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讲座课件——对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理解(共54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从大小——厚度、分布面积入手设问
由分布入题:洪积扇集 中连片分布,引人注目。
9. 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分析新疆一些山地“林带缠 山腰”现象的原因。
启示:
➢用地理眼光(视角)认识世界;用地理思维思考问题;会使用 地理工具辅助认识、思考及表达;能秉持正确地理观看世界、 思考世界、表达交流。
➢简要概括:会看、会想、会做;秉持正确的地理观。
从空间视角看问题
➢从划块(区)与尺度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 ➢从空间位置关系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 ➢从空间分布格局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 ➢从空间联系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 ➢从空间动态演变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
➢分析什么?各自的性质、特点;作用的方式和强度。
➢要达成的基本目的:对地理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பைடு நூலகம்的敏感性。“地 理学家对于影响一个地方的各种力量,以及这些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敏 感的。”
案例:要素“拆分”
➢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 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地形影响气候的“要素”拆分
➢地形类型——本案例为山地 ➢山地的进一步拆分:海拔、相对高度,走向、坡向,起伏,空 间结构(如喇叭口形状、开口大小及朝向等)
118°
120° 122°
葫芦岛
40°
秦皇岛

60
40
乙 丙
38°
大连 20 0

烟台
城市
年平均气温≤–4℃日数等值线
7.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案例:空间联系的考查
冬季封冻时,人们难以跨 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给出的资料:白令海峡(图 7)宽35~86千米… … 海峡 两侧为山地。
从空间动态演变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
➢具体表现举例
➢善于从时段划分,不同地理过程的驱动力分析、不同地理过程 的标志性特征的辨识、不同地理过程的地理意义的分析与概括 等角度,认识与思考问题。
从空间位置关系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
➢具体表现举例
➢从空间位置与水分、热量等关联性的角度观察、认识自然;从 一地与具有经济意义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等的关联性的角度 认识与思考人类的经济活动。
案例:空间位置与水分(也包含热量)之间的关联性
分别指出罗讷河上 游(瑞士境内)、 北部支流(索恩河) 和地中海沿岸支流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案例:从“形状” 入手考查
一位地理学者在游记中写道:“在 新疆的那拉提草原,我看到远处的 山坡上,森林呈带状围绕在半山腰 上(图5-3)这种情况在新疆很常 见,在伊犁河谷,在天山的南北坡 我们都会看到森林如一条腰带系在 山腰上”。
要关注“格局与过程耦合”
案例:由分布格局推测其形成原因
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五 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 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 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 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 成降雪,出现雪带
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 特点,并解释原因。
格局与过程耦合
➢格局是认识世界的表观,过程是理解事物变化的机理。 ➢就格局而言,可以从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和空间组合上来进行描 述。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
案例:从数量、空间组合入手考查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 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 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 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
谢谢!
➢气候特征差异:气温高低差异,降水多寡差异,气压高低差异, 风速大小差异等。
案例:“地理综合体” 拆分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 的原因。
“地理综合体拆分”拆分
➢沼泽,可视为一“自然地理综合体”,地域:西西伯利亚平原 ➢概念要清楚:沼泽是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泥炭大量存在 的地区。 ➢该题:沼泽广布的原因:水分收入大于支出 ➢拆分:影响水分收入多的因素;影响水分不易支出的因素 ➢进一步拆分:收入方面——降水,洪水、灌溉、地下水(泉水出露);支 出方面——地势、蒸发、下渗等。
过程拆分
➢为什么要进行过程拆分?各个过程具有各自的性质、特点以及 作用的方式和强度。 ➢拆分什么样:自然地理过程;人文地理过程;不同时段 ➢分析什么?各自的性质、特点;作用的方式和强度。
案例:人文地理过程的拆分
要素和过程相关综合法
➢ 一般先把联系更为密切的近缘要素作为一个双元相互作用系 统进行相关 , 如研究土壤与植被的关系、地形与气侯的关系、 水文与气候的关系等。然后进行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 素的多元相关。相对而言,双元相关是一种较低层次上的综合 , 而多元相关则是较高层次的综合。
对此您有怎样的感悟?
我们应该重点加以理解的论述
➢将地球表面复杂的现实情况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 部分——为什么要划分区域 ➢区域就是地球上显示了重要元素的内部一致性与周 围地域的外部差异的地方——什么是区域 ➢区域方便对空间的概括,旨在使地球表面无限的多 样性井然有序——划分区域加以认识的目的与价值
地理 “拆分”(分解)的主要内容
➢地域拆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地域单位 ➢要素拆分: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等。 ➢过程拆分:自然地理过程,人文地理过程、人地相互作用过程 等。
地域拆分
➢为什么要进行地域拆分?不同地域内地理现象、地理要素的特 征以及地理过程的性质和强度都有明显差异, 并具有一定的规 律性。
对区域认知的理解
“区域认知”,应包含“用区域的方式认识”和 “对区域本身的认识”两个方面的涵义。
对“用区域的方式认识”的理解
➢“区域认知”是一种思维方式。即面对极其复杂的地球表面,通常 采取将其“分类成可以处理的各个部分”分别加以认识的方式,其基 本价值在于使“地球表面无限的多样性井然有序”。 ➢简言之,用区域的方式认识就是面对极其复杂的地球表面,通过划 块(区)来加以认识。
——对“综合思维”的理解
理解1.综合思维就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 的思维
➢总的理解.
综合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之上
➢核心:对“地理综合体”(认识对象)进行“拆分”(分解)。 ➢地理分析是地理综合的基础, 没有分析或分析不够都难以形成 真正的地理综合。 ➢ 教学启示:培养综合思维,不能为了综合而综合,教会学生 地理分析,是培养综合思维的基础。 ➢关键问题是:如何教会地理拆分(分解)
基于此,我们对“区域认知”会有更为深刻和 准确的理解。
两个基本的“分类成各个部分”的方式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地球如此之大,地理学家如何 认识它呢?
➢“地球表面没有两个地方是完全相同的”。地球表面如此复杂 多样,地理学家又是如何认识它的呢?
地理如何认识世界,您的感悟是?
怎样认识复杂的地球表层?
对于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
➢将“区域认知”视为一种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 ➢要善于创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体会 “划区”是认识地球表面复杂 多样性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将认识对象置于特定空间加以认识的 意识、习惯与思维方式。
“对区域本身的认识”的理解
➢ “对区域本身的认识”即对某区域的认识。 ➢主要认识内容包括:筛选区域特征,比较和揭示区域差异, 发现区域之间的关联,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与方式,探讨 区域协作和交流的机制,总的“价值追求”是着眼总结地 理事物和现象潜在空间秩序与空间规律。
夏季高温多雨

