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逻辑推理
判断推理逻辑推理常考知识点

判断推理逻辑推理常考知识点一、逻辑推理基本概念。
1. 命题。
- 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例如“今天是晴天”就是一个命题。
- 简单命题: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命题的命题。
像“小明是学生”。
-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通过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命题。
如“小明是学生并且小红是老师”,其中“并且”就是逻辑联结词。
2. 逻辑联结词。
- 且(∧):表示两个命题同时成立。
例如,命题p:小明是男生,命题q:小明是学生,那么p∧q表示小明是男生并且是学生。
当p和q都为真时,p∧q才为真。
- 或(∨):表示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成立。
比如命题p:今天是周一,命题q:今天是周二,p∨q表示今天是周一或者是周二。
只要p、q中有一个为真,p∨q就为真。
- 非(¬):对一个命题进行否定。
若命题p:小李是好人,那么¬p:小李不是好人。
p为真时,¬p为假;p为假时,¬p为真。
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充分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但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例如,如果天下雨(A),那么地面湿(B),天下雨是地面湿的充分条件。
- 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简称必要条件。
只有年满18周岁(A),才能有选举权(B),年满18周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
1. 三段论推理。
- 定义: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
- 规则:- 在一个三段论中,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 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那么结论也是否定的;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
完整版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一、演绎推理1.指的是通过一些的前提来论证从而推断出某个结论。
2.基本原则:头脑清空原则(按人家来,不要按自己的来)题设为真原则(人家题设说的是绝对不可怀疑的)形式统一原则3.解题步骤:(1)看问题,定题型;(2)看题目,做简化;(3)据技巧,得答案。
4.演绎推理的分类:(1)论证类——加强论证型——减弱论证型(2)结论类——形式推理结论类:侧重规则的考察——日常推理结论类:侧重脉络的考察(一)形式推理结论类1.分类:有真有假型;翻译推理型(强调对于肯定确定信息的认识);排列组合型(匹配型的题型);集合运算型(很像数学的一种题型)2.有真有假型:1)首先看矛盾;其次看包容;然后看反对;最后带题中(实在不行就代入排除法)(2)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两者构成整个全集,如生和死;——A:其矛盾关系为否AA且B:其矛盾关系为否(A且B)即否A或否BA或B:其矛盾关系为否(A或B)即否A且否BA能够推出B :其矛盾关系为A且否B所有:其矛盾关系为有的不必然:其矛盾关系为可能不——即首先要寻找矛盾关系,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能用在很多地方,不光是在这里。
比如说在后来的削弱关系中,矛盾是最强的削弱关系——构成矛盾关系的主体一定相同,这是观察矛盾关系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
(3)包容关系:——当不能发现矛盾关系时,我们就要看包容关系,即寻找看几个关系之间是否存在包容。
——即要寻找包容关系,几个关系如果为包容关系,则他们同时为真或为假(这和矛盾关系刚好相反),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
--- 若A能推出B:则包容关系为若A为真则B为真+若B为假则A为假只有一真,则 A 必为假——即“一真前假” 只有一假,则 B 必为真——即“一假后真”所有:则包容关系是能够推出某人、有的A且B:则包容关系是能过推出A (B)、A或者B(4)反对关系:——对于两个“有的” 的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对于两个“所有” 的反对关系,“必有一假”;(5)当题目中有多真多假时,可以利用矛盾或包容或反对关系将其转化为一个真或假再解。
【判断推理】逻辑基本知识

逻辑基本知识一个符号两种条件A(充分)→B(必要)表必要的词语:基础、关键、前提、必须、需要、离不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忠于箭头”肯定向右,否定向左例题无论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即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由此可以推出:A.如果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就是没有搞好环境保护B.只有搞好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即使没有搞好环境保护,也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D.只有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才能搞得好是必要前提(=必要条件),谁是必要谁在后。
“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分析选项:A选项,如果...就...,前推后,“-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不一致”。
错误。
B选项,只有...才...,后推前,“一致”。
正确。
C选项,并列,且关系,“A且-B,与题干矛盾”错误。
D选项,只有...才...,后推前,“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一致”。
错误。
命题形式与真假命题的形式A→B(原命题)等价于-B→-A(逆否命题)-A→-B(否命题)等价于B→A(逆命题)命题的真假A为真 B为真 A->B为真A为真 B为假 A->B为假A为假 B为真 A->B为真A为假 B为假 A->B为真喝酒表三种推理方式演绎推理(三段论)我国的佛教寺庙分布于全国各地,普济寺是我国的佛教寺庙,所以普济寺分布于我国各地。
