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发明专利数据的专利质量测度研究_宋河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专利信息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专利信息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730](https://img.taocdn.com/s3/m/d3701b82cc22bcd126ff0ca2.png)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推荐指数 7 5 3 3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国内外自主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自主创新研究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ace803db8f67c1cfad6b8fe.png)
国内外自主创新研究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自主创新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细致梳理。
从自主创新的内涵、自主创新的测度、自主创新与战略选择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转化途径研究等几个方面来梳理了国内自主创新研究的文献。
标签:自主创新;战略选择;技术引进1引言自主创新是我国近些年新出现的一个组合名词。
到2014年为止,CNKI数据库中,以“自主创新”为篇名进行检索的结果有39,887条,且2014年的文章有些仍没有刊登,因此关于“自主创新”研究的实际检索数字应大于39,887。
本文主要对国内有关“自主创新”的研究文献从自主创新的内涵、自主创新的测度、自主创新与战略选择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转化途径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2自主创新研究历史追溯2.1国外自主创新研究历史追溯“自主创新”是我国提出的一个组合名词,国外没有等同概念。
相似概念有内生创新(Endogenous Innovation)。
国外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Arrow针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局限性,在“干中学”模型中,将技术进步纳入了经济系统决内生变量。
Uzawa针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型单部门的缺陷,建立了Uzawa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从而进一步将经济系统中的技术进步内生化。
但Arrow的“干中学”模型和Uzawa模型都不能解释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
直至1994年,Grossman和Helpman等人提出了一个基于内生创新(Endogenous Innovation)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型。
2.2国内自主创新研究历史追溯我国最先使用“自主创新”这一概念的是陈劲教授,且其称之为“自主技术创新”他对一国或企业的技术引进到自主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学习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自主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家是否有创新精神、研发体系是否经常更新、研发人员和技术工人是否经常受到技术技巧培训等都会影响到自主技术创新的周期的延长与否。
国内专利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
![国内专利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47714d0d15abe23492f4d05.png)
3 Sho f ngm n,D l nU i ri eh o g , ai 0 4 C ia . col ae et ai nvs t o T cnly D a 16 2 , h ) o Ma a e yf o l n 1 n
Ab ta t sr c :Ths p p rrv e s t e p e e tst a in o a e tc mp t ie e s e au to t d e ,i cu ig t re a p cs i a e e iw h r s n i t p t n o e i v n s v l ain s is n l d n h s e t : u o f t u e t e c n oa in o ae tc mp tt e e s h e sr c u e o ae t o ei v n s v u t n s se ,me h d n d e s h o n t t fp tn o e i v n s ,t t t r f tn mp t ie e s e a a i y tm o i u p c t l o t o s a d mo l.
关 系 的亲疏 。技术 生命 周 期 测度 的是 专 利 申请文 件 扉页 中所 引证 专 利技 术 年 龄 的平 均 数 ,测 度 的是 最
Ke y wor s: pae tc mpeiie e s;e auain s se ;s d tn o ttv n s v l t y tm o umma y r
在科 学 技 术 飞 速 发 展 和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背 景 下 , 世界 经济 形态 已 由传 统 的 以大 量 消耗 能 源 、原 材 料 和资 本为 特征 的 工 业 经 济 向 以 知 识 和 信 息 为 特 征 的 知识 经济 转变 , 以专 利 为代 表 的知 识 产 权 在 市 场 经 济 中的贡献 越 来 越 大 ,它 逐 渐 成 为企 业 、地 区乃 至 国家 竞 争 优 势 的 基 础 和关 键 。 因此 ,客 观 、 全 面 、 科 学 地评 价 专 利 竞 争 力 水 平 ,可 以全 面 反 映企 业 、 地 区乃 至 国家 在 专 利 活 动 与 产 出 、技 术 发 展 水 平 以 及 在经 济竞 争 中 的 地 位 ;同时 ,也 为 知 识 产 权 战 略 的制度 和实 施 、知识 产 权管 理工 作 提 供 有益 的参 考 。 本文 分别 从 专 利 竞 争 力 内 涵 、指 标 体 系 、专 利 竞 争 力评 价 方法 与 模 型 三个 方 面 对 我 国 专 利 竞 争 力 评 价 体 系 的研 究 进 展 进行 梳 理 和 概 括 ,以期 为 完 善 专 利 竞争 力 评价 体 系做参 考 。
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分析报告撰写浅析
![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分析报告撰写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9bd7437cd184254b3535dc.png)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AS 34
五、科研项目分析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AS 10
➢ (五)多角度分析原则
✓ 过去与未来 ✓ 专利与其他 ✓ 国内与国外 ✓ 科研方向与产品市场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AS 11
D. 技术宽度分析
✓ 技术宽度指数:
E. 专利影响分析
✓ 国家分布指数:
中国科学院科技 and Management, CAS 28
✓ 当前影响指数。 ✓ 同族专利指数。 ✓ 技术重心指数。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AS 29
➢ 4、科研项目分析
✓ 主要依照项目任务书。 ✓ 按照子项目或技术主题进行,要分析科研项目
