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厚重的历史承载
成都中医药大学:厚重的中医药“老牌”名校

成都中医药大学:厚重的中医药“老牌”名校作者:卢振方来源:《求学·理科版》2012年第01期成都中医药大学地处天府之国——成都。
她创建于 1956 年,虽没有百年的历史,但她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所承载的数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总是让人想起“厚重”二字。
四川自古就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成都中医药大学也显示出其独特的中医药文化魅力,从建校至今,不仅培养了大量中医药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技术人才,还在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科学研究领域结下累累硕果,在西部乃至全国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2011年的10月,随着学校专家组对“李斯炽班”新生笔试、面试的考核结束,学校又一个“另类”班级诞生了,与普通医学班级不同的是,该班的学生是从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中医学习有浓厚兴趣,并且有一定的中医药文化熏醄的新生中选出的,入学后安排有名的老中医单独对其培养,教学上加强了对《黄帝内经》等古代医学经典的研读,实践由专门老师带习培养,加强了中医思维训练和中医临床实践,这种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融合是成都中医药教育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又一次尝试与突破。
此外,在人才培养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中,学校也不局限于国内,2006年的9月,身穿古典红色旗袍短上衣、黑色长裤的法国姑娘戴伊莎毕恭毕敬,按照中国的传统方式向学校教授、四川名中医亓鲁元先生鞠躬、敬茶、献花,开启了外国留学生拜师的先河。
之后学校还陆续接收和培养了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以色列、德国、美国等 3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并积极与美国、葡萄牙、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 2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曾培养出我国第一位外籍针灸学博士和外籍方剂学博士,还在葡萄牙举办的分校中实施中医针灸本科学历教育,开创了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在海外举办学历教育之先河。
参观大学博物馆感言

在我国,大学博物馆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我国某知名大学的博物馆,感受到了这座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对大学博物馆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博物馆的历史底蕴这座大学博物馆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集历史、艺术、考古、民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藏品丰富,既有珍贵的文物古迹,也有反映学校历史的实物资料。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博物馆的历史底蕴。
首先,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部历史。
这座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充满民国时期的韵味。
从建筑风格到内部布局,无不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这里,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代。
其次,博物馆的藏品也是历史的见证。
馆内收藏的文物古迹涵盖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从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种类繁多,珍贵程度极高。
这些文物古迹不仅展示了我国悠久的历史,也反映了我国各个时期的文化风貌。
二、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大学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博物馆的文化内涵。
首先,博物馆是知识的殿堂。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许多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
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有其独特的背景故事,让我在欣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知识的魅力。
其次,博物馆是文化的传承者。
博物馆通过展示各种文化遗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种传承不仅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精神的传承。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许多年轻人在认真聆听讲解,他们对我国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让我深受感动。
最后,博物馆是文化的创新者。
在参观过程中,我发现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还积极引进和推广现代文化。
例如,博物馆举办的各种展览和活动,既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融入了现代元素,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博物馆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学博物馆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化发展

大学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化发展大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传承与文化积淀。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一直对大学的发展与变迁感兴趣,并通过研究与观察,得出了一些研究心得。
首先,大学的历史传承是其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大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在大学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学派、学说相继兴起,不同的思想与学问交流碰撞,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学术传统。
这些传统不仅是大学的宝贵财富,也是推动大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大学的现代化发展是历史传承与时代需求的有机结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大学也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现代化的发展。
现代化发展不仅包括教学手段的改进,还包括学科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方面。
大学需要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融入现代科技与文化,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与创新。
在大学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化发展中,我观察到了一些现象。
首先,大学的历史传承在现代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学的传统文化是其独特的品牌,也是吸引人才与资源的重要因素。
许多大学在现代化发展中注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既保留了传统的学术传承,又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
其次,在大学的现代化发展中,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科技为大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与研究工具,为学术研究的进步与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许多大学积极引入新技术,开设相关学科专业,培养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学术研究的国际化与前沿化。
此外,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大学需要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的大学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与学者,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提升学术研究的水平与影响力。
许多大学在国际化发展中注重保持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同时积极吸纳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经验。
综上所述,大学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化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大学的历史传承是其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而现代化发展则需要大学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进行创新与变革。
高等教育的文化底蕴

