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

合集下载

(完整)高中语文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技巧

(完整)高中语文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技巧

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渲染孤寂,凄清的气氛,烘托游子的哀愁。

中国传统诗词的基本修辞手法—赋、比、兴,喜欢诗词的你,该学习

中国传统诗词的基本修辞手法—赋、比、兴,喜欢诗词的你,该学习

中国传统诗词的基本修辞手法—赋、比、兴,喜欢诗词的你,该学习中国传统诗词的基本修辞手法——赋、比、兴修辞是加强文辞或言辞效果的艺术手法。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学问。

掌握修辞艺术可以指导人们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和表现手法,更加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更加清楚地传达所欲讲述的内容。

我国古代文人将中国传统诗词的基本修辞手法概括为三个字:赋、比、兴。

其实,诗歌的表现手法还有许多种,赋、比、兴只是我国最早流行且至今仍在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而已。

毛泽东主席在致陈毅同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

赋也可以用,如杜甫之《北征》,可谓敷陈其事而直言也,然其中也有比、兴。

”我国古典诗论《诗大序》中说“诗有六艺”:“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后人发现这种说法不贴切、不科学,因为“风、雅、颂”指的是《诗经》中的诗篇种类,“赋、比、兴”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

[南朝·梁]钟嵘在他的《诗品》中将“风、雅、颂”与“赋、比、兴”加以区别并对“赋、比、兴”加以解释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义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北宋]胡寅在《与李淑易书》中用李仲蒙的话进一步解释“赋、比、兴”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托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现用通俗语言对“赋、比、兴”简要介绍如下:一、赋——运用“铺排”的手法淋漓尽致地直接陈述“赋”的含义多被解释为“赋陈”、“铺陈”、“铺排”。

即用铺陈与排比相结合的手法,将一系列内容相关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等,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成结构基本相同、语气颇为一致的句组,以便淋漓尽致地作细腻铺写,一气贯注地加强语势,接连不断地渲染环境、气氛和情感。

“赋”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或说表现技法,运用在诗词创作中常见以下三种情况:1、陈述景观的“铺排”。

高考复习: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一——“对写法”

高考复习: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一——“对写法”

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一——“对写法”古典诗词“对写法”例说在表现怀人主题的诗歌中,诗人为了更好地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往往借助于一种较为特殊的表现手法――“对写法”。

所谓“对写法”,就是诗中主人公明明在苦苦思念对方,诗人却不进行直接的描述,而是从对方着笔,将这种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对写法”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诗经》。

《周南·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的闺怨诗作。

第一章写思妇思念远在他乡的征人:“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后三章则以思家念归的征人口吻来写的,反复铺陈他在旅途中的辛劳和愁思,从而将思妇怀人的惆怅之情从征人思归这一角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到了唐代,用对写法写成的怀人之作更为多见。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在构思上,诗人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却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

三、四两句诗人蹊径独辟,想像兄弟们重九相偕登高、遍插茱萸时因感到少了客居在外的自己而倍生思念之情。

这一写法,不仅有新意,而且把诗人思念兄弟的情意表达得曲折而浓郁。

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夕之夜,一家欢聚。

而诗人却身居客舍,远离家人,只能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

承前一、二两句,诗人似乎应该倾吐此刻的思乡之情了。

可是,诗人笔峰一转,撇开自己,从千里外的家乡写起:“故乡今夜思千里。

”“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自己。

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另一种表现。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体身。

高中语文课本所选诗歌表现手法汇总

高中语文课本所选诗歌表现手法汇总

高中语文课本所选诗歌表现手法汇总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拟人3.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

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高考直通车”联合衡水毕业清华北大在校生将于20XX年5月中旬推出的手写版高考复习笔记,希望对大家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该笔记适合20XX年、20XX年、20XX年高考生使用。

凡20XX年5月中旬之后购买的高一、高二同学,每年指定日期可以免费更换一次最新一年的笔记。

另外,所有笔记使用者将被加入20XX年高考备考专用平台,每周定期提供最新资料和高考互动。

详情关注QQ号为80796072“高考直通车”空间最新动态!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古典诗词中的写景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写景手法

