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体具有吸引铁

钴镍物资的性质

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模型。

(1)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2)磁感线迷的地方,磁场强。

(3)磁感线箭投指的地方就是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

(4)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北出南进。

(5)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不相交。

3.地理北极在地磁南极附近,地理南极在地磁北极附近。

4.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电生磁)。

5.安培定则(直导线):右手掌握直导线,大拇指与四指垂直,且指向电流方向,四指环绕的方向为磁场方向。

6.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7.带有铁芯的通电螺旋管叫做电磁铁。

8.右手螺旋定则:假设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弯曲的四指就表示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

9.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1)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2)力的大小跟电流大小,磁场强弱,导向长短,导线数量有关。

(3)导体有电流,要有磁场,导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10.左手定则(又称电动机定则):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力的方向。

11.直流电动机结构:磁体(定子),线圈(转子),换向器,电刷。

12.英国物理学家法拉弟发现电磁感

应现象(磁生电)。

13.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

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导体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14.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

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15.右手定则:右手平展,使大拇指

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

个平面。把右手放入磁场中,若磁感

线垂直进入手心(当磁感线为直线

时,相当于手心面向N极),大拇指

指向导线运动方向,则四指所指方向

为导线中感应电流(动生电动势)的

方向。

16.我国电网以交流电供电,周期0.02秒,频率为50赫。

17.辨别火线和零线可用测电笔。

18.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电压。

第二单元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结构。

2.汤姆生: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其中。

3.卢瑟福: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4.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带负点的叫阴离子。

5.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

6.地壳主要有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组成。

7.人体由氧,碳,氢。

8.元素周期表规律:

(1)共有7个周期

(2)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3)同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三,铁有正二和正三,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六。

11.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某种物质名称;(2)、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3)、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4)、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5)、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分子构成:(6)、表示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7)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8) 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9)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质量分数(10)表示组成该物质各元素的化合价

12.离子符号的表示:

⑴先写上元素符号,在其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电性。

如Na+ Cl-Mg2+、K+、Al3+、Fe3+、Fe2+、Ca2+、

⑵有些离子是带电的原子集团,方法与上同,将它看成一个整体即可,称为某某根离子如:铵根离子NH4+碳酸根离子CO32-、SO42—、NO3—、OH—注意:右上角数前符后 1必须省略

13.化学符号及含义

1.若干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1”省略

S表示1个硫原子,硫元素,硫单质2Ca2个钙原子(只有微观含义)2.若干个分子:化学式前加数字(单个的元素符号除外)

①2H2 O2个水分子②2N22个氮分子③nSO2 n个二氧化硫分子

3.若干个离子:离子符号前加数字(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的化合价)

①2S2- 2个硫离子②2Ca2+2个钙离子③2SO4 2-2个硫酸根

离子

④nOH- n个氢氧根离子⑤2Fe3+2个铁离子⑥3Fe2+ 3个亚铁

离子

4.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2-2+1

Ca +2价的钙元素O-2价的氧元素 H2O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1

注意:正上方符前数后 1必须不省略

5. 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

(1)、化学符号前面: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如2N、2H2、2Mg2+等。(2)、化学符号右下角:表示一个分子(或原子团)中含有某原子的个数。如H2、SO42-。

(3)、化学符号右上角:表示一个××离子带×个单位的×电荷。

(4)、化学符号正上方:表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记牢关系: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离子所带的电荷的正负与元素化合价的正负相一致。

14.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M=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设化学式为Ax By

mA:mB=(A原子个数(x)×A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个数(y)×B的相对原子质量)

(3).

(4).