高等教育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举足轻重。
从专业知识的传授,到对精神文化的培养,高等教育须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来,让我们深入理解高等教育的文化底蕴。
高等教育的文化底蕴,首先体现在学术文化上。
学术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社会、科技、人文等多个方面,而高等教育作为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承担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在教学中,教师系统列举而又科学阐释专业知识,使学生对本专业产生了深入的理解,扩大了其视野,拓宽了学术领域。
其次,高等教育的文化底蕴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机构是治学求真,弘扬民族文化,研究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之一。
民族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强化民族归属感,并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这在全球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高等教育机构可以有效地向学生传递民族文化,使他们深入理解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此外,高等教育的文化底蕴还表现在大学精神上。
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学子都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
大学精神体现在教育者对真理的探索,对高品质素质教育的追求,对培育优秀人才的责任感,以及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的贡献。
这种精神不仅影响每一代学子,也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然而,作为一个传承与发展的载体,高等教育应当积极传承和宣传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这其中包括传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提炼劳动精神与创新精神等等。
我们必须深化对高等教育的理解,不断提升其学术质量和教育层次,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子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欲望。
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和扎实的步伐,为搭建起一个繁荣昌盛、科技发达、文化灿烂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总结,高等教育的文化底蕴体现在各个方面,无论是在学术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是在大学精神,或者是传播社会主义文化中,都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我想考入清华大学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大家分享一个梦想——那就是考入清华大学。
这个梦想,承载着我无尽的热爱、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在此,我衷心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同学们的陪伴与鼓励。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梦想,并表达我为之奋斗的决心。
一、为什么选择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学府,一直以来都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
她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一流的师资力量和卓越的科研实力。
在这里,我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结识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1. 厚重的历史底蕴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历经百年风雨,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
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到“行胜于言”的校风,清华大学始终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精神榜样。
2. 一流的师资力量清华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学术造诣深厚,更关心学生的成长。
在这里,我可以得到名师的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 卓越的科研实力清华大学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里,我可以参与前沿科研项目,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我的优势与努力1. 优势(1)勤奋好学:我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因此,我始终保持勤奋好学的态度,努力学习各科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善于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团结协作:我深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乐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进步。
2. 努力(1)明确目标:我深知考入清华大学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因此,我为自己制定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
(2)制定计划:为了实现目标,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各科均衡发展。
(3)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关键。
我努力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1. 坚定信念面对高考的压力,我坚信自己有能力考入清华大学。
大学生对历史的敬畏感言

历史,是时间的长河,是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对历史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感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深感历史的厚重与深远。
以下是我对历史的敬畏感言。
一、历史的见证者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者。
它记录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辉煌历程,见证了无数英雄豪杰的英勇事迹。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感自己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
从夏商周的古文明,到秦汉的强盛,再到唐宋的繁荣,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辉煌。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我们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文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历史的启迪者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记录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奋斗的足迹。
这些英勇事迹启迪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才能实现民族复兴。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
如《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又如《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为我们揭示了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历史的传承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我们要传承历史,弘扬民族精神。
在新时代,我们大学生要肩负起传承历史的重任,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薪火相传。
首先,我们要深入学习历史知识,了解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增强民族自豪感。
其次,我们要将历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将古人的智慧转化为现实力量。
如在学习、工作中,我们要发扬“敬业、勤奋、创新”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历史遗迹的保护。
历史遗迹是历史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
我们要积极参与历史遗迹的保护工作,让后人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辉煌。
四、历史的创新者历史,是不断发展的。
厚重的历史积淀和近年来的长足进步

