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钻孔桩施工方案全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首项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
二、工程数量
***。
三、人员配置
负责人:***
对工程总体负责,负责与外部的协调工作。
技术负责人:***
对工程技术和质量进行全面指导及控制,并督促落实。
生产负责人:***
全面负责项目各项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协调负责人:***
全面负责项目的内部工作考核、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以及环境保护与协调工作。
质检负责人:****
对质量进行控制,负责所有的报检工作、所有的现场数据的记录及所有的外检资料。
试验负责人:**
负责所有的试验工作包括所有的试验资料。
工程部:****
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现场对技术工作进行复核查检,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测量:****
负责测量放样工作,交桩工作,对施工中的测量进行控制。
项目部专职安全员:****
负责工地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
工区现场负责人:****
负责整个施工的过程,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及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工区技术负责人:**
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案进行控制,按技术要求规范施工。
四、施工进度计划
第一根桩的施工时间:*******
五、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一)原材料技术指标与准备
1、材料
(1)水泥:采用石门海螺水泥厂公司生产的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碎石:采用鼎山碎石厂生产的5~31.5mm的碎石;
(3)黄砂:采用洞庭湖的天然砂;
(4)减水剂:采用湖南先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XF-VI减水剂;
(5)水:采用地下水;
(6)粘土:采用外购黄土
(二)施工设备配置
1)技术交底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向各施工队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学习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及《钻孔桩施工方案》,做到人人懂施工、懂技术。
2)施工方案
1、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1.1整平现场:提前整平桩位附近现场,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便于钻机和其它施工机具材料就位。场地位于水中或淤泥中时,用枕木或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平台必须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静、活荷载。
1.2钻机就位:桩点的平面定位采用坐标法,钉固定桩后以全站仪放样,放出中心点及4个护桩点控制护筒下放和钻机定位。并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检验。护筒在加工车间加工成型,运至现场利用吊机辅助下放,人工埋设,护筒周围填土要层层夯实。
1.3护筒埋设:一般埋设深度宜为2~4米,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顺利进行,有冲刷影响的路床,应沉入局部冲刷线以下1.0~1.5m,护筒应高出地面0.3m或高出水面1.0~
2.0m;护筒中心线应与桩中心重合,除设计另有规定外,一般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护筒与桩轴线的倾斜度偏差不得大于1%;干处可实测定位,湿处可依靠导向架定位。
1.4开挖泥浆池配制泥浆,准备制作泥浆用的粘土和其它外加材料等,材料运至现场经自检合格,先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配制。根据设计图纸地质纵断面图示意,本合同段地质土层大致为粉质粘土、粉砂、砂砾。初步拟定泥浆性能指标如下:
相对密度1.02~1.06、粘度16~20Pa·s、含砂率≤4%、胶体率≥95%、失水量(ml/30min)≤20、泥皮厚(mm/30min)≤3、静切力(pa)1~2.5、酸碱度(pH)8~10。
2、钻孔
2.1机具的选择:根据设计图纸所提供的地质资料及钻孔深度计划采用反循环钻机。钻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2.2试钻:由于对地质情况不熟,为了摸清各层的地质情况,并在钻孔时采用相应措施,第一根桩施工作为试钻。根据泥浆带出的沉渣,详细作好记录。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构造与参照的地质资料有出入时,应通知监理及设计代表,以便重新核对地质资料,确定实际桩长、基底标高及调整适宜的钻孔方案。按现场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2.3钻孔:钻机安装在平台上,钻机摆放要水平。钻孔时先将钻具装妥。根据试钻提供的地质情况,采用对应性能指标的泥浆进行钻进,以防造成塌孔和缩径。开钻时应先在孔内灌注泥浆。先空机运转20min确认各部正常后,方可开始钻进。
2.4开始钻进时,适当控制进尺,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防止孔位偏心、孔口坍塌。钻进过程要确保泥浆水头高度高于地下水位1m。
2.5钻进过程中及时滤渣,同时经常注意地层的变化,在地层的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地质的类型,记入记录表中,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钻渣样应编号保存,以便分析备查。
2.6经常检查泥浆的各项指标。
2.7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3、清孔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终孔后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查孔深、孔径、竖直度等指标,合格后应迅速清孔,用抽浆法进行清孔,抽浆清孔比较彻底,适用于各种钻孔方法的磨擦桩、支承桩和嵌岩桩。但孔壁易坍塌的钻孔使用抽浆法清孔时,操作要注意,防止坍孔。抽浆法清孔采用以下方法:用反循环回转钻机钻孔时,在终孔后停止进尺,利用钻机的反循环系统的泥石泵持续吸渣5min~15min左右,使孔底钻渣清除干净。
清孔后的泥浆各项性能指标及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钢筋笼吊装。
4、钢筋制作
4.1钢筋骨架的制作
4.1.1钢筋材料进场后厂家的质检合格证明材料应齐全,项目部试验室按照规范规定频次及时检验其各项力学性能,并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中使用。
4.1.2骨架钢筋主筋计划采用闪光对焊和手工电弧焊方式连接,连接接头质量要符合规范要求,闪光对焊接头包括外观质量、接头处轴线偏移、接头处弯折和力学性能指标等,电弧焊焊接头包括外观质量、搭接长度和力学性能指标等。并应按照规范规定的取样频次取样进行力学拉伸试验,报监理工程师抽检。
4.1.3骨架钢筋制作布设时注意接头要错开布置,确保接头在同一断面数量不超过50%。骨架在现场加工,采用加劲钢筋成型法,较长钢筋骨架分节制作。各节段钢筋间距应准确,确保孔口对接的准确性。加强筋内加焊临时十字撑以增大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制作好的钢筋骨架放置于平整、干燥的场地上,每个加强筋下垫等高的方木与地面脱离,每个节段的钢筋骨架挂好标志牌,同时做好防雨、防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