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皇家园林特点与构成要素

北方皇家园林特点与构成要素

北方皇家园林特点与构成要素

随着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发展,皇家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景观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北方地区,皇家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建筑特点而备受瞩目。本文将从园林布局、建筑风格、景观元素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北方皇家园林的特点与构成要素。

一、园林布局

1.整体布局

北方皇家园林通常采用“三进院落”或“五进院落”的布局形式,即由外向内分别是大门、前院、中院、后院和内宅等区域。整个园林呈现出逐渐收敛的趋势,使得空间层次分明,有序而不乱。

2.水系布局

北方皇家园林中水系的运用非常普遍,有些甚至是以水为主题。例如颐和园中就有“万寿山流水”、“长廊彩绘”、“九曲桥”等著名景点,这些景点都是以水作为主要元素来进行设计和构造的。

3.植被布局

北方皇家园林中的植被以树木和花卉为主,它们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在园林中,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规划和设计。

二、建筑风格

1.建筑类型

北方皇家园林中的建筑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宫殿、亭台楼阁、廊房、门楼等。这些建筑通常都是以木材、砖石为主要材料进行建造的,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

2.色彩运用

北方皇家园林中色彩运用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的颜色上。例如颐和园中的“万寿山”就是一座以黄色为主调的建筑群,而“长廊彩绘”则是一幅以五彩缤纷为特点的巨幅壁画。

3.装饰元素

北方皇家园林中装饰元素也非常丰富多样。例如在颐和园中可以看到

大量的石雕、铜雕、木雕等装饰品,这些装饰品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

为基础进行设计和制作的。

三、景观元素

1.山水景观

北方皇家园林中的山水景观非常丰富,包括山峦、溪流、湖泊等。这

些景观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

2.人工景观

北方皇家园林中的人工景观也非常丰富多样。例如颐和园中就有“长

廊彩绘”、“九曲桥”等著名景点,这些景点都是以人工雕塑、绘画

等形式进行设计和构造的。

3.文化元素

北方皇家园林中的文化元素也非常丰富。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彩绘”就是一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壁画,而“万寿山流水”则是一座

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为主题进行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群。

总之,北方皇家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建筑特点而备受瞩目。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欣赏到这些古老而美丽的园林,它们不仅是一种建筑景