厚重的历史积淀和近年来的长足进步厚重的历史积淀和近年来的长足进步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我们身处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每天都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新事物、新概念和新技术。
然而,与此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厚重的历史积淀,它们是我们发展的根基和支撑。
本文将就厚重的历史积淀和近年来的长足进步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带领读者从简单的概念到深入的思考,展现出这一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二、厚重的历史积淀1. 历史的长河在千百年的漫长历史中,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无论是孔孟之道、儒家思想,还是道家、佛家的哲学思想,都是我们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
这些思想与智慧,不仅影响了古代社会,也对今天的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者,它包括了古建筑、古典艺术、传统技艺等。
这些遗产不仅代表着古代先民的智慧和艺术水平,更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保护和传承这些遗产,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弘扬民族精神至关重要。
3. 传统节日习俗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也是历史积淀的重要部分,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是人们心灵的寄托,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承。
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底蕴,更能体会到家国情怀。
三、近年来的长足进步1. 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腾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中国长足进步的体现。
2. 科技的创新突破科技的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动力,而近年来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更是令世人瞩目。
无论是人工智能、基因科学还是航天技术,中国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些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3.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而近年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的电影、音乐、文学作品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文化的传播也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
大学校歌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在大学这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地方,校歌作为学校的精神象征,承载着一代代学子的青春记忆和美好祝愿。
自从走进大学,我便对校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反复聆听、细细品味,从中感悟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对大学校歌的感悟。
一、校歌承载着学校的荣光校歌是学校历史、文化和精神的浓缩,它见证了学校的成长历程,传递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
每当听到校歌响起,我总会想起学校那座古老的校门、青砖碧瓦的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无数辛勤耕耘的师生。
校歌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学校一代代人的智慧和汗水,彰显着学校的光辉历程。
在大学校歌中,我感受到了学校的荣光。
校歌中的歌词,既有对学校的赞美,也有对师生的期望。
例如,“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培育英才,为国栋梁”,这句歌词道出了学校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和使命。
在学校的培养下,我们这些学子将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校歌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大学校歌不仅仅是学校的象征,更是人生的指南。
在歌词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人生的哲理,引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
1. 勤奋学习,追求卓越校歌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告诫我们要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大学这个知识的殿堂里,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2. 热爱祖国,心系民族校歌中的“壮志凌云,锐意进取,矢志不渝,忠诚报国”,表达了热爱祖国、心系民族的高尚情怀。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 严谨治学,勇于创新校歌中的“严谨治学,严谨治学,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强调了严谨治学的重要性。
在学术研究中,我们要遵循科学方法,勇于创新,为人类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团结友爱,互助共进校歌中的“团结友爱,互助共进,携手同行,共创辉煌”,传递了团结互助的精神。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与人相处,关心他人,共同进步,共创美好未来。
高校档案工作的历史回顾及未来走向

后 ,为 了尽 快规 范档 案工作 管理 的无序状 态 ,
个 良好 的资料平 台终端 , 但在严 谨 的学者 尤其
是从 事教 学科研 的高校科 学工作 者眼 里, 图书
情报 、 案资料仍 然是 最重要且 最值 得信赖 的 档
信息和 资料来源 。 是理论和 知识创 新 的要 素之
展. 都具 有直 接 的作用 。
高校 的综合 竞 争 能力 有 着持 久 的影 响 。其 重
要意 义主 要体现 在 以下几个 方 面 :
1为高校 中心 工作提 供 了良好 的服 务。高 .
校 各 类档案 馆 ( 中详实 的档 案材料 , 不是 室) 无 学校 中心 工作 的真 实记载 , 尤其 是对 与高校 办 学 有关 的各 类学 术科 研 活 动 以及 与 高校 自身
有价 值 的历史 资料 , 同时也为 学校 的档案 信 息
档 案 中蕴 藏 着 丰 富 的信 息资 源 , 能及 时 、 准确
为高校 教 学 、 科研 工作提 供 重要 的依据 和必 要 2 7
《 科技 档案} 0 0年第 3 21 期
掾 索与 察 践
的资料保 障。
流传 的正面评 价 ,也从 一定程 度 上树 立鲜 明 的、 良好 的学 校形 象 , 为增 强 学校在 公 平竞 争
的第一次 飞跃。 上世 纪 8 0年代 后期 , 一些 重点 高校 率先建 立 了 自己的档案馆 或档案 室。 慢慢 地全 国各个高校 普遍都 建立起 了档案馆 。 一 这
3 .为树立 高校社会 形 象夯 实 了坚实 的基
础。大 学是人才培 养 、 学研 究和 社会服务 的 科 重要基地 , 文 明传 承和 创 新之 所 , 是 也是 厚 重 历 史 的承 载 体和 社会 瞩 目的教 学 、 科研 阵地 。 高校 档 案 的意义 在 于 它是维 系高 校发 展 统 一 性 与整体 性 的重要媒 体 以及 高校 发展 的历史 与知名度 之 间的联 系纽 带 有历 史 的厚度 ,就 有令 人 肃然起 敬 的底
校史档案助力文化育人路径研究——以上海商学院校史馆建设为例

