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句子表达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 • • • • •
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 4,点明中心,升华中心 5,另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 考的余地
• 我们主要讲的是修辞,我们把常见的修辞手法和针对修辞手法的答题模式 做了一个小结: (1)比喻。答题:把„„比作„„,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 物„„的特点。 (2)拟人:把„„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力,使其形象鲜明, 更生动地写出了事物„„(人和物的相似性)的特点。 (3)夸张:夸大或 者缩小事物的本来面貌,目的在于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点,个别夸张包含 着作者的情感,如:"那座山远看似乎直入云霄",这里表现了作者对于这 一奇景的惊叹之情。 (4)反复,反复包含间隔反复和直接反复,所谓间 隔反复,就是在文中不断出现一个相同的句子,但是中间有间隔,在散文 或者议论文中,这样的反复多半是为了强调作者的观点;无间隔反复则表 现为呼吁型的,通常使语言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5)对偶:句式工 整,语言凝练,表意深刻,给人深刻印象。 (6)反问:有问无答,答在 问中。比陈述句语气更强烈,更能引起共鸣。 (7)设问:有问有答,一 问引起读者思考,一答更能引发共鸣。 (8)排比:句式工整,便于吟咏; 加强语势,层层递进。 (9)反语,褒词贬用,加强讽刺意味,批评„„; 或贬词褒用,(答题时注意找出贬义词对应的褒义词来答),如:我以孩 子的"狡猾"的眼光,这里狡猾是贬义词,实际上写出了孩子的聪明、善解 人意。
友情提示
• “语言技巧”包括:
• 修辞手法 • 描写手法 • 表现手法
友情提示---规范化
• 修辞手法
Fra Baidu bibliotek
• • • •
比喻:把…比作… 生动形象地写出… 拟人:将…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 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强调了… 对比:将…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强 调了…
友情提示---规范化
• • • • 描写方法: 动作描写:…动词,生动地写出… 语言描写:…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写出… 神态描写:…的神情,细腻地刻画…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 了。”
找准方法 规范化
• 【此句是语言描写,通过描绘少年结结巴 巴、吞吞吐吐的语言,(1分)形象生动地 具体化 写出他要求主人送画又难以启齿的情态, (1分)传神地表现出他渴望得到画像又担 表达效果 心主人不肯给的矛盾心理。( 2分)】 • 2010广东《偷父》
实战演练:《5、3》84页 2010武汉 《念你们的名字》
• 「实例分析」 问:在文章《驿路梨花》的 最后一句,作者用陆游的诗句结束全篇: “驿路梨花处处开”这样写在结构上和内 容上有什么好处? 答:从结构上看,题文 相应,形象地写出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 处发扬、升华了主题。注意:回答这样的 问题不能就句论句,要联系原文,理解文 章的中心意思
• 3.从表现力来看:应该结合修辞手法和表达 方法来分析。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五类,不 同的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不同,
• 揣摩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 找准方法→结合语境→表达效果 答题样式: 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写了什么(具体内 容)+体现表达(效果:感情、性格等)
能力迁移
你能用理解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的方 法来赏析句子吗?
根据句后的提示选择划线句A进行赏析。(4分)
• 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 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 看好望角了。”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
•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 2、推动情节发展; • 3、渲染气氛; •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 5、突出、深化主题。
•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 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 垫; •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解题思路:
1.品析语言技巧(方法)
2.不同方法的一般作用(规范化) 3.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 上下文,抓关键词理解。(具体化) 4.揭示表达效果 (联系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 观点态度 ,人物情感、性格、品质……)
答题样式: 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规范化(生动、形象、 细腻、强调、突出等) +具体化(写出了…内容、 心理)+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
• 「实例分析」 问:在文章《谁是最可爱的 人》第3段中的“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 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 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句话有什 么意思? 答:作者用排比的方式直抒胸臆, 热情歌颂志愿军战士的高贵品质和精神。
• 2.从结构看:在文章不同的位置,句子所起 的作用是不同的。 1)在文章的开头,总 领全文,开门见山,点明中心;或者设置 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 2)在文章的结尾, 总结全文,点名题旨,水到渠成;或者与 开头前后呼应,突出文章主旨。 3)在文章 语段中间,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紧凑连 贯。
根据句后的提示选择划线句B进行赏析。(4分) • B.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 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 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 (心理描写) 找准方法 • 参考答案: 规范化 具体化 • 这里心理描写,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 分)把我感觉院子太大比喻为穿了松松垮垮 的肥裤子,(0、5分)形象生动的写出老人 表达效果 0、5 因儿子被绑老伴去世后的心理感受,( 分)突出表现了老人孤独空虚、压抑痛苦的 心情。(2分)
句子的作用
