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章节题库(教育财政)【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教育财政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财政的首要职能是()。

A.选拔录用教育财务行政人员

B.配置教育资源

C.筹措教育经费

D.改善教育投资效益

【答案】C

2.可以为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执行和考核提供第一手资料,监督教育资金的收支活动,以保证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的教育财务行政基本制度是()。

A.预算制度

B.审计制度

C.决算制度

D.会计制度

【答案】D

3.根据我国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预算时,必须根据地方财力,逐步实行()。

A.定额加比例的办法

B.定额加专项的办法

C.项目加比例的办法

D.项目加额度的办法

【答案】B

4.当前我国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考虑国家财力和个人收益的情况,国家教育财政拨款应当向()。

A.基础教育倾斜

B.职业教育倾斜

C.高等教育倾斜

D.成人教育倾斜

【答案】A

5.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经费预算是按()编制的。

A.实际开支

B.学年度

C.上级下达的任务

D.年度

【答案】D

6.中央政府将对西部地区投资30亿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这笔费用属于()。

A.教育事业费

B.教育基本建设费

C.教育人事费用

D.教育公益费用

【答案】B

7.教育财务行政活动中,决算反映的是()。

A.年度经费预算状况

B.年度经费收支状况

C.年度经费支出状况

D.年度经费分配状况

【答案】B

二、名词解释

1.教育成本

答:教育成本是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货币表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按不同标准,教育成本有不同分类:①社会平均成本和个别成本;②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③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④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⑤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⑥生均年教育成本和生均全期教育成本;⑦教育要素成本、教育工资成本、教育边际成本、教育单项成本、教育精神成本等。

从成本核算角度,有不同计算公式:①教育成本=教育社会成本+教育个人成本;②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③教育成本=教育固定成本+教育变动成本。研究教育成本,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和分析,有助于教育部门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提高教育和学校管理水平,有助于教育计划和学校计划的编制,教育经费的合理负担等。

2.教育投资

答:教育投资也称教育资源、教育投入、教育经济条件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用于教育、训练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从投资对象来说,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①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投资,以培养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这是主要部分;②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以提高在职劳动力的智力水平,包括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干部教育、知识分子教育,以及电大、函授大学和各种形式的业余教育的投资。从投资者即投资主体来说,教育投资主要包括国家投资、集体企事业单位投资和个人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具有周期性长、弹性大、长效性、间接性、多效性、高效性和特效性等特点。教育投资来源是多方面、多渠道的,主要包括国家投资、社会投资和受教育者家庭或个人投资。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实行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团体和劳动群众多渠道筹集的方针。

3.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

答: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教育成本有两个构成要素,一是来自学生的成本,另一个是来自非学生方面的成本。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指教育成本改变了过去完全由国家来承担的状况,而形成了教育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投入机制,实现了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多方参与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4.教育需求

答:教育需求,就社会而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对各类专门人才和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是指个人和家庭为满足某种精神和物质需要,对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要求。前者由一定社会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规模和速度决定。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是制定教育发展计划的依据。后者受个人精神充实的欲望、就业与收入的选择、家庭经济条件和对子女未来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来看,亦受人口增长,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经费预算单列的基本内涵。

答:教育经费是指为教育事业发展或组织化、制度化了的教育活动所支出的费用。教育经费预算单列的基本内涵有四点:

(1)提高教育经费预算的等级,将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合并,由款级升格为类级,将教育经费在国家预算支出中的第二次分配升格为第一次分配。

(2)赋予教育部门对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权。教育经费预算在平衡教育经费需求和供给的基础上编制,先由教育部门按教育经费的需求预算,然后会同财政和计划部门,根据国家财政可能,平衡需求与供给,提出教育经费预算建议并纳入国家预算,报同级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3)教育经费的分配权和管理权归教育部门。包括教育经费在内的国家预算经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由财政部门划拨给教育部门,教育经费在各级各类教育和学校(包括非教育

部门举办的教育和学校)的分配、管理、监控由教育部门行使。

(4)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到县级。目前我国的财政分为中央、省、市、县四级,因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到县级。

2.什么是教育费附加?它属于什么性质的经费?它的使用范围是什么?

答:(1)教育费附加的含义

教育费附加是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扩大教育经费来源,国家规定计征并主要用于发展义务教育事业的一种税收。

(2)教育费附加的性质

教育费附加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但不属于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它不能用以顶替教育财政拨款,否则就失去其扩大教育经费来源的本意。因而必须做到按专项经费管理,实行专款专用。

(3)教育费附加的适用范围

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办学条件和补充学校公用经费。农村乡统筹中的教育费附加,由乡人民政府组织收取,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代为管理或者由乡人民政府管理,用于本乡范围内乡、村两级教育事业。

3.说明教育经费的衡量指标。

答:一般情况下,教育经费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1)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教育经费提供了可比参数。以2005年为例,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中亚平均为3.2%,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平均为4.7%,北美和西欧平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