的预期目标、主要技术参数指标、技术路线、 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既解决途径、可能的创新 点、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AS 15
九、知识产权分析报告评估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AS 2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综合计算方法研究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综合计算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c8773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d.png)
A research on the comprehensiv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essential standard patent license fee
rate
作者: 宋河发[1,2];方紫阳[1,2];武晶晶[3]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100190;[2]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
与管理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北京100049;[3]中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投资运营中心,北京
100160
出版物刊名: 科研管理
页码: 26-3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8期
主题词: 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成本费用利润分析;技术贡献率;技术功效矩阵
摘要:本文梳理了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计算司法实践和学术研究成果,提出了标准必要专利
许可费率综合计算方法.通过企业财务成本费用利润归类计算专利技术成本费用利润贡献占比,通过计算产品全部标准必要专利数占全部专利数比例计算标准必要专利数与全部专利数量占比,通过技术功效矩阵专利价值分析计算专利权人标准必要专利分值与全部必要专利分值占比.通过将三个占比相乘得出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费率,为企业专利许可、司法审判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我国应建立企业技术贡献会计核算制度,完善技术要素贡献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建立标准必要专利认定标准和第三方认定制度,制定技术功效矩阵标准必要专利价值计算基本规范和流程.。
基于专利数据测度我国技术能力的计量方法与模型研究
![基于专利数据测度我国技术能力的计量方法与模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f7eca0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7.png)
基于专利数据测度我国技术能力的计量方法与模型研究杨武;郑红;陈凌志【期刊名称】《管理学报》【年(卷),期】2011(8)10【摘要】综述了应用专利数据测度技术能力的理论和方法的演化,并分析了专利数据计量技术能力的优缺点.通过引入专利数据,构建了专利数据计量我国技术能力的模型,并且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单位检验、协整检验和效度检验等方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专利数据与技术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专利数据具有可靠的计量技术能力的功能,专利数据测度技术能力不仅存在长期的稳定性,而且短期内具有很好的均衡修正作用.%This paper reviews the evolution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measurement (TCM) based on patent data,and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model measuring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in our country by patent data is constructed and carried on an empirical data analysis. This paper mainly use the methods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measurement, such as Unit Root Test , Cointegration Test and Validity inspe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built a modified model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ent data and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It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patent data has a reliable function to measure technology capability in our country, and it has not only stability in the long time but strong balance modification ability in the short term.【总页数】6页(P1475-1480)【作者】杨武;郑红;陈凌志【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3【相关文献】1.我国省域知识溢出吸收测度——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研究 [J], 胡彩梅;赵树宽2.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区域技术能力测度研究 [J], 王震勤;王维才3.我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计量测度及对策研究——基于产出缺口法对我国汽车产能过剩的计量分析 [J], 吴松泉;刘金周4.我国区域经济趋同测度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 [J], 白雪梅;赵峰5.我国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经济测度——基于VAR模型的经济计量分析(1980-2012) [J], 彭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企业知识产权总监如何筛选高价值专利
![企业知识产权总监如何筛选高价值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aa8520d2b8f67c1cfad6b8ad.png)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创造、运用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作为助力企业竞争的资产组合中的一部分,已成为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和产品竞争,其实质都是背后的技术竞争,专利实力日渐成为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和激发区域创新活力的核心要素,高价值专利更是在企业技术产品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分析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宋河发曾指出:“高价值专利并不等同于高质量专利、核心专利、标准必要专利,而是能经得起审查、无效和诉讼程序的高质量专利,能有效保护主导产品的低风险专利,能为企业产生垄断或防御作用的高于平均价格的专利。