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A.父母酗酒的孩子爱冒险,小华爱冒险,所以小华的父母酗酒B.文明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是文明公民C.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减少,大学生小飞不是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大学的机会不会减少D.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D选项,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他是独生子女,他娇生惯养。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涉及到一些常用的公式,具体如下:
1. 充分必要条件公式:表示条件A是事件B发生的充分条件,也是事件B 发生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充分必要条件公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如果A,则B;反之,如果非B,则非A。
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A↔B。
A是B的充分条件,可以表示为A→B。
B是A的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B→A。
2. 命题逻辑公式:通过对命题的逻辑连接和推理,来判断命题的真假。
常见的命题逻辑公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与(∧):表示两个命题都为真时,结果为真;一方为假时,结果为假。
或(∨):表示两个命题有一个为真时,结果为真;两个都为假时,结果为假。
非(¬):表示对一个命题否定,即取反。
蕴含(→):表示如果A成立,则B也成立。
等价(↔):表示A成立当且仅当B成立。
3. 翻译推理:
“如果...就...” 翻译规则:前句推出后句。
“只有...才...” 翻译规则:后句推出前句。
“且” 口诀:全真为真,一假全假。
“或” 口诀:一真既真,全假为假。
4. 逆否命题: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否前肯后无必然结果,只能推出可能性结果。
5. 摩根定公式:
-(A 且 B)=-A 或-B
-(A 或 B)=-A 且-B
这些公式在行测逻辑判断推理中应用广泛,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解答相关题目。
行测逻辑判断(判断推理)核心知识

目录1 逻辑判断题型目录 (3)2 真假推理 (4)2.1 解题步骤 (4)2.2 如何“找关系〞〔单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4)单句间的逻辑关系 (4)逻辑关系的概念解释与比照〔选学〕 (5)2.3 如何“定真假〞 (6)3 翻译推理 (6)3.1 单句的翻译与推理 (6)单句的翻译〔单句部的逻辑关系〕 (6)单句的否认 (6)单句的等价 (7)3.2 复句的翻译与推理 (7)复句的四种命题 (7)逻辑符号的含义 (7)复句的翻译与推理规那么 (7)寻找确定信息 (8)4 分析推理 (8)4.1 选项信息充分型 (8)4.2 题干信息充分型 (8)5 归纳推理 (9)6论证〔加强论证、前提论证、削弱论证〕 (10)6.1 论证根底知识 (10)6.2 论证的主要题型技巧 (11)加强型题和削弱型题的比照 (11)加强型题和前提型题的比照 (11)不能加强〔或削弱〕论点的情况 (12)1 逻辑判断题型目录2 真假推理2.1 解题步骤2.2 如何“找关系〞〔单句之间的逻辑关系〕M集合与N集合的所有关系只有4种:〔1〕相离;〔2〕相交;〔3〕包含;〔4〕全同。
〔看到此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
对!就是与“类比推理〞中的某些知识点一样。
〕而一个点与一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就只有两种:要么点在集合外;要么点在集合。
2.3 如何“定真假〞注:此表可根据逻辑关系图线条数由少到多的顺序去记忆〔线条数最少的是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最多的是推出关系〕。
3 翻译推理3.1 单句的翻译与推理简单的说单句就是很简单的句子,一般只有一个句号。
3.2 复句的翻译与推理(1)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型〕。
即“推出关系〞的“前推后〞。
(2)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型〕。
即“推出关系〞的“后推前〞(3)选言命题。
即“或关系〞。
(4)连言命题。
即“且关系〞。
〔插一句:简单地说复句就是两个单句组成的句子〕(1)“⟶〞〔“推出〞〕:“前者⟶后者〞,如:收获⟶播种;三睡午觉⟶华盛顿是美国首都。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一、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嘿,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呀。
1.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这就像是一个规则,要是前面的条件成立,那后面的结果肯定就会出现。
反过来呢,如果后面的结果不成立,那前面的条件肯定也不成立啦。
比如说,如果是下雨(前)就会地湿(后),要是地没湿,那就肯定没下雨。
2. 否前肯后推可能
要是前面的条件不成立,或者后面的结果成立了,那这个时候呀,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性,不能确定一定是怎么回事。
就好比说,不下雨的时候,地有可能湿(因为可能有人泼水之类的),地湿的时候,也不一定就是下雨导致的。
3. 两个所有至少一假
如果有两个都是说“所有”的情况,那这里面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哦。
比如说,所有的苹果都是红的,所有的苹果都是绿的,这俩肯定有一个是错的呀。
4. 两个有的至少一真
要是出现两个都是“有的”的说法,那这里面至少有一个是真
的呢。
像有的花是红色的,有的花是白色的,这两个说法里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5. 所有可以推有的
要是所有的东西都有某个特征,那肯定有的东西就有这个特征啦。
就像所有的鸟都会飞,那当然有的鸟会飞咯。
6. 必然推可能
如果一件事是必然会发生的,那它肯定是有可能发生的啦。
比如说,太阳必然从东方升起,那太阳肯定是有可能从东方升起的呀。
宝子们,把这些口诀记住,做判断推理的时候就会轻松不少呢!。
逻辑判断

图形判断:图形推理就三类变化:数量位置样式数字规律推理:特点:乱—数—素—位置—样式的内在属性变化类型:点(交点,断点);线(线段,笔画);角(个数,角度);面(个数,面积);素(种类,个数)。
整体不行了的时候就分部分:分样式;分位置(上下左右,里外)位置规律推理类特点:各图元素组成基本相同,位置上变化明显变化类型::静态关系:上下左右里外;相切与外离;平衡位置动态变化:平移:移动距离,移动方向旋转:旋转角度;顺时针和逆时针(使用箭头标识)时针法(三点来确定)翻转样式规律推理:特点:各图元素组成相似;图像部分元素非实质性残缺变化类型:内在属性:封闭;曲直;对称;凹凸;外在形状:形状不变,样式遍历(补全):形状数目不变,顺序可以变化;形状变化,加减同异空间重构类:折叠图形型:一个面,寻找特殊面;两个面,就看相对关系:看且仅能看到一个面;相邻关系:观察公共边和公共交线三个面,用时针法,答案同构的不是正确答案平面组成型(拼图中间的线还在):数个数,数时针平面拼合型:平行等长消去线条拼合型:答案比较求异类比推理:本质:二元关系;方法:3个技巧集合概念:全同关系;并列关系;包容关系。
