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探析
摘要:独立学院与普通高校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应更加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应构建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这主要从形成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营造校园人文环境、组建稳定的高人文素质教师队伍和建立独有的实践活动体系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标签:独立学院;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目标
独立学院是由公办品牌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与民间资本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办学实体,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生事物。
自1999年诞生以来,独立学院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已达318所,在校学生近200万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实体,独立学院存在着诸多亟待加强与完善之处,其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因此,探索并构建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确保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是独立学院提升办学水平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独立学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要求
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普通高校培养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也有别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学习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通过实践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但由于在进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非专业方面的人文素质关系密切,因此,技术人员的人文素质状况会直接影响其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应用型人才在解决问题时将不仅仅考虑某项技术工作是否能够完成,还必须关注这项技术在经济、政治、文化、环保等方面的影响,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另外,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之问,更看重其所具有的人文素质。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应用型人才除了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外。
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与人文素质现状的要求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独立学院的发展虽有力地缓解了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但因其被确定在第三批本科段次上录取,因此,它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是普通本科高校的落榜生,但其家庭经济条件一般都较好。
这部分学生与普通本科高等学生一样,存在着人文素质缺失的状况,如法律意识淡薄、抗挫能力差、心理障碍多、缺乏团队精神、道德诚信缺失等。
此外,他们又有着特有的人文素质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文化基础总体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二是因在中学时期长期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比较自卑、
盲目,缺乏自信心;三是抗挫折的承受力和自我调整能力不强。
能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大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其中城镇生源的比例和独生子女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普通院校,更有不少学生是在相对优越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家庭的过分娇宠往往使学生个人主义严重膨胀,他们过多依赖家庭,缺乏社会责任感,其抗挫折的承受力和自我调整能力与普通本科高校的学生相比要相对弱些。
为此,独立学院更应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二、构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是指独立学院所具有的,对应用型人才实施有效人文素质培养的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机系统。
近年,独立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
独立学院将大量的专业课设置为必修课,而人文知识课程,如哲学、历史、艺术、文学都被设置为选修课且限制学分,使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不系统。
二是师资队伍人文素质不高。
独立学院由于其特殊性,师资队伍不稳定,而且主要由刚毕业的年轻人员组成。
尽管这些年轻的教师学历高,但他们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其自身的人文素质也有待在教学活动中逐步提高。
三是校园人文气息缺乏。
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缺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加上资金不足,独立学院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不够,使得校园人文气息缺乏。
四是对实践活动重视不够。
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往往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上,不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联系。
只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大学生从认知到行动转化的培养。
因此,独立学院要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围绕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把具有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稳定的高人文素质教师队伍、自身独有的实践活动体系等教育资源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等全过程的培养。
三、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形成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
在人文教育过程中,独立学院除注重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外,还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有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
独立学院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还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而是沿用普通高校的人文课程体系。
而普通高校的人文课程往往理论性较强,结合地方实际不够紧密,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差,往往难以适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
为此,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合适的人文课程。
独立学院的特点,就是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因而可以在人文课程体系中增设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的人文课程。
从以上分析可知,形成有特色的人文课程体系是独立学院必然的选择,它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人文知识。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利用各种教育工具、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了人文知识。
但是,受教育者获得人文知识并不等同于他具有人文素质。
只有经过内化的过程,一个人才能将所获得的人文知识内化为影响自身内在思想、情感与行动的人文素质。
校园人文环境就是提供这一内化过程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使其获得人文素质。
独立学院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尽管有着母体高校优良的办学资源和优厚的办学资本,也有着较快的发展势头和较好的发展前景,但因办学时间短,它不可能像其母体高校那样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此,独立学院要精心规划,充分利用母体高校优良的文化底蕴和一定的办学资本,努力营造校园人文环境。
如有意识地组织母体高校资深教授来校举办讲座、座谈会、讨论会及报告会,让学生感受来自母体高校深厚文化的气息;对校园建设进行良好规划,建立标志性建筑、举行高雅的艺术演出以及办好校报、广播站、宣传栏、校园网等宣传阵地,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提供一定比例的资金定期举办各类竞赛活动、科技活动,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过程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获得严谨的科学作风;写好校史,确定好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加强学校管理,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不断地改善教学设施及后勤服务,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组建一支稳定的高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
无论是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还是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教师的品行学识、举止言谈、性格志趣、气质修养以及人格魅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独立学院应努力组建一支稳定的高人文素质教师队伍。
与公办院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待遇较低、教学条件较差,流动性较大,教师队伍极为不稳定。
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尽力改变教师待遇低、教学条件差的状况,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以及激励约束机制,使教师队伍稳定。
此外,独立学院的教师多是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他们刚走出校园,其本身的人文素质并不高,因此,学校要加强对这部分教师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独立学院存在着不足之处,但也有优势,如聘请教师具有相对灵活性则是其优势之一。
在社会上,有不少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从公办院校退休,这对于独立学院来说是一批可吸纳的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
因此,独立学院可利用聘请教师相对灵活的优势,将他们补充到教师队伍来。
(四)建立自身独有的实践活动体系
实践活动为学生人文知识内化过程提供更为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它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使学生的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素质。
首先,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加深对人文知识理论的理解和内化,使学生利用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来充实思维的链条,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在理性上得到改善和升华。
其次,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有助于学生将人文素养转化为自身品质。
学生只有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形成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发展和完善人格。
独立学院除了组织学生参加诸如志愿者活动、生产劳动、“三下乡”活动、公益劳动、各类竞赛活动等实践活动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独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提高实际技能的同时受到人文素质教育。
独立学院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不同阶段为学生安排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其中包括专业参观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独立学院应充分利用这些实践活动,建立自身独有的实践活动体系,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