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1、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 (1)经济不断而迅速地增长 (2)经济结构的改变 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变到以工业生产为主,即工业化。 (3)工业和现代农业相互促进 (4)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5)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第四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社会均衡论
均衡论的思想属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是一 个系统,由互相关系的部分或机构组成,并互相整合协调。社会 基本上是整合的,而且永远是朝向均衡的状态运行操作。均衡是 社会体系运行的最终目标。
四、社会变迁的理论
社会冲突论
作为对均衡论的修正,冲突论认为,社会进程是由某种程度上与 他人利益相一致,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又与他人利益冲突的个人 利益、集团利益所驱动的连续过程。一致与冲突,都是社会存在 的基本动力。稳定与变迁,是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冲突是 社会结构的固有成分;冲突引起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排除冲突的 消极影响。
第四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3、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1)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科学技术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互动形式和过程、 社会的组织形式、各个领域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观念。 (3)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财富、提高生活质量的 同时,也向人类社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
社会变迁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由于社会变迁含义的宽泛,所以它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 层次来把握。宏观的如人类社会形态变化、国家的治乱兴衰;中 观的如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社会制度的变化;微观的如人们的 行为方式和行为规范的变化。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1.规模:整体社会变迁与局部社会变迁 2.方向:社会进步与社会倒退 3.速度与方式:社会渐变与社会激变 4.人的作用程度:自发的社会变迁与有计划的社 会变迁
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 第一节:社会变迁 •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 • 第三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 本章重点难点 1、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与协调发展 • 、 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社会变迁
一、社会变迁的涵义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 三、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与变迁内容 四、社会变迁的理论 五、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协调发展
1、现代化的词义 “现代化”具有两个基本词义: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大 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 2、现代化的内涵与由来 (1)指发达国家17世纪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 (2)指发展中国家在不同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 现代化指的是17或18世纪(尤其是从工业革命以后)从欧洲起源、 之后逐渐扩散到全球的、一种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新的社 会生活或组织模式,是从传统社会向新型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转 变的过程。
(1)文化碰撞、冲突、对抗,引发多种社会矛盾、民族矛盾;(2)社会急剧变革和发展, 造成原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解体,改革力量和保守力量的冲突,使得现代化过程很不 稳定甚至中断。(3)来自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人民有过高 的期望,政府急功近利,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正常和稳定发展。
第四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 (1)个人角色分化:即个人所扮演或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分离 (2)社会组织的分化:既承担多种功能的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 多种组织转化 (3)社会地位的分化:即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位置的分化。 2、、理性化 韦伯认为社会现代化的实质就是理性化。
思 考 题
1. 社会渐变与Hale Waihona Puke Baidu会革命之间的关系。
2. 战后世界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3. 全球化的问题。
5、城市化
所谓城市化的过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 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一个国家城市 化的水平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标明。
6、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观念,行为朝向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变化,是对现代性 文化的内化。包括主体意识、开放观念和行为、普遍主义倾向、职业技能 和道德等。其内涵总体受社会和文化的现代性灌注并反过来适应与促进社 会和文化的现代化。
三、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与变迁内容
1.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与社会变迁
2.人口与社会变迁 3.社会制度与社会变迁 4.社会价值观与社会变迁 5.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6.经济与社会变迁
四、社会变迁的理论
历史循环论
1.邹衍(战国阴阳五行家)的“五德终始”说 2.维科(意大利哲学家)的“历史三阶段”说 3.施宾格勒(德国哲学家、史学家)的“生物有机体”说 4.汤因比(英国史学家)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 5.索罗金(俄国社会学家)的“文化类型”说
第四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
7、全球化 (1)全球化的概念和历史 全球化是形容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一個现象,由多个不同因素 促成,包括高速的科技发展下而缩短人与人之間的距离,以及新 自由主义的主张与实践等。 (2)全球化的特点 (3)全球化的矛盾
第五节: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条件 (1)绝大多数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2)起点低,贫穷落后;(3)在全 球化浪潮中处境不佳。 二、“迟发展效果” (一)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 (二)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
第三节:理解现代化的主要理论模式
• 一、“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模式: 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的结果。 • 二、“工业社会”理论模式 圣西门、孔德等认为建立在科学实证知识基础上的现代社会最根本的 特征是工业化。 • 三、“理性化”理论模式 韦伯提供了一个从个人行动和社会生活“理性化”角度来理解现代化 的视角,认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理性为世界驱除巫魅。 • 四、多维现代性理论模式: 吉登斯认为现代化不是单一制度,而是包含工业化、资本主义、监督 系统、军事力量四个维度的过程。 • 五、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评 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罗蒂等认为现代化工程是一项失败的工程。
二、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根据经典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 展状态,可以指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后所处的状态(完成现 代化进程后的状态),也可以指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世界先进水 平所处的状态。 2、现代化与“西方化”或“欧洲化” 3、现代化与历史传统
五、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协调发展

战后世界发展观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1.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战略” 2.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基本需求发展战略” 3.以人类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节: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及由来 二、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未来的建筑
一、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及由来
第五节: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
三、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 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 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
四、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指导作用
(1)政府是国家政治、经济独立的捍卫者; (2)政府推动并且控制社会现代化过程; (3)政府是现代化的组织者和计划制定者; (4)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
四、社会变迁的理论
• 社会进化论
1.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演变论 2.孔德的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论 3.斯宾塞的生存竞争与选择进化论
社会进化论
• 早期的社会进化论者有三个基本假定: 1相信变迁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2变迁增加了社会的文化和分化,增加了复杂性; 3变迁提高了人们的适应力,因之激发了进步。
四、社会变迁的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