映射关系:必然属性和或然属性;一一对应和非;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解题方法:看词性;造句子;想逻辑逻辑判断:显性结论类:有真有假型:首先看矛盾,其次看包容,然后看反对,最后带题中。
矛盾关系:矛盾双方主体要相同,一真一假A ---A ;A且B —(A且B)—A或—B;A或B —(A或B) —A且—B;A→B A且—B;所有有的不;必然可能不;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
”乙说:丁不是团员。
”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
”丁说:乙也不是团员。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判定肯定是真的一项为()。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C.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包容关系:一真前假,一假后真(一真假是题型,后面的是箭头位置假真是结果)甲、乙、丙、丁四同学在一起议论本班参加A 活动的情况。
逻辑的判断和推理

逻辑:逻辑必须正确,否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无效
结论:结论必须符合前提和逻辑,否则推理无效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 系
归纳推理的有效性
•
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
•
归纳推理的有效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和数量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偏差的影响
非形式逻辑错误
诉诸情感:通过情感诉求来影响判 断
诉诸权威:通过权威人士的观点来 影响判断
诉诸传统:通过传统观念来影响判 断
诉诸无知:通过缺乏证据来影响判 断
诉诸大众:通过大众观点来影响判 断
诉诸恐惧:通过恐惧心理来影响判 断
05
推理的实际应用
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是法 律实践中的重 要环节,用于 判断案件事实
类比推理的步骤:确定两个事物 之间的相似性,得出结论
类比推理的应用:在科学研究、 日常生活等领域广泛应用
04
推理的逻辑错误
形式逻辑错误
循环论证:在论证过程中, 使用已经被假设为真的前提 进行论证
偷换概念:将不同的概念混 淆,导致推理错误
非黑即白:认为事物只有两 种可能性,忽略了其他可能
性
滑坡谬误:将可能性夸大, 导致推理错误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类比推理的有效性
类比推理的定义:通过比较两个 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得出结论的 推理方法
类比推理的局限性:不能保证结 论的准确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一、演绎推理1. 指的是通过一些的前提来论证从而推断出某个结论。
2. 基本原则:头脑清空原则(按人家来,不要按自己的来)题设为真原则(人家题设说的是绝对不可怀疑的)形式统一原则3. 解题步骤:(1)看问题,定题型;(2)看题目,做简化;(3)据技巧,得答案.4. 演绎推理的分类:(1)论证类——加强论证型-—减弱论证型(2)结论类—-形式推理结论类:侧重规则的考察——日常推理结论类:侧重脉络的考察(一)形式推理结论类1. 分类:有真有假型;翻译推理型(强调对于肯定确定信息的认识);排列组合型(匹配型的题型);集合运算型(很像数学的一种题型)2。
有真有假型:(1)首先看矛盾;其次看包容;然后看反对;最后带题中(实在不行就代入排除法)(2)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两者构成整个全集,如生和死;——A:其矛盾关系为否AA且B:其矛盾关系为否(A且B)即否A或否BA或B:其矛盾关系为否(A或B)即否A且否BA能够推出B:其矛盾关系为A且否B所有:其矛盾关系为有的不必然:其矛盾关系为可能不——即首先要寻找矛盾关系,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能用在很多地方,不光是在这里。
比如说在后来的削弱关系中,矛盾是最强的削弱关系——构成矛盾关系的主体一定相同,这是观察矛盾关系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
(3)包容关系:——当不能发现矛盾关系时,我们就要看包容关系,即寻找看几个关系之间是否存在包容。
——即要寻找包容关系,几个关系如果为包容关系,则他们同时为真或为假(这和矛盾关系刚好相反),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
—-若A能推出B:则包容关系为若A为真则B为真+若B为假则A为假只有一真,则A必为假——即“一真前假"只有一假,则B必为真—-即“一假后真"——所有:则包容关系是能够推出某人、有的A且B:则包容关系是能过推出A(B)、A或者B(4)反对关系:-—对于两个“有的”的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对于两个“所有”的反对关系,“必有一假”;(5)当题目中有多真多假时,可以利用矛盾或包容或反对关系将其转化为一个真或假再解。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逻辑判断为了便于考生掌握考点,有效地管理和调用相关的常识、方法和技巧,本书根据试题常见的考点,首先提供几个好理解、易操作的快读、快解方法,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这些快读、快解方法,都是针对历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点和题型积累起来的经历和技巧,在应试中十分重要。
当然,当了解必要的逻辑常识后,这些方法的应用就更为灵活。
一快读快解应用篇——真题考点经历精选快读快解口诀集锦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对应关系杂排除做首选具体有疑问果断选宏观可能不推“必〞局部不推“全〞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强弱相比拟选最才保险概念有内涵留神被偷换分析必弄清论据和论点发现联结词规那么用在先分析巧运用解题思路宽口决局部讲解:1.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试题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
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那么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
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不鲜。