”另有学者认为,高价值专利应当具备一些必要条件,比如一定的技术含量、较高的文本质量、较高的权利稳定性等。
如果再加上市场应用前景好、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当前或未来市场控制力和竞争力强等,就有可能构成高价值专利的充分条件。
专利分析师们通常认为,高价值专利的分析维度包括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市场价值、战略价值、经济价值等,其中,技术价值是基础,法律价值是保障,市场价值是核心,战略价值是目的,经济价值是体现。
判断一件专利是不是高价值专利,主要从以上几个维度来分析。
简单来说,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法律保障全面而稳定、拥有广阔的市场或潜在市场、在布局上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在专利运营中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专利,就是高价值专利。
如何筛选企业的知识产权总监要密切关注与本行业相关的行业动向,尤其注意新技术在本行业的运用,重点关注基础研究带来的专利、特定领域的核心专利、产品升级换代技术和用户体验极致技术等,这从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企业高价值专利筛选的价值逻辑。
关注基础研究从而产生高价值专利的典型案例,是华为在5G部署竞赛中的“极化码”技术。
华为从2009年开始研究5G解决方案,在2010年接受了土耳其教授埃尔多尔·艾利坎(Erdal Arikan)的“极化码”理论,倡导名为“极化码”(polar codes)的5G数据传输替代编码方法,这被认为是对美国开发的“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方法形成了直接挑战,后者被认为是“涡轮码”(turbo codes)的逻辑后续,而“涡轮码”又是3G网络的关键推动力量之一。
基于专利数据测度我国技术能力的计量方法与模型研究
![基于专利数据测度我国技术能力的计量方法与模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f6726125c52cc58bd6be91.png)
m e s e e t( a ur m n TCM )ba e t ntd t a d a l z st d a a sa i a v nt ge .Them o l s d on pa e a a, n na y e he a v nt ge nd d s d a a s de me s i g t c ol gy c pa iii si urc a urn e hn o a b lte n o oun r y p t n t s c ns r t d a a re n a m p r t y b a e tda a i o t uc e nd c r i d o n e i—
a tha ton y s a lt n t o i e bu t o a a em o fc to biiy i h h tt r nd i s no l t biiy i he l ng tm t s r ng b l nc diia i n a lt n t e s or e m. Ke r s:pa e a a;t c y wo d t nt d t e hno o a ct l gy c pa iy;v ld t e tng a i iy t s i
Absr c :T hi p r r viw s t e l i f t he y nd m e h o e hn o y c p biii s ta t s pa e e e he vo uton o he t or a t od f t c ol g a a lte
杨 武 郑 红 陈凌 志
( . 京 科 技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 华 大 学 经 济 管理 学 院) 1北 2清
摘 要 :综 述 了 应 用 专 利 数 据 测 度 技 术 能 力 的 理 论 和 方 法 的 演 化 , 分 析 了 专 利 数 据 计 量 并 技 术 能 力 的 优 缺 点 。 通 过 引入 专 利 数 据 , 建 了 专 利 数 据 计 量 我 国技 术 能 力 的 模 型 , 且 进 行 构 并
浅析开展专利导航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浅析开展专利导航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2deaf2d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7.png)
270大众商务从某种特殊角度来讲,专利导航服务的首要目标是为了让产业和企业自身在市场上拥有竞争力,使其得以生存,通过正当地利用专利导航服务来进一步提高产业和企业的专利保护手段,对产业和企业具有的专业信息进行维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需要专利导航服务,专利导航服务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2013年起,各省(市)逐渐开始对专利导航服务开展多种项目。
一、专利导航概念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通知》,初次提出了专利导航,决议实行专利导航试点工程,试点工程以专利信息、资源应用和专利剖析为基础,把专利使用嵌入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形式创新,引领和支撑产业科学开展。
尽管目前对专利导航没有明确定义,但是在《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GB/T33251-2016)中定义了专利导航的概念,即在科技研发、产业规划和专利运营等活动中,通过利用专利信息等数据资源,分析产业发展格局和技术创新方向、明晰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路径、提高决策科学性的一种模式。
由此可见,专利导航就是利用专利信息剖析的一种系统,用它来引领产业和企业发展、定位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影响,综合各种因素,通过详细比较和规划,为企业和产业提供发展方案、指示路径,提供决策支撑。
综合来讲,专利导航是知识产权策略支持创新驱动开展战略的体现,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形式创新离不开对自身专利的严厉把控,而专业的专利导航是严格把控产业和企业自身专利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专利导航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一个企业的发展经营通过利用专利导航服务,即微观层面的专利导航,简称微导航项目,就是在产业和企业已有的产业布局类专利导航项目成绩的基础上,联合产业和企业本身的发展目标,围绕社会位置和影响,以经营本身的专利项目为目的。
这个方法的选择能够有效促成创新主体将专利融入研发创新和市场经营全链条,发挥专利情报信息在企业和产业的领航作用。
专利质量及其测度方法与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专利质量及其测度方法与测度指标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b3c5d2858fb770bf78a557a.png)
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各国专利申请量的大幅度增长,一些专利局专利积压案件和授权专利的数量越来越多,产生了一些所谓的“垃圾专利”和“问题专利”,受到了人们的批评。
专利质量已成为各国专利局必须面对的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并成为近期的政策重点。
