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制备工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亚 蛋白质疫苗 单位疫苗
基因缺失疫 核酸疫苗 苗
载体疫苗 核酸疫苗
多糖疫苗
疫苗制备
概述
组分疫苗
是用单一组分制备的疫苗。
类毒素疫苗:用丧失毒性而保留免疫原性的毒素所制 成的疫苗,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亚单位疫苗:病原微生物的表面抗原成分制成的疫苗, 如乙肝表面抗原疫苗。
•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疫苗制备
灭活技术
一、灭活技术
•物理方法灭活
• 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失活,病原体失去传染能 力。菌毒液于水浴(56-60℃),维持1小时。 受热要均匀,注意不同病原体的耐热性。如霍 乱疫苗、布氏菌制剂、假单胞杆菌疫苗等。
• 紫外线:使核酸形成TT二聚体,失去遗传功能。 最大限度保留了完整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但灭 活程度不完全,有光复活的可能性,未在实际 中应用。
疫苗制备
灭活技术
化学方法灭活
一、灭活技术
• 甲醛,β-丙内酯,磷酸三丁酯,丙酮,乙烯亚胺, 双乙烯亚胺,戊二醛,硫柳汞。
• 甲醛灭活: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核酸烷基化。过 程复杂,有时抗原性受到破坏,但病原体仍然存活。 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控制各种条件,如温度、浓度、 时间和pH等,保证疫苗的安全和稳定性。
•体外减活 •温敏性突变 •化学诱变
疫苗制备
减活技术
体外减活技术
体外减活:连续传代减活。病毒可在单一宿主 中反复传代,也可在异源宿主中繁殖连续传代
登革热病毒在狗肾或非洲绿猴肾细胞上系列传 代减毒,达到人用安全性。
卡介苗,传代230代,得到一株致病力完全丧失 的活菌株。
疫苗制备
减活技术
冷适应性减活技术
3)防腐剂:防止外来微生物污染。硫柳汞、2-苯氧 乙醇、氯仿等。
4)稳定剂:乳糖、明胶、山梨醇等。
5)灭活剂:丙酮、酚、甲醛等。
6)其他成分:缓冲液、盐等。
疫苗制备
概述
三、疫苗发展简史
• 1721:英国医师 Edward Jenner,感染牛痘的人不会再 感染天花。
• 1796: Jenner,将挤奶员手上的牛痘溃疡接种8岁男孩 手臂,未感染天花。疫苗接种开始。
• 类预防类生物制品;通过免疫机制预防疾病
• 概念:通过注射或黏膜或口服接种,诱导机体产 生对特定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获得 保护或消灭治疗该病原体的能力。
特殊性:用于健康人群,婴幼儿和儿童为主 要求:绝对安全
疫苗制备
概述
疫苗的分类
材料来源
传统疫苗
新型疫苗 免疫原成分
细菌性疫苗 病毒性疫苗 组分疫苗
收集菌体或细胞,破碎、 过滤、色谱等制备抗原
加入适当的佐剂或生理缓 冲体系制剂成型。
疫苗制备
主要技术
第二节 疫苗制备的主要技术
• 灭活技术 • 减活技术 • 质量控制
疫苗制备
灭活技术
一、灭活பைடு நூலகம்术
• 灭活是破坏微生物的生物学活性,使其 丧失感染力和致病性,尽可能最大限度 保留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 灭活剂:灭活微生物的试剂与化学物质。
• 甲醛一般浓度为0.2-0.4%。可灭活多种病毒和细菌, 乙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狂犬病 毒、人巨噬病毒、甲肝病毒和HIV等,伤寒杆菌、棒 状杆菌、绿脓杆菌。
疫苗制备
减活技术
二、减活技术
减活:使强菌株、毒株转化为弱毒株,残留毒力达 到隐性感染,但不诱生临床症状的安全有效的程度
设计上要在毒力和免疫原性之间平衡,残留毒力达 到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不诱发疾病。毒力与免疫原 性具有一定相关性,毒力越大,免疫原性越强。过 度减毒将导致失去免疫原性。
特点:多种免疫原性和稳定性的抗原,接种途径简便, 一次接种产生多种疫苗肺炎。
结合疫苗是化学方法将两种以上抗原相互偶合制成的 疫苗
疫苗制备
概述
二、疫苗的组成
1)抗原:减活或灭活的病毒或细菌、或提取物、有 效成分等。
2)佐剂:能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增强免疫应答反 应的物质,无毒安全。金属盐类,铝佐剂和油制佐 剂。如Al(OH)3,弗氏佐剂。
制药工艺学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疫苗制备工艺
第一节 疫苗概述 第二节 疫苗制备主要技术 第三节 细菌性疫苗制备工艺 第四节 病毒性疫苗制备工艺
疫苗制备
概述
第一节 疫苗概述
一、疫苗概念 二、疫苗的组成 三、疫苗的发展 四、疫苗制备的基本过程
疫苗制备
概述
1、疫苗(Vaccine)的概念
• 1901:von Behring,发现白喉毒素,获得诺贝尔奖。 • 1909:Calmetee和Guerin在甘油胆汁马铃薯培养基
上,传代230代,制成减毒活疫苗,即卡介苗。
• 1955: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 • 1986:重组乙肝疫苗生产。 • 1990: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多糖结合疫苗生产。 • 1995:水痘疫苗、无细胞型百日咳疫苗生产。 • 2000:结核肺炎球菌疫苗生产。
•脂多糖疫苗:胰蛋白酶水解伤寒杆菌制备。
•优点:减少了机体的反应 •缺点:分子量小,抗原性弱,要加入佐剂,增强免疫 效果。
疫苗制备
概述
联合疫苗
能预防多种疾病的联合制剂,不同抗原进行物理混合 后制成。
多联疫苗:用于预防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白百 破联合疫苗。
多价疫苗:用于同一病原体的不同菌株或不同血清型 引起的同一疾病,如肺炎多糖疫苗,由23种不同血 清型的细菌多糖组成,只能预防肺炎链球菌。
• 1798:医学界正式接受疫苗预防疾病。
• 1884:Pastuer,第一个病毒减活疫苗—狂犬病疫苗。
• 1885:Ferran,霍乱肉汤培养物,开始疫苗的注射。
• 1870:Pasteur,第一个细菌减活疫苗——鸡霍乱疫苗
• 1897:Wright制成伤寒全菌苗。
疫苗制备
概述
三 、疫苗发展简史
疫苗制备
概述
四、疫苗制备的基本过程
•制 备 的 疫 苗 需 进 行生化和免疫及安 全性检定或动物实 验,确定其安全性 和免疫原性。
•疫 苗 制 备 的 生 产 人员、厂房、实验 动物及其他条件要 严 格 遵 循 GMP 的 要 求和管理。
对菌毒株进行优化和筛选, 建立合格完善的毒种库
在完全控制条件下,进行菌 体或细胞培养,合成抗原。
冷适应性稳定减毒策略:低温下能生长,失去毒力 ,达到减毒目的。
病毒表现型和体内减毒定向选择,连续或分段培养 ,低温下的冷适应株或温度敏感株。
流感病毒野毒株适应在较低温度下生长,使其不能 在较高温度下复制,来达到减毒的目的。如H2N2毒 株32℃在鸡胚传20代,在25℃传17代,28℃传8代, 25℃传22代,获得了更加减毒的冷适应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