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比方:“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1〕四人中,两人老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老实一个撒谎。
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老实一个撒谎。
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

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一、逻辑判断类1.性质判断推理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命题或者直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性质判断通常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个要素组成。
性质判断根据量和性质共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
这类题目是逻辑判断中常见的考点。
【例题】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B.多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D.有的个体商贩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答案】D【解析】题干的意思是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是假判断,由传统逻辑方阵E假则I 真。
还原成同一素材判断就是:有的个体商贩有偷税。
故答案选择D2.三段论推理三段论,也叫做三段论推理,就是通过一个共同的概念将两个性质判断联结起来,由此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作结论的推理方法。
三段论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M——PS——MS——P【例题】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历害,所以,我很聪明。
以下哪一项揭示了上述推理是明显错误的?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很好。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D.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
【答案】D【解析】题干是第二格的三段论,聪明人只是近视眼中的一部分,我近视厉害,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可是有可能我聪明,也有可能不聪明。
用欧拉图可以表示成为A是聪明人B是近视眼人,我在B中,可能在A中,也可能不在A中,故我是否聪明不确定。
以此,犯同样错误就是D。
故答案选择D。
3.关系推理事物或对象不仅具有各种性质,而且事物或对象之间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
逻辑把断定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关系的判断叫做关系判断。
逻辑判断推理中常用的逻辑公式

逻辑命题与推理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对当关系推理、三段论、复合命题推理、关系推理和模态推理可能性推理:归纳推理(枚举归纳、科学归纳)、类比推理命题直言命题的种类:(AEIOae)⑴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SAP)⑵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SEP)⑶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SIP)⑷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SOP)⑸单称肯定命题:某个S是P(SaP)⑹单称否定命题:某个S不是P(SeP)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对当关系:矛盾关系、(上)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从属关系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同假。
主要有三组:SAP与SOP之间。
“所有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与“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SEP与SIP之间。
“所有同学考试不及格”与“有些同学考试及格”SaP与SeP之间。
“张三考试及格”与“张三考试不及格”上反对关系:具有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可以同假。
即要么一个是假的,要么都是假的。
存在于SAP与SEP、SAP与SeP、SEP与SaP之间。
下反对关系: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
即要么一个是真的,要么两个都是真的。
存在于SIP与SOP、SeP与SIP、SaP与SOP之间。
从属关系(可推出关系):存在于SAP与SIP、SEP与SOP、SAP与SaP、SEP与SeP、SaP与SIP、SeP与SOP 六种直言命题之间存在的对当关系可以用一个六角图形来表示,“逻辑方阵图”SAP SEPSaP SePSIP SOP直言命题的真假包含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复合命题:负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的一般公式:并非P联言命题公式:p并且q “并且、…和…、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选言命题:相容的选言命题、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相容的选言命题公式:p或者q“或、或者…或者…、也许…也许…、可能…可能…”【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即可。
逻辑判断--真假推理题型

逻辑判断--真假推理题型真假推理题的考查方式比较固定,因此,相对的解题技巧比较成熟,只要考生学会了相应的技巧,并且加以练习,那么国考中的真假推理题一定可以迎刃而解。
真假推理题一般在题干中给出4至5个简单命题,然后告诉考生这几个命题中只有一个命题为真,或者只有一个为假,最后问四个选项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碰到此类出题形式的真假推理题,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这几个命题中到底是只有一个为真,还是只有一个为假,又或是两真两假的情况。
再根据这个已知信息,从几个给出的命题中找出矛盾关系。
所谓矛盾关系就是两者对立,只能一真一假。
找到矛盾关系之后,既可确定这已知的一真或是一假必然出现在这对矛盾关系中。
于是可以判断除矛盾关系外的几个命题一定为真或者一定为假。
最后根据真假信息来确定答案。