观形式,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构成要素

园林构成要素 摘要:园林是现代化城市中绿化规划的主要手法之一,目前我国园林的设计理论大都来自于中国古典园林。不同风格的园林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山水结合,融山予水是布置园林的主要内容。园林的的美是通过各种要素的组合,协调来表现的。 关键词:园林、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小品 一座园林,可以多些山水成分,或者侧重于植物造景,或者建筑密度较大,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这四者的结合。因此,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边便相应地成为了造园的四大要素。 一、园林的地形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园林地形是人为风景的艺术概括。不同的地形、地貌反映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它影响园林布局和园林风格。有了良好的地形,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因而地形成为园林的造景基础。地形地貌主要有一下功能: 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 园林中各种活动内容很多,景色也要求丰富多彩。地形应满足各种要求。如有人集中地地方和体育活动的场所要平坦;登高远眺要有山岗高地;划船、游泳、养鱼、栽藕需要河湖。 2、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 利用地形起伏,改善小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 3、解决排水问题 可利用地形排除雨水和各种人为的污水、淤积水等。利用地面排水节约地下排水设施。地面排水坡度大小,应根据地表情况及不同土壤结构性能来决定。 4、分隔空间 利用地形可以有效地、自然地划分空间,使之形成不同功能或景色特点的区域。 5、控制视线 地形能在景观中将视线导向某一特定点,影响某一固定点的可视景物和可见范围,形成连续观赏或景观序列,以及完全封闭通向不悦景物的视线。 6、美学功能 建筑、植物水体等景观常常都以地形作为 依托。凸、凹地形的坡面可作为景物的背景, 通过视距的控制保证景物与地形之间具体良好 的构图关系。山石和假山作为园林要素中的主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师法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浓郁的诗画情趣充盈其 中;园林意境深邃高雅。 魏晋南北朝皇家园林特点:园林的规模较小,未见有生产、经济方面的记载,其重点已经从模拟神仙境界转化为世俗题材的创作,以人间的现实取代仙界的虚幻。由山水植物等造园要素综合而成的景观,其筑山理水的技艺达到一定水准。以筑山,理水构成地貌的人工园林造景,已较多运用写意手法,把秦汉以来注重的写实手法变为写实与写意手法相结合。皇家园林开始受到私家园林的影响,南朝个别御苑由当代著名文人参与经营。皇家园林的称谓,除了沿袭上代的宫、苑之外,称为园的也比较多了。 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一、总体规划宏伟壮观二、重视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三、将江南园林的技艺全面应用于皇家园林之中四、蕴含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的艺术成就:私家园林的规模从汉代的宏大变为这一时期的小型模型,意味着园林内容从粗放到精致的飞跃。造园的创作方法从单纯的写实到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过渡,也是老庄哲理、佛道精义、六朝风流、诗文趣味影响浸润的结果。 中原地区私家园林特点:游园一般是定期向市民开放,主要供公卿士大夫进行宴集,游赏等活动。洛阳私家园林多以花木成景取胜,相对而言山池,建筑多为陪衬。筑山仍以土山为主,仅在特殊需要的地方掺以少许石料。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舒朗。 宋明以来私家园林特点:园居活动频繁。宅院性质有了变化居住生活与园林享受进一步相结合。明代与清初是叠山技术发展黄金时代。园林植物更注重其配置的艺术效果,不太重视栽培技术。宋代开始运用景题,赋予园林以标题的性质。造园活动虽十分广泛,实践经验却未能总结,造园理论趋于萎缩。 宋代文人园特点:简远,景象简约意境深远;疏朗,景物数量不求其多,但整体性强,不流于琐碎;雅致,文人文化的精髓;天然,园林本身与外部景观相契合,两相结合,浑然一体,园林内部以植物造景为主,借助于林的形式创造幽深而独特的意境。 宋代造园活动主要成就:一、私家造园活动突出,文人园林大为兴盛。二公共园林造园活动更加活跃,虽不是主流,但比唐代更为普遍。三、造园四要素置石叠石技术成熟,理水已经能够缩移模拟大自然全部水体形象,园艺技术发达,设计手法臻于成熟。四、宋代已完成写意山水园塑造。五,宋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的发展,不仅数量超过前代,且艺术风格更加细致,清新,达到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登封造极的境地。 圆明园:第一,山水。圆明三园都是水景园,大部分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第二,建筑。绝大多特点数都是游赏、宴饮的园林建筑,形态大多小巧玲珑、千姿百态,空间组合上以院落为基调与自然空间地形、地貌相结合等第三,植物。种植种类众多,专事花草花匠300人,以植物命题的景点也不少于150处 空中花园特点:向高空发展,选当地树种,像空中花园。 伊斯兰园林特点:十字形水系布局,有规则的种树;栽培大量香花,地毯代替花园;庭院四周筑围墙,四角有瞭望守卫塔。 古埃及园林特点:一、强调种植果树蔬菜,增加经济效益的实用目的。二、重视园林小气候的改善。三、花木互相搭配,种类丰富多变。四、大多建造临近水源的平地,强烈人工气息;多呈方形或矩形,总体布局有统一构图采用中州对称,给人以均衡稳定的感受。五、浓厚的宗教色彩。 古希腊特点:园林布局采用规则式样以求与建筑相协调。均衡稳定规则式园林。 古罗马特点: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后逐渐加强园林观赏、装饰、娱乐性。山坡建园,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台地园。规则式园林形式,井然有序。重视植物造型运用。花卉种植除一般花台花池形式外,开始有蔷薇专类园。兴起了迷园建造热潮。采用矮篱围合的几何形花坛种植

论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

论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 摘要: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关键词:皇家园林、苏州园林 (一)建筑的概念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在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范畴里,建筑是指兴建建筑物或发展基建的过程。要成功地完成每个建筑项目,有效的计划是必需的,无论设计以致完成整个建筑项目都需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建筑项目可能会带来的环境冲击、建立建筑日程安排表、财政上的安排、建筑安全、建筑材料的运输和运用、工程上的延误、准备投标文件等等。 (二)中国传统园林的整体概述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 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具体来讲,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是按下面的原则来营造的: 1、构架山水。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多姿,自古以来, 中国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对山环水抱构成的生存环境更为热爱,山与水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是阴阳两极的结合。而孔子曾指出:“仁

