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表

体检单位
注:附历年职业健康体检表及相关处理资料;
四、职业病诊疗等相关资料
注:附历年职业病诊断治疗及相关处理资料
防护措施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表
上 岗 前 检 查 情 况
检查日期
结 论
检查机构
在 岗 期 间 检 查 情 况
检查日期
结 论
检查机构
复查项目
复查结论
复查机构
离 岗 时 检 查 情 况
检查日期
结 论
检查机构
教育培训情况表
培训日期
培训内容
培训机构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表
作业场所
名 称
检测日期
检测结论
检测机构
复测
日期
复测结论
复测
机构
注:1、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可见本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中,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一览表或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中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档案;
职业病诊疗情况
诊断时间
从事工种
诊断结论
诊断单位
治疗情况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体检时间
从事工种
体检结果
档案编号: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表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电 话
建档日期
一、个人基本资料
姓名
性别
民族
身份证
家庭住址
出生地
所在车间
岗位工种
工龄
文化程往病史
既往职业病诊断情况
病名
诊断日期
诊断单位
是否治愈
三、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
起止时间
工作单位
工种
接触职业危害种类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范文(3篇)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为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掌握职工健康损害情况,预防职业病,根据《____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三十二条,结合本公司实际,建立本制度。
一、责任部门公司部门负责本公司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档案管理,依法____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按照本公司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时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由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承担,本公司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原则上安排在(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名称)。
员工在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或者复查或者医学观察期间视同正常出勤。
职业健康检查周期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____)。
为了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分清责任,防止劳动者带病进入本公司,在招工前对应招者进行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不招用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2、职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为了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和健康影响,对劳动者进行动态健康观察,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的体检周期及项目____劳动者进行定期岗间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的疾病或职业禁忌症,交公司部门,安排复检。
不得安排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该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安排治疗。
3、职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为了了解劳动者离岗时的健康状况,分清健康损害责任,在劳动者离岗时____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于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4、应急时职业健康检查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即使____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五篇)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为了保护职工健康和维护企业权益,根据《____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特制订本制度。
1.劳资部负责为每一位职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管。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一)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二)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四)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
2.劳资部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
相关的卫生监督检查人员、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劳动者委托代理人有权查阅、复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其他人员不得私自查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劳动者离开单位时,本人有权索取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档案管理人员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4.对已离职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在离职后三个月后进行封存,并保存____年以上,以备上级部门查阅。
5.劳资部档案管理人员应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妥善保管,防虫蛀、防霉、防丢失、防丢失,保证档案安全。
6.所有档案应有专柜存放、加锁,定期清理通风,防湿。
7.所有档案不得随意查阅、复印,不得置于公共场所。
8.其他依照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9.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二)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用于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的监护措施和档案管理规定。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入职体检:劳动者在入职前需要接受体检,包括基本体格检查、职业病危险因素接触史询问、相关疾病筛查等,以确保身体适应相关工作。
2.职业卫生检查:对处于职业病危害环境的劳动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职业卫生检查,包括体检、化验、射线检查等,以评估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
3.职业病筛查:对可能存在职业病风险的劳动者进行相关疾病的筛查,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和迹象,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和防治措施。
4.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对劳动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包括空气中的毒性物质、噪声、辐射等,以控制职业危害对劳动者的影响。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5篇)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第三条、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下列资料:(一)职业健康培训资料,包括培训内容、培训人数、考试情况等内容;(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分布、接触人群情况等内容;(三)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定点和检测情况、职业病防护和应急措施、个人防护用品管理等内容;(四)健康监护资料,包括职业健康检查、禁忌症处理、职业病病人管理等内容;(五)工作记录资料,包括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决策、职业安全健康自查情况、职业安全健康监督部门监督检查记录等内容;(六)法律法规资料,包括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内容;(七)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认为应当存入职业健康档案的资料。
第四条、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并做到:(一)按照要求填写职业健康档案有关内容,保证职业健康档案的准确性;(二)每年定期对职业健康档案进行复核,并及时修订;(三)及时将职业健康档案信息录入计算机,加强职业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四)妥善保管职业健康档案及相关原始资料。
(五)严格职业健康档案借阅管理,非经公司领导批准的,一律不得外借。
第五条、接受相关政府管理单位对职业健康档案工作进行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对职业健康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职业健康档案数据采集和汇总,建立分公司职业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档案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数据。
第七条、职业健康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职业健康档案负有保密义务,应当由专人负责妥善保管。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2)是指用于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一项制度,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1)

