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物理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电子从外层向内层的跃迁产生了特征X射线。由于不同原子的结合能不同,其产生的特征X射线 的能量也千差万别。 4、影响X射线发射谱的因素 从阴极射向阳极的加速电子不是都具有峰值动能 诊断X射线管靶相对比较厚 低能X射线更容易被靶自身吸收 4 附加过滤器滤掉低能X射线。 X射线波长的分类及应用:
Z3 3 (h)
3、光电子的角分布
相对于X射线光子的入射方向,光
电子沿不同角度方向运动概率不同,形成所谓角分布。设 β 是光电子速度与光速之比。光电子的角分布如图;
4、放射诊断学中的光电效应 有利的方面:能产生好的影像X射线不产生散射,大大减 少了照片的灰雾可以增加人体组织和造影剂对射线的吸 收差别,产生高对比度的照片,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好 处。钼靶乳腺X射线摄影就是利用低能X射线在软组织中因 光电吸收明显的差别产生高对比照片的。 有害的方面:入射X射线通过光电效应可全部被人体吸收, 增加了受检者的剂量。因此,除乳腺摄影外,都采用高千 伏X射线摄影,以减少光电效应吸收而降低吸收剂量。
一、主要内容:1、各种医学成像的辐射波(X射线、γ射线、射频
波、 红外线、超声波等):产生、性能、特点;产生装置的设计原理;辐 射波与人体组织相互的物理机制 2、各种成像的物理原理:辐射波形成过程;数据采集过程;图像重建过程 3、图像质量保证和控制的物理原理。需要表达的人体信息:解剖、生理、心 理三种类型(正常与异常)
N-单位时间
内通过垂直于X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hv-单个光子的能量。因此,N个能量相同的
X射线的总强度:
I IEmax/ Nhomakorabea
N
i
i
hvi
连续X射线谱的强度:
I
E N ( E )dE
0
在医用X射线诊断的实际工作中,连续X射线的总强度(IC)与管电压(U)、管电流(i)、靶原子序数 (Z)的关系可近似为 n
一、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系数 1、线性衰减系数与截面 截面是描述粒子与物质
相互作用概率的物理量,定义为一个入射粒子与单
位面积上一个靶粒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用符号 δ 表示,单位是m2.如果一个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 用有多种相互独立的作用方式,则相互作用的总截
面是:
i
i
设X射线光子平行入射如图1-1,靶粒子数为n,密度密度为ρ,入射光子
根据电磁学理论,电子经过辐射损失的能量为∆E,通过辐射产生的x射线频率由∆E=hᶹ。在连续X射线谱 中有一个最短波长,称为短波极限(λmin)。X射线管中,电子加速电场中获得能量是eU,所以,hᶹmax=eU λmin=hc/eU=1.14/U(nm) 3、特征X射线 高速运动的电子与原子的内层电子相互作用产生辐射。一种不连续的,它只有几条特殊 的线状光谱,这种发射线状光谱的辐射叫做特征辐射,特征光谱和靶材料有关。
数为N0,在厚度x处的光子数为N,光子穿过dx厚度是有dN个光子与物 质发生作用,则有:
dN
Nndx
N N0enx N0eux
u n
线性衰减系数,表示X光子与每单位厚度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的概率,单位是m-1. 线性衰减系数越小光子的穿透能力越强,与入射光子的数量无关,会受到温度、 u n 气压的影响。质量衰减系数
第二节 X射线场的空间分布
X射线在介质中传播时不是一条直线,辐射是有空间分布的。这个分布特点对医
学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掌握它的特点是很重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它的 分布特性:
1. X射线的强度 X射线在空间某一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射线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
积上的光子数量与能量乘积的总和。设能量相同的x射线的强度为I/,则 I/=N.hv
名称 极软X射线X射线 软X射线X射线 硬X射线X射线 极硬X射线X射线
管电压(kv)kv) 5~20 20~100 100~250 250以上以上
最短波长(nm)nm) 主要用途 0.25~0.062 0.062~0.012 0.012~0.005 0.005以下以下 软组织摄影、表皮治疗 透视和摄影 较深组织治疗 深部组织治疗
第一节 X射线的产生
一、X射线管