以上方法是解真假推理题的一个非常常用的技巧,接下来结合几个真题实例来详细讲解这种方法的运用。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
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
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
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
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
逻辑判断

解题方法
方法一:首先找矛盾 方法二:其次看反对
常用的两组反对关系 1.所有是 与 所有不是
关键看其余 关键看其余
两个“所有”,必有一 假 2.有的是 与 有的不是 两个“有的”,必有一 真
•
•
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 名工作人员。 有的是 (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有的不是 (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A (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这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 了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12 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人会使用 D.不能确定
2、所有是 3、所有不是
与 与
有的不是
有的人没考上公务员
例:所有人都考上公务员 与
有的是
例:所有的人都没考上公务员 与 有的人考上公务员
例1.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 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 会“。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A.甲 B.乙 A C.丙 D.无法判断
能干
关心
关心
开明
A→B ,B →C
A →C
真假推理
逄格丰
panggf@
题型判断方法
(1)上述只有一个是假的,那么可以推出 (2)上述只有一个是真的,由此可见 真假推理
解题思路
方法一:首先找矛盾
1、A 与 -A
例:丁是杀人犯 与 丁不是杀人犯
关键是其余
经常用到的矛盾关系(一)
甲:有的是
丁:所有不是
矛盾
老王在A市有两套住房,一套自己居住,另一套闲置。老 张是老王的朋友,一直居住在B市,现由于工作原因,需 要在A市长期租住。老张希望租老王闲置的那套房子,老 王说:‚我女儿两个月后大学毕业,如果她毕业后不回A 市工作生活,我就把房子出租给你。‛ 下列选项中,哪些 为真,可以证明老王没有说真话?( 四川-2010.11.6) ①老王的女儿毕业后留在C市工作生活,老王拒绝把房 子租给老张 ②老王的女儿毕业后回到A市工作生活,老王把房子租 给老张 ③老王的女儿毕业后回到A市工作生活,老王拒绝把房 子租给老张 A. ① B. 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一、必然性推理概念间关系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三段论推理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假言命题模态命题智力推理❖概念间关系(概念,是构成命题与推理的基础,只有表达了一类事物的词语才是概念)①四种概念间关系(概念所表达的事物范围概念的外延)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A B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无重合)A B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重合部分,也有不重合部分)A B真包含(于)关系 AB②用概念间关系表示直言命题直言命题(简单命题),是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单句❖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不同直言命题之间在真假方面所存在的制约关系)所有A是B...。
....。
...。
.。
..。
.。
.反对..。
.。
..。
..。
..。
.。
.。
所有A不是B 推出推出矛盾有的A是B..。
.。
..。
....。
..。
..。
下反对。
.....。
...。
.。
.。
.。
..。
有的A不是B“所有A是B"与“有的A不是B”、“.所有A不是B”与“有的A是B”必有一真一假“所有A是B”与“.所有A不是B”必有一假(可以同假)“有的A不是B”与“有的A是B”必有一真(可以同真)一个命题前面+“并非"=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所有与有的互换,有“不”的去掉,没“不"的加上❖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关系结论)①换质推理(换一种说法)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将“不是”改为“是”或将“是”改为“不是”②换位推理(倒过来说)所有A是B 有些B是A所有A不是B 所有B不是A有些A是B 有些B是A有些A不是B特殊词量(少数,大部分,一半)作为量项引导命题,不能换位❖三段论推理(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两个前提包含三个概念/前提和结论中,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两条常用规则一特得特: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含有“有的"命题)只有一个前提是特称,结论也是特称一否得否: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只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结论也是否定❖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复言命题(有两个或多个单句通过联结词联结的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一、定义及真假关系①联言命题(多做做情况同时存在/P并且Q)联结词:表并列、递进、转折、顺承等关系(虽然…但是/既…又)②选言命题a。
高智商逻辑推理题270个附答案

高智商逻辑推理题270个附答案1. 所有的鸟都会飞,小明是只鸟,那么小明会飞吗?答案:是的。
2. 有一个人站在一栋楼的顶端,他向下看,看到自己的影子,突然一阵风吹来,他的影子消失了,这个人会跌下去吗?答案:不会,因为他的影子消失并不会影响他的稳定。
3. 六个人坐在一起,如果每个人能看到其他五个人的头发,那么这六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头发是黑色的。
请问为什么?答案:因为至少有一个人能看到其他五个人的头发,那个人的头发是黑色的。
4. 有一个盒子里有两个硬币,一个硬币正面朝上,另一个硬币背面朝上。