美国专利商标局等有关部门出台的《21世纪战略计划》[1]、《21世纪专利制度》[2]、《创新美国》、《2007—2012年战略计划》等报告均提出要提高专利质量;欧洲专利局正试图从“更多的专利”向“更高质量的专利”过渡;日本的专利策略之一也由原来的注重专利数量转向数量质量并重;中国专利局也引入专利审查质量评价体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专利质量。
专利质量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一些学者研究了专利质量的概念。
帕尔·伯克(Paul F.Burke)和马专利质量及其测度方法与测度指标体系研究宋河发,穆荣平,陈芳(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90)摘要:从单项专利和机构专利两个方面研究了专利质量的内涵外延,提出了单项专利和机构专利质量测度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认为专利质量是专利技术水平高,撰写较好,能够经得起审查、无效和诉讼程序具有较大市场价值的专利,本质是专利满足专利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程度。
对单项技术来说,专利质量必须同时满足技术质量和法定质量,两者缺一不可。
对机构来说,除测度技术质量和法定质量外,还要测度专利实际产生的价值,专利质量是指专利技术质量、法定质量和经济质量的总和。
关键词:专利;质量;测度;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D923.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41(2010)04-0021-07Study on the Patent Quality and It's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SONG Hefa,MU Rongping,CHEN Fang(The 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jing10008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tudies the patent quality of a patent and an organiz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of patent quality.It considers the patent quality to be that a patent with high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high legal writing level,can goes through examination, invalidation and litigation,it's essence is the degree the patent satisfies the novelty,creativity and utility.As for a patent,it is necessary to measure the technological quality and legal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As for an organization,it is necessary to measure the real paten economic income totally in addition.Key words:patent quality;measurement method;measurement index system收稿日期:2009-11-18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2008中科院知识产权研究与培训”第一作者简介:宋河发,河南平顶山市人,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创新政策与知识产权。
专利评价指标体系_三_运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地区评价
![专利评价指标体系_三_运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地区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34dbd04cc175527072208b6.png)
35二零零四年 第五期知识产权(双月刊)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三)——运用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的地区评价刘洋# 瞿卫军# 黄庆* 肖云鹏* 石昱* 曹津燕#*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 作者单位: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本文在由专利数量、质量和价值类指标构成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表征专利数量的数量类指标中选择了专利申请量,从表征科技创新程度的质量类指标中选择了专利授权量和授权率,从表征专利在经济活动中价值的价值类指标中选择了存活量和存活率共5个评价指标,运用加权评分的方法得到了综合评价值,用该值对我国部分省市的专利综合实力进行了尝试性的评价,其目的在于更加科学和准确地反映地区的专利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并希望发挥指标体系的政策导向性作用,引导地区专利状况有序良性地发展。
一、评价对象的选取本文以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评价对象。
由于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体现于“量”“率”结合,只有在一定“量”的基础上,“率”才有意义。
因此我们选取了2002年大陆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位的地区进行评价。
本文在评价时以发明专利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1)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中,发明专利经过了最为严格的审查程序,总的来看,其技术创新程度最高,质量最高,市场经济价值最大,评价结果最可信。
(2)便于进行国际比较,国际上对专利的认识是基于发明专利的,一般来说,比较专利实力时并不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因此从发明专利出发比较国际间专利水平,标准基本上是统一的,有可比性。
二、评价方法1.指标的选取在前文《专利评价指标体系(一)》中,我们已构建了一个包括数量、质量、价值三大类,21个具体指标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
经过反复验证,本着实用、简约、有代表性、客观和可获得的原则,最终确定选择数量类指标中的发明专利申请量(A p ),质量类指标中的发明专利授权量(B p )和授权率(αp ),以及价值类指标中的发明专利n年存活量(S p )和存活率(ζp )共5个指标进行地区专利综合实力的评价。
基于文献计量的专利质量研究评述
![基于文献计量的专利质量研究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a85d9670a26925c52cc5bff5.png)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2 4 【 作者简介 】张广安( 1 9 8 7 一 ) , 山东人 , 北京_ T - _ , I k 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 究生, 研究方向: 技术与项 目管理。
1 9 4
学基 金 委 员会 认 定 的 3 0种管 理类 重 要期 刊 为 刊源 。【 “ ] ( 二) 检 索规 则
表 1
为 了尽 量 全 面地覆 盖 有关 专 利质 量 的文章 ,本文 在 进行 期 刊论 文 搜索 时不 局 限 于“ 专 利质 量 ” 这 一个 关 键 词 ,在 搜索 英 文期 刊时 本 文所 用 的关 键 词是 “ p a t e n t