(5)

15.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A+B C (多变一)(2)分解反应:A B+C(一变多)

16.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

④物质总质量

17.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18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食盐(氯化钠NaCl)、硫酸铜CuSO4等

19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水H2O、二氧化碳C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硫SO2

五氧化二磷P2O5、一氧化碳CO、甲烷CH4、氧气O2、蔗糖、酒精等

20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如:氧气和臭氧;氧气和氮气

第三单元

化学方程式:

1、2Mg+O2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2、2Hg+O2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拉瓦锡实验

3、2Cu+O2 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4Al+3O22Al2O3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5、3Fe+2O2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6、C+O2 CO2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7、S+O2SO2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8、2H2+O2 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高能燃料

9、4P+5O2 2P2O5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10、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1、加热氯酸钾:2 KClO3 2 KCl + 3 O2(加热)

1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O2↑

13、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MnO2+O2↑

14、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O2↑

1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6.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CuSO4==Cu(OH)2↓+Na2SO4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 CO2+2H2O

18、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19、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20、石灰石(或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CaCl2+H2O+CO2↑

21、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H2O+CO2==H2CO3

22、燃烧三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剂(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3、吸气,膈肌收缩,横隔变得扁平,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肺压力减小;呼气反之;

24、呼吸作用: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源

25、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26、光合作用条件:光,叶绿体;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

27、氧气---生物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养花分解----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氧气

28、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

29、防空气污染: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合理规划工业区和非工业区;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30、O4==20;0+O4==03

31、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水

32.呼吸运动:(1)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 ------->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扩,导致肺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2)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 ------->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 -------> 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气压增大------->肺气体排出肺泡

33呼吸作用:有机物(淀粉)+氧气二氧化碳 + 水+能量

34.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二氧化碳 + 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35.光合作用条件:光,叶绿体;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

36.氧气--->生物呼吸作用、燃料的燃烧、微生物氧化作用--->二氧化碳--->氧气

37.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没二氧化碳!)

第四单元

1.土壤生物:植物,动物,细菌,真菌

2.土壤中还有空气,水,无机盐,有机物

3.土壤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颗粒和腐殖质组成,其中矿物质颗粒占固体的95% 土壤名称土壤质地性状

砂土类土壤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

粒较粗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强,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黏粒,粉砂多,土壤颗粒

较细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强,通气透水能差

壤土类土壤砂粒,黏粒,粉砂大致等

量,土壤质地较均匀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透气透水,能保水,保肥,易于耕种

5.根

(1)功能:具固定和吸收的功能。

(2)根系

(3)根尖:是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它由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构成。(4)植物细胞吸收、失水的原因:植物细胞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外界溶液的质量分数,植物细胞就吸水;反之,植物细胞就失水。

6.根尖的结构

(1)、根冠在根尖的最前端,起保护作用,利于根不断在土壤中生长;根冠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

(2)、分生区中的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没有液泡,细胞核大;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

力,可以使根的细胞数

目不断增加。

(3)、伸长区中细胞显

著伸长,细胞壁薄、有

较小液泡,能较快生长,

因而能使根长长,使根

不断伸向土壤深处。根

的长度能不断增加,就是因为:分生区细胞能分裂和伸长区细胞能伸长的缘故。

(4)、根毛区(又叫成熟区)中的细胞细胞壁厚,有较大的液泡,有导管(把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茎)。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不同长度的根毛,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根毛伸入土壤颗粒的空隙,大大增加了它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是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6.

7.千姿百态的茎主要可分为直立茎(木本植物)、攀缘茎(有卷须,葡萄,黄瓜,爬山虎)、匍匐茎(草莓,葡萄)、缠绕茎(牵牛,常春藤,菜豆)这样四种。

8.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

是:①⑤③④②;(①髓;②树皮;

③形成层;④韧皮部;⑤木质部。);

导管在木质部,其主要功能是自下而

上输送水和无机盐;筛管在韧

皮部,其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输送有机

物;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形成

层,它能不断地进得细胞分裂,使茎

变粗。

8.植物年轮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当环境较好,植物生长较快,年轮较疏松,颜色较浅;反之

9.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的导管中自下向上运输

10.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

11.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

12.根吸收的水约有99%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