你从盒子里随机取出一个硬币,看到它是正面朝上,请问另一个硬币的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答案:50%,因为另一个硬币正反面各一次的概率相等。
5. 有三个组织,每个组织都有一名领导。
这三位领导依次是A、B、C。
A的领导是C,B的领导是A,那么C的领导是谁?答案:C的领导是B。
6. 一只鸡和一只羊一起在船上,此时船翻了,鸡和羊都掉到了水里,但是鸡却没湿身。
为什么?答案:因为“水里”是指泥里,而不是指水中。
7. 有三个开关,分别控制三个灯泡。
三个开关现在处于关闭状态,你只能进入房间一次并观察灯泡然后判断哪个开关控制哪个灯泡。
请问你会怎么做?答案:先打开第一个开关,等一会儿然后关闭。
之后打开第二个开关,迅速进入出来观察亮着的灯泡,这样第二个开关控制的就是那个灯泡。
第一个开关如果是亮着的,就是开关一控制的;如果是冷的,就是开关三控制的;剩下的一个开关是二。
8. 有一个平衡在水中并悬挂在罐子上的木块,木块的部分浸在水中。
如果渐渐加热,木块会移动到罐子的哪一边?答案:木块会往罐子里移动,因为加热后水会膨胀,木块体积增大,所以会往罐子里移动。
9. 一个人在居所内,三面有墙,一边通向室外,只有一个门。
请问这个人如何离开?答案:通过门。
10.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辆轿车闯过一个控制站。
控制站反光的车牌拍照系统无法读取车牌号,但得到了一段录像。
逻辑判断推理五大题型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推理五大题型解题技巧一、真假型真假型题目的特点为题干给出几句话或者几句描述,但未指出其真假情况,要求根据所给条件进行推理。
【例题】张老师将文房四宝装在一个有四层抽屉的柜子里,让学生猜笔、墨、纸、砚分别在哪一层。
按照笔、墨、纸、砚的顺序,小李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二、三、四层,小王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二层,小赵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三、第一和第二层,而小杨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二、第三和第一层。
张老师说,小赵一个都没猜对,小李和小王各猜对了一个,而小杨猜对了两个。
由此可以推测:A. 第一层抽屉里装的是墨B. 第二层抽屉里装的是纸C. 第三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笔D. 第四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砚【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画图表如下:由上表,显然几人的猜测有一致之处,再由张老师说的话继续完善表格进行推理。
由“小赵全部猜错”,可知其他几个人猜测的跟小赵一样的也全部错误,即下图阴影部分都是错的。
又由于小杨和小李对于墨和纸的猜测相同(如上图圆圈圈示),且小李只对1个,而小杨只对2个,因此对于两人墨和纸的猜测只能对一个,故小杨对砚的猜测是正确的,即“砚在第一层”一定为真。
因此答案选D。
【点拨】对于真假型题目,通常可以从确定条件、一致条件和唯一条件这几个点出发,或者当所给条件相似时,从最不一样的条件入手,此外,在考场上一时没有思路时,可直接选择假设法或代入法。
二、匹配型匹配型题目的特点是给出多个条件,且涉及两类或两类以上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匹配型题目可以看做复杂的排序型题目,所以解法也与排序型相似。
【例题】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
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A.甲不是湖北人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C.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D.湖北人年龄最小【解析】分析推理题目,题干有两个条件涉及河南人,可以把河南人作为突破口。
由题干可知,河南人不是甲,也不是乙,则只能是丙;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即丙比乙年龄小,而丙比湖北人年龄大,则湖北人只能是甲,且年龄最小,因此山东人是乙。
逻辑判断-逻辑推理

第四章 复言命题 4.1 联言命题
一、基本型 A并且B 二、含义 A和B都是真的 例:鲁迅是文学家并且鲁迅是思想家。 三、常用语 A并且B;不但A而且B;即A又B; 虽然A但是B
第四章 复言命题 4.1 联言命题
四、推理规则
A × × B × A且B × × ×
A且B → A(B)
使一个联言命题的为假,
所有+所有→所有 肯定+肯定→肯定 有些+所有→有些 肯定+否定→否定
方法二、画图
三段论习题
有些教授留长发,因此,有些留长发的是科学 家。为使上述推理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 为前提? A.有些教授是科学家 B.所有科学家都是教授 C.所有教授都是科学家 D.有些科学家不是教授
第三章 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表达单个判断的语句 3.1 命题结构
直言命题习题
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有关这8名 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I.有人是广东人; II有人不是广东人; III主任不是广东人。 以下哪项为真? A.8名职员都是广东人 B.8名职员都不是广东人 C.只有一个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直言命题习题
这个单位已发现有育龄职工违纪超生。如果上述断定是 真的,那么下述三个断定: (1)这个单位没有育龄职工不违纪超生; (2)这个单位有的育龄职工没违纪超生; (1)这个单位所有育龄职工都未违纪超生。 不能确定真假的是? A.只有(1)和(2) B.(1)(2)和(3) C.只有(1)和(3) D.只有(2)
二者是等价的
1.3 关键词
三、 不都= 有些非 所有非
都不=
第二章 概念间关系及三段论
怎样用文氏图表示概念 全集 汽车
逻辑推理

10、下面的除法中,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 问“明天更美好”代表的五位数是多少?
67932 69930 71028 73026
34 5 6 7
思维拓展:在如图的算式中,每个汉字分别代表1至9 中的一个数字, 且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 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
数字 。
6
0
9 2 3 1 0
3 6 7 6 1
1 3 1 5 4
2 4 3 9
2 3 4
2 3 4
5
2 4 4 2 2 2
4
2 5 5 5 0 0
5
2 6 ? 8 3 3
5、 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每 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的有A、B、C;第二 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练习:抓两头
3、算式中的汉字分别表示什么数字?