【 关 键 词 】 专利 ; 专利质 量; 评价指标; 创新管理 【 中图分类 号 】 F 0 6 2 . 4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2 7 6 8 ( 2 0 1 3 ) 0 3 — 0 1 9 4 — 0 3
一
、
文 献 综 述
据世 界 知识 产权 组 织公 布 的专 利统 计数 据 显示 ,全 球 专利 数量 迅 猛增 加 , 2 0 0 1 -2 0 1 0年 十 年 间专 利 申请 量 以年 均 3 . 4 6 %的速 度 攀升 , 2 0 1 0年达 到 近 2 0 0万件 ;同期 全球 专 利授 权量 以每年 6 %的速 度上 升 , 2 0 1 0年达 到9 0万 件 。 世 界 知识 产权组 织 发布 的报 告显示 , 2 0 1 0年 , 中国的 国际专 利 申请量 增 幅高达 5 6 %, 国际专 利 申请 总量 已经位居 世 界第 四位 。【 l J 国家 知识 产权 局最 新 的数据 显示 , 在“ 十一 五 ” 期间, 中 国专 利 申请 大 幅增长 , 专利 申请 总量 年均 增 长率 达到 了 2 2 %, 发 明专 利 申请年 均增 长率 更是 高达 2 4 %, 发 明专利 申请 年受 理量 稳居 世 界第 三, l 2 尽 管 专利 数 量不 断增 加 , l 但 由于没 有掌 握核 心 技术 , 国 内企 业不 得 不将 每 部 国产 手机 售 价 的 2 0 %, 计算 机 售价 的 3 0 %, 数控 机床 售价 的 2 0 %~ 4 0 %拿 出来 , 向国外 的专利 持有 者支 付专 利 费 。1 3 1 这 说 明专 利数 量 的快 速增 长不 能 同步带 来 竞争力 的增加 。 因此需要 研 究专利 质 量 问题 。 国 内最 早研 究 专 利质 量 的 文章 为 《 中 国专 利 质 量估 计 与 分 析 》 , 文 中高 山行 、 郭华涛运用 S e h a n k e n n a n和
基于专利维持数据的国内外发明专利质量比较研究
![基于专利维持数据的国内外发明专利质量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a9070f16fc700abb68fca4.png)
关键词 :专利质量 ;专利寿命 ;S P S S
引 言
随着社会 经济发展 的 日益加速 ,市场竞争 的不断加剧 ,世界各 国都 将推动科技进步和技 术创新 作为 国家战 略…。知识 产权 ,特别 是专 利 权 ,业 已成为我国企业竞 争 的重 要手段 ,更成 为提高 我 国 自主创新 能 力 、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专 利 制 度 的发 展 和完 善对 促 进 我 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起 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国家创 新政策的激 励 ,以及企业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动 力 ,都促 使我 国专利 申请快 速增 长,截止 2 0 1 0年 ,专利 申请量 已经 突破 l o o万件 ,跃 居世 界第 一 。 这种数量 的快速增长也 带来一些所 谓的 “ 垃圾专利 ” 和 “ 问题 专利 ” , 使得专利管理部 门和学者越来越开始重视从另一角度——专利质量来考 察 技术 创 新 水 平 。 目前学术界对于专利质量的界定还没 有一个统一 的概念 。S c h a n k e r - m a n .M 和 A.P a k e s l 5 在1 9 8 6年的文章 中使用专利维持率 就英 、法、德 三国的专利质量 的分布进 行 了估计 ,通过专 利维持 时 间来衡量 专利 质 量 ,认为专利 维持 年 限越 长 ,专 利质 量越 高 。其后 S d l i v  ̄ 使 用 了 s c h a n k e 兀 n a n的方法利用专利维 持率对英 国和爱尔 兰的专利 质量进行估 计 。Ma r k Hi  ̄c h e y ,V e no r n J .R i e h  ̄s o n和 s u s a I l S e h dz _ 』 使用当前影 响 指数 ( C u  ̄ e n t I mp a c t I n d e x )测量专利 质量 ,当前影 响指数是专利在 当 年的之前五 年 的专利 的被 引用 次数 ,影 响指 数越 高 ,专 利质 量越 高。 P a u l F .B u &e 和M  ̄ k u s R e i m i g 认 为专利质量是专利的技术质量 ,他们 认为 ,专利质量是技术经济 和法律方面两个维度的综合 考量。我 国学者 程 良友和汤珊芬 总结 了国际研究中专利质量 的定义 ,认为专利质量状 况是在某一时点或某一个时期 内与特定对象相 比较的结 果。黄庆和曹津 燕等人 运用发明专利 的质量类 指标来表 征发 明专 利质量 ,反 映了发 明专利 的技术创新程度主要用发明专利 的授权情况来表征 。李春燕和石 荣” ” 筛选 2 9个专利质量指标分为引用指标 、科 学指标 、内容指标 、国 际指标 、时间指标及其他指 标。宋河发 从 单项专利 和机构专 利两个 方面研究了专利质量 的内涵外延 ,分别研究 了单项专利和机构专利 的专 利质量问题 。朱雪忠和乔永忠 3 ] _ l 利用专利 维持时间按 来衡量专利 质 量 ,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 1 9 9 4年授权 的 3 8 3 8件 国内外发 明数 据在专 利维持率 、维持时间、平均权利要求数等方面进行 比较 。 从现有的研究 可以看 出,国外学者的研究对象为在欧美专 利强局的 专利 申请 ,其专利质量分布相对平均 ;而对于中国专利 质量的研究 ,国 内学者一般都基于理论分 析和指标 测度体系建 立 ,实证研究 较为缺乏 , 已有 的实证研究也存 在如下 问题 ,第 一 ,研究所 选取 的数据 具有 局 限 性 ,同为某一年的授权专利 , 容易受到 当年的经济发展水平 、技术研发 水平 、专利资助政策 、特别是专利法对授权标准的共同影响 ,从而在专 利维持 时间上具有共 同特 征,在专利质 量分 布上不 具备 随机性 和遍历 性。第 二,相 比我 国发明专利的总量 ,已有研究的样本数量太少 ,会影 响统计 分析结果 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 因此对 于这种数 据上 的局限性 ,我们 给出了 2 o o 4年到 2 o 0 7 年授 权 公告后失效的专利 数据 ,从 而更好 的从专利 维持 时间上 来研究 专利 质 量。其次 ,但 是我们 的抽样避免了这个 问题 ,我们抽样 了 4万 多组 数据 来进行研究 。更大程度上减少 了抽样误 差 ,确保 了数据 的可靠 性。利用 S  ̄S 1 8 .0软件 ,对 于我们抽样的 4万多数据进行 计算 ,在数据分 析的 基础上找出影响专 利质量 的原 因并作出一定分析 ,在此基础上 得到可 以 提升专利质量的建议 。 为 了更好的研究专利 在我 国的发 明情况 ,提高我 国 的 自主创新 能 力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上,从专利寿命、专利说 明书页数 、权利要
主要国家商业方法专利的比较优势指数监测
![主要国家商业方法专利的比较优势指数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964b05f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8.png)
主要国家商业方法专利的比较优势指数监测
王婷;宋河发;曲婉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商业方法专利是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新形式,随着其在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兴起以及对网络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多,全球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关注程度也逐渐提高.本文首先对商业方法专利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运用美国专利商标局
C1ass705类别检索到的数据,计算美国、日本、德国、英国、韩国和中国的商业方法专利比较优势指数,据此总结主要国家在商业方法专利方面的发展态势,分析其中的原因,并给出研究展望.