编号: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姓名
单位
建档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三十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个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一)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
(二)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三)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四)职业病诊疗资料;
(五)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目录
二、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
三、既往病史(急慢性职业病史)
四、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表
五、历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表
六、职业病诊疗情况表
七、相关材料粘贴处
八、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
1、历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表;
2、职业病(身体损害)诊疗等相关资料;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原件(标明体检表编号);
4、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5、其他资料(包括门诊病例、辅助检查结果等)。
注:以上内容,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

档案编号:_____________XXXXXX有限公司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建档日期:_________________劳动者基本情况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表(岗位、在岗、离岗查体报告原件,并有职工签收记录。
)教育培训情况表(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培训试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表(每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结果页复印件,并有职工签收记录。
)职业病诊疗情况表(职业病检查、治疗相关资料)XXXXXXt限公司职业病危害告知书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甲方)在与劳动者(乙方)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一)所在工作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及职业病防护措施(详见附件一);(二)甲方应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的要求,做好乙方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检查。
一旦发生职业病,甲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乙方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及相应待遇;(三)乙方应自觉遵守甲方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按要求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若被检查出职业禁忌证或发现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必须服从甲方为保护乙方职业健康而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的工作安排;(四)当乙方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发生变更,从事告知书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甲方应与其协商变更告知书相关内容,重新签订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五)甲方未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乙方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甲方不得因此解除与乙方所订立的劳动合同;(六)职业病危害告知书作为甲方与乙方签订劳动合同的附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相关概念1.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医学监看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检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内容。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换岗前、离岗前和在岗时及应急健康检查。
2.职业病是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二.职业健康监护目的1.早起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2.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3.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4.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5.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改革生产工艺。
采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对职业病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人员的处理个安置等;6.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7.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
三.职业健康监护的责任和义务1.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用人单位的职责。
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生产劳动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保证劳动者能够得到与其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应的健康监护。
(2)用人单位要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有专人负责管理,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管,要确保医学资料的机密和维护劳动的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
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3篇)

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引言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企业管理职业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维护劳动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有效的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员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职业病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从而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分析如何建立和完善这一管理制度。
一、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1、建立职业卫生档案企业应根据员工从业情况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其中包括员工的个人信息、工作岗位、工作时间、从业史等相关信息。
职业卫生档案应以个人为单位建立,并进行分类管理,以便更好地进行职业危害评估和预防控制。
2、对职业卫生档案的定期更新和维护职业卫生档案需要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及时记录员工的工作变动等信息,并加强对职业危害的评估和预防工作。
同时,企业还应定期对职业卫生档案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职业卫生档案的保密性职业卫生档案属于员工的个人隐私,企业应严格保密,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只有经过员工同意或法律授权,才能将职业卫生档案提供给相关部门或个人使用。
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1、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指企业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和相关数据的档案。
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员工的职业健康监护方案,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2、对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定期更新和维护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及时记录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包括职业病发生情况、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等。
同时,应根据职业健康监护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保密性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也属于员工的个人隐私,企业应严格保密。
只有在法律授权或员工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提供给相关部门或个人使用。
三、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1、制定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规定企业应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明确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更新、维护以及保密等方面的要求,明确责任人和操作流程,以确保管理制度的严密性和可执行性。
简述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

简述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用于记录和管理劳动者职业健康状
况的文件。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等基本身份信息。
2. 职业史:记录劳动者从事的各个职业、工种、岗位,以及每个职业的入职时间、离职时间、工作地点等信息。
3. 健康评价:包括劳动者的体检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评估、劳动者健康状况评估等。
4.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记录劳动者接触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噪声、粉尘等,并记录接触时间、接触剂量等信息。
5. 职业病诊断和治疗情况:记录劳动者是否被诊断为职业病,以及接受的治疗情况、效果等。
6. 职业健康监护:包括劳动者的职业病体检结果、体检时间、体检项目等信息。
7. 健康宣教和培训:记录劳动者接受过的职业健康宣教和培训的情况。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劳动者的个人信息、职业史、健康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职业病诊断和治疗情况、职业健康监护以及健康宣教和培训等方面的信息,旨在为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

档案编号: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单位:
姓名:
性别:
建档时刻:
劳动者个人信息卡
档案号: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档案号:
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置情形
档案号:
注:1)检查种类是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离岗后医学随访、复查、医学观看、职业病诊断等;
2)检查结论是指未见异样、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其他疾患、职业病等;
3)人员处置情形是指调离、临时离开工作职位、复查、医学观看、职业病诊断结果等处置、安置情形及检查、诊断结果;检查结论为未见异样或其他疾患的划“—”;
4)现场处置情形是指造成职业损害的作业职位,现场及个体防护用品整改达标情形,不需整改的可划“—”
4-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等资料
将作业人员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等资料归入本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范本)