2 ×2 春 8
5-1=4 8×3=24
8 春
1
5 夏
2
7 秋
冬 1
1 冬 年 4
1
4 年 3
2
4×3=12
夏 秋 5 7
7-2=5 5×3=15
4-1=3 1×3=3
7×3=21
例题5:寻找突破口
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76×5=1880 (3) 7 6 估作400 400×8=32000 × ( 8 ) ( 5 ) 估作3200
工 人
教 师 军 人
× √ √ × × × × × √ × ×
逻辑判断

翻译推理型
判断两个句子间的关系
两组翻译 两个命题
翻译一
如果P,那么Q 翻译为:P→Q 简记为:前推后 如果天下雨,那么小明就跳楼 天下雨→跳楼 推理规则: 肯前必肯后 否后必否前 天下雨→跳楼 没跳楼→天没下雨
【例1】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因此, 我们可以推知()。 肯后的错误 A. 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否前的错误 C.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D.赵六不在案发现场,所以赵六是杀人犯
有的S是P
有的P是S
有的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是S品牌的
有的S品牌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两个推理
所有的S都是P
某个S是P
所有S都不是P
某个S不是P 有的S不是P
有的S是P
小李是四川人,他喜欢吃酸泡菜;小王也是四川人,她 也喜欢吃酸泡菜;小陈是四川人她也喜欢吃酸泡菜。我 所认识的四川人都喜欢吃酸泡菜。因此,可以得出( ) A.所有四川人都喜欢吃酸泡菜 B.有的四川人喜欢吃酸泡菜 C.并非所有四川人都喜欢吃酸泡菜 D.并非有的四川人喜欢吃酸泡菜
例:马是动物 与 马不是动物
2、所有都是
与
有的不是
与 有的马不是动物
例:所有的马都是动物
3、所有都不是
与
有的是
与 有的马是牛
例:所有的马都不是牛
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的特性:
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只有主体相同,才会存在矛盾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 下: 丙 甲:案犯是丙。 丁 乙:丁是案犯。 丙→丁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非丁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 的? ( ) A. 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 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 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 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言命题习题
所有三星级饭店都搜查过了,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踪 迹,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在下面四个断定中:
I 没有三星级饭店呗搜查过;
II 有的三星级饭店呗搜查过了;
III有的三星级饭店没有被搜查过;
IV 犯罪嫌疑人藏的三星级饭店已被搜查过。
可以确定真假的是:
A.I和II
B.I和III
C.II和III
推理I:有些太空中的双子星是恒星,
所以,有些恒星是太空中的双子星。
推理II:有些太空中的双子星不是恒星,
所以,有些恒星不是太空中的双子星。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I正确,II不正确 D.II正确,I不正确
精品课件
2.2 推理规则
所有南京人都是江苏人;所有南京人都喜欢吃咸 鸭;有些江苏人喜欢旅游。如果以上断定成立, 那么下列哪项能够推出?
精品课件
三段论的做题方法:
结论型题型 方法一、画图 方法二、找“是B,所有B”
精品课件
三段论习题
所有称职的教师都是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所 有关心学生成绩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工作不 忙碌的教师都不是优秀教师。 根据以上论述,一定可以推出: A.有些优秀教师不是工作忙碌的教师 B.有些工作忙碌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 C.所有称职的教师工作都很忙碌 D.所有忙碌的教师都很关心学生成绩
例:要么买彩票要么抢银行 矛盾命题为 既不买彩票也不抢银行 或者 买彩票并且抢精品银课件行
第四章 复言命题
4.3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一、基本型
如果A就B
二、含义 A能推出B。
A→B
三、常用语
如果A就B,一旦A就B,若A则B;
只要A就B
一. 所有A是B × 所有B是A 二. 有些A非B × 有些B非A 三. 所有A是B × 有些B非A 四. 有些A是B × 有些A非B
例如:
所例有如广:东人是南方人
推有例不些如出人:不是男人 所推所有不有南出长方沙人人是都广是东星人城人 例有推如些不:男出人不是人 有有些些同星学城是人优不秀是学长生沙人 推不出
方法一、
所有+所有→所有 肯定+肯定→肯定
方法二、画图
有些+所有→有些 肯定+否定→否定
精品课件
三段论习题
有些教授留长发,因此,有些留长发的是科学 家。为使上述推理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 为前提? A.有些教授是科学家 B.所有科学家都是教授 C.所有教授都是科学家 D.有些科学家不是教授
精品课件
例:= 有所些战有士运是动党员员都不是女生 例:所有=领有导些是党公员务是员战士
= 所有非公务员都不是领
四. 所有A是B =所有A不是非B导 =所有非B不是A
等价转换规则: 在是的前后加不并不影响命题的价值,换句话 说,这是一种等价变换。 前后加不,颠倒A、精B品课件
2.2 推理规则
四大错误的推理
精品课件
第四章 复言命题 4.2.2 不相容选言命题
四、推理规则
A
B
当整个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时,
要么A要么B