者乐山,智者乐水;从而把山水与人的品格结合起来。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对中国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难怪中国人如此狂热地在自然的山水中营造园林,或是在都市园林中构架自然的山水。2、模拟仙境 3、移天缩地。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清代圆明园中的九州清虽则是将中国大地的版图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山水单元之中来体现普天之下莫非壬土的思想。 4、诗情画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 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因此,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就成了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目标之一。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所建草堂则倾心于仰观山,俯听泉,旁魄竹树云石的意境。在园林中,这种诗情画意还尤以刻石的方式表现出来,起到了点景的作用,书法艺术与园林也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5、形式独特。中国传统园林在布局上 看似并不强调明显的、对称性的轴线关系,而实际上却表现出精 巧的平衡,对称意识和强烈的整体惑。在这种自然式园林中,仿照自然的山水水势,永恒、奇特的建筑造型与结构,多彩多姿的树木花草,弯弯曲曲的园路,组成了一系列交织了人的情感与梦想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园林空间。

第二章 皇家园林

第二章皇家园林 1.简述灵囿的功能和特点。 周文王所建的灵囿是最早的园林形式,范围广阔,除有天然植被,种树养菜外,也有一些简单的建筑物,可以观赏自然风景,具备了园林的基本功能和格局。灵囿本身已包含着园林的物质因素,可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对于之后园林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对皇家园林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1)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命题由宋儒提出,但作为哲学思想则起源于周代而丰富于春秋战国。由于天人合一的哲理的主导,园林作为人所创造的“第二自然”,里面的山水树石、禽鸟鱼虫当然是保持顺乎自然的“纯自然”状态,不可能像西方规整式园林那样出于理性主义哲学的主导而表现的“理性的自然”和“有秩序的自然”,从而明确了园林的自然风景式的发展方向。 (2)君子比德思想 “君子比德”思想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比喻、拟人、象征方法的运用,导致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这就是说,大自然山川花木鸟兽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于它们的形象表现出与人的高尚品德相类似的特征,从而给予山水花木鸟兽等以人格化的魅力。这种“人化自然”的哲理必然会导致人们对山水的尊重。园林重视筑山和理水,繁育花木、鸟兽,把它们与人的道德情操逐渐结合起来。 (3)神仙思想 产生于周末,流行于秦汉时期燕、齐一带。神仙思想乃是原始的神灵、自然崇拜与道家的老、庄学说融揉混杂的产物。它刺激了早期园林艺术、浮雕、图画、造型艺术的发展。 3.结合园林实例,简述秦汉宫苑的形成背景与风格特征。 (一)背景:秦汉时期,神仙思想十分流行,对园林发展的影响也十分深远。汉代在思想、文学、绘画、雕塑、舞蹈、杂技等文化艺术和科技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较快的时期。 (二)风格特征: (1)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土,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观

论中国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异同

论中国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异同 姓名:叶鹏飞 班级:建筑111班 学号:201116056120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两大主要流派, 本文主要 对二者造园思想、布局、建筑风格和构景要素等方面来比较阐述各自造园艺术的特征。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建筑中两颗璀璨的明珠,在风格和形式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皇家园林是封建帝王建造共自己享乐用的,而私家园林都是一些文人、皇亲国戚、达官显宦、豪门富商私人所有,又可称为“第宅园林”,因此在造园艺术上有很大的区别。 一、不同点: 1、建造规模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 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从中国最早皇家园林灵囿(方圆35千米)到最晚建成的颐和园(占地约287公顷),皇家园林建筑规模在不断的增加。虽然这次专业考察没有去真正的皇家园林,但是我们去的明清宫苑就足以看出皇家园林的气派。“明清宫苑”是按照北京紫禁城一比一的比例修建的,占地1500亩。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是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

私家园林规模较小 私家园林园主一般都是些文人隐士,受隐逸思想的影响,其园林面积较小,“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苏州的网师园是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面积约10亩全园布局紧凑、严谨,建筑精巧,空间尺度比例协调,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同时也体现了小中见大。 2、园址选择自由 皇家园林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代的艮岳,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园林。 . 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 3、建筑风格 华丽与淡雅 皇家园林的建筑受到“皇权至尊,天子威仪”的封建礼制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布局上为体现整体宏大的气势,就安排

