(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家畜的驯养与驯化,家畜在驯化下的变异,品种的概念及标准,家畜品种的分类;难点是家畜品种的概念及标准。
4.1 家畜的遗传与进化(2学时,理解)
4.1.l 家畜的祖先
4.2.2 家畜的驯化及其在驯化中的变异
4.2 家畜的品种
4.2.1 品种的概念及标准
4.2.2 品种形成的条件
4.2.3 品种的分类
第5章家畜的生产性能测定(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生产性能测定的内容和方法,性能测定的形式;难点是性能测定的方法。
5.1 生产性能的测定(1学时,理解)
5.1.1 性能测定的概念及重要性
5.1.2 性能测定的目的和内容
5.2 性能测定的形式(2学时,掌握)
5.2.1 测定站测定与场内测定
5.2.2 大群测定与抽样测定
5.2.3 个体、同胞与后裔测定
第6章选择的原理与方法(5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人工选择的实质与作用,质量性状的选择,数量性状的选择反应及选择效果的影响因素;难点是对显性基因的选择方法,选择反应及提高选择效果的措施,相关性状的选择反应。
6.1 选择的概述(2学时,理解)
6.1.1 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6.1.2 人工选择的实质与作用
6.1.3 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选择的区别
6.2 质量性状的选择
6.1.1 对隐性基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