它的两个肢命题互为矛盾命题
×× ×
√√ ×
√× √
×√ √
精品课件
第四章 复言命题 4.2.2 不相容选言命题
五、矛盾命题 使该命题为假的情形 A、B全都被肯定或者A、B全都被否定。
(A且B)或者(非A且非B)
第三章 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表达单个判断的语句 3.1 命题结构
所有 花
是
香的
量项
所有 有些 某个
主项 A
联项
是 不是
精品课件
谓项 B
3.2 直言命题的六种形式
• 所有A是B • 所有A非B • 有些A是B • 有些A非B • 某个A是B • 某个A非B
矛盾命题: 任何一个命题的矛盾命题就是在这
个命题前面加不。 例如: 所有同学都及格了 的矛盾命题是
精品课件
第二章 概念间关系及三段论
怎样用文氏图表示概念
汽车
蓝色的
全集
非汽车
人小 人
小
精品课件
第二章 概念间关系及三段论
2.1 概念与概念的关系
全同
全异
交叉
A、B
AB
AB
所有A是B 所有B是A 所有A是B × 所有B是A
所有A不是B 所有A不是B=所有B不是A
有些A是B 有些A是B=有些B是A 有些A不是B 有些B不是A 有些A不是B × 有些B不是A
并非 所有
乌鸦 不是 精品课件
黑的
等价转换规则
不字移过(或者前后加不) 有些变所有 所有变有些
精品课件
对当关系图
上反对
所有A是B
所有A非B
可以同假,不可同真
至少有一假
某个A是B
矛盾
某个A非B
有些A是B 下反对 有些A非B
可以同真,不可同假
肯定条件→肯定结论
至少有一真
否定结论→否定条件
精品课件
直言命题习题
例:张三考上公务员并且李四考上公务员 矛盾命题为 张三没有考上公务员 或者 李四没有考上公务员
精品课件
第四章 复言命题
一、基本型
4.2 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
不相容选言命题
A或者B
要么A要么B
二、含义
A和B至少有一真 例:张三去或者李四去
A和B有且仅有一真 例:要么张三去要么李四去
可以张三一个人去
可以张三一个去
×√ ×
使一个联言命题的为假, 只需使它的一个肢命题为假。
使一个联言命题为真, 必须使它的两个肢命题都为真
√× √√
×
肯定式有效推理
肯定联言命题的一个肢命题,
√
则它的另外一个肢命题与联言命题同真假
精品课件
第四章 复言命题 4.1 联言命题
五、矛盾命题 使该命题为假的情形 A、B至少有一个被否定。
非A或非B
×√
√ 必须使它的两个肢命题都为假
√× √√
√ 否定式有效推理
否定相容选言命题的一个肢命题,
√
则它的另外一个肢命题与选言命题同真假
精品课件
第四章 复言命题 4.2.1 相容选言命题
五、矛盾命题 使该命题为假的情形 A、B全都被否定。
非A且非B
例:张三是白痴或者李四是聪明人 矛盾命题为 张三不是白痴 并且 李四不是聪明人
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个体商贩都有偷税、 逃税行为。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则 以下一定正确的是: 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B.多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D.有的个体商贩确实 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精品课件
直言命题习题
并非有的运动员有时竞技状态不好。如果上述 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必假: A.有时有的运动员竞技状态很好 B.所有的运动员在某一时刻竞技状态都很好 C.并非所有运动员在任何时刻竞技状态都好 D.某个运动员在所有时刻竞技状态都好
精品课件
三段论习题
参加培训的学生有些通过了考试。因此,参加 培训的有些女同学通过了考试。为使上述推理 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参加培训的学生都是女同学 B.参加培训的男生有些通过了考试 C.参加培训的有些女同学没有通过考试 D.有些参加培训的学生是女同学
精品课件
三段论的做题方法:
前提型题型
逻辑推理
精品课件
第一章 概述
一、什么叫逻辑? 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
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 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
精品课件
1.1 逻辑精神
• 严谨性
不要轻易的外加自己的主观判断
• 非专业性
不要轻易外加专业知识
• 形式性
不要轻易的外加现实的客观
精品课件
1.1 逻辑精神
【例题】某个班级,有15个人不是男的,16人不是女的,现 在已知男女生共25人。请问: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共 多少人?
精品课件
判断真假的做题方法:
• 找矛盾(反对) • 绕开矛盾(反对)看其他选项 • 通过其他选项判断命题的真假
精品课件
直言命题习题
有一个岛上住着两种人,一种是说真话的人,一种是说 假话的人。一天,一个人去岛上旅游,遇到甲、乙、丙 三个岛上居民,便问起他们谁是说真话的人,谁是说假 话的人,甲说:”乙和丙都是说假话的人。“乙说:” 我是说真话的人。“丙说:”乙是说假话的人。“
这三人中有几个是说假话的人?
A.0
B.1
C.2
D.3
精品课件
直言命题习题
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有关这8名 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I.有人是广东人; II有人不是广东人; III主任不是广东人。 以下哪项为真? A.8名职员都是广东人 B.8名职员都不是广东人 C.只有一个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D.I、III和IV
精品课件
第四章 复言命题 4.1 联言命题
一、基本型 A并且B
二、含义 A和B都是真的 例:鲁迅是文学家并且鲁迅是思想家。
三、常用语 A并且B;不但A而且B;即A又B; 虽然A但是B
精品课件
第四章 复言命题 4.1 联言命题
四、推理规则
A且B → A(B)
A B A且B ×× ×
精品课件
第二章 概念间关系及三段论
2.1 概念与概念的关系
A包含B
A包含于B
AB
BA
所有B是A 有些A不是B
所有B是A
有些A是B
所有B是A × 有些A不是B
精品课件
2.2 推理规则
四大正确的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