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名
称)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姓名:
性别:男□女口出生年月:年月所在车间:
岗位工种: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一、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
二、既往病史:
三、急慢性职业病史
病名:诊断日期:诊断单位:是否痊愈:其它补充说明:
四、历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五、历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情况:
六、职业病诊疗情况:
七、备忘:
八、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等相关材料粘贴处
九、其他应存档资料:
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及受委托的医疗卫生机构省卫生厅颁发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资质认证证明文件;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3、职业病报告卡;
4、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者处理和安置的记录;
5、在职业健康监护中产生的其它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提供的有关资料;
6、职业病发病情况及职业病患者处理情况记录;
7、职业卫生防护企业内部管理相关记录,以及企业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8 、其他应存档资料。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3篇)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1、新工人入厂必须到规定的医院进行体检,要将体检情况存入个人健康档案。
2、对接触粉尘、噪音等危害职业的人员必须要进行上岗前、在岗时、离岗前的健康检查。
3、从事职业危害的人员,公司每两年组织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健康体检。
4、生产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5、生产单位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对本人和胎儿有危害的作业。
6、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7、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单位必须如实、无偿提供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8、生产单位发现疑似作业病、职业病人时要及时向公司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报告。
9、生产单位要根据公司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和保健措施。
10、公司、分公司职业卫生档案设专人负责管理,不得随意损坏、丢失、传播,永久保存。
11、各种记录材料要按规定及时存档,并进行分档归类管理。
12、档案的调阅应经单位负责人或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批准。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2)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旨在保护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雇主应该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心理健康评估等。
2. 环境监测:雇主应配备专业人员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有害物质等,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卫生标准,不影响从业人员的健康。
3. 职业病防护:雇主应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包括改善工作条件、提供个人防护用具、培训从业人员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等。
4. 健康宣教:雇主应提供相关的健康宣教活动,向从业人员普及职业病的预防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意识。
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1. 健康档案建立:雇主应建立完善的从业人员健康档案,记录从业人员的体检结果、职业病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等信息。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容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文件,用于记录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和相关的监护措施。
它是企业管理职业健康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信息:记录员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员工的特定健康风险和个体差异。
2. 工作经历:记录员工的工作经历,包括入职时间、职位、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分析员工的职业暴露史和相关的职业病危险因素。
3. 职业病史:记录员工是否患有职业病或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对于已经患有职业病的员工,需要详细记录病情、诊断结果、治疗情况等信息。
4. 健康体检:记录员工的健康体检情况,包括体检时间、体检项目、体检结果等。
健康体检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职业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记录体检结果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和治疗措施。
5. 职业暴露史:记录员工的职业暴露史,包括接触的有害物质、接触时间、暴露途径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员工的职业暴露风险和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6. 防护措施:记录为员工采取的防护措施,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情况、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情况等。
防护措施的记录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检查和改进现有的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7. 职业健康培训:记录员工接受的职业健康培训情况,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
职业健康培训是提高员工职业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记录培训情况可以评估培训的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8. 职业康复情况:记录员工的职业康复情况,包括康复治疗的方式、康复效果等。
职业康复是帮助患有职业病的员工恢复工作能力和生活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记录康复情况可以评估康复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9. 其他相关信息: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记录其他与职业健康相关的信息,如员工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全面评估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和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措施。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和管理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一人一档) XXX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姓名:部门:建档日期:劳动者基本情况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住址毕业院校性别学历岗位调动日期XX.XX.XXXX.XX.XX籍贯民族联系电话身份证号技术职称调入部门/岗位生产部/组装技术部/技术员调动原因招聘入职正常岗位调动接触职业危害因素XXX、XXX无起止年月单位名称工种/岗位职务职业史既往病史或职业禁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表上岗前检查情况搜检日期结论在岗期间检查情况检查日期检查结论检查机构检查类型初检复检初检复检初检复检初检复检初检复检初检复检初检复检离岗时检查情况搜检日期结论搜检机构检查机构岗位、在岗、离岗查体报告原件。
并有职工签收记实。
)教育培训情况表序号培训日期培训内容培训机构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培训试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身分检测情况表场所名称检测日期检测结论检测机构复测日期复测结论复测机构每年职业病危害身分检测报告结果页复印件,并有职工签收记实。
)职业病诊疗情况表诊断情况诊断日期职业病种类治疗情况治疗日期病情处方治疗机构主治医师诊断机构职业病搜检、治疗相关材料)XXX职业病危害奉告书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甲方)在与劳动者(乙方)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告知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一)所在工作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及职业病防护措施(详见附件一);二)甲方应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的要求,做好乙方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检查。
一旦发生职业病,甲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乙方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身分检测结果等材料及相应待遇;三)乙方应自觉遵守甲方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按请求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卫生档案与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与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是在职业卫生管理中使用的重要工具,用于记录和管理职工的健康状况和职业暴露情况。
本文将重点介绍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一、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是用于记录和管理职工职业暴露情况、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等信息的文件。
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对于实施职业卫生监测、评估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包括:1. 职业暴露情况:记录职工从事的职业和工作内容,暴露于的有害物质和环境。
2. 职业健康体检:记录职工的健康检查结果,包括体格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等。
3. 职业病情况:记录职工是否患有职业病,病程和治疗情况。
4. 职业危害防护:记录职工接受的职业危害防护的措施和效果。
职业卫生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档案可以提供职业暴露情况和职业病情况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2. 职业病防治:通过对职业病情况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3. 员工健康监护:职业卫生档案可以追踪和监控职工的健康状况,提供健康监护和健康教育服务。
二、健康监护档案健康监护档案是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特定职业人群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监测的档案。
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有助于早期发现职业病和职业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包括:1. 职业暴露情况:记录职工从事的职业和工作内容,涉及的有害物质和环境。
2. 定期健康检查:记录职工的定期健康检查结果,包括体格检查、生理生化指标等。
3. 职业病筛查:记录职工进行职业病筛查的结果,包括肺功能检查、职业皮肤病检查等。
4. 个体防护效果评价:记录职工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和效果评价。
健康监护档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职业健康评估:通过对健康监护档案的分析和评估,可以了解职工的健康状况和职业危害暴露情况。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范本)

