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S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题策划Plane
SITES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发Contribution of SITES Sustainable Evaluation System to Sponge City Development
岳小洋,邹寒,孑小桦(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201108)
摘要:美国的SITES V2评估体系是目前专门针对营造室外可持续场地的认证体系。
随着对SITES V2评估体系的深入研究发现,该体系的部分内容与国内的海绵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通过介绍SITES V2评估体系的建立原则、目标及评价内容基础,对SITES V2评估体系中与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内容及实施策略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SITES V2,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14X(2019)02-016-04
早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环境资源、能源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⑴。
中国科学院于1999年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实现的三大目标,其中包括实现生态退化的零增长回。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与推广应用,可持续的理念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建设等。
2005年,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ASLA)联合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伯德约翰逊夫人野花中心(LBJWC)及美国国家植物园(USBG)等11家机构启动了针对可持续的园林景观的评估方法研究,并于2009年首次正式发布了SITES V1(可持续场地)版评估体系。
随后历经3年时间,通过在对全国各地160多个试点项目进行评估后,于2014年发布了SITES V2版本,使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的内容更丰富全面、推广性更强。
这是目前推广较为成功的关于室外可持续场地的评估体系同。
据统计,目前共计有47个项目取得SITES认证,8个项目取得SITES V2认证。
该评估体系的部分内容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有较多共性与差异的地方,值得探讨与借鉴。
1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介绍
1.1原则和目标
可持续场地旨在为人类提供健康的生态系统场所。
为满足人类健康生活质量的需求,可持续理念应贯穿前期选址、方案设计、项目施工、运营及后期维护的全流程。
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土地设计与开发,SITES V2评估体系提出了十大指导原则。
其主要内容为:不破坏场地周围环境,采用机动预防机制,实施能够带动当地或全球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的设计,保护并恢复生态系统服务的效益,创造提供再生资源的可持续环境,激发流程的灵动性及活力性以期适应人口和环境的变化,采用系统思考的方法,采用相互协作、诚实可信的沟通方法,实施透明的参与式领导机制,培养环境保护及管理的意识。
SITES V2评估体系的指导原则为可持续土地开发和设计提供了保障,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场地的认证目标⑷。
具体如图1所示。
1.2评价内容
SITES V2评估体系适用于开放空间、街道景观及广场、企业园区、住宅区或私人院落、校园及基础设施等类型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认证场地内可含建筑物或不含建筑物,旦认证范围不含场地内的建筑,除非其组成部分(如绿色屋顶)计入得分。
SITES V2评估体系的评价内容涵盖了场址环境'设计前评估和规划、水系统设计、土壤和植被设计、材料使用选择、人类健康和福利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教育和性能监控及创新或优良表现十大方面内容,共计有18个先决条件和48个得分点,在衡量项目可持续性方面共计200分,另采用创新策略或获得优良表现可争取创新分9分,各项内容及分值分布如图2所示⑷。
Theme Planning@题策划•保护自然资源
•促进生物多样性
•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缓解自然灾害影响•规划监控和适应性管理K创造再
生系统和培
养恢复能力
2、确保未
来资源供应
和缓解气候
变化
•减少能源消耗
•减少或消除污染物
•节约或再利用材料资源
•节约用水
•提升碳汇能力
SITE V2
四大目标
•培养专业实践领导力-采用系统式思考方法•使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支持当地经济和可持续政策
3、通过设
计、开发和
维护实践来
转变市场
4、増强人
类福祉和加
强社区联系
•重建人类与自然的联系
•改善人类健康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促进文化完整性
•提供社区参与机会
图1SITES V2评估体系的目标
Fit**
I 1.加址开境13 6.5%
2.设计啊泮估和规划3 1.5*
2311.5%
14、土填旬偿横4020%
5-村料透择4120.5%
1入矣fit曙和H利设计3015% 17.ALL178"
I8.运营和虑护22
11%__
11 5.5%
;10、鋼体或忧喪乘瑕91UM©70¼
