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培训-平衡协调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支撑面积由大变小 • 稳定极限由大变小 • 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 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 • 从睁眼到闭眼 • 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返回
-
19
19
平衡训练方法-训练顺 序
截瘫患者: 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 →半跪位→坐位→站立位。
偏瘫患者: 仰卧位→坐位→站立位。
返回wenku.baidu.com
-
20
20
人体平衡比自然界物体的平衡复杂得多,平
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动
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
能力。
返回
-
4
4
平衡的分类
• 静态平衡:又称一级平衡 • 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 (1)自动态平衡:又称二级平衡 (2)他动态平衡:又称三级平衡
返回
-
5
5
平衡反应及其形成规律
• 平衡反应是指当平衡状态改变时,机体恢复原 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 运动时间。
平衡和协调训练
解放军105医院实习小组 凌晨
-
1
内容
• 一、平衡的概述 • 二、平衡功能分级与评定 • 三、平衡功能训练
-
2
2
一 、平衡的概述
返回
-
3
3
平衡的定义
平衡( balance, equilibrium )是指物体所受 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即牛顿第一定 律)。
-
23
平衡训练方法-双膝跪位和半跪位
• 主要适合于截瘫患者
-
24
平衡训练方法-坐位
包括长坐位平衡训练和端坐位平衡训练
1. 长坐位平衡训练:截瘫患者多采用长坐位进行平 衡功能训练。
2. 端坐位平衡训练:偏瘫患者多采用端坐位平衡训 练。
返回
-
25
25
平衡训练方法-站立位
进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都是为步行做好准备, 并最终达到步行的目的。 1. 静态平衡训练 2. 他动态平衡训练 3. 自动态平衡训练
• 平衡反应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 6个月时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 7 ~ 8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 9 ~ 12个月形成蹲起反应, 12 ~ 21个月形成站立反应。
返回
-
6
6
保持人体平衡需要三个环节的参
与:
•感觉输入 •中枢整合 •运动控制
返回
-
7
7
感觉输入
适当的感觉输入,特别是躯体、前庭和视觉信 息对平衡的维持和调节具有前馈和反馈的作用
-
13
平衡的评定
• 观察法:观察坐、站和行走等过程中的平衡状 态。
• 量表法: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量表主要有Berg 平衡量表,Tinnetti量表 ,以及“站起-走” 计时测试 。
• 平衡测试仪: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较快的定量 评定平衡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其种类包括 Balance Performance Monitor ( BPM ) , Balance Master,Smart Balance,Equitest 等。
3.训练时,治疗师要在患者旁边注意监 护,以免发生跌倒。
返回
-
28
28
五 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
4.训练前、训练中治疗疗程结束后,要注意 平衡功能评定,以了解问题所在,制定或修 改训练方案。
5.平衡功能训练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同时进 行相应的肌力训练等其他训练。
-
29
29
协调功能康复训练技术
-
30
协调的基本相关概念
重新确定能实现稳定站立的支撑面,避免摔倒。
-
11
二、平衡功能的分级与评 定
返回
-
12
12
平衡功能分级
根据平衡活动的完成情况,可将平衡功能分为4 级 • I级:能正确地完成活动; • II级:能完成活动,仅需要较小的帮助来维持平衡; • III级:能完成活动,但需要较大的帮助来维持平
衡;
• IV级:不能完成活动
返回
-
14
14
观察法
• 1.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 • 2.在运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 • 3.侧方走,倒退走,环行走等。
-
15
平衡训练方法的分类
• 按训练时的体位分类: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 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 和站立位训练
• 按是否借助器械分类:徒手、借助器械训练
• 按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分类:静态、自动态、 他动态训练
• 协调 和谐一致,配合得当 ----百度 • 协调 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康复医
平衡训练方法-仰卧位
桥式运动分类:双桥运 动、单桥运动。
桥式运动方法:完成伸 髋、屈膝、足平踏于 床面的动作。
-
21
平衡训练方法-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
• 适合截瘫患者,是上 肢和肩部的强化训练 及持拐步行前的准备 训练。
-
22
平衡训练方法-肘膝跪位
• 此种训练体位同样主 要适合截瘫患者,也 适用于运动失调症和 帕金森综合征等具有 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 按疾病类型分类:脊髓损伤、中风、脑外伤、 帕金森综合征等的平衡训练
返回
-
16
16
三 、平衡功能训练
返回
-
17
17
影响平衡训练的因素
• 支撑面积 • 平衡的条件 • 稳定极限 • 摆动频率 • 与平衡有关的感觉的作用 • 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 • 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策略
返回
-
18
18
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原 则
返回
-
26
26
四 特殊的平衡训练-前庭功能的训 练
• 患者双足尽可能靠拢,必要时双 手或单手扶墙保持平衡,然后左 右转头。
• 患者步行,必要时他人给予帮助。 • 患者练习在行走中转头。
返回
-
27
27
五 平衡训练的注意事项
1.平衡功能训练适用于具有平衡功能障 碍的患者。
2.当患者具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力衰 竭或严重感染,或严重的痉挛等,则暂 不宜训练。
-
10
运动控制
• 踝调节机制:是指人体站在一个比较坚固和较大的 支撑面上,受到一个较小的外界干扰(如较小的推 力)时,身体质心以踝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 动(类似钟摆运动),以调整质心,保持身体的稳 定性。
• 髋调节机制:人体通过髋关节的屈伸活动来调整身 体质心和保持平衡。
• 跨步调节机制:重新建立身体质心支撑点,使身体
• 视觉系统 • 躯体感觉 • 前庭系统
-
8
中枢整合
三种感觉信息在包括脊髓、前庭核、内 侧纵束、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及大脑皮层 等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 并形成运动的方案。
-
9
运动控制
• 中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 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 控制姿势变化,将身体质心调整到原来的范围内 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当平衡发生变化时,人体 通过三种调节机制或姿势性协同运动模式来应变, 包括踝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及跨步调节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