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中常见不规范现象[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网络语言中常见的不规范现象
摘要:论文以网络语言中的不规范现象为切入点,从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方面对语言规则运用中的不规范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又对网络语言表达内容的不规范进行详细描写,并提出了当下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网络语言文字规范和网络文明。
关键词:语言网络语言不规范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客观外部事物反应于人类思维及其表达的手段,是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也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基础[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的交际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作为技术革命下的产物,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编码、一种新生自主化的语言现象,衍生出的一些不规范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网络语言交际中的不规范现象
网络语言交际中的不规范现象是人们在与现实交际中所要求的语言规范相悖,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语出惊人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它主要表现为:语言规则运用的不规范、语言表达内容的不规范两个大方面。
(一)语言规则运用的不规范
语言规则应用的不规范可以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四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具体体现为:
1.谐音的滥用。
网络聊天有很强的时效性,随意性,因此谐音滥用的现象也随处
可见。网络语言谐音的来源有:汉字谐音、数字谐音和英语拼音的谐音。
(1)汉字谐音,在聊天中网络主体彼此隐去真实身份,为了增加幽默效果,常常会出现大量的谐音替用现象,同音汉字的交错运用使得网络语言呈现出一片混杂。如“神马”(什么)、“内牛满面”(泪流满面)、“杯具”(杯具)、“鸭梨”(压力)等;同时,我国受到方言的影响,具有地方色彩的谐音现象层出不穷,如东北话“银们”(人们)、河南话“有木有”(有没有)、山东话“肿么了”(怎么了)等。
(2)数字的谐音,人们通常会选择我们较为熟悉的阿拉伯数字来表达一定的意思,如:用“886”代指“拜拜了”、“7456”代指“气死我了”、“3344”代指“生生世世”等。
(3)英语拼音谐音,仔细探究网络语言不难发现,常常会出现很多英语、拼音甚至数字之间杂糅的现象。如:“嗨皮”(happy)、tmd(他妈的)、3q(thank you)等。
谐音的滥用是网络时效性影响下的负面产物,网民为了追求速度,在聊天过程中倾向于选择用数字或出现在输入法最前面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体现一种时尚、风格和个性。如果这样的字词层出不穷,势必对汉语的语音构成负面影响,造成日常用语的混乱,由于这些莫名其妙的谐音字词让人难以会意,会对正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2.异体字的涌现。
生僻字、火星文。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大量古怪的文字形体开始出现,如:难以识读火星文,随心所欲的繁简文等。这些异体文字作为时下网络上的流行用字,是网民们在使用网络进行交际时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大特征:年轻化、异体化和时尚化、个性化。现阶段网络上流行的异体文字主要有:“囧”、“煋”等。
“囧”——2012年随着一部名为《人再囧途之泰囧》电影的问世,“囧”字开始进入广大人们日常的用字范围。“囧”最初是教游戏玩家如何把“烂游戏认真玩”的意思,后来由台湾传入大陆,经过次文化的改造和推广,逐渐演化成“恶搞”之意。“囧”可以作为个体单独使用,用法和“雷”“晕”“汗”类似。从字形上看“囧”是汉字的象形体,鲜明地突出了极致扭曲夸张的神情,意思上有着“炯炯有神”、“窘迫尴尬”的丰富意境。
“煋”——和“星”同音,原义指火光四射。在网络时代,被网民用来替代“火星”一词,指跟不上节奏,与时代脱节。最初网民看到一篇很旧的转载文章,会说“楼主您火星来的吧?”,发展至今,类似内容的回帖通常以一个“煋”字代替。
3.词汇的畸变。
如今,网络社交上总会有一些我们熟悉的词语出现,但是这些熟悉的词语却有着不为大众熟知的意思,如“可爱”在字典中解释为“令人喜爱”,如今被赋予了“可怜没人爱的意思”;“白骨精”原是《西游记》里面出现的一个妖怪,而现在却有了“白领、骨干、
精英”的意思。类似这样的词汇,在网络语言中层出不穷,这在广大网民心中,彻底颠覆了它原有的本意,而这些所谓的旧词,它的新意同样使很多人费解。这些怪异词汇使用时既不经济,修辞效果也不好,不仅增加了信息的噪声,让人不知所云,而且是对网络资源的浪费。很多生造的词汇在汉语中原本就有对应的规范词汇,人们耳熟能详,现在却让读者费尽心机、难以琢磨,造成一定的认读困难。如果词汇的使用不加以规范和引导,会让正处于学习期的学生语感混乱、养成不规范运用汉语的习惯。
4.语法的背离。网络语言中有大量不合语法的现象存在,或受外语的影响,或受方言的影响,或为了追求表达效果任意缩减词语,网络使用者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违背语法规范,造出许多不合语法规范的句子。网上常见的有“……的说”、“我走先”、“我今天看书在图书馆”等不合语法的句子。可能是受了方言和外语的影响,如广州话就有“你行先”,这样的句子。又如“有事短我”,其实际意思是“有事给我短信息”,这里的形容词“短”充当了动词;这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句在网络交际中随处可见,它们既违反汉语正常的构词规律和语法规则,又破坏了汉语的语言完整性和纯洁性。(二)网络语言表达内容的不规范
这主要是指网络交际中所使用的不文明用语现象和符号化倾向。现阶段网络上频繁出现的网络脏话,“tmd”(“他妈的”三个音节的第一个字母)、“你bt”(“变态”两字的第一个字母)等,在网络交际中已成为语言的安全隐患。还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不文明用语在
网络交际中不断地变形翻版,呈有增无减的趋势,给网络蒙上了一层“俗气”的阴影,同时对汉语的规范使用造成危害。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言,“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围墙,更深刻的讲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和下意识等。语言文字又是审美的重要内容。网络语言的异化倾向,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严谨和精致,并给我们的民族语言带来了冲击,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烧伤度’”。[2]
二、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的思考
从上文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是新时代的交际媒体。语言是网络进行交际活动最基本、最首要的手段,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播文明的工具。我们无法想象,由一种不规范、无序的语言支撑下的网络,如何承担它不可推卸的文化责任,由此可见,网络交际中语言规范工作必须从现在做起。
首先,要从网络文明的角度引导、规范网络语言。目前网络语言最大的问题是网民在微博、论坛、qq等场合使用语言不文明,交谈时相互攻击,有的内容不健康。“一个人如交叉地生活在几个言语社团之中,他就能同时掌握几种社会方言,正因为一个生活在某一言语社团中的人与社会方言有这种交叉的关系,因而发生在某一言语社团的语言变异就容易扩散到其他的言语社团中”[3]。对此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教育网民讲究语言美,做文明网民,说文明话,以此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
其次要加固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小学生正处于语文知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