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和理论成果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整合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wenku.baidu.com
①19世纪末,维新变法思潮。主张设议院、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抨击封建信条。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 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②20世纪初,民主共和思潮。重点在政治领域,批判 封建思想,宣传革命主张。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进一步传播,推动辛亥革命爆发,使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
3.主要内容(以五四运动为界,前期:思想革命和文学 革命;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民主是指民 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 法则。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 向封建礼教。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 从文字、形式到内容等方面进行变革,重要人物有胡适、 陈独秀、鲁迅等。
问题2.如何理解康有为尊孔与打倒孔家店?
★康有为尊孔: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 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 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创造历史根据; ★打倒孔家店: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 指孔教,以改造国民劣根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 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 ★两次运动中的尊孔和倒孔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服务于 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之宗旨。康有为 的调和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是导致运动失败的根源; 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士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是不妥 的,忽略了儒家思想存在的合理成分,对后世也造成了 不好的影响。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的不同遭遇是由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程度决定的。
基础知识过关
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探索)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 国势衰落。 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外患日 深。 ③鸦片战争的失败,使部分有识之士在外患日深的情况 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西方“洋枪洋炮”的 威力和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有识之士) ④西学思想传入,一些士大夫倡导“经世致用”。 2.核心内容和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主要是军事 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4.近现代以来的西方的科技与文化(物理学、 生物学、科技革命、文学艺术)
专题五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和理论成果
近五年全国卷地区命题实况:
2012年,“冲击—反应”模式,12分; 2014年,“三民主义”,4分;“维新思
想”,4分。
2015年, Ⅱ卷“维新思想”,4分。
框架结构
考点一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4.评价 (1)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 斗争,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作用: ①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尤其是青 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②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一次西方民 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 ③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作 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动革命的思想武器。(最重 要的成果)。 ④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 宣传动员作用; ⑤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3)局限: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 片面性;局限在思想文化领域,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建官僚家庭,自幼受过严格封建教育,奉孔子为圣贤。)
★评价: 积极: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 力,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最大的影响,被称为“思想界 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局限:暴露其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性。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 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 存的思想;强调改革教育制度。 ③严复:翻译《天演论》; ·用民权否定君权(指出封建君主皆是“大盗窃国”, 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明中国 要“变法”的道理。 地位: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④谭嗣同(激进派):代表作是《仁学》; 主要思想:抨击纲常礼教、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等, 倡导男女平等; 地位:维新勇士,时代最强音。
2.维新思想的发展——康、梁维新思想 (1)时间:19世纪90年代。 (2)背景: ①政治上,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高潮;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及西学(如进化论、 民权说)的不断传入; ④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作为独立政治力量 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895年,“公车上书”); ⑤实践上,洋务运动破产。 (3)代表人物及主张 ①康有为 活动:·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 想;·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 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在《孔子改制考》 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法的先师。
③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空前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和旧伦理道德,动摇了封建 正统思想的统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易混易错
洋务派与维新派的比较
相同点: (1)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 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2)都是鸦片战争以来“向 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产物;(3)结果都归于失败。 不同点: (1)政治: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维新派主张兴 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2)经济: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 工商业。 (3)思想文化: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 国的制造技艺;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更应该学习先进政治制度等。
想一想: 1.新文化运动前期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康有为尊孔与打倒孔家店?
问题1.新文化运动前期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
★用民主和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是新文化运动的主 要内容。 ★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而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 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 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封建专制制度 的根基,让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 ★提倡新文学(白话文),可以为新文化运动以及其所 追求的民主政治营造新的文化氛围。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
1.背景: (1)内忧外患:①战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②太平天 国运动的威胁。 (2)清政府内部分化,出现了洋务派。 (3)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 化。 (4)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 范)。
2.含义:
“中学”是指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中学为体”,强调 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 “西学”是指西方文化,主要是指近代科学技术;“西 学为用”指采用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朝统治。
★理论特点: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 相结合,借助经学的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 理性。 思考:康有为借助儒家外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②策略考虑:借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理论合理性, 减少阻力; ③主观原因:康有为个人教育、成长经历等。(出生封
三.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和资产阶级维
新派的思想与实践)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1)背景: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②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产生;③洋务运动的开展,弊端显现——局 限于学习西方器物。 (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薛福成等。 (3)思想主张:①政治:变革政治制度,设议院、实 行君主立宪制;②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 商战。③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4)评价:意义:对引导知识分子注意力从工商科技 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启蒙作用,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 基础。局限: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未形成完整的 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3.概况:(1)代表人物:中央以奕,地方以曾国藩、 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2)主张: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 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 采用西方先进科技。 (3)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建立 近代海军; 开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4. 思想实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镇压人民反抗,维护 清朝封建统治。 5.评价:(1)进步性:①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② 冲击了守旧观念,为西学传播创造舆论环境。 (2)局限性:仅仅学习西方物质文明,未触动封建旧制 度,注定了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把先进的生产 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制度上来)
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
1.中国古代的文化(儒家思想的演变、古代中 国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2.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古希腊人文精神起 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3.近现代中国的的先进思想、理论成果及科技、 教育与艺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孙 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理论;现代中国 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到新文化运动)
地主阶级学“器物”(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 争) 资产阶级学“制度”(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 初) 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1915-1919,新 文化运动) 无产阶级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实 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从五四运动到 新中国成立)
★总结: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共同主张。 政治上:变法图存,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化上: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4)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 行变法即戊戌变法,但很快失败。 (5)作用: ①维新思潮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②最大功绩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 国的近代化进程。 ③它所推动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 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激发了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 想解放潮流,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抨击,客观上有利 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国传播。
四.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探索)
1.背景: (1)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 发展; (2)阶级: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共和; (3)思想: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西方 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4)政治:袁世凯出卖国家权益,实行专权,并企图复 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2.概况: ①时间和标志:1915年《青年杂志》(《新青年》)创 刊。 ②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③口号(旗帜):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 ④思想阵地与主要活动基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3.代表人物 (1)林则徐:①主要活动:设立译馆,编译出近代中国 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四洲志》与《各国律例》等 资料。②地位: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①成就:1842年,编撰出《海国图志》(当 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阐述了“师夷长 技以制夷”的思想。②地位: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 启迪作用。 4.影响: (1)积极影响: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 关注世界形势,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 开中国人近代思想先河;冲击传统思想观念,抵抗外侵 体现爱国进步性。 (2)局限: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出发,没有付诸于实践; 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未涉及变革封建制度,带有浓厚纲 常色彩。
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背景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 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 件。 2.传播过程 (1)开始传入: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大 旗。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 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讴歌十月社会 主义革命; (2)广泛传播: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 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 思主义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