X射线产生的三个条件:1、电子源 2、高速运动的电子流(高电压产生强电场;高度的 真空空间) 3、X射线靶 X射线管:高速电子撞击金属靶面产生 X射线的真空电子器件。按照产生电子的方式,X射线 管可分为充气管和真空管两类。 X射线管的结构:
1、阴极 是X射线管的负极,由灯丝和聚焦罩两部分组成。灯丝的加热电流称为 灯丝电流(几个至几十个安培);阴极与阳极间的强电压称为管电压(40-140KV); 阴极与阳极间的电流称为管电流(几个到几百个毫安培);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它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1895年、放射线-1896年、电子1897年)之一,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 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 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很短约介于0.01~100埃之间。 X射线的发现:1895年11月8日傍晚,他研究阴极射线。为了防止外界光线对放 电管的影响,也为了不使管内的可见光漏出管外,他把房间全部弄黑,还用黑色 硬纸给放电管做了个封套。为了检查封套是否漏光,他给放电管接上电源,他看 到封套没有漏光而满意。可是当他切断电源后,却意外地发现一米以外的一个小 工作台上有闪光,闪光是从一块荧光屏上发出的。然而阴极射线只能在空气中进 行几个厘米,这是别人和他自己的实验早已证实的结论。于是他重复刚才的实验, 把屏一步步地移远,直到2米以外仍可见到屏上有荧光。伦琴认为这不是阴极射线 了。伦琴经过反复实验,确信这是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新射线,便取名为X射线。
二、X射线的产生机制
1、电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电子以高能高速(0.55c) 的状态撞击钨靶,高速电子到达靶面,运动突然受到阻止,其动能的一小部分便转化为辐射能,以 X 射线的形式放出.电子的能量损失分为:碰撞损失和辐射损失 碰撞损失:高速运动的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时只涉及原子的外层电子。高速运动的电子与外层电子 相互作用产生时,可以使原子激发或电离。主要产生热量,99.1% 辐射损失:高速运动的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时,只涉及原子的内层电子和原子核。特征辐射:高 速运动的电子与原子的内层电子相互作用产生辐射。一种不连续的,它只有几条特殊的线状光谱,这种 发射线状光谱的辐射叫做特征辐射,特征光谱和靶材料有关。轫致辐射:当高速电子流撞击阳极靶受 到制动时,电子在原子核的强电场作用下,速度的量值和方向都发生急剧的变化,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光 子的能量而辐射出去,这就是轫致辐射。 x射线管在管电压较低的时,被靶阻挡的电子的能量不越过一定限度,只发射连续光谱的辐射。 2、连续X射线 当高速电子流撞击阳极靶受到制动时,电子在原子核的强电场作用下,速度的量值和 方向都发生急剧的变化,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光子的能量而辐射出去,辐射出的X射线能谱是连续的。
0
的x光,其波长的增量随散射角的不同而变化。这
种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用经典电磁理论来解释康普顿效应时遇到了困难(单色电磁 波作用于比波长尺寸小的带电粒子上时,引起受迫振动,向各方向辐射同频率的电磁波)。康普顿借助 于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从光子与电子碰撞的角度对此实验现象进行了圆满地解释。他认为这是光子和 电子碰撞时,光子的一些能量转移给了电子,康普顿假设光子和电子、质子这样的实物粒子一样,不仅 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碰撞过程中能量守恒,动量也守恒.按照这个思想列出方程后求出了散射前后 的波长差,结果跟实验数据完全符合,这样就证实了他的假设。
2、质能转换系数和质能吸收系数 为了方便描述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的能 量转移和吸收
二、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线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有电子逸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1、作用过程 能量为hv的X射线光子通过物质时,与物质原子的轨道电子发生相互作用,把全部能量 传递给这个电子,光子消失,获得能量的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原子的内层 出现空位轨道,原子处于激发态,外层电子回迁填补空位,并发射特征X射线,这个过程称为X射线的光 电效应。 由能量守恒知:hv=Ee+Eb 其中,hv是入射X射线的能量;Ee光电子的动能;Eb是原子第i层电子的结合 能 2、作用系数 若X射线光子通过单位距离的吸收物质时,因光电效应而导致的衰减称为光电线性减系 数,用符号uT表示,而光电质量系数用符号uT/p表示,则有:
Z3 3 (h)
三、康普顿效应 1、作用过程 当入射X射线光子与原子内的一个轨道 电子相互作用,光子损失一部分能量,并改变运动方 向,电子获得能量而脱离原子,这个过程称为康普顿 效应(康普顿散射)损失能量后的X光子称为散射光 子,获得能量后的电子称为反冲电子。
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通过实物物质发生散射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散射 光中除了有原波长λ 0的x光外,还产生了波长λ >λ
根据图1-20,由相对论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散射光子能量hʋ/和反冲电子动能E的计算公式:
hv'
hv 1 (1 cos )
二、主要作用:1、x射线物理学是医学影像学的开拓者
2、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是物理学发展的充分体现。X射线、磁共振、核物理等。
第一章 X射线物理
本章将介绍X射线的产生过程、辐射场及在物质中的 衰减。 X射线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X射线 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更短(约在0.001~100纳米, 医学上应用的X射线波长约在0.001~0.1纳米之间), 它的光子能量比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大几万至几十万倍。
医学影像物理学
主讲:***
课程简介
全书共分六部分(十二章) 1、X射线(物理原理;成像方法) 2、磁共振(物理原理;成像方法) 3、核医学(物理原理;成像方法) 4、超声波(物理原理;成像方法) 5、红外线(物理原理;成像方法) 6、电离辐射(物理原理;防护方法)
绪论
医学影像物理学 本质:物理学+医学影像 目的:解决生命科学的问题 方法:利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借助仪器设备对生 命体开展分析、解释、处理
I C K1iZU
特征X射线的总强度(Ik ) 2、X射线的量与质
I k K2i(U U k )n
X射线的量决定于X射线束中的光子数。 X射线的质又称线质,它表示X射线的硬度,即穿透物质本领的大小。
3、影响X射线强度的因素
靶材料、管电压、过滤器、管电流、距离。
二、X射线强度的空间分布 从X射线管焦点上产生的X射线,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即在不同方向角上的辐射强度 是不同的。这种不均匀的分布称为辐射强度空间分布或称辐射场的角分布。 1.薄靶周围X射线强度的空间分布:如图
2、阳极 阳极就是X射线管的正极。两类:固定(小型机)、旋转(大型机) 阳极的主要功能:(1)是一个导电体,把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流通过射线管电 缆与阴极形成一个回路。(2)阳极为X射线靶提供支撑。(3)是一个良好 的热辐射体。 X射线靶:镶嵌在阳极上,受电子轰击的部分。通常为钨合金(钼、铑) 钨靶的特点:①原子序数高Z=74,产生X射线的效率高②热传导性与阳极的铜材 料几乎完全相同③具有很高的熔点3410℃ 3、X射线管的焦点 实际焦点:面积大小会影响到散热和影响的清晰度。 有效焦点:圆形比较理想。 大多数X射线管的焦点不是一个常数,随管电流和管电压而变化。
2.厚靶周围X射线的强度的空间分布
医疗诊断方面的X射线管的阳极靶较厚,称为厚靶X射线管。
第三节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当X射线通过物质时,X射线光子 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结果射线的一 部分能量或全部转移给物质,如果吸 收物质是生物组织,足够的能量可以
沉寂在细胞内,破坏其再生殖能力。
但大部分能量转化为热量,产生非生 物效应。这个过程相当复杂,如图: 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有光 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 还可产生相干散射、光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