中国园林建筑六大要素

★地形、园路、山石、园水、植物、建筑共同组成造园的六大要素。 一、地形 园林地地形貌是指园林用地范围内的峰、峦、坡、谷、湖、潭、溪、瀑等山水地形外貌。它是园林的骨架,是整个园林赖以存在的基础。按照园林设计的要求,综合考虑同造景有关的各种因素,充分利用原有地貌,统筹安排景物设施,对局部地形进行改进,使园内与园外在高程上具有合理的关系。这个过程叫做园林地貌创作。 园林地貌的创作原则可概括为: 1、因地制宜。园林地貌处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山则山,宜水则水。以利用原地形为主,进行适当的改造。中国有不少古典园林是因地制宜造园的佳例。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原称瓮山)是北京西山的余脉。在修建清漪园(颐和园前身)以前,山南地势低洼,附近的玉泉和龙泉泉水汇集,形成瓮山泊,乾隆十五年(1750)兴修清漪园时,结合兴修水利进行了地形改造工程,加以浚深,并向东、西拓宽。挖出的湖土除留筑湖上三岛和东、西堤外,部分增筑于瓮山东麓。又在瓮山北麓挖出一条河(原称后溪河,即今后湖),所出土方沿北园墙堆筑了一列土丘。原来单调的地形经过这些改造,顿然改观,形成山环水抱之势。 2、师法自然。园林地貌创作要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掇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出于自然高于自然。 3、顺理成章。在布置山水时,对山水的位置、朝向、形状、大小、高深,山与山之间,山与平地之间,山与水之间的关系等,作通盘考虑。全园山水地貌的曲折变化,高低错落要符合自然规律。地貌创作要根据土壤的不同性质确定山体或水体岸坡的坡度,使之稳定持久。 4、统筹兼顾。园林地貌除注意本身的造型外,还要为园中建筑及其他工程设施创造合适的场地,施工时注意保留表土以利植物的生长。在造景方面,地貌同其他景物要相互配合,山水须有建筑、植物等的点缀;园中建筑及其他设施也需要山水的烘托。 二、园路 园路作为园林的脉络,是联系各景区和景点的纽带,在园林中起着较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园路起到导游的作用,它组织着园林景观的展开和游人观赏程序。游人沿着园路方向行走,使园林景观序列一幕幕地推演着,游人通过对景色的观赏,在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获得美的享受;其次,园路具有构景作用,因园路也是造园素材之一。 三、山石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北方皇家园林特点与构成要素

北方皇家园林特点与构成要素 北方皇家园林特点与构成要素 随着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发展,皇家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景观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北方地区,皇家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建筑特点而备受瞩目。本文将从园林布局、建筑风格、景观元素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北方皇家园林的特点与构成要素。 一、园林布局 1.整体布局 北方皇家园林通常采用“三进院落”或“五进院落”的布局形式,即由外向内分别是大门、前院、中院、后院和内宅等区域。整个园林呈现出逐渐收敛的趋势,使得空间层次分明,有序而不乱。 2.水系布局 北方皇家园林中水系的运用非常普遍,有些甚至是以水为主题。例如颐和园中就有“万寿山流水”、“长廊彩绘”、“九曲桥”等著名景点,这些景点都是以水作为主要元素来进行设计和构造的。

3.植被布局 北方皇家园林中的植被以树木和花卉为主,它们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在园林中,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规划和设计。 二、建筑风格 1.建筑类型 北方皇家园林中的建筑类型多种多样,包括宫殿、亭台楼阁、廊房、门楼等。这些建筑通常都是以木材、砖石为主要材料进行建造的,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 2.色彩运用 北方皇家园林中色彩运用非常丰富,主要表现在建筑物的颜色上。例如颐和园中的“万寿山”就是一座以黄色为主调的建筑群,而“长廊彩绘”则是一幅以五彩缤纷为特点的巨幅壁画。 3.装饰元素

北方皇家园林中装饰元素也非常丰富多样。例如在颐和园中可以看到 大量的石雕、铜雕、木雕等装饰品,这些装饰品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 为基础进行设计和制作的。 三、景观元素 1.山水景观 北方皇家园林中的山水景观非常丰富,包括山峦、溪流、湖泊等。这 些景观不仅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 2.人工景观 北方皇家园林中的人工景观也非常丰富多样。例如颐和园中就有“长 廊彩绘”、“九曲桥”等著名景点,这些景点都是以人工雕塑、绘画 等形式进行设计和构造的。 3.文化元素 北方皇家园林中的文化元素也非常丰富。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彩绘”就是一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壁画,而“万寿山流水”则是一座 以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为主题进行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群。