【总页数】7页(P144-150)
【作者】王婷;宋河发;曲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
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6.0
【相关文献】
1.中国与东盟国家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研究——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实证分析[J], 杨海;李文静
2.基于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中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利用比较优势分析 [J], 尹婷婷;彭艳;姚建
3.亚洲主要国家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模式 [J], 刘合光;孙东升;Minoru Tada;秦富;徐赟
4.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分析 [J], 王伶
5.黑龙江工业比较优势及其变化分析——基于比较优势指数法 [J], 李正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质量测度研究
![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质量测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8acbce87c24028905fc306.png)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measurement on the patent application quality from China to the Belt
and Road countries
作者: 蔡中华[1];陈鸿[1];马欢[2]
作者机构: [1]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29;[2]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北京
100088
出版物刊名: 科学学研究
页码: 1207-1214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7期
主题词: 一带一路;专利申请质量;结构熵权法
摘要:提高我国向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质量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文章从专利申请质量的内涵出发,围绕技术质量和文本质量两个维度,选取7个指标构建了专利申请质量指标体系,使用结构熵权法确立权重,对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质量进行了测度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向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质量显著高于国内专利申请,高质量专利较多集中在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有机精细化学和电气机械设备等领域;我国向俄罗斯的专利申请整体质量最高,而向印度的申请整体质量较低;从申请来源省份看,北京等5个东部省份向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具有高数量-高质量特征,表现出较强的对外申请实力。
基于上述结论,文章完善了专利申请质量的测度研究,为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战略与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876a82c0722192e4536f668.png)
年间, 美国联邦巡回法院支持专利有效的百分比从 :
税法中的
条款, 对外国不公平竞争行为特别是侵
犯知识产权行为进行单独处罚 " , 美、 日、 欧等以知 识产权为手段已经建立了全球经济快速反应机制, 由
增加达 。见威廉・ ・兰德斯, 理查德・ ・博斯纳 知识产权
法的经济结构 北京大学出版社,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竞争, 且对美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行为主要指侵犯美国国内有效的专利权、 商标权、 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涉及中国企业的有 起。 个、 《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的有 个。
《专利合作条约》 的国家有 ! 现在加入 入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国家有
知识产权公约进行了各方面的协调。 同时, 世界知识产 权组织在专利合作条约 ( ) 改革中正起草 《实质性专
利法条约》 , 一些主要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建立世界专利 局, 其最终目的是建立世界统一的专利制度。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提高和知识产权的垄断与 滥用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专有权 利, 只不过这种权利是反垄断法的适用例外, 因此, 垄 断是知识产权的特有属性之一。 知识产权的垄断性主 要来自于权利人自身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控制和政府 对权利人知识产权的保护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 缺一不可, 垄断主体不仅包括知识产权权利人, 也包 括授权国政府, 所以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提高, 是权 利人和授权国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 两者对知识产权 保护力度的加大是导致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呈强化趋
收稿日期
处在世界产业链下游, 又由于要吸引外资、 扩大出口 和安排劳动力就业, 我国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日益复 杂!。 但是现有研究较多地集中于专利保护强度对社 会福利的影响, 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自主创新 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赞同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技术 创新观点的人认为, 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维护发明者 而且是 权益、 促进研究开发和技术扩散的有效工具 , 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 反对者则认为, 知识产权 垄断阻碍了科学研究的自由, 是影响出口的障碍 , 知 识产权保护阻碍了技术的合理扩散和应用, 造成了社
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
![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b961a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f.png)
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
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
【期刊名称】《中国软科学》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本文分析了自主创新的内涵、特征和模式,研究了自主创新"自主性"的测度问题.自主创新最重要的特征是自主性,自主性不仅包括通过主动努力主动获取创新产权和创新收益的主动性,而且还包括控制创新收益的主导性,自主创新是主动付出创造性努力的创新,是掌握主导权的创新,是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制度保障的创新,是有效率的创新,是与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创新.在技术层次上,一项创新是否是自主创新可以通过计算创新专利技术价值在其与在先专利技术总价值中的比例来测度,在企业、区域、产业和国家层次上,可从技术投入、知识产权和创新收益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测度.
