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胶质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胶质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项目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研究期限5个月申请经费500元
项目简介
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是一种能分解硅酸盐矿物的细菌,也称为硅酸盐细菌。本项目通过从硅酸盐菌肥中分离获得试验菌株,通过形态鉴定,筛选获得胶质芽孢杆菌;利用单因子实验探讨培养碳源和氮源、温度、pH、装液量、不同接种量等条件对胶质芽抱杆菌培养的影响;分析比较得到胶质芽孢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胶质芽孢杆菌菌肥的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二、立论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参考文献等)
项目的研究意义
胶质芽孢杆菌能够分解含钾硅酸盐矿物,因此以此菌剂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生物钾肥在国内外被广泛地应用[1-4]。研究表明胶质芽孢杆菌能够分解土壤中的硅酸盐矿物,释放被矿物晶格包裹着的K离子和SiO2[5]。而且,土壤矿物K 一般占土壤全K的90 % -98 %[6],实验也证明胶质芽孢杆菌对棉花等植物有明显的增产效果[7]。因此开发以胶质芽孢杆菌为主要成份的生物K肥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作为微生物肥料,其在根际的定殖及在作物生长周期保持较多数量的成活,这是人工接种菌剂能否有效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此课题通过对胶质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的研究,筛选出最适于胶质芽孢杆菌生长的条件。
通过对胶质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试验,我们可以找出最佳的适合于胶质芽孢杆菌生长的液体培养环境,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增加效益。对胶质芽孢杆菌生长条件改善之后,还能够为我们对于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很好的条件,如对矿物质的分解作用,处理活性淤泥[8],处理污水,净化水质,多糖、有机酸和蛋白质等代谢产物的研究[9]等。
国内外现状分析
由于胶质芽孢杆菌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因此为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许多人在菌体发酵方面进行了研究。李华的研究表明,在分别以葡萄糖、甘露糖、淀粉、蔗糖四种为碳源的培养液中细菌在葡萄糖中生长最快;在以鼓皮汁、豆饼粉汁、酵母膏、牛肉膏四种为氮源的培养液中,鼓皮汁为最佳氮源。另外他还认为金属离子、培养温度、pH、气液比也对菌株的生长有一定影响[10]。俄国学者Glukhova通过硅酸盐细菌在液体培养液中发酵实验发现,在以蔗糖为碳源,以铵盐为氮源时,代时最短,生物量最高[11]。Erygin则在接种前用磁场处理培养基,发现此处理后,经对照在生长速率、生物量方面均有较大增加[12]。Krinarii则发现芽孢杆菌核糖核酸酶的加入,会明显地促进营养细胞的生长和芽孢的萌发[13]。殷永娴的研究表明该菌为好氧细菌,摇床培养比静置培养的菌量多;在有氮培养基中的菌量明显多于无氮培养基,故生产菌肥应采用有氮培养基,而在淀粉培养基中可形成较多的芽孢,适于制干菌粉[14]。以上研究只涉及对培养基的碳、氮源的探究,未能从整个培养基的营养配比上进行探讨。本文通过从硅酸盐菌肥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细菌,并通过单因子实验对其
最佳生长条件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到胶质芽孢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以提高菌体的生成和对原料的利用,运用于生物钾肥的生产上提高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 盛下放,黄为一. 硅酸盐细菌NBT菌株在小麦根际定植的初步研究[J]. 南京,江苏青
年微生物学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2000,31-33
[2] 龙键,李娟,龙明兰. 硅酸盐细菌对含钾矿粉和土壤的解钾作用研究进展[J]. 贵州师
范大学学报,2000,18(1):77-81
[3] 宋未.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研究进展[J]. 北京: 全国微生物肥料专业会议论文集,
1995,179-185
[4] 陈廷伟. 钾细菌[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9, 5-11
[5] 连宾. 硅酸盐细菌的解钾作用研究.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8, 106
[6]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 农业化学总论.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91, 152-153
[7] 盛下放, 黄为一, 殷永娴. 硅酸盐细菌的解钾作用及对棉花的增产效果. 土壤, 2001, 33 (3): 163-165
[8] 盛下放,黄为一. 硅酸盐细菌NBT菌株在小麦根际定植的初步研究[J].南京,江苏青年
微生物学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2000,31-33
[9] 蒋先军,黄昭贤,谢德体等. 硅酸盐细菌代谢产物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J]. 西南农
业大学学报,2000,22(2):116-119
[10] Mel’nikova E O,Avakyan-ZA. Karavaiko,G,1.et al. microbiological destruetion
of silicate minerals containing beryllium.[J].Mikrobiologia,1990,59(l):63-69 [1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编.土壤微生物研究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5
[12] Glukhova,A. A. Physi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owth of
Bacillus mucilaginosus[J] Microbiol., 1993,29(6):862-868
[13] 李华,陈万仁. 胶质芽孢杆菌及其突变株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J]. 土壤肥料,
2001(2):28-32
[14] Erygin,G.D.Pchelkina,V.V. Influence of nutritional medium Treatment of
microorganisms by a magnetic field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ikl.Biokhim[J].Mikrobiol.1995,24(2):257-263
[15] 惠明,王慧,田青,等.一株脱硅胶质芽孢杆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J].河南科技学院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07,35(3):15-18
[16] 李顺鹏.微生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