编号:
(单位名称)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姓名:
性别:男□女□
出生年月:年月
所在车间:
岗位工种: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一、职业史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
二、既往病史:
三、急慢性职业病史
病名:诊断日期:诊断单位:是否痊愈:其它补充说明:
四、历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五、历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情况:
六、职业病诊疗情况:
七、备忘:
八、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等相关材料粘贴处
九、其他应存档资料:
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及受委托的医疗卫生机构省卫生厅颁发的职业
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证明文件;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3、职业病报告卡;
4、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者处理和安置的记录;
5、在职业健康监护中产生的其它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提供的有关
资料;
6、职业病发病情况及职业病患者处理情况记录;
7、职业卫生防护企业内部管理相关记录,以及企业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8、其他应存档资料。
职业卫生档案与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与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是与职业健康和劳动者健康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用于记录和管理劳动者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信息,而健康监护档案则主要用于监测和评估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和工作适应能力。
以下将对这两个档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档案是用于记录和管理劳动者职业病防治工作信息的一种档案。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个体防护措施:记录劳动者使用的个体防护设施和装备的类型、规格和使用情况,以及相关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2.职业卫生检查:记录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检查结果和处理情况,例如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情况等。
3.职业病防治措施:记录单位采取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包括工作场所的环境监测、废物处理、防护装置的安装和维护等。
4.职业病事故:记录职业病事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包括事故原因、伤害程度和处理结果等。
5.职业健康教育:记录单位组织的职业健康教育活动和培训情况,包括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职业健康技能的培训等。
通过对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情况,加强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和改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水平,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伤害。
二、健康监护档案健康监护档案是用于监测和评估劳动者健康状况和工作适应能力的一种档案。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健康监测结果:记录劳动者的健康监测结果,包括体检、职业病筛查、生物标志物测定等方面的数据和指标。
2.职业病体检:记录劳动者的职业病体检结果,包括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情况等。
3.职业病筛查:记录劳动者的职业病筛查结果,包括职业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情况等。
4.职业适应能力评估:记录劳动者的职业适应能力评估结果,包括工种适配性、工作强度和工作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等。
5.健康教育咨询:记录单位向劳动者提供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包括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等。
通过对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和工作适应能力,为劳动者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健康管理和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内容
1、个人基本信息(表1)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结果(表2)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表3)
4、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等资料;
5、其他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单位
姓名
性别
建档时间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专人保管
表1 个人基本信息
注:1)本表记录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基本信息; 2)既往病史至劳动者曾患病情况,包括职业病和其他疾病。
表2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姓名
注:1)本表记录有人单位劳动者所在工作场所(岗位)历年由具有职业卫生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包括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
2)防护措施是指劳动者所在工作场所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为劳动者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
表3 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注:1)检查种类是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离岗后医学随访、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等;
2)检查结论是指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其他疾患、职业病等;
3)人员处理情况是指调离、暂时脱离工作岗位、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断结果等处理、安置情况及检查、诊
断结果;检查结论为未见异常或其他疾患的划“”;
4)现场处理情况是指造成职业损害的作业岗位。
现场及个体防护用品整改达标情况,不需要整改的可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