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第一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步骤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2、城镇建设用地预测也可采用总量预测法,即在 分析建设地面积与人口增长、城镇产业结构、产值、 土地产出率、国定资产和基本建设投资等因素间关系 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方法(平均增长法、回归分析 法等)预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Yf
S1 W Yf
YF
100
S2
S1 1 K1 K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1—果园内部林带、道路、沟渠占果园总面积的百分比,一般取=10% K2—幼年果树占果园总面积的比重,一般取=15% (此面积不包括苗圃在内)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B、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建设用地预测包括规划期间城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 交通、水利设施、风景旅游、特殊用地需求量的预测。 (一)城镇建设用地预测 1、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一般采用定额指标法。即在城镇人 口规模预测的基础上,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规划目标年城镇建 设用地规模。 计算公式为:U=P*A/10000 式中:U—规划目标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公顷) P—规划目标年城镇人口(人) A---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平方米/人) (见后面)
第七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 第二节 人口预测方法
5、环境容量法
受资源、生态条件严重制约的,应按环境容量法 确定适宜的人口规模。 计算公式为:PMAX=min{P1MAX, P2MAX, P3MAX…, PIMAX…} 式中:PMAX—县的极限人口; PIMAX—自然资源、生态条件供给能力和某项基础设 施支持能力的最大值。
第三节
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现状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城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 指标级别 人均建设用地规划指标
允许调整幅度 +0.1~25.0 >0 +0.1~+20.0 不限 +0.1~+15.0 -15.0~0 不限 +0.1~+15.0 -20.0~0 不限
≤60.0 60.1~75.0 75.1~90.0 90.1~105.0
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表
第三节
现状人均建设 用地水平 (平方米/人) ≤50 50.1~60 指标级别 I II I II II III II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平方米/人) 50.1~60 60.1~80 50.1~60 60.1~80 60.1~80 80.1~100 60.1~80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四)风景旅游用地、特殊用地预测 风景旅游用地、特殊用地一般有特定的资 源、环境、建设条件要求,应依据有关规划、 用地规范或已列入计划实施的建设项目及其用 地范围,确定其用地规模。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五)交通用地预测 交通用地预测包括铁路、公路及其他交通建设用地需求量的 预测。一般采用定额指标法预测。 预测应充分考虑各类交通的用地特点。重点考虑交通项目选址 是否节约用地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用地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规范、 附属设施是否必要、是否存在搭车用地等。 交通设施布局要与生产力布局、城镇体系布局和国土资源综 合开发利用布局相协调;各种交通设施布局之间要相互协调,防 止重复建设。
Y a bX
Y——表示人口预测数 a、b——模型中的参数 X——表示时间变量,即为时间序列中的年次 (2)、指数曲线型。若人口的逐年增减率大致相同,其发展趋势为指数曲线型,其预测模型为 X
Y a1 b
式中:a表示当X=0时,该年的人口数据;b表示每年人口的增减速度。 (3)、二次抛物线型。若人口数据时间序列中的逐年增长量是中期大、前期和后期小,就要拟合二次抛 物线模型来进行预测,其模型为: 2
第七章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一、土地需求量预测的内容 (一)、农业用地预测。 (二)、建设用地预测。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二、土地需求量预测的方法 A、农用地预测 (一)、耕地需求量预测
1、根据各类农作物产品需求量和各类农作物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及复种指数求出各类农作物产品的 耕地需求量,求和后可得到总耕地需求量。
100.1~120
可减0~15
120.1~150
>150
可减0~20
应减至150以内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说明:
(1)已有的村镇应以现状建设用地的人均水平为基础,根据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幅度确定。允许调整幅度是指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对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的增减数值。 (2)人均耕地面积小于1亩的地区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允 许采用的指标级别中,只能采用最低一级。 (3)新建村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按表中第III级确定, 人均耕地面积小于1亩的地区应按表中第II级确定。 (4)地多人少的边远地区,根据所在省、自治区政府规定的 建设用地指标确定。
Y a bX cX
式中:a、b、c为模型中的参数
第七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 第二节 人口预测方法
4、劳动平衡法
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基础上,以基本人口、 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依据预测未来人口。 P=A/1-(B+C) P--规划人口数 A---基本人口,指直接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人数 B--服务人口数(从事行政管理和服务性行业的劳动力人数)占总 人口的比重 C--被抚养人口(未成年或丧失劳动能力和没有参加生产活动的人 数)占总人口的比重
第七章 第一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 土地需求量预测步骤
一、制定预测工作计划 二、各部门分别进行用地预测并编制用地计划。 三、部门用地预测和计划成果上报。 四、对各有关主管部门的用地预测和用地计划进行检 验。 五、汇总各部门用地预测和计划,形成综合材料备用。
