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骨瓣减压术的若干临床应用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孙杰综述宋晓斌审校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云南昆明650031)

[摘要]多数文献认为去骨瓣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救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处理颅脑损伤后恶性颅内高压方面效果良好,但在其手术适应症及疗效方面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复习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重点介绍了颅脑损伤中去骨瓣减压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时机、疗效以及并发症等内容。

[关键词]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

T oinvestigate the clinicApplicationofdecompressivecraniotomy

Sunjie Songxiaobin

(Dept.of Neurosurgery,The1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Kunming650031,China)

[abstract]Most literature consider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decompressive craniotomy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is a great significance,especially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in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ies to better effect,But its surgical indications and efficacy remains controversial.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focusing on the surgical indications,surgical methods,timing,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 of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craniocerebral trauma

[Key words]craniocerebral trauma;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1引言

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致死、致残率非常高。有文献显示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是造成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通过阻断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缺血、水肿的恶性循环可以减轻脑损伤后引起的继发性损伤。如何迅速有效控制颅内压的升高成为治疗的首要问题。截止目前,当常规强有力脱水治疗不能缓解颅脑损伤造成的颅内压升高或脑肿胀时,去骨瓣减压仍被作为治疗的重要手段[2],有文献报导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能使颅内压降低30%~70%[3],Munch[2]等报道49例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中线移位明显改善(从9.7±5.4mm减少至6.2±5.1mm),48%的患者环池受压也明显改善,且计算出

手术可获得空间为15.9cm3~347.4cm3平均73.6cm3,虽然去骨瓣减压可迅速降低颅内压,但其治疗颅内高压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其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等尚无统一标准,相关预后、治疗结果也报道不一。本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对其临床应用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2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选择

目前,许多国内外学者根据ICP、CPP以及影像学表现等指标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手术指征,具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但依然缺乏统一的标准。

Waltraid[4]提出的手术指征是:①对入院时患者已引发脑疝或严重脑水肿,CT显示中线移位>1cm时应立即去骨瓣;②CT显示脑水肿,在脱水治疗下ICP≥5.32kPa无致死性原发性脑伤,无不可逆脑干损害和脑疝。也有学者提出在弥漫性脑肿胀的病人中,只有在经过48小时的强化治疗,颅内压仍然高于3.33kpa、以及脑灌注压不能维持在9.33kpa的病人中才考虑实施减压性开颅[5,6]。Jacques[7]认为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应在24小时内进行,遵循以下标准:GC S﹤6分,脑疝症状(瞳孔对光反射消失),CT表现血肿、弥漫或者单侧脑肿胀,脑疝,ICP﹥35mmHg。Ruf等[8]认为对于小儿﹥20mmHg超过30min即应手术。Meier[9]认为对于年龄小于50岁没有多发损伤或者年龄小于30岁合并多发损伤,CT表现为严重的脑肿胀或水肿的患者,应在伤后监测ICP和脑组织氧分压,于48小时内在不可逆脑干或者全脑出现之前进行手术减压

多数学者也认为去骨瓣减压在早期即伤后24-48小时进行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8,10],超过48小时易出现不可逆神经功能缺失疗效较差。Yamakami等[11]报道早期减压能改善脑挫伤区域脑血流,减轻脑缺血性损伤相一致。因此重型颅脑损伤后难治性颅内高压可采用早期大骨瓣减压以提高疗效。但Elke[12]分析了49例患者后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早期手术改善中线移位和脚间池形态显著,但对于结局没有观察到明显改善作用。Wilberger等[13]提出手术时机应由ICP 水平来决定,而不能单靠距外伤后的时间。据Mizutani等[14]报道,最有助于判断颅内压增高的征象是脑池的显现情况。也有研究[15]发现治疗结果与基底池的形态直接相关,当CT扫描提示脑中线移位≥5mm,基底池受压消失时,预后不良。

3手术病人选择

有明确脑干损伤的患者不应行去骨瓣减压术。Albanese[7]报道的40例手术患者中,有8例入院时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结果7例死亡,一例持续植物状态也充分证明了脑干损伤的患者手术效果差.听觉诱发电位消失、TCD检查无血液流动被视为去骨瓣减压术的禁忌症,而且强调在原发和继发性脑干损伤、瞳孔散大固定、GCS为3分的患者,对任何治疗的效果极差,应视为绝对的手术禁忌症[16]。

去骨瓣减压术在50岁以下患者效果较好,尤其是在儿童及婴儿的效果得到证实[17]。同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50岁以上患者选择去骨瓣减压术应谨慎[18]。可能与手术耐受等原因有关,但尚无研究表明此种手术方法增加老年患者的预后不良结果。

早期去骨瓣减压术是进展性恶性颅内高压患者的治疗首选。治疗效果也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但由于部分患者的ICP增高可用药物等其他治疗方法得到有效控制,这就使如何判断哪些患者有可能发展为进展性恶性颅内高压成为新的争论热点。是否将去骨瓣减压术做为预防性手术也就存在较大的争议。

4手术方法选择

目前,临床的手术方法也很多,可分为传统的开颅术式即额颞瓣、颞顶瓣、或额瓣等术式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传统开颅术属于小骨窗开颅。骨窗部位由挫裂伤和血肿的部位决定,在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的同时,切除部分正常的脑组织,进行内外减压,减压十分有限,而且严重影响日后神经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