终年高温多雨


干季与湿季
炎热干燥







地理学的探究 必须朝向寻找 空间的秩序。
请总结一下世 界气候分布的 空间秩序?
其中蕴含怎样 的方法?这种 方法体现何种 地理学的思想?
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面对极 其复杂的地球表面,将其分类成可以 处理的各个部分。
换成简单的说法:通过划块(区)来认识世界 ,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地理学思想!
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请说出亚洲气 候分布的特征。
请概括一下认 识亚洲气候分 布特征的方法?
地理分布的考查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 业企业500强总部 空间分布的特点。
拓展一下:总结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这一内容重点讲什么?
这一内容与前后知识有何关联?




终年寒冷

冬季温和多雨
终年寒冷


终年干热
➢拆分什么样: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块”(区)。
➢拆分后的分析:即先对组成整体地域的各低级地域单位 ( 子 系统 ) 分别进行研究, 为进一步综合整体特征奠定基础。
要素拆分
➢为什么要进行要素拆分?各个要素具有各自的性质、特点以及作用的方式 和强度。
➢拆分什么样:不同要素,对不同要素组分的进一步拆分。
动态综合法
➢ 时段分析仅仅是某一时段内地理要素或现象的研究,因此需要 把时段分析的结果置于整个时间发展序列中进行动态综合,研究 地理现象和事物的前后承袭、演替关系和时间变化节律。
➢这样不仅可以追溯它们的发生发展过程,更加深刻地认识现状 特征, 而且可以预测将来的演变趋势,为人类更加合理地利用、 保护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就过程而言,可以分为自然过程(例如元素和水分的分布与迁移、物种 的分布与迁徙、径流与侵蚀、能量的交换与转化等)和社会文化过程(例 如交通、人口、文化的传播等)。
➢——傅伯杰
案例:从大小——厚度、分布面积入手考查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 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3 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 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 完成7~9题。
将特定地理空间经实证所获得的空间规律 性法则,透过演绎法类推应用到“其它的空 间形式”上,借以类推“其它的空间形式” 也存在这样的空间规律性;或藉以分析影响 其空间结构的因果关系。
从划块(区)与尺度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
➢具体表现举例
➢通过划块(区)、尺度选择、尺度转换等方式认识地球表面的 复杂性,善于从划块(区)与尺度的角度观察、描述、分析现 实世界中的事物、现象及其成因。
从空间分布格局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
➢具体表现举例
➢善于从空间地理事象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和空间组合及 其形成原因与机理等角度认识与思考问题。
从空间联系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
➢具体表现举例
➢善于从地理要素之间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空间交流特征,要 素间的联系,区域间的联系,局部与整体的联系,人与地的联 系,因果之间的联系等角度认识与思考问题。
对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理解
袁孝亭 2018.12
——对“区域认知”的理解
从地理空间分布的教学说起
➢依据地理学思想可以发现、总结地理空间分布教学的“方 法论”; ➢有了认识地理空间分布“方法论”的这把“利器”,我们 就会高效率地认识陌生地区空间分布的“秩序”。
如何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 布特点?
◦ (2013·安徽高考)下图为2001年4 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 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 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 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 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