古典诗词中的写景手法一、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二、1.四个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三、2.三个角度:观察的角度,远近高低俯仰;感知的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或通感;描绘的角度,绘形绘声绘色绘势。

四、3.四种技法:白描、工笔、渲染、列锦(名词意象叠加)。

五、4.六种修辞:比喻、拟人、夸、对比、衬托(正衬或烘托、反衬)、双关等修辞手法。

1、比喻、拟人、夸、借代等修辞手法。

2、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的表现手法。

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

【注意】“写景手法”和抒情方式(直接和间接两大类,又分很多的手法)不能混淆。

“写景手法”是写景的方法。

抒情方式是指抒情的方法。

二、示例1、正与侧的结合景物描写可以从正面入手,直接描写景物的特点,使人一目了然;也可以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揭示该事物的特点,同时还能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两种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如白居易《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的第三第四句却笔锋一转侧写,写的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

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

“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

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

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

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精要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精要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

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例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例2:杜甫《倦夜》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问: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答: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

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①因事抒情:例3: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例4: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②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乐景衬哀情:例5: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后两句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

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哀景衬乐情:例6 :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古典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

古典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

古典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古典诗词的十大表现手法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

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

1、点染点染,是国画的术语。

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后来借用到古诗词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面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种手法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统率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以突出相思的伤悲。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

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自己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愁"的主旨。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染,后面的"都是离人泪"是点。

2、虚实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作为动静结
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 往是以 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 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
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景,有静景, 动静结合,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 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
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 史上的事件或或人来讽喻当朝或自喻。
姑苏怀古 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你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①由今天道旁柳条,想到昔日吴宫落花。以今日柳扫古 落花,虽然无理,但却有情;柳被拟人化了,带上了作 者的情感,被赋予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②作者这样写,把古今绾合在一起,表达盛衰无常之感。 ③有借古讽今之意,以吴王耽于淫乐而亡国的历史教训, 讽谏当代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小结:在诗歌中,以意象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 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
以“南浦、长亭”传达“表达送别之意”; 以“号角、画角、城角”传达“悲凉伤感之意”; 以“猿啼”传达“悲伤的感情”; 以“鸿雁”传达“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以“月亮”传达“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以“杜鹃”传达“凄凉、哀伤”;
参考答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千山”“万径” 是面的描写;“孤舟蓑笠翁” 是点的描写。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描写雪景,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
千山耸立,万径纵横,山无鸟飞,径无人行,只有一个孤独的垂钓者。点面结合 ,“孤 舟蓑笠翁” 准确形象地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

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留白审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留白审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留白审美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 ",它给读者留下了很多想象留白在艺术创作中应用很广,留白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与留白艺术所谓的‘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意思是计白当黑,能够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顾的成效,能够创建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地。

与西洋绘画中最大的不一样的是,中国画不会画满,而在尺幅上留下大批的空白,让人留下想像的空间。

诗歌和其余文学式样的最大的不一样在于它的‘空白’的艺术创建,这和书画创作极其相像。

在我国传统艺术中,诗和画老是作为姊妹艺术如影相随的,诗情与画意就像同枚硬币的两个面,绘画与诗词所创建的艺术境地常常相通。

好多诗词歌赋都借鉴了绘画的很多的留空手法,获得了有效的审美成效。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珍宝。

它把境界美、音韵美以及真理美交融为一体,产生了特别的审美成效,学生能够从这类艺术中遇到美的熏陶。

古典诗词艺术中特别讲究‘留白’,追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志’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空灵、激荡的艺术境地。

这是对诗歌留白理论最为精粹的阐述,他重申了诗的语言一定特别1 / 5精警、委婉,力争少写甚至不写,让人在艺术空白中作丰富的想象并进行艺术的再创建,即作者经过‘不着一字’的特别艺术手段,给读者留下能够浮想联翩的‘留白’,把创作与赏识,读者与作者联络起来,共同创建了‘尽得风流’的诗歌特别形象——那种余味无量的深沉境界。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的留白特点(一)意象留白留白艺术与我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亲密有关。

