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等温吸附试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的等温吸附试验探讨
煤的形成过程,伴生有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体,俗称瓦斯、煤层气,在煤中主要以游离态、吸附态形式存在。游离态气体容易脱离煤体而释放出来,在煤的解析试验中也称自然解析气;吸附气则与煤的本身性质有关,煤是一种多孔介质,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属于天然吸附剂,煤表面及孔隙内表面对甲烷等气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气体容易在煤表面及孔隙内聚集,形成气体吸附状态。
煤层气地质勘探中,煤层气储量常采用总含气量进行评估。评价方法有直接法与间接法。直接法也叫解析法,直接测定煤芯煤样气含量,包含自然解析量、损失量及残余气量,一般称为常规含量分析;间接法也叫非常规瓦斯测定法,通过吸附常数计算,吸附常数主要通过试验获取,吸附气量则根据吸附常数进行计算。自然解析量、损失量在常压状态下从煤体自然释放,在封闭空间呈现游离气体特征,试验中可以准确计算;残余气体包括吸附气体与封闭孔隙不可解析气体,封闭不可解析气体在生产中不可获得,一般不予测定;常规试验时,在恒定温度、不同压力条件下测定甲烷吸附量,通过图形拟合间接求取煤的吸附常数。
1 试验原理
煤的吸附量一般用Langmuir单分子层气体吸附模型来描述,煤的吸附气体与游离气体随着压力、温度的改变可以互相转化,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通过Langmuir方程来计算煤层气吸附量(Q)。即
2 试验方法
2.1 干燥煤样试验
(1)测定方法概要:实验室筛分制样,制取粒度为0.2-0.3mm的煤样。准确称取50g煤样装入玻璃干燥皿中,80℃真空干燥6小时;将干燥煤样装入煤样杯,于60℃水浴中真空脱气4小时。吸附温度30℃条件下,进行低压吸附,吸附平衡8小时,测定煤样体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向吸附罐中充入不低于4MPa 甲烷,煤样杯内压力达到平衡后,依次测定6组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条件下的
甲烷吸附量。用压力-吸附量作图,根据Langmuir吸附理论拟合求解煤的吸附常数a、b值。
(2)高压吸附Langmuir方程:
2.2 含饱和水煤样试验
(1)测定方法概要:将制取好的粒度为0.2-0.3mm的煤样,准确称取35g置于玻璃器皿中,均匀加入适量蒸馏水使煤样全部淹没为止,并充分搅拌,室温下放置2h;用玻璃漏斗过滤出多余的水分;将装有煤样的玻璃器皿放入相对湿度为96%-97%、温度为30℃的干燥器中,干燥器底部装有适量的硫酸钾过饱和溶液;每隔24h称重煤样一次,直到相邻两次重量之差不超过煤样质量的2%,则为煤样已达到水平衡;将达到平衡水分的煤样装入煤样杯中,在吸附温度30℃条件下,向煤样杯中充入不同压力的甲烷,测定6组煤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甲烷吸附量。用压力-吸附量作图,根据Langmuir吸附理论拟合求解煤的吸附常数Langmuir体积(VL)、Langmuir压力(PL)。
(2)高压吸附Langmuir方程:
3 吸附试验探讨
(1)实验室测定煤的吸附常数,吸附常数表征为a、b、VL、PL,其中a=VL,b=1/PL。随着煤的变质程度,从烟煤到无烟煤,吸附常数a值会增大。试验过程中呈现两种状态,即吸附和解析,在不同压力、温度下,吸附-解析过程在达到平衡前交替进行。温度一定时,压力增大,煤体处于吸附状态;压力降低,煤体从平衡状态向不平衡状态过度,释放气体,处于解析状态。一般认为,吸附曲线与解析曲线是可逆等同的,但也有研究表明,煤的吸附曲线与解析曲线是不重合的,吸附气体从煤体向自由空间释放,气体需要有摆脱束缚的外部能量,因此解析曲线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2)目前对煤的吸附研究,主要通过理论模型指导和试验研究相结合,但计算吸附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之处。赵继展等人提出直接考虑煤样空气干燥基来计算煤的瓦斯吸附含量,采用气体状态方程计算煤层游离瓦斯含量新计算公式,使结果计算准确。
吸附常数的准确性,在煤层气地质评价及综合利用中,直接影响煤层气评价与开发部署。吸附试验中吸附气体的选择也多局限于一元、二元、三元等气体组份;研究表明,煤中主要的三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氮气)的吸附能力从大
到小依次为:二氧化碳、甲烷、氮气;一元气体与混合气体所测定的吸附常数有显著的差异。煤层气中主要成份包括甲烷、重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气等的多组分混合气体,从目前大量研究来看,针对不同地层条件下煤层气全组分气体所做的吸附试验研究太少,所得到的试验成果尚不足以模拟煤层气藏中气体吸附的实际状态。
(3)吸附试验中主要影响因素。
1)试验温度的影响。煤的两种试验方法中,吸附温度设定为30℃。煤的吸附发生在煤表面及孔隙,温度升高,煤的吸附量降低。煤层在不同深度下,其储存温度都不相同;试验中温度应考虑煤层原始储存温度。
2)试验水分的影响。水分是吸附试验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它随着温度的变化性很大。水分子有极性,容易被煤所吸附,充填煤中的孔隙,会优先占据甲烷的位置,因此水分的存在,会降低煤对甲烷的吸附量。因此,从实验室试验角度出发,重点考虑水分对煤的吸附常数的影响,吸附试验条件尽量模拟煤的地下储存条件,使试验结果更具可靠性。由于试验中储存温度、储存压力通常是可知的,所以吸附试验所面临的难题是储存条件下煤中固有水分的恢复。两种吸附试验中,干燥煤样试验较多的针对试验理论结果的计算;饱和水煤样的试验主要考虑煤样原始储存状态。在大部分试验样品中,采样过程及实验室制样过程中,不同程度破坏煤样的原始储存状态,特别是煤样的水分含量,这对煤样吸附常数获取产生很大的不确定性。干燥煤样条件下,吸附量随温度的上升变化幅度较大,下降明显;平衡水分煤样条件下,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趋势不明显。煤的吸附试验,优先考虑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法,即饱和水煤样试验方法。煤层气地质勘探中,通过更科学合理的方法采取煤芯煤样,能准确测定煤样的原始储存水分含量及相关储存参数。
3)试验压力的影响。吸附试验中,吸附压力不低于8MPa,煤样吸附才能达到平衡状态。煤层气形成是复杂、漫长的过程,煤的变质程度对试验中所需的平衡压力有影响,大小为:气煤>焦煤>贫煤>无烟煤;其含气量与储存地质情况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而言,储存环境封闭性好,煤层气不易渗透、转移,富含量相对就高。而目前我国煤的存储状态中煤层气大部分呈现欠饱和状态,实验室试验中则是理想饱和吸附气状态,试验结果能否真实反映原始储存状态,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和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