432021年 第13期兰台内外档案文化价值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从档案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中寻找资政育人方法。
高校校史传承着大学精神、映照着大学文化,是文化育人的重要手段。
高校校史以其鲜明的时代印记,丰富的精神内涵,众多的人物形象以及呈现各异的物质形态,孕育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凝结了每一所高校办学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物质和制度文化。
校史档案是高校重要资源,记录高校发展、传承大学精神,是高校思政工作的思想库。
校史馆,即学校历史陈列馆、展览馆、博物馆,是档案功能的进一步延伸,是由有价值的文字、图表和声像等学校历史与现代的丰富资料要素建设而成,被看做是学校的活档案。
通过校史档案,助力校园文化育人,培养师生内驱力,通过史料档案、先进事迹等,从创校前辈身上汲取信仰之魂,助力学子成才,寻找学习、工作的动力,增强高校学子与母校的情感。
一、学校校史档案建设情况上海商学院始建于1950年成立的中央税务学校华东分校,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亟需培养华东地区税务干部,上海商学院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应运而生,70年来校名几经更迭,多次租借校舍,经历多次搬迁,可谓白手起家、艰辛办学。
70年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税务干部,商界精英。
1.馆藏档案情况。
笔者大学的校史档案经历了学校几经搬迁以及特殊历史时期的损毁,不同于其他高校的是,根据《上海市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细则》要求,该校是唯一一家列入《上海市档案馆接收档案单位名录》的高校。
1994年,学校也曾向上海市档案馆移交1950-1968年期间形成的档案400余卷,分别是中央税务学校华东分校、华东财政学校、财政部上海财政贸易干部学校、部分上海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时期的档案。
2014年再次向上海市档案馆移交档案1000余卷,1994年移交的早期档案436卷由于时间比较久远并没有留下数字化副本,这使得在获取校史档案、开展校史研究时不能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学校档案人员曾多次赴上海市档案局调取档案,丰富馆藏。
那一面旗帜永远在我的心中飘扬

那一面旗帜永远在我的心中飘扬我的爷爷是一个老革命,参加过解放开封,解放洛阳的战斗,他时常站在家乡,眺望自己战斗过的方向,虽然这时的他沉默得像一座大山,但是我知道在他的心中,流淌的是绵绵的回忆。
他常给我讲自己的战斗经历,给我讲党对他的教育,讲同甘共苦的战友情。
于是在我心中,党是由一串串故事和一个个英雄组成的,她很伟大。
渐渐的我长大了,了解了党的历史,党在我心中,党从白色恐怖中走出来,从长征的疲累中走来,那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和故事成了激动我心魄的每一颗星星,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争史、奋斗史革命史;她浴火重生,她血脉中流淌的是革命者的热血。
90年来,党在我心中已不再仅仅是一部历史,她融入了中华民族母亲的血脉,她引领我们伟大的民族走向了复兴。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走向了独立自主;改革开放以来,党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锻造了一座座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和丰碑。
党在我心中,已从儿时的朦胧,到如今的真切;已从为了民的觉醒,到今天为了国家的富强;从童年的故事,到今天的澎湃的改革大潮。
跨过21世纪的门槛,中国党迎来了90周年华诞。
回首90年,弹指一挥间。
90年的风风雨雨,党领导祖国走向了民族复兴的大路,在21世纪的中国,或许没有了硝烟和慷慨激昂的时刻,但是时代对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汶川大地震中,那飘扬的旗帜,那冲锋在前的英雄连队,温总理那:“党考验你们的时刻到了”铿锵的话语,像暖流,像旗帜,为灾区的人们带来希望。
玉树地震,云南地震,那里有灾难,那里有需要,那里就有党的旗帜飘扬!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当最早的一批播火者升起第一面以镰刀、铁锤为标志的鲜红党旗时,集结在这面庄严旗帜下的党员便开始了救国、建国、强国的漫长征程。
在战乱、贫弱、落后的旧中国中,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复兴的灿烂曙光。
中国党的诞生、成长、成就了一桩开天辟地的大事情,我们的祖祖辈辈才有了一柄铁锤,能砸开所有的锁链,才有了一把银镰,能聚拢遍地收成。
沈阳理工大学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标