【总页数】7页(P60-66)
【作者】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相关文献】
1.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下煤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研究 [J], 颜伟;高梦斐
2.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路径研究——自主性创新场域构建 [J], 王艳红;张津铭
3.东北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研究——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测度体系的构建 [J], 范硕;孙黎
4.基于自主创新的纺织业国际市场势力提升研究--来自浙江省绍兴市万份调查问卷的测度分析 [J], 于斌斌
5.开放条件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测度研究 [J], 杨魁;陈丽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D923. 41
文献标识码: A
1 问题提出
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是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 量创造和有效运用。专利质量( 特指发明专利质 量,下同) 是专利有效运用的基础,是专利工作能 否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目前,我国已 成为世界知识产权大国,但我国还不是真正的知 识产权强国。专利质量总体水还不高,发明专利 平均维持年限仅有 5 年多一点,专利未能有效保 护科技创新成果,专利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 会发展的有效支撑还不够,专利实施率长期处于 较低 水 平,科 研 机 构 和 高 校 的 专 利 实 施 率 不 足 3 成。
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专利质量概念及构 成。专利质量是被授权的专利满足法定授权条件 的程度,即满足可专利主题、新颖性、创造性、实用 性、可实现性以及信息的披露程度[5]; 是专利如 何符合法律规定,包括可专利主题、新颖性、非显 而易见性和说明书撰写恰当与可实施[6]; 是授权
收稿日期: 2014 - 02 - 12; 修回日期: 2014 - 10 - 14. 基金项目: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展规划司“中国发明专利质量指标体系与统计分析”( 2013) 专项资助。 作者简介: 宋河发( 1968 - ) ,男( 汉) ,河南平顶山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与创新政策。
欧专局提出,专利质量包括成本、权利易于管 理等因素,应是平衡各维度如产品绩效、成本和时 间的最优过程,四个关键因素是熟练的审查员、完 整一致的程序、全面的文献检索、严格控制和不断 完善。高质量专利是普通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并能 使用专利文件实施该发明,专利在有效性和权利 要求宽度 上 应 当 较 稳 定[14]。 高 质 量 专 利 应 当 是 专利技术水平高,撰写较好,能够经得起审查、无 效和诉讼程序的具有较大市场价值的专利,专利 质量是指专利技术质量、法定质量和经济质量的 总和[15]。专利质量有两个维度: 由专利产生的技 术经济质量和可作为实施财产的可靠性专利产生 的法律质量[16]。Wagner[17] 提 出,专 利 质 量 包 括 三方面的指标: 专利申请人因素、专利审查因素、 专利内在属性。美国 CHI 公司在其专利记分牌 中建立了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Pantros IP[18] 公司从专利法律质量、经济质量和技术质量三个 方面构建了一套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些学者用简单指标研究测度专利质量,如 专利维持 率 专利 文 献、技 术 生 命 周 期 的 科 学 价 值 指 标[21]。 Giuseppe Scellato 等认为,最适合的专利质量评价 方法是测度专利符合法律规定的可专利主题、实 用性、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充分公开和可实施 的要求的程度,也可以从确定性,即无效和法庭确 定的权利要求范围方面评价。
(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专利质量的内涵和构成,从发明创造质量、文件撰写质量、审查质量和经济质量四个方面构 建了专利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并实证测度了中国 31 个省市区和中外 7 个国家的发明专利的质量,最后提出了 提升我国专利质量的政策建议。2011 到 2012 年,我国发明专利质量呈提升趋势,撰写质量、经济质量均有提 高,而创造质量有所降低。东部地区各类专利质量总体最好,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在 8 个主要国家中,中国 专利质量最低,只有专利审查质量相对较高。 关键词: 发明专利; 专利质量; 测度指标体系; 比较研究
· 70 ·
科研管理
2014 年
韩国建立了包括专利审查评估的平均得分、客户 调查得分、针对驳回决定提出上诉的撤销发回重 审率、与申请相比权利要求减少率、接受拒绝理由 的比率五个要素的专利审查质量指标体系[31]。
现有研 究 主 要 分 为 理 论 和 实 践 研 究 两 个 方 面,极大丰富了专利质量研究。但理论研究较注 重理论的完整性,而注重实际可操作性不足,主要 原因在于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实践研究追求数 据的可获得性,虽然具有可操作性,但又导致理论 上不完整,不完善,无法进行国家和区域之间的比 较。许多实证研究主要结合专利局的工作开展, 但主要是专利审查质量研究,审查质量并不是专 利质量的全部。一些研究还侧重于通过调查获得 的数据建立质量指标体系,而调查在不同国家和 不同区域之间很难具有可比性。本文首先研究专 利质量的内涵和构成,然后构建专利质量测度指 标体系,提出专利质量的测度方法,并主要基于中 国发明专利数据实证测度中国各省区、直辖市和 中外主要 7 个国家的专利质量,最后提出提升我 国专利质量的政策建议。