中国四大类园林

比较中国四类园林风格特色及形成原因 根据中国园林的风格特色,一般把中国园林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自然园林和寺庙园林四大类。下面分别论述四大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的原因。 一.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一)皇家园林风格特色 1.规模宏大 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显而易见,皇家园林的规模是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所望尘莫及的。而且其规模大小,基本上与历史的向后延续成反比。皇家园林数量的多寡、规模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朝代国力的兴衰。 2.园址选择自由 皇家园林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代的艮岳,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总之凡是皇家看中的地域,皆可构造为皇家园林。 3.建筑富丽 凭借皇家手中所掌握的雄厚财力,加重园内的建筑分量,突出建筑的形式美因素,作为体现皇家气派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从而将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推倒了无与伦比的高度,论其体态,雍容华贵;论其色彩,金碧辉煌,充分体现浓郁的华丽高贵的宫廷色彩。 4.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 在古代凡是与帝王有直接关系的宫殿、坛庙、陵寝,莫不利用其布局和形象来体现皇权至尊的观念。皇家园林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营建,也概莫能外。到了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皇权的扩大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在当时所修建的皇家园林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其皇权的象征寓意。 (二)形成原因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二.私家园林 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地主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如山水画、山水诗、书法、美学、建筑、植物等,特别是注入了许多的传统哲学思想。 (一)私家园林风格特色 1.平面格局:私家园林多建于市井内,空间狭小,常以内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间中构置景观,使之随影随势,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与园中的叠山池水,花木桥廊巧妙结合,小中见大,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和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和风格简介:中国古典园林自成一体,有其独特的风格。封建的儒家与宗教思想在中国园林中的深远影响。 关键字:建筑特点建筑形式建筑风格文化 前言 使用和造景,观赏和被观赏的双重性,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但园林建筑给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艺术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观赏价值外,还要求富有诗情画意。 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 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

境界。 东西方园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他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所必须的。西方园林中,如法国的古典主意园林,意大利的庄园、府邸和宫殿往往集中式布置,层数一般两到三层,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国景色。在中国园林中为满足可行、可观、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应的廊、亭、堂、榭、阁等建筑。从我国发展史来看,园林中建筑密度越来越高,生活居住气息越来越浓。当然建筑也不纯粹作为居游的生活需要来设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赏的景物之组成部分,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中。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适当的点缀,可现出神采而富有魅力,为景观添色。 一、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通过对古典园林造园思想、造园要素、造园手法的归纳和分析,挖掘到古典园林艺术中的生态意蕴,充分展示了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介绍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以颐和园为例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集中了中国世世代代名家的智慧,是通过多少年的艺术实践和经验积累而逐步完善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载体, 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人文观和美学思想。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巧妙的融入园林中。并且透过有限的自然景观来展示无限的生命底蕴,具有”自然与含蓄”、”借景与意境”和”造型与空间”的三大艺术特点。同时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特点。颐和园在北京的西北郊,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占地约 290 公顷。 颐和园气势宏伟,巧夺天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宜芸馆东侧的德和园大戏楼是清朝三大戏楼之一。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 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 8000 多幅,号称“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颐和园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颐和园具有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的特点。园中的古典建筑 ,不仅将整个园林在空间上分割成 3 个景区 ,而