沈阳理工大学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标在沈阳理工大学色彩缤纷的校园里,有一抹凝神铸魂的“军工绿”——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广场。
它镌刻着我国兵器发展史的光辉一簇,承载着学校70余年的厚重历史和几代沈理工人的独家记忆,彰显着沈理工人浸入骨髓的“兵工精神”,书写着沈理工人矢志强国的责任担当。
那一抹“军工绿”,已经成为兵工学子心底最滚烫的温度。
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前身是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防特色,是“兵工七子”高校之一,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共建高校,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经过7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凝练形成了“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激励着代代沈理工人砥砺前行。
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广场建于2007年,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主要展示大型的飞机、坦克、导弹和军用车辆等实物,现已成为学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兵工精神的兵工文化特色广场。
以“文化自信”引导当代大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以“文化自信”引导当代大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是近年来频频被提及的一个词汇,它是指对本国文化,本民族的文化及自身文化的自信。
在当代大学生中,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如何以“文化自信”引导当代大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认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力量,是文化繁荣发展、创新的源泉。
文化自信能够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提升国际话语权,提高国家软实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文化自信也是塑造健康个性的重要因素,可以培养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自我价值感。
在当代社会,中华民族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华文化也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引导大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从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1. 厚重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五千年的文明积淀。
从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到杜牧的《清明上河图》,从孔子的论语到老子的《道德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贵族沉淀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2. 独特的思想理念: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汇了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
其中儒家的仁爱、道家的无为而治、佛家的普度众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人文精神。
3. 精湛的艺术表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
如中国古典音乐的雅致、中国传统舞蹈的优美、中国书法的墨香,都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通过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可以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尊重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基于档案文化建设视阈下高校多馆合作一体建设

发挥档案作用 推进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Work Discussion 工作探 i、t发挥裆案作用推进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谢宝琴陈月爱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摘要:高校新校区大都因搬迁与建设脱离了原校区历史,校园内缺失了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枳淀下来的带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氣围。
本文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探 讨了该校利用档案推进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举措及建议。
关键词:高校挡案: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高等学校档案(以下简称高校档案),是指高等 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 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111。
校园文化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创造出 来的能够体现学校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是学 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 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 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 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 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 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学 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 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 要体现。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 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校园文化对广大师生知校、爱校、荣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 设中重要的-项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校园 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 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高校新校区大都因搬迁与建设,脱离了原校区历史,校园内缺失了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 带有自身特色的精神财富和氛围,学生感受不到原校 区独有的文化气息,对原校区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 所知。
而高校档案是“今世可以知古,后世可以知今”的重要素材,高校档案是承载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构建高校特色文化的重要工具和不可替代的资源。
我爱您祖国作文

我爱您祖国作文我爱您祖国作文(1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我爱您祖国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爱您祖国作文1鸟儿最爱茂盛的大树,雪狼最爱冰冷的雪山,蜜蜂最爱美丽的花朵。
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最爱的东西,而对于我来说,最爱我的祖国!我爱祖国的奇花异草;我爱祖国的繁荣文化;我爱祖国的科技文明……祖国的科技发展像一只金凤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入寻常百姓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捷和便利。
例如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实验卫星”墨子号”送去太空,实现了人与人之间远距离沟通。
再如神威。
太湖之光是国内第一台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器,依托”神威。
太湖之光”计算器,在天气气候、航空航天、新药研制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祖国科技的发展,影响到了我们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使得我们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高,使得生活出行变得轻松快捷。
我爱您,祖国!感谢您,祖国!祖国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底蕴,是国家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国家更深层次的民族禀赋,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进步,也影响着我们一代一代的莘莘学子。
在古代,中国的文化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的巨大的贡献;在现代,先进的中国文化,熏陶了一代一代的文人骚客,出现了一大批如冰心、巴金、老舍等一批文人大拿。
祖国的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一代代的中国人,我爱您,祖国!感谢您,祖国!我的祖国,你从风雨中走来,历经沧桑磨难,历经饥饿煎熬。
而如今,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安居乐业!我爱您,我的祖国!感谢您,我的祖国!我爱您祖国作文2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文化深远,风景美丽,还拥有许许多多爱她的儿女,我们的祖国就像一只屹立在东方的雄鸡。
古老的长城倾诉着的中国的历史,它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奇丽的黄山,吸引了许许多多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前来一睹她的风采;桂林是人间的天堂,青藏高原被誉为了“世界屋脊”,小桥流水人家的风光形成了绿水青山的江南美景。
参观南大的游记