从口耳相传的民歌开始,写景则借景抒怀,咏物则托物言志。

所写之光景,就是客观的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就是主观之意。

在乎象的空白中,读者要借助联想、想象掌握诗歌意象,就意会诗歌的要旨,进入了诗歌的境界,感知诗人的感情。

所谓意象的构造,就是指一首诗中的很多意象,或由于近似而相属、或由于相反而比较,或由于联想而相应,此呼彼答、有机发展,成为一系统。

古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备战高考语文古代诗歌解题秘诀及训练

 古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备战高考语文古代诗歌解题秘诀及训练

02 古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赋比兴、抑扬、联想、想象、渲染、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

但在实际做题中,当问到表现手法的时候,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与描写方式也纳入其中,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就是广义的表现手法。

而以下所讲的则是狭义的表现手法,是除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外的常用的诗歌表达技巧。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示例: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赏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技巧,将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罗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

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无尽的情味。

2. 渲染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示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赏析:杜诗一连出现风、天、猿、渚、沙、鸟六个特定镜头,渲染秋江景物凄清肃杀的特点。

3.烘托。

它是通过景物描写、气氛渲染来表现某种情感、情绪的一种手法。

如《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用两个“笼”字渲染出一种迷茫飘渺的气氛,从中流露出诗人迷茫苦闷的情怀,这是非常典型的烘托手法。

◎示例: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赏析:《陌上桑》从观看者的神态来烘托罗敷的美,比从正面直接描写其形貌美在哪里节省笔墨,且更具有艺术魅力。

4、对比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描写手法之衬托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描写手法之衬托

反衬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 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思考:诗歌的情感?其它诗句与它的关联?
诗人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①山月西斜,正面映衬诗人 的惆怅。②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 是“等闲”之事人,但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人、念亲人的惆怅 之情油然而生。
• 2019年浙江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以境衬人 以人衬人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合诗句分析。
(6分)
难题关键:内容?特点?怎样的形象?手法?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正衬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5.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反衬
6.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二、2017年课标全国Ⅰ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问: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
其它衬托
8.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作用:以次衬主,使主体更鲜明、突出。

高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例析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高考语文古典诗词鉴赏艺术手法例析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 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 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 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 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 描写,写罗敷的服饰(fúshì)美;后八句是侧面 描写,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
❖ ②议论③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 言志等)
第十一页,共40页。
陇西(lǒnɡ xī)行四首(其二)练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请赏析(shǎnɡ xī)诗中虚实结合手法。
第三句实写战场的惨烈场面, 第四句虚写亲人的思念。 这一虚一实形成鲜明(xiānmíng) 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 果。
第十二页,共40页。
第二十页,共40页。
拟人(nǐrén)
❖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有促使读者产生 联想,使描写的物、事表现的更生动、更形 象的特点。
❖ 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
❖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 鹤(báihè)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 迫不及待的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 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 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繁华景象, 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 凄凉情景,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 寄寓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第二十三页,共40页。
衬托(chèntuō):正衬、反衬
❖ 衬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主要塑造的 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 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 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的地位——正衬。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几种?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几种?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几种?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三种。

小编收集了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几种?欢迎阅读。

诗歌的表现手法: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等。

4、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1)白描。

中国画技法名。

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

也有略施淡墨渲染。

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

也泛指文学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2)象征。

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

他就象暗喻或明喻省去了第一部分,只留下第二部分,它有自己的实体,却代表另一种东西。

(3)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4)烘托。

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

诗歌常见表现手法

诗歌常见表现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20种常用表现手法盘点在诗歌鉴赏的备考练习中,同学们常常出现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使用时张冠李戴等问题。

为此,现将诗歌鉴赏中20种常用表现手法进行简洁盘点,以便大家更好地应对高考。

1.对比(对照)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该诗通过“春残”、“鸟稀”、“花尽”、“花飞”与“幽竹”的对比,突出幽竹的高尚精神。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

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

2.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朋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

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

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

”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这是虚笔。

3.正意反说(反语)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

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运用反语,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文过饰非、讳疾忌医,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失望之情。

4.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用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愁苦。