中国古典园林史

一、名词解释 1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2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园野、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3寺观园林:指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4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皇居或居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如:北海琼华岛 5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的皇家园林。如香山的静宜园。如:香山静宜园 6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或者远离都成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避暑、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御苑相联系的政治中心的皇家园林。如:承德避暑山庄 7张南垣,名涟,生于明万历十五年,毕生从事叠山造园,他追求意境深远和形象真实的可入可游出发,主张以截取大山一角而让人联想大山整体形象的做法,开创了叠山艺术的一个新流派。 8张然;字陶庵,造园工匠,在北京城内建万柳堂,改建怡园,参与了重修西苑瀛台、新建玉泉山行宫以及畅春园的叠山等规划事宜。 9张南阳;字山人,他用绘画的手法堆叠园林假山,江南名园如上海潘允端的“豫园”,陈所蕴的“日涉园”,太仓王世贞的“弇园”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他堆叠假山的手法是传统的缩移摹拟真山整体形象的路数。 10计成:计成,字无否,著名的专业造园家,形成《园冶》以书,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 11《园冶》:明代成书,这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包括“兴造论”一篇,“园说”四篇,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墙垣、铺地、掇(duo)山、造石、借景,。兴造论泛论营园要旨,是全书的总纲。园说共四篇。论述园林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及其细节。 计成认为好的园林评价的标准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计成提出两个规划设计的原则是:一、“景到随机”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前者意即园林造景要适应于园址的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它的特长,避开他的短处;后者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须予人以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而是建筑的配置必须从属协调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计成重视园外借景,提出“俗则避之,嘉则收之”的原则,列举五种借景的方式:远借、临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计成认为造园地段(山林地)最好 12《一家言》:《一家言》又名《闲情偶寄》,作者李渔,字笠翁,第四卷“居室部”是建筑和造园的理论,分为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无节。 13《长物志》:《长物志》的作者文震亨,字启美,《长物志》共十二卷,其中与造园有直接关系的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四卷。 14山池院、山亭院;所谓“山池院”、“山亭院”,即是唐代人对城市私园的普遍称谓。 15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16甬道:秦朝时期建设的穿过宫苑区的驰道在两侧加筑墙垣以保证皇上的安全。 17一池三山: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一池指“太液池”是一个宽广的人工湖,池中筑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岛山。 18奥姆斯台德(F rederick L aw Olmsted,1822-1903):美国园林学家,是开创自然保护和现

颐和园园林要素分析

颐和园园林要素分析 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园林风格独特,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颐和园园林要素分析如下。 一、布局设计 颐和园以大水面为主,布局上较为宽敞自然。其中最著名的是昆明湖,湖面广阔,岸 边植被密集,景色十分宜人。此外,庆春园和长廊分别位于湖北和湖南,它们的布局设计 体现了中国园林的传统理念,强调构思、设计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二、建筑构筑 颐和园以燕京、福临、御花园等建筑群为代表,这些建筑均体现出中国古代皇家建筑 的豪华和雄伟。除了建筑本身的美感外,这些建筑还反映出室内外的宗教和文化气息,展 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丰富多彩。 三、园林景观 颐和园的园林景观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其中汉白玉大理石舟形山、万寿山、白虎 洞三大山石景观堪称园林的珍品。此外,园内诸多景点如瑞香凉亭,琉璃和电镀铜彩亭、 琉璃和电镀铜彩廊等也是极具观赏价值的景点。 四、植被 颐和园植被丰富多彩,以草木为主,具有明显的南北特色。园内植被点缀多彩,春季 时盛开的李花、樱花,夏季时盛开的莲花、荷花,秋季时盛开的菊花、秋桂等各种花卉, 都是中国园林中最美丽的景观。 五、文化内涵 颐和园的文化内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园内的建筑和景点名字中,我们可 以看出它充满了中国哲学、历史、文化等元素。例如,庆春、万寿、寿山等名称带有中国 传统文化的熏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文化意蕴也无疑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 六、园林理念 颐和园所体现的园林理念,是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如以自然为基础的布局风格,以 花卉、山水等自然元素为主,通过几个不同的景点联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园林景观。这 一园林理念既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的庄严和豪华,也表现了中国园林主要强调的与自然环 境的有机结合。