南京大学游记:历史的厚重与青春的活力一踏入南京大学的校门,一股深厚的学术气息便扑面而来。
此次游览南京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欣赏这所古老学府的风景,更是为了探寻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青春气息。
南京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其前身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太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学府之一。
清晨,阳光透过古老的梧桐树洒在校园的小径上,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着南大的历史。
沿着小径前行,我们参观了校史馆。
馆内陈列着南大历任校长的照片、手迹以及各个时期的学术成果,见证了南大百年来的发展历程。
看着这些展品,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南大师生对学术的执着追求。
走出校史馆,我们来到了图书馆。
这座现代化的建筑不仅是南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学生们自习、阅读的好去处。
走进图书馆,只见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类书籍,既有古典文献,也有现代学术著作。
学生们或坐或立,专注地阅读着手中的书籍,他们的身影与书页上的文字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午后,我们在校园里漫步。
南大的校园环境十分优美,既有古典的园林景致,又有现代的建筑风格。
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寓意。
例如,教学楼前的日晷,时刻提醒着学子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而校园里随处可见的雕塑和艺术作品,则展现了南大对于文化和艺术的重视。
除了优美的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大学还以其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在操场上,学生们正在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跳跃、奔跑,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在食堂里,各种美食琳琅满目,既有南京特色的鸭血粉丝汤、小笼包,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满足了不同口味的需求。
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边品尝美食边交流着彼此的生活和学习心得,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此外,南大还有各种社团和组织供学生们选择参加。
无论是学术科研、文艺表演还是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学生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这些社团和组织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也锻炼了他们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参观重庆大学观后感

参观重庆大学观后感在参观了重庆大学后,我被它的庄严气质、深厚文化和优秀学风所深深吸引。
重庆大学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
参观此校,深感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蓬勃发展的活力。
重庆大学的建筑群雄踞于陡峭的山峦之间,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虽然已有百年历史,但校园里新旧建筑完美结合,其中历史悠久的东门、人民大礼堂等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尤其让我深刻印象的是位于校园中心的钟楼,该钟楼高耸入云,它象征着着大学的崇高和深远的使命。
在校园里漫步,每个角落都透露着深厚的学术氛围和学子的刻苦精神。
参观了重庆大学的图书馆,使我感受到了它丰富的藏书和优美的环境。
图书馆的外观设计独特,它采用了现代建筑的流线型和玻璃幕墙,进一步提升了整个校园的现代感。
图书馆内部的阅览室宽敞明亮、安静舒适,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满足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研究需要。
参观了重庆大学的实验楼,我被它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实验流程所震撼。
实验室中设备齐全、整齐划一,保持了高标准的管理和维护。
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崇尚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他们的认真和敬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也令人赞叹不已,体现了重庆大学在科研方面的卓越能力和贡献。
参观重庆大学让我深感这所学府的学风优良。
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们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非常注重学生的体育和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
这种全面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种工作和挑战。
参观重庆大学让我感受到了它悠久的历史、现代的氛围和优秀的学术品质。
重庆大学不仅是一所承载着师生深厚情感和学术精神的高等学府,更是一座具有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我相信,在重庆大学的努力下,这所学府将继续蓬勃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校史观后感

大学校史观后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走进了学校那庄重而神秘的校史馆。
起初,我以为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参观,却没想到它成为了一次让我深受触动的心灵之旅。
一踏入校史馆的大门,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
眼前陈列的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旧物什,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所大学的往昔岁月。
我看到了早期的校园规划图,那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是先辈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
当时的校园面积不大,建筑也略显简陋,但每一栋楼、每一间教室都承载着无数的梦想和努力。
我不禁想象着,在那些艰苦的条件下,学生们是如何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在狭小的空间里埋头苦读,为自己的未来打拼。
有一张照片特别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一群学生在校园的一棵大树下热烈讨论的场景。
照片虽然已经泛黄,但从他们专注的神情和激昂的手势中,我仿佛能听到他们思想碰撞的火花声。
他们或许在探讨一道难题,或许在争论一个学术观点,又或许在交流对未来的规划。
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所大学的精神传承不仅仅在于建筑和设施的更新,更在于这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热烈探讨的氛围。
还有一个展柜里摆放着当年学生们用过的课本和笔记。
那些课本的纸张已经泛黄,笔记上的字迹密密麻麻,有的甚至因为多次翻阅而显得有些破损。
但就是这些看似破旧的物品,让我看到了前辈们求学的艰辛与坚韧。
他们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没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前行。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比如资金短缺、师资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等等。
但每一次的困境,都没有打倒这所大学,反而激发了师生们的斗志和创造力。
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克服困难,为学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特别感动。
据说在学校建设新教学楼的时候,资金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为了筹集资金,全校师生纷纷行动起来。
有的老师拿出了自己微薄的积蓄,有的学生组织了义卖活动,甚至还有已经毕业的校友主动捐款捐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教学楼终于顺利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