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纲
综述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P16
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P22
(2)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

P23
(3)在《海国图志》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P40
(4)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

P40
(5)在甲午战争后(1895年后),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

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

P41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的具体表现形式【问答题】 P21-31
一、军事侵略
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二、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起探索
(1)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代表作《校邠庐抗议》。

其思想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P49
(2)著名的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P53
(3)影响最大的报纸:上海—梁启超《时务报》;天津—严复《国闻报》;湖南—《湘报》。

P53
(4)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维新运动、戊戌变法产物)。

P55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问答题】 P50-51
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

与此同时,还翻译了一批近代自然科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等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

对一部分人来说,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不再被当作“奇技淫巧”受到排斥,而是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

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19世纪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问题以及意义【简述题】 P53-55
三个问题: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意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1911年)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

P68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P70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问答题】 P71-72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禁锢思想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简述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意义【问答题】 P77-79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这场革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P99
(2)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等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揭露和控诉,使反对“吃人的礼教”成了许多人的共同呼声。

P100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P102
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4)李大钊于1918年7月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同年11月、12月发表《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

P105
(5)五四运动成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P109
(6)在国共合作的形成中,新三民主义的纲领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P124
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呢?【问答题】P104-105
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早期马克思思想运动的特点 P111-112
第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第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问答题】 P119-120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
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华民族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人民由此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自身解放的光明的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征程。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建党时期的“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意义教训【问答题】 P119-120
原因: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是由于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营垒里去了。

从主观方面来说,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大革命遭到了失败。

意义教训:这场失败了的革命,实际上是未来胜利的革命的一次伟大的演习。

因为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且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了严重的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P133
(2)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

P136
(3)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P143
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问答题】 P145
红军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这些保存下来的力量,经历了千锤百炼,是党和红军的极为宝贵的精华。

中国共产党正
是依靠这支队伍作基干,使革命力量逐步恢复、发展、壮大,直到取得全国的胜利。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

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西安事变(1936年)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P155
(2)(1940年)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在激战中殉国。

P160
(3)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陆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

P160
(4)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P162
(5) 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调集100多个团共20万人,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

这就是百团大战。

P164
(6) 1938年9月至11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

在这次全会上,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

P170
(7)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P174-175
(8)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军官陈纳德还曾组建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即“飞虎队”)来华参加对日作战,并为帮助中国运送战略物资而冒险开辟驼峰航线。

P177
侵华日军犯下的严重罪行P151-152
首先,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三光”政策;日本的731部队等。

其次,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

再次,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及意义【问答题】P178-179
原因:第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第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意义: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1)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P203
(2)(1949年)《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P204-205 (3)三个法宝: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P208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问答题】P205-208
原因: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道路。

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基本经验: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它所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理论、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经过长期的艰苦、曲折的斗争,逐步取得胜利的。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