浅论古典园林四大要素

浅论古典园林四大要素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而具有丰富多彩的近自然美和深沉含蓄美,而这些美主要通过园林四大要素去展现出来。古代园林工匠们在追求园林艺术美时,将自己的思想、审美情趣融于园林四大要素之中,通过对四大要素进行整理、加工、塑造等技法去完成,去实现。 关键词:古典园林,近自然,山水,生态 山水、建筑、树木、花草、书画墨迹,堪称造园的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并非各自孤立地存在于园林空间,而是融合成为一体,彼此照应,彼此依托,相辅相成地构成一种完美的古典园林艺术空间。而同时,又由于它们都是造园要素,各自又有独特的个性和作用,各有存在方式和外部特征,则又可以作为单独的欣赏对象。由于造园家们在具体运用造园要素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法,于是也就出现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一、山水 “秦汉造园典范”和大量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已经把自然山水作为欣赏对象。山是造园的骨架,有了山才能“绿影一堆”。造园堆山叠石,是以大自然为师,是真山的艺术性再现。自然界的石头种类繁多,用于造园常见的有湖石、黄石、宣石,以及灵壁石,虎皮石等等种类。每种石头都它自已的石质、石色、石纹、石理,各有其自然的形体轮廓。而不同形态和质地的石头,便自有它们不同的性格。就造园来说,湖石的形体玲珑剔透,用它堆叠假山,情思绵绵;黄石则棱角分明,质地浑厚刚毅,用它堆叠假山,嵯峨棱角,峰恋起伏,给人的感觉是朴实苍润。所以要分峰用石,避免混杂。 水有动静之分,园林“静水”一平如镜,碧澄明澈,与周围亭阁廊榭,山 石花木等富有节奏感的体形相对比,是园中的一个休止空间,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水面倒影幻若鲛宫,虚幻的空间启人遐想。而溪流泻涧的“动人”散出欢快的水声,“声渲乱石中”当能给人一种轻松、愉快地感觉。 二、建筑 园林建筑物常作景点处理,既是景观,又可以用来观景。特别是私家庭园里的建筑,更是形式活泼,装饰性强,因地而置,因景而成。在总体布局上,皇家园林为了体现封建帝王的威严,追求美学上的对称、匀衡艺术效果,一般都采用中轴线布局,主次分明,高低错落,疏朗有致。而私家园林往往是突破严格的中轴线格局,比较灵活,富于变化。常见的建筑物有殿、阁、楼、厅、堂、馆、轩、斋,它们都可以作为主体建筑布置。宫殿建在皇家园林里,供帝王园居时使用。它气势巍峨,金碧辉煌,在古典建筑中最具有代表性。为了适应园苑的宁静、幽雅气氛,园苑里的建筑结构要比皇城宫廷简洁,平面布置也比较灵活。但是,仍不失其豪华气势。楼阁是在各地园林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建筑形式,给人的印象

园林类型

园林类型 1,北方类型 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又因大多为首都所在,一所以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其中尤以北京为代表。 2,江南类型 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南京、上海、无锡、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其中尤以苏州为代表。 3,岭南类型 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不拘泥于庭院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 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

中国造园的构成要素

中国造园的构成要素 一、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乃至于可估喀斯特溶洞,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二、理池: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自然式园林以

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1、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2、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3、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三、植物: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三讲味香,要求自然淡雅和清幽。

中外园林史

中外园林史 中国园林史 一、中国古典园林概况 萌芽时期夏~东周出现了囿,台,沼,苑 生成时期秦汉出现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山水园林出现 转折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寺观园林,中国园林体系完成 全盛时期隋唐宋园林技术发展迅速,写意山水园发展迅速 成熟时期元明清皇家,私家园林得到长足发展,三大私家园林区域的确立 二、总论 园林类型:构园方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 从属关系:皇家,私家,寺观,陵寝,公园 功能:综合性,专门性,专题性,纪念性,自然保护区 体系:东方,西方,伊斯兰 园林要素:山石,建筑,植物,水体,动物 中国园林特点: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 3.浓郁的诗情画意 4.深邃高雅的意境 三、萌芽时期(夏~东周) 一.专有名词解释 囿:蓄养动物观赏狩猎,在空地上种植树木,经营果蔬,开凿水渠作灌溉,还简单的建筑物与构筑物。 台: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台, 沼:囿中水体建筑物 二..填空与选择 1.中国古典园林孕育完成于囿,台的结合 2 狩猎与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基本功能 3 囿,台,沼的完美结合:灵台,灵囿,灵沼