85分
](»分1馆金级135分
图2SITES V2评估体系的评价内容及可获评级
2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对比研究
2014年住建部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该指南着重强调了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提升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
在SITES V2评估体系中,针对场地水资源专项设置了评分章节,该章节对场地水环境的修复、水资源节约利用及水生态系统维护等內容均有要求,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提出的四大考核类别(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有所相近。
通过对比研究,总结得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内容,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看出,SITES V2评估体系中与海绵城市相关评价条文的关注点相似,且与海绵城市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相对应。
从相关的评价条文和得分值情况来看,与水安全相关的两个条文均作为先决条件出现,充分证明了水安全的重要地位。
水生态相关的得分项和分值最多,说明水生态对于可持续场地设计的影响更大。
表1SITES V2评估体系中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似性内容⑷
海绵城市建
设绩效评价
内容
SITES V2相关内容
类别相关指标条文要求分值技术策略
水生态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2生态岸线恢复
3地下水位
4城市热岛效应
P3.1管理场地内的降水至少保留场地内60%的降水量
15
1通过合理设置透水铺装区、下沉式绿
地、绿色屋顶、蓄水池、雨水塘等设施
管理场地降水;
2减少使用人工非渗透表面,增加使用
植被表面和种植区域,用种植结构提供
遮阴等
C3.3管理超出基线的降水至少保留场地内80%的降水量
C3.5设计功能性雨水特性
作为美化施设
场地内绿色雨水设施面积至少占雨水设施总面积
的50%
C4.9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非屋面措施面积/0.5+高反射屋面面积/0.75+种
植屋面面积/0.5$场址总铺装面积+总屋面面积
水环境
1水环境质量
2城市面源污染控制
P1.3保护水生态系统将水生态系统栖息地划为保护区,只允许逬行低
影响开发,且面积不超过10%
6
1尽量减少在水生态系统区域的开发,
保护湿地及栖息地功能,改善水文状
况;
2通过化学技术或生物手段改善水生态
系统功能,如设置生态驳岸、种植沉水
植被等
C3.6恢复水生态系统将场地内已退化/破坏的水生态系统的地理范围至
少恢复至30%
水资源1污水再生利用率
2雨水资源利用率
3供水管网漏损率
P3.2减少景观灌溉用水与基线案例相比,景观灌溉用水量至少降低50%
6
合理配置植物种植类型,采用如微灌、
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使用雨水进行
灌溉
C3.4减少室外用水与基线案例相比,景观灌溉用水量至少降低
75%,且景观水体补水100%采用雨水
水安全1城市暴雨内涝灾害
防治
2饮用水安全
P1.2保护涝原功能将90%的涝原区域划为保护区,只允许进行低
影响开发,且面积不超过10%
1保持或提升涝原现有储存能力、改善
栖息地环境、提升水质;
2设置土堤、沉积区、过滤袋、堆肥道
及覆盖层等设施,逬而防护施工污染物
对水体及环境的有害影响
注:表1中P—Prerequisite,C—Credito
鈕题策划Theme Planr
无论是SITES V2评估体系抑或海绵城市建设,两者均明确提出对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的指标要求,推行从源头控制、过程管理、末端治理来达到对雨水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同。
同时,两者均提倡保留或恢复水生态系统,通过划定场地内水域、岸线、滨水区,明确水系保护范围,实现水生态敏感区的保护要求。
同时通过优化水域、岸线、滨水区及周边绿地布局,实现提升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的目的,维护场地水文功能的稳定性。
3可持续场地认证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启发
3.1强调源头导向的节水策略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提出节约水资源的目标是针对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收集回用。
而SITES V2评估体系中提出的节水除了设置非饮用水源回用外,更重要的是灌溉用水量的降低。
降低用水量与植物类型、需水情况、灌溉方式等因素相关,需要通过用水预算工具(Water Budget Tool)进行评估。
景观灌溉用水量计算步骤分解如下所示,式(1)为步骤1,确定基线案例用水量,式(2)为步骤2,计算允许灌溉用水量,式(3)为步骤3,计算设计灌溉用水量,式(4)为步骤4,可得出灌溉用水降低比例。
Baseline=ET0x c“(1)
LWA=0:70xBaseline(2)
L WR h=^IDU lq x[(ET o x K l xAxC u(3)
Reduce=(Baseline-L WRQIBaseline x100%
(4)式中,Baseline—基线案例用水量;
ET0——当地的蒸散发速率,英寸/月;
4——景观面积,平方英尺;
C u——转换系数,计算结果的单位为加仑(美制)/月时取值0.6233;
LWA——允许灌溉用水量,加仑(美制)/月;
LWR h——设计灌溉用水量,加仑(美制)/月;
DU lq——灌溉方式的均匀性;
%—
—景观系数,反应植物需水量;
R a——景观植物接收的降水量,一般取月峰值降水量的25%;
Reduce—灌溉用水降低比例。
观察并分析式(1)~式(4)中影响景观灌溉用水量的因子,可得出植物类型、植物需水量及雨水资源利用等因素是影响景观灌溉用水量的关键,因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以最大程度做到景观灌溉节水。