贾至《春思二首(其一)》“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现就古人在诗词歌赋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简单归纳如下:一、用典(一)用事:借古抒怀,借历史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场态度等。

(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加深诗词意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常见的用典意思投笔:弃文从武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长城:守边的将士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楼兰:边境之敌瑟瑟:原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折腰:屈身事人杜康:酒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桑榆: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尺素:书信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双鲤,鲤鱼,鲤素:书信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五柳:隐者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鸿鹄:人有远大志向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牧童:淡泊,田园生活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明月:乡愁青云:高的地位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青紫:高官显爵丁香:愁心或情结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蝉鸣:悲秋青天:清官落花:伤春落叶:秋天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梅雨:悠悠愁绪)二、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三、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四、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五、渲染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古典诗词表现手法词典

古典诗词表现手法词典

古典诗词表现手法词典
古典诗词中的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常见的有以下这些:
1.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顶真、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和反复等。

例如,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朱门”,用具体代表抽象。

2. 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等。

3. 描写方法:包括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虚到实、由实到虚;正侧面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抑扬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褒贬结合(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等。

4. 其他表现手法:比如直抒胸臆就是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是将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托物言志是通过描绘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愿望。

[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高中语文诗歌表现手法

[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高中语文诗歌表现手法

[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高中语文诗歌表现手法高中语文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高中语文诗歌表现手法吧~1、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

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2、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一、明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如果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的就是明用典故。

这种现象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见的,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

二、暗用典故。

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

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末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面看来好象是写“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情况。

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

古典诗词中的表达方式 112

古典诗词中的表达方式 112
【析】写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直接 表达了少女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 坦荡、真率而震憾人心。
例8:“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 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 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 里’。” (关汉卿《[双调]•沈醉东风》)
【析】这首曲写送别的场面和依依不舍的 感情,真挚感人。
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 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 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 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抒情方 式
抒情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
【例】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作简要说明。
解析 此诗清新俊爽,明快自然,在李贺诗中是风格独特之作。诗中前两句表达了 对宪宗削藩事业的拥护和投笔从戎的愿望。后两句说,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 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的?也含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对唐王朝重武轻文的 国策不无微辞。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的愿望和建功卫国的理想。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表达的。诗人大发感慨,书生从来无用,应该拿起武器去收取关山。
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描写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 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 《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 节?”

高中诗词表现手法赏析教案

高中诗词表现手法赏析教案

高中诗词表现手法赏析教案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

本节课旨在通过对经典诗词的赏析,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诗词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并能运用这些手法进行简单的创作。

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

我们将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作为案例,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等。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详细解析每首诗的内容和形式,点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例如,在《静夜思》中,我们可以分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的意象美。

诗人通过“明月光”与“地上霜”的比喻,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又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运用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产生共鸣。

在《春望》中,杜甫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感慨。

这里的“国破”与“山河在”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历史的沉重感,也有自然的生机勃勃。

通过对这种对比手法的分析,学生能够理解诗人如何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然的赞美。

教学方法上,我们采用互动式教学。

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分享他们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在点评时,不仅肯定学生的见解,还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拓宽思路。

教师还可以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诗词的理解。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后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

比如,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诗词,运用所学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并尝试创作一首自己的诗。

这样的作业既能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古典诗文08-27 2223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拟人3.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

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这是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杜牧的《赤壁》: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析】文中的"东风"指的是赤壁"火攻"的事;"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

大乔是东吴之主孙权之兄孙策的妻子,小乔石东吴主帅周瑜的妻子,此二人的命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

文中的"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

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再举几个例子:边声"通常是边塞上引发人们悲愁的风声、笛声、马的嘶叫等特声响氛围的借代;"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

因为汉唐是汉民族强盛的代表,所以后世用作其它朝代的代指,多少寓有昔盛今衰的感慨;"阳关""折柳"寄托离别,"鹧鸪""杜鹃"寓有悲愤;"石壕村"代穷苦百姓,"长生殿"代统治阶级......。

5.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6.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7.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8.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析】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9.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10.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迭题乌江亭》)【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1.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

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②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

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③运用历史故事,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反用。

通过反用,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再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

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

鉴赏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了解常用典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

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

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

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1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