4.城郭建筑的确立的基本原则:四面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庙)右社,前朝后市, 王室居中,前朝后寝 5 .宫室建筑的完备:1).宫室制度2).明堂,辟雍 6 .指导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神仙 7 .由囿发展到苑的建筑标志:台苑。举例:姑苏台,荆台,章华台,丛台,冀阙,惠 庄公宫室 四、生成时期(秦汉) 一.名词解释 一池三山:最早出现在西汉,其中一池为太液池,三山为方丈,瀛洲,蓬莱 二.选择与填空 1. 秦代皇室宫苑:信宫(极庙),阿房宫,兰池宫 2. 长安宫苑:长乐宫,未央宫(存在时间最长),建章宫,甘泉宫,上林苑, 3. 洛阳宫苑:鸿池苑,上林苑,广成苑 4. 两汉私家园林:王侯官僚的苑囿(梁孝王的兔园,梁冀的苑囿) 富商巨贾的苑囿(袁广汉园,樊重园) 5. 皇家园林的特点:广阔,壮丽,豪放 6.假山的首创形式:土石的结合。创造了石假山的记录在袁广汉园 三.简答与综述 1.简述秦汉园林概况 初期为皇帝王侯富商所专有,建筑宏伟壮观,装饰穷其奢华,规划宏放。总体布局上模拟天上星宿图案,而且由简单的模仿到自觉地对应;苑囿的形制较自然,无拘无束,因山就水,随遇而作;有反映祈求长生的意念。 西汉中期后,受文人影响,园中布景,题名已经有诗情画意。 东汉后期,皇家苑囿由崇尚建筑逐步发展到推崇山水林木,园林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特点分析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特点分析 组员:蔺军广、谢锦波、党靖然 中国园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世界中独树一帜。它是融建筑、园林、景观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 皇家园林 在中国园林中, 皇家地位的尊贵是不可动摇的, 在园林建造手法上, 可以说是专横跋扈的, 于是, 在园林中表现为淋漓尽致的施展和不择手段的追求。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 园林这种东西难免被搬进皇室, 于是在这片远古的东方大地上出现了许多园林与宫殿的结合体。 一、中国皇家园林中的风水选址原则 中国的皇家园林是占尽了风水宝地。如承德的避暑山庄, 东北来水, 东南积水, 东南流 去, 西北高山。山是昆 仑的代表, 是玄武的象 征, 水是青龙和朱雀的 象征。在园林内部, 也 是仿照风水的格局, 进

行东、南、西、北的四围山的堆叠。前为案山, 后为座山, 东为左辅, 西为右弼。 首先是依山傍水原则。山体是大地的骨架, 水域是万物生机的源泉, 没有水, 人就不能生存。华夏文明兴起的地方大都在河边台地, 这其实是与当时的狩猎和捕捞、采摘经济等相适应的。其次千尺势, 百尺形原则。风水中关于千尺势、百尺形的论述也是在人们长期的实践和先秦相关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量化得出的。按现代的尺度来计算, 千尺势、百尺形分别约为230 ~ 350米和23~ 35 米, 这与现代的外部空间模数等相关理论的阐述不谋而合。对北京紫禁城的研究不难发现千尺势、百尺形原则的运用。无论是在单体控制、整体立意, 还是在视距控制上, 紫禁城都充分地运用了这一形势指导原则。第三是地质检验原则。传统风水理论对选址的地质状况也很讲究, 认为地质能够影响该处居民的体质。第四是水质分析原则。在风水理论中, 择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吉地不可无水”,“寻龙择地须仔细, 先须观 水势”,“未看山, 先看水, 有山无水休寻地”等等, 都表明了风水家对水的特别重视。此外还要考虑坐北朝南原则。坐北朝南也是风水学在勘测选址时所常应用的一个原则。这主要是跟我国理位置有关。我国处于北半球, 欧亚大陆的东部, 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 因而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同时, 坐北朝南还有利于避风,对于中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 采取坐北朝 南的原则有利于避开寒风。 二、中国皇家园林中的山水格局特点

清代皇家园林设计思想

清代皇家园林的设计思想 一、皇家园林概述 (一)概念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三种基本类型之一。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因此,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二)皇家园林的发展过程 1.殷商时期 由于殷商甲骨文中存在有关皇家园林“囿”的论述,因此人们推测,中国皇家园 林始于殷商。据周朝史料《周礼》记载,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的,即 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 通神明和生产之用。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为周文王的“灵囿”,“灵囿”以自然树木花 草为主,鸟兽充其间,并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游乐狩猎,实际上就是狩猎园。 2.秦汉时期 秦汉是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汉时期出现以大规模宫苑建筑为特色的皇家园林,以规模气势恢宏见长。在此时期,苑中苑兴起,面积宏大的园林丰富而不至广泛。最富中国园林特色的叠山理水手法初步形成,奠定了中国传统园林后续发展的基础。“苑”与囿相通,“古谓之囿,汉谓之苑”。秦汉时期的宫苑是一种以宫室建筑为主体的园林形式,是古代“囿”的继承和发展。宫苑一般在圈定的广大区域内聚土为山、辟灵沼水池,池中堆石积土成岛,并种植奇树异卉,养禽鸟百兽,供皇帝行猎游乐。宫苑中宫室建筑占重要地位,宫室建筑的布局多以地形错落变化,宫室之间有辇道相通,曲折迂回。 3.魏晋时期 在此时期,皇家园林的称谓除了沿袭上代的“宫”“苑”之外,称之为“园”的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