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楠 第三章 城市更新的类型模式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南市发电厂的烟囱改建:
南市发电厂位于浦西世博园区, 是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1期工程。 原烟囱高165米,改造为兼有气象 预报、灯光地标作用的“世界和谐 塔”,成为上海市民的“温度计”。
二、街道更新
1、城市道路的分类 机械动力交通工具的出现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布局与道路结构。现 在的城市道路主要分为两种: 交通性道路(road):以交通为主要职能,供车辆快速行驶。如高速路、 车行道等。 生活性街道(street):以日常生活和公共交往为基本职能,如传统街 巷、社区道路等。 2、当社区街道变成车行道 城市中不断增加的机动车街道 美国:机动车道路面积占市区面积的1/2; 洛杉矶:机动车道路面积占市区面积的2/3; 南京:机动车道路面积占市区实有道路面积的70%。
——美国城市土地协会
2、共享街道理论 (1)定义 共享街道(shared street): 社区活动、儿童娱乐、非机动车 和机动车的停靠和行驶都分享着 同一个混合用途的街道公共空间, 以达到增加互动与安全、促进步 行、降低车行速度的作用。 驾驶员行车时感觉 “闯入” 了“有很多游客的花园”,迫使 其降低车速,为可能出现的障碍 物留有余地,包括: 交往中的居民 玩耍中的儿童 景观和公共设施 不规整的道路表面和边线。
如荷兰、丹麦及比利时三国政府于建筑法规中强制制定回收建材的比率,
使90%的废弃混凝土块运用于道路底层填充材料与填海造陆。
2、不同类型旧建筑的更新 根据空间结构形式,旧建筑可分为独立空间型、常规空间型、 非常规型三类。
(1)独立空间型 独立空间型建筑的内部为无柱或少柱的开敞大空间。如体育馆、 工业厂房、仓库等。 随着城市的发展,此类建筑在特殊年代肩负的特殊功能丧失, 但其开敞结构为新的需要创造了条件,有很强的可塑性,是最受欢迎 的更新建筑类型。
(3)共享街道的优点 增加社会交往 在德国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与规则街道相比,共享街道可以 吸引更多的儿童出来玩耍并进行更多复杂的游戏,而毋需家长监视。 在日本开展的类似研究指出,90%的人认为共享街道主要是为人 而非汽车设计的。大多数居民(66%)感到共享街道鼓励了社交互动, 增进了邻里交流。

促进社区安全 虽然看起来把交通和生活分享同一平面有可能会发生冲撞,但 警觉的司机加上缓慢的车速大大减少了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德国、丹麦、日本和以色列在共享街道安全方面的研究结果如 下:
与标准居住街道相比,共享街道减少了超过20%的交通事故,减少了超
过50%的严重交通事故。 从中受益最多的群体是行人、儿童和骑自行车的人。 在标准居住街道上最常发生的交通事故是与儿童有关的交通事故, 而与5岁以下儿童有关的公路交通事故中的一半是发生在距他们家100米 的范围内。在共享街道中,极少发生此类交通事故。
一、建筑更新
建筑的更新利用是城市更新的基本单位。建筑存在于城市的一 个点上,它的改变牵动其所在街区的改变,最终导致整个城市的改变。 1、旧建筑更新的经济性原则 (1)“少费多用”原则(more with less) 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和资源消耗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发展效益。 (2)适宜性原则 旧建筑改建应与经济条件相适宜,与自然条件相适宜。

原本适宜社交互动的居住区域街道,现在常常只能向汽车通行让步。

仅为方便汽车通行而设计和修建的居住街道抹杀了居住街道的复合 型用途。
“常常我们会忘记一点,那就是,居住街道是社区的一部分, 最终会扮演远远超出原设计构想的许多角色。居住街道直接为屋主 提供通往他住宅的通道;疏导他门前的交通;提供栩栩如生的精致, 是归家的必经之路;是一种行人循环系统;是居民碰面的场所;或 者儿童玩耍的场地(不论你喜欢与否)。”
(2)常规空间型 常规空间型建筑代表着大多数旧建筑的形式。如普通办公楼和 住宅等。 此类建筑空间较小而低,层数单层到多层不等,在有限范围内 具有功能置换的可能性。
百度文库
(3)非常规型 非常规型建筑多指一些具有特殊形态的空间构筑物,其本身不 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功能。如烟囱、桥梁、测量塔等。 此类建筑往往具有反映特定功能的外形特征,景观功能是其再 利用的切入点。改造往往会为环境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章
城市更新的类型模式
通过本章学习, 掌握不同尺度区域和 不同类型区域的更新。 能够通过建筑更新、 街道更新、社区更新、 城市更新的相关案例 加深理论认识;能够 熟悉旧居住区、市中 心区、历史文化保护 区的更新方法;并能 够在城市改造的实践 中进行运用。
第一节
不同尺度区域的更新
更新的尺度由小到大有建筑更新、街道更新、社区更新、城市 更新四种。


(2)共享街道的特征 行人与汽车共享路面,不鼓励 交通畅行无阻。行人享有优先 权和支配权,在每一处都可步 行、娱乐;驾车者被置于一种 次要状态; 入口处被明确标出,道路较窄。 车行道和人行道没有严格分界; 道路使用不同颜色和多样化的 砖石铺设(研究表明,这样的 道路与柏油路相比,可使司机 放慢速度),没有常规的车行 道路特点(车行道边线、台阶、 柏油路面等); 区域内设有广泛的景观美化带 和休闲设施,用树木、椅子、 娱乐设施和小的屋前花园强化 庭院空间。 景观和设施形成屏障、偏向、 弯曲度、坡度和波浪形,车速 受到约束。
(3)集约化原则 建筑是各项物质资源的集合体,建筑的建造及使用中消耗了全 球2/5的能源和材科,1/6的净水。 应积极采用轻、薄的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以减少占用的建筑空 间;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资源,以减少空调、照明对 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 (4)循环利用原则 在更新中,建筑的结构构件、照明、管道等设施可以重复利用。 在拆毁中,建筑垃圾如废弃的混凝土、管道以及钢筋、管线等均可以 重新加工处理成为新的建筑材料用于再建设。

降低车速、促进步行。 共享街道中的最大速度记录是21.8公里/小时,汽车行程缩减 率达到14%。 司机是闯入者,被迫意识到他正在进入一个行人享有至高无上 特权的地带,于是意识到突发性冲撞的可能性,降低车速或选择停车 步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