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7-2-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公式
1.最大绝热温升(二式取其一)
(1)T h=(m c+k·F)Q/c·ρ
(2)T h=m c·Q/c·ρ(1-e-mt)(10-43)式中T h——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m c——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kg/m3);
F——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kg/m3);
K——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
Q——水泥28d水化热(kJ/kg)查表10-81;
不同品种、强度等级水泥的水化热表10-81
水泥品种水泥强度等级
水化热Q(kJ/kg)
3d 7d 28d
硅酸盐水泥314 354 375 250 271 334
矿渣水泥180 256 334 c——混凝土比热、取[kJ/(kg·K)];
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
e——为常数,取;
t——混凝土的龄期(d);
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查表10-82。
系数m 表10-82
浇筑温度(℃) 5 10 15 20 25 30 m(l/d)
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1(t)=T j+T h·ξ(t)
式中T1
(t)
——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 j——混凝土浇筑温度(℃);
ξ
(t)
——t龄期降温系数、查表10-83。
降温系数ξ表10-83
浇筑层厚度(m)
龄期t(d)
3 6 9 12 15 18 21 2
4 27 30
3.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处)温度
1)保温材料厚度(或蓄水养护深度)
δ=·λx(T2-T q)K b/λ(T max-T2)(10-45)式中δ——保温材料厚度(m);
λx——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查表10-84;
几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表10-84
材料名称密度(kg/m3)
导热系数λ
[W/(m·K)]
材料名称密度(kg/m3)
导热系数λ
[W/(m·K)]
建筑钢材7800 58 矿棉、岩棉110~200 ~
钢筋混凝土2400 沥青矿棉毡100~160 ~ 水泡沫塑料20~50 ~ 木模板500~700 膨胀珍珠岩40~300 ~ 木屑油毡
草袋150 膨胀聚苯板15~25
沥青蛭石板350~400 ~ 空气
膨胀蛭石80~200 ~ 泡沫混凝土
T2——混凝土表面温度(℃);
T 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m·K);
T max——计算得混凝土最高温度(℃);
计算时可取T2-T q=15~20℃
T max=T2=20~25℃
K 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查表10-85。
传热系数修正值表10-85
保温层种类K1K2
1 纯粹由容易透风的材料组成(如:草袋、稻草板、锯末、砂子)
2 由易透风材料组成,但在混凝土面层上再铺一层不透风材料
3 在易透风保温材料上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
4 在易透风保温材料上下各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
5 纯粹由不易透风材料组成(如:油布、帆布、棉麻毡、胶合板)
注:1.K1值为一般刮风情况(风速<4m/s,结构位置>25m);
2.K2值为刮大风情况。
2)如采用蓄水养护,蓄水养护深度
h w=x·M(T max-T2)K b·λw/(700T j+·Q)(10-46)式中h w——养护水深度(m);
x——混凝土维持到指定温度的延续时间,即蓄水养护时间(h);
M——混凝土结构表面系数(1/m),M=F/V;
F——与大气接触的表面积(m2);
V——混凝土体积(m3);
T max-T2——一般取20~25(℃);
K b——传热系数修正值;
700——折算系数[kJ/(m3·K)];
λw——水的导热系数,取[W/(m·K)]。
3)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β=1/[Σδi/δi+1/βq] (10-47)
式中β——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W/(m2·K)];
δi——各保温材料厚度(m);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β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2·K)]。
4)混凝土虚厚度
h'=k·λ/β(10-48)
式中h'——混凝土虚厚度(m);
k——折减系数,取2/3;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W/(m·K)]。
5)混凝土计算厚度
H=h+2h'(10-49)
式中H——混凝土计算厚度(m);
h——混凝土实际厚度(m)。
6)混凝土表层温度
T2(t)=T q+4·h'(H-h')[T1(t)-T q]/H2(10-50)
——混凝土表面温度(℃);
式中T2
(t)
T 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h'——混凝土虚厚度(m);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T1(t)——混凝土中心温度(℃)。
4.混凝土内平均温度
Tm(t)=[T1(t)+T2(t)]/2(10-51)
10-7-2-2 应力计算公式
1.地基约束系数
(1)单纯地基阻力系数C x1(N/mm3),查附表10-86
单纯地基阻力系数C x1(N/mm3)表10-86
土质名称承载力(kN/m2)C x1推荐值
软粘土80~150 ~
砂质粘土250~400 ~
坚硬粘土500~800 ~ 风化岩石和低强度素混凝土5000~10000 ~ C10以上配筋混凝土5000~10000 ~ (2)桩的阻力系数
C x2=Q/F(10-52)
式中C x2——桩的阻力系数(N/mm3);
Q——桩产生单位位移所需水平力(N/mm);
当桩与结构铰接时Q=2E·I〔K n D/(4E·I)]3/4
当桩与结构固接时Q=4E·I[K n D/(4E·I)]3/4 E——桩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
I——桩的惯性矩(mm4);
K n——地基水平侧移刚度,取1×10-2(N/mm3);
D——桩的直径或边长(mm);
F——每根桩分担的地基面积(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