第七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 第二节 人口预测方法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2、在分析规划期间耕地增减因素的基础上综合确 定耕地需求量。 计算公式为: GN=C0+(Gz+GF+Gk)-(GJ+Gs+GH) ±GT 式中:GN—规划目标年(N年)耕地面积; C0—规划基期年耕地面积; Gz—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 GF—土地复垦增加耕地面积; GK—土地开发增加耕地面积; GJ—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面积; GS—生态退耕面积; GH—灾毁耕地面积; GT—农业结构调整净增(或减)耕地面积。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二)、园地需求量预测
1、确定果品内部需求量(V) 2、确定果品的商品率(P) 3、确定果品的总产量
4、确定果品的加权平均单产(Yf) (1)、确定本地各类果树的种植结构(F) (2)、确定本地各类果树的平均先进单产(Y)
(3)、求加权平均单产 5、确定成年果树栽植面积 6、确定果园面积
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允许调整幅度 (平方米/人)
应增5~20 可增0~15
60.1~80
可增0~10
80.1~100
III
IV III IV IV V V
80.1~100
100.1~120 80.1~100 100.1~120 100.1~120 120.1~150 120.1~150
可增、减0~10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三)独立工矿用地预测
独立工矿用地需求量宜根据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的建设项目的生产建设规模和用地定额指标 预测。 计算公式为:M=∑Si*Qi 式中:M—规划期间新增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公顷) Si—i项目生产建设规模 Qi—i项目用地指标(单位产量或投资规模的用 地面积)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应采用已施行的行业用地定额 指标,或代表当地平均先进水平的土地产出率指标。
人口预测是对规划末期年度的总人口及 其结构的估算。 1、部门预测法 利用计划生育主管部门人口发展规划 预测的结果。
第七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 第二节 人口预测方法
2、自然增长法
该方法简单,较为实用,可用于城、乡人口的预测。它以现有的总人口为基数,通过预 测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确定预测期末的总人口,常采用的公式有: p —预测人口数; N—人口现状数字; r—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人口总 数之比); n—预测年限; G—人口机械增长数。 0 r 可用下列公式求得: r m P 1 N0 Po——某一阶段末人口总数 No——某一阶段初人口总数 M——该阶段的年数
1、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可采用类似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 测的方法。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可参照《村镇规划标准》 (GB50188-93)确定
。
计算公式为:U=P*A/10000 式中:U—规划目标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公顷) P—规划目标年城镇人口(人) A---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平方米/人)
Ⅰ Ⅰ Ⅱ Ⅱ Ⅲ Ⅱ Ⅲ Ⅳ Ⅲ Ⅳ
60.1~75.0 60.1~75.0 75.1~90.0 75.1~90.0 90.1~105.0 75.1~90.0 90.1~105.0 105.1~120.0 90.1~105.0 105.1~120.0
105.1~120.0
>120
Ⅲ Ⅳ
90.1~105.0 105.0~120.0
<0 <0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说明: (1)现有城镇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现状人均建 设用地水平,按表的规定确定,所采用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应同时符合表中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幅度双因子的限制要求。调 整幅度是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比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增加或减少的 幅度。 (2)人均耕地面积小于1亩的地区,在现状人均建设地水平允 许采用的规划指标等级中,只能采用最低一级。 (3)新建城镇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III级内确定, 当城镇的发展用地偏紧时,可在第II级内确定。 (4)首都和经济特区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IV级内 确定;经济特区城市人均耕地小于1亩的,可在第III级内确定。 (5)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多人少的城镇,可根据实 际情况确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但不得大于150.0 平方米/人。
计算公式为:
Xi G=Σ ── (i=1,2……,n) i=1 Di*Fi
N
式中:G—规划目标耕地面积; Xi—第i种农产品需求量; Di—第i种农作物播面单产; Fi—第i种农作物复种指数; N—农作物种类。 农产品需求量预测既要考虑当地人口的消费需要,还应考虑输入输出情况。农作物播面单产应在综合考 虑土地生产潜力、投入水平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复种指数应在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方式、耕作 制度和作物结构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 为简化运算,可先计算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耕地需求量,再按一定比例确定其他农作物的耕地需求量。
p N (1 r)n G
第七章 土地需求量预测 第二节 人口预测方法
3、趋势外推法
当我们在研究某地的人口时,可以发现人口的发展变化是在时间序列上展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 得到一系列依赖于时间的数据。像这样以时间为参数的数列称之为时间序列。将变量的过去变动趋势延伸 到未来,得到的预测变量数值,就是趋势预测法。 先把历年人口的资料,在用时间做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绘制点图,得到一条历年人口动态变化的趋势图 形。再根据图形选择适当的趋势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常用的趋势预测模型有直线型、指数曲线型和二次抛 物线型三种。 (1)、直线型。预测模型为:
第三节
土地需求量预测方法
2、推算法
Z H 1 K
N n H F0 d e P 2
Z—规划期间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H—规划期间农村个人建房用地面积; K —公建、道路、乡镇生产占地系数,K=0.3~0.6; N—规划目标年农村人口数; p —户均人口数; Fo—规划基期农村总户数; n—规划期限; e—规划期间建房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 d—每户宅基地占地定额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