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名词解释大题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2、妊娠: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3、精子获能:精子顶体表面的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α、β淀粉酶降解,同时顶体膜结构中胆固醇与磷脂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降低顶体膜稳定性的过程。
4、透明带反应:精子头部与卵子表面接触时,卵子细胞质内的皮质颗粒释放溶酶体酶,引起透明带结构改变,精子受体分子变形,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透明带的过程。
5、子宫峡部:位于宫体和宫颈之间最狭窄部位。非孕时长约1cm,妊娠后变软,妊娠10周后明显变软,妊娠12周后,子宫峡部明显拉伸变薄,逐渐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临产后伸展至7~10cm,成为产道的一部分,此时称为子宫下段。
6、早孕反应:在停经6周后出现畏寒、头晕、流涎、乏力、嗜睡、食欲不振、喜食酸物、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成为早孕反应。
7、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成为恶露,其分类为血性恶露、浆液恶露和白色恶露
8、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者成为流产,妊娠12周前终止者成为早期流产,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终止者称为晚期流产。
9、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指胚胎和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未能及时自然排除者,典型表现为早孕反应消失,有先兆流产症状或无任何症状,子宫不增大反而缩小。10、习惯性流产:指连续自然流产3次及3次以上者。
1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指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的一组综合征。
12、胎盘早剥: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
13、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14、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
15、糖筛查试验:建议在24~28周进行GDM 筛查,50g葡萄糖粉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服完,其后1小时血糖值大于等于7.8mmol/L为糖筛查试验阳性,应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异常可确诊为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者再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6、均小骨盆:骨盆外形属女性骨盆,但骨盆入口、中骨盆、骨盆下口平面均狭窄每个平面径线较正常值小2厘米或更多。漏斗骨盆:骨盆入口个径线值正常两侧骨盆壁向内侧倾斜,状似漏斗得名。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均缩短。
17、GTD:即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根据组织学分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后三者统称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
18、人工周期:即功血药物治疗中的雌、孕激素序贯法。模拟自然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内分泌变化,序贯应用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变化,引起周期性脱落。适用于青春期及生育年龄功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者。
19、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以卵巢及宫骶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直肠子宫陷凹、腹膜脏层、阴道直肠膈等部位。是激素依赖性疾病。
20、子宫脱垂: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
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分娩出的过程。妊娠: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成熟卵子受精是妊娠的开始,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是妊娠的终止。妊娠时间:10个妊娠月,40周,280天。
受精: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称为受精。受精发生在排卵后12小时内,整个受精过程
约需12小时。
植入:受精第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入并被子宫内膜覆盖称为受精卵植入,也称为受精卵着床;需经过定位、黏附和穿透3个过程。
流产:妊娠不足28周或胎儿体重不足1000g 而终止者,称为流产。妊娠12周前终止者,称为早期流产。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终止者,称为晚期流产。
急产:若产道无阻力,宫口迅速全开,分娩在短时间内结束,宫口扩张速度>5cm/h(初产妇)或10cm/h(经产妇),总产程小于3h 结束分娩,称为急产。
子宫峡部:位于宫体于宫颈之间最狭窄部位。非孕时长约1cm,妊娠后变软,妊娠10周明显变软。妊娠12周后,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成宫腔一部分,临产后伸展至7—10cm,成为产道的一部分,此时称为子宫下段。
骨盆倾斜度:指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面所呈的角度。一般为60°。
软产道:是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和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通道。
生理性缩复环: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在两者之间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为生理性缩复环。
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称为产力。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宫缩)、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
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颏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为指示点。
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分为纵产式、横产式、斜产式。
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习惯称为宫外孕。依受精卵在宫腔外种植部位不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儿娩出前部分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子生命。
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在子宫颈内口处,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异常分娩:又称难产,因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中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发生异常以及四个因素相互不能适应,而使分娩进展受到阻碍,称为异常分娩。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子宫壁局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的环形狭窄,持续不放松,称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发生在宫颈、宫体的任何部位,多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也可在胎体某一狭窄部,以胎颈、胎腰处常见。
狭窄骨盆:骨盆经线过短或形态异常,致使骨盆腔小于胎先露部通过的限度,阻碍胎先露下降,影响产程顺利进行,称为狭窄骨盆。潜伏期:从临床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称为潜伏期。
活跃期:从宫口扩展3cm开始到宫口全开称为活跃期。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称为仰卧位
妇产科名词解释
1. 分娩机制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2. 围生期指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KG或身长≥35CM至产后1周.。
3. 胎产式指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两纵轴平行者为纵产式,两纵轴垂直者为横产式。
4. 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5. 胎先露分娩时,胎儿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部分。
6. BraxtonHicks收缩:又称无痛性宫缩。孕10至14周起,子宫有无痛性不规则收缩,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这种收缩的频率和幅度也相应增加。这种收缩是稀发、不规则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