一些国家建立了实际专利质量指标体系。美 国专利商标局建立了包括 7 个方面指标的专利质 量指标体系: ( 1) 申请最终处理行动质量; ( 2) 审 查过程行动质量; ( 3) 对申请人和执业者关于专 利处理质量看法的外部调查; ( 4) 审查员初始检 索的质量; ( 5) 基于最佳实践价值的一通符合度; ( 6) 美国专利局全球数据精简性和诉讼鲁棒性的 程度; ( 7) 通过内部调查审查员关于专利诉讼质 量看法的程度。欧洲专利商标局 2012 年 5 月 7 日召开经济与科学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专门 讨 论 研 究 专 利 质 量,提 出 了 初 步 专 利 质 量 指 标。
第 11 期
宋河发,穆荣平等: 基于中国发明专利数据的专利质量测度研究
· 69 ·
专利满足或超过法定授权标准的程度,最重要的 是满足专利的新颖性、非显而易见性以及清晰充 分的表述[7]; 是达到或超过专利法定要求,并具 有最终能商业化或者转化为促进社会、环境进步 的合理前景[8]; 是专利法律上符合基本的法定可 专利性要求,是专利局以透明方式授予的专利符 合可专利性 条 件 的 程 度[9]。 专 利 质 量 水 平 与 获 取专利权 的 需 求 呈 负 相 关[10]。 专 利 质 量 主 要 是 技术的质量或技术的经济价值。高质量专利是指 能经受法庭程序,经过有效性审理和可转移的专 利[11〗; 有质量的专利是指法律上能可靠实施的专 利,即能应对有效性挑战,并且可以作为技术转移 的有效专利[12]; 高质量专利就是有效的专利,其 法律确定性难以推翻[13]。
2 专利质量与专利质量测度指标 体系
2. 1 专利质量概念 许多国家《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
应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同时说明书应对 发明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 术人员不用花费创造性劳动能够实现为准。判断 专利质量高低应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满足的程度来 考虑。
专利质量本质是一件专利满足专利三性即新 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和说明书充分公开要求的 程度,是一件专利的技术水平、撰写水平,能够经 得起审查,或者无效、诉讼程序的具有较大市场价 值的程度。专利三性贯穿从发明创造产生到专利 权灭失的全过程,专利权要通过撰写和审查程序 甚至复审无效和诉讼程序才能最终确定。因此。 本文认为,专利质量是指专利满足法律规定的可 专利性条件的程度。专利的法定授权条件是专利 质量概念的核心,一切专利质量测度体系必须坚 持这一根本原则。
2. 2 专利质量构成 专利质量包括三个方面的质量: 一是发明创
造质量或者技术质量,主要是指创造出的申请专 利的技术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一 项发明创造是否具有可专利性,必须对其是否新 颖、是否创新和是否有实用价值做出判断,而这正 好符合专利的三性标准。二是申请文件的撰写质 量,主要是申请人或代理人在专利申请中是否能 撰写高质量的专利文件。三是审查的质量,主要 是审查员审查后的专利文件是否有较高的质量。 2. 2. 1 创造质量
第 35 卷 第 11 期
2014 年
11 月
科研管理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文章编号: 1000 - 2995( 2014) 11 - 009 - 0068
Vol. 35,No. 11 November, 2014
基于中国发明专利数据的专利质量测度研究
宋河发,穆荣平,陈 芳,张思重,李振兴
专利的创 造 质 量 也 可 以 称 为 专 利 的 客 观 质 量,这是由发明创造本身所决定的,也可以说是由 专利技术进步性的大小或者创造性的大小决定 的。Bruno 也指出,专利创造质量首先是可专利 性大小,因而创造性大小就成为专利质量高低的 关键,缺乏创造性或创造性较低,专利文件就无法 写得很好或者即使写得好,专利也很难得到授权, 难以具有较大的价值。一件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 区别技术特征数量越多,创造点越多,发明高度就 可能越高,创造性可能就越大。授权率能较好地 反映不同国家、地区和机构专利的创造质量。另 外,专利创造性大小也反映在其被引用率上,一项 专利 申 请 创 造 性 程 度 越 高,其 被 引 用 的 次 数 就 越多。 2. 2. 2 撰写质量
一些研究则集中于审查质量。Giuseppe Scellato 等从异议程序选择优先权日与国家、申请日、 公开日、发明人数量、权利人数量、IPC 分类数、专 利引用、非专利引用、权利要求数、异议人及异议 申请日、异议结果等指标研究了欧州专利体系的 质量。Matthis 等提出了比较美、欧、日三个专利 局审查质 量 的 方 法。 金 泽 俭[30] 等 以 中 国 无 效 发 明专利为对象从创新能力、撰写质量以及审查质 量三个方面研究了国内外专利领域分布和创新水 平、职务 / 非职务发明指数、权利要求项数及说明 书页数、专利代理机构、检索资源、检索能力和法 律适用等质量指标。
近年来,国外机构和学者对我国专利质量问 题给 予 了 高 度 关 注,甚 至 是 质 疑 和 尖 锐 的 批 评[1]。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中国知识产权 侵权、自主 创 新 政 策 及 其 对 美 国 经 济 的 影 响 》报 告,对中国的自主创新政策和专利质量提出了疑
问[2〗。汤森路透和《知识资产管理》( IAM) 杂志 2011 年的调查将中国专利质量排在全球五大专 利局最后。经济合作组织( OECD) 发布的专利质 量测度结果显示,中国专利质量排在第 25 位[3]。 Giuseppe Scellato 等[4]基于问卷调查对欧、日、美、 韩、中五个国家专利审查质量进行了评分,结果显 示我国最 低。 欧 盟 中 国 商 会 发 布 的《创 新 迷 途: 中国的专利政策和实践如何阻碍了创新的脚 步》,认为 中 国 的 资 助 政 策 和 考 核 政 策 不 仅 没 有 促进 创 新,反 而 阻 碍 了 中 国 的 自 主 创 新。 Dan Prod’homme 指出,中国专利质量会出现问题,原 因一是政府设定目标和指标,二是政策措施问题, 三是专利执法的规则和程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