• 句子的作用 在阅读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 考题,请欣赏某一个句子并说出它的作用,此时好 些学生找不到切入点.其实很简单,句子的作用要 考虑两方面的作用: •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 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 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 15.下面语句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请任选一种修辞手法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 效果。(3分) • 当他陡然冲入这个世界,是你,用双 掌接住那华丽的初啼;是你,用许多防疫 针把成为正常人的权利给了婴孩;是你, 用精湛的医术摧毁生命的暗礁,让初生儿 扬帆远航。
• 排比:作者选定生命初期的三个阶段构成 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突出强调了医 生这个职业的重要,表达了老师“念你们 的名字”时怀着殷切的期盼之情。 • 比喻:以“暗礁”比喻病痛,以“扬帆远 航”比喻“健康成长”,生动形象地说明 医生职业的重要,表达了老师“念你们的 名字”时怀着殷切的期盼之情。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实战演练: 《5、3》83页 2010广东《偷父》
• 16.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 品味语言。(4分) •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 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 (2)“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 (1)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
• (1)、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内容上 的作用): •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 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这就要看所给你的句子是出现在文 章的什么位置,如果出现在开头
• • • • • 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下文或统领下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纵观近几年中考,句子作用题在 记叙文中都占用重要的位置。句 子的作用可以从内容、结构和表 现力三个方面来分析评价。
• 1.从内容看:在记叙文性的文章中,从内容来分 析的话,句子的作用主要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 的主要感受;在主旨篇中我们提到过记叙文的主 旨可以分为: 1)表现人物的品质(写人的文章) 2)揭示某种道理(记事的文章) 3)抒发某种 感情(写人或记事的文章) 4)反映某种社会现 象,表现某种主题(记事的文章)

• A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 气,又缓缓呼了出来。(动作描写) 找准方法 • 参考答案: 规范化 具体化 • 这句话用动作描写,(1分)“颤动”一词,生 动的写出老人为差点去成好望角而激动和为儿子 被绑老伴去世而痛苦的心情;(1分) “深深 表达效果 吸”、 “缓缓呼”形象的写出老人极力排遣心 中的悲痛之情,(1分)表现了老人坚强乐观的 性格。(1分)
•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题目:“„„”这句话使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章当中有什么作 用。这样的题目我们要三步走:第一步回 答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一步很容易被 判断;第二步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常见好 处,比如说比喻就是更形象生动啊;第三 步,结合文章的意思来分析这个修辞放在 文章当中的具体的意思。

阅读现代文,想充分理解句子的作用,要抓好十种句子的分析。 1.抓首句。一个语 段往往是相对独立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作用,如果是记叙文段,首句大 多数是概括全段内容或交代事件发生的空间顺序或内部发展顺序。如果是议论文段, 首句常常是提出分论点。如果是说明文段, 首句则往往指明对象的某一特征。 2.抓 中心句。语境中的句子不是按等同价值排列,而是既有关键的中心句,又有作为附加 成分的句子。分析时要从大量的扩展句和叙述句中抓住中心句。 3.抓转承句。有的 语段有几层意思,为的是层次间连贯紧凑,中间常用转承句或转承词。 4.抓点睛句。 有的句子在语段中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5.抓警句。有的语段中的有些句子含义深 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抓矛盾句。语段中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 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例如:《孔乙己》最末一段中的“大约孔乙己 的确死了”,此句表面上看来矛盾,实际上是绝妙好辞,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 然性。 7.抓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 扬贬抑。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3段中的“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 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 美丽和宽广”,作者直抒胸臆,热情歌颂志愿军战士。 8.抓描写句。文学作品中那 些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例 如《多收了三五斗》中:“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来的敞口船。 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 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这段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故事发生 的地点、时间、自然环境以及事件内容;也点明了丰收的事实,衬托了农民满怀希望 的心情;还描绘了米行河埠头的脏乱景象,渲染了暗淡的气氛。 9.抓修辞句。为了 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格。 10.抓尾句。语段 中的尾句或概括总结上文,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饱蘸笔墨抒发感情。
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找准方法 规范化 具体化 • 【此句用了动作、语言描写,(1分)“伸进”、 “翻掏”、“摊开”几个动词生动地写出少年熟 练、迅速地翻掏裤兜,狡黠地表白自己没拿东西 表达效果 的情态,(2分)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被捉后处 变不惊的小惯偷形象。(1分)】
• • 2010广东《偷父》
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动作描写)
• 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 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 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 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 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 清澈的河水。
2010重庆《好望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