(1)合理设置景观种植植物的比例。
采用乔灌草复层绿化时,植物需水量从大到小排序为:草坪草〉乔木m灌木M地被植物,因此种植时应尽量少选用草坪草,且应结合景观美化和场地遮阴综合考虑。
(2)选用节水型灌溉方式。
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有
喷灌、滴灌、微灌。
喷洒均匀度及节水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自动控制式滴灌〉固定滴灌〉微灌〉喷灌,相较于传统的地面灌溉,喷灌节水约40%~50%,滴灌比喷灌节水
约33.3%,微灌是介于滴灌和喷灌之间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问。
(3)收集雨水作为景观灌溉水源。
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后的雨水进行处理,用于绿化灌溉,减少对饮用水水源的使用。
3.2强调留有弹性的绿色设计
SITES V2评估体系中强调设置具有美化功能的绿色雨水处理设施,比如生态植草沟、雨水花园和种植屋面等设施(不包括仅用于储存功能的蓄水池),提高了室外景观的观赏性。
布局上要求绿色雨水设施面积至少达到场地雨水处理设施总面积的50%,对各类设施的布置面积不做具体要求,可根据场地自身建设情况及需求进行调整。
而在各地海绵城市规划或导则中,大多都是控制单项设施的指标,如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绿色屋顶比例达到30%等。
二者相比,国内海绵城市建设中对单项设施的控制要求较多,—方面,部分指标值较高不宜达到,另一方面,每个项目指标都一样,容易使项目缺少特色和差异。
相反,SITES V2评估体系的要求则更具有弹性,不对各类设施面积提具体比例指标,使设计更为灵活,可结合项目情况选择多种设施共同实现雨洪管理目标,更加能够凸显项目特色。
3.3强调生态属性的水环境管理
海绵城市中提出的水环境要求主要针对水质指标,指标较为具体,而SITES V2评估体系在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的要求中,除了改善水质外,还提出了水生态系统恢复计划的9项属性要求,对恢复水生态系统的要求更为具体全面⑷。
9大属性如下所示。
(1)恢复生态系统中特定物种的典型特征。
(2)恢复的生态系统在最大程度上由本地物种组成。
(3)恢复的生态系统具有保证持续发展和稳定所必需的所有功能群,如果某些功能群缺失,这些缺失的功能群具
Theme Planning@题策划
有通过自然过程来定居的潜力。
(4)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能够保证其物种的种群繁衍。
(5)在其生态发展阶段,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功能正常,没有紊乱的迹象。
(6)恢复生态系统能够适当地整合到一个大的生态环境或景观中,并与其通过生物流、非生物流及交换相互作用。
(7)消除或尽可能降低周围景观中影响恢复生态系统健康和完整性的潜在威胁。
(8)恢复的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弹性来承受当地环境中正常的周期性压力,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9)恢复生态系统拥有与其参考生态系统相同水平的自我维持能力,且具有在现有环境状况下无限期存在下去的潜力。
其主要强调了恢复水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生长环境、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生态系统的抗压弹性、稳定性及可持续存在性等方面。
4结语
SITES V2评估体系中关于场地水环境的修复、水资源节约利用及水生态系统维护等内容,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具有相似性,在低影响开发及恢复水生态系统等技术层面值得借鉴。
同时与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相比,SITES V2评估体系更注重源头控制,更富有弹性,更强调生态。
在项目具体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应结合地域特征和场地实际情况进行落实。
总体来看,SITES V2评估体系的发布及推广应用,填补了绿色场地认证的空白,为建立健康可持续的生态景观提供了具体可参考的评价标准。
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国内关于室外绿色场地评价标准的建立,并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蒋伟.《我们共同的未来》简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88(1):
46-47.
[2]牛丈元冲国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冲国科学院.院刊,2012
(3):280-289.
[3]张浩,伍蕾.美国景观可持续场地评估体系飾探究与启示[J].2017
(31):107-112.
[4]The SITES V2Reference Guide for Sustainable Land Design and
Development[S].America: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2014:65-92.⑸王家彪,赵建世,沈子寅,等.关于海绵城市两种降雨控制模式的讨论
[J].2017(48):1490-149&
收稿日期:2018-02-17
作者简介:岳小洋,1992年生,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绿色 建筑节能技术。
现供职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作者通信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申富路568号综合楼6楼,邮编: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