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后异常步态的原因与及康复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骨折后异常步态的原因与及康复治疗
1. 肌肉萎缩,肌力下降:
下肢骨折后无论采用手术还是保守治疗,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制动。制动期间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肌肉收缩训练,肌肉很容易萎缩,最直观的变化就是一段时间后发现骨折侧下肢比健侧下肢细,肌肉萎缩的同时,肌肉力量也会大幅下降。而正常走路中的肢体摆动和支撑都需要下肢肌肉去参与,由于肌肉力量不够,就会出现走路时腿抬不起来,脚撑不住的情况,同时会出现身体代偿性的歪斜,那么肯定走路姿势就不对了。
常见的因肌肉无力而导致的异常步态以及相对应的肌肉训练方法:
(1)臀中肌步态:臀中肌位于臀部外侧,在臀大肌的深面,主要作用是外展下肢和稳定骨盆。当臀中肌无力时,会导致走路时对侧骨盆下沉,躯干歪向患侧的情况。
a. 侧卧弹力带抗阻抬腿
b. 侧卧蚌式弹力带抗阻打开:
c. 站立位弹力带开组外展下肢
d. 侧方弹力带抗阻跨步
(2)臀大肌步态:臀大肌在臀部后外侧,主要作用时后伸大腿和行走时稳定骨盆。当臀大肌无力时,为了维持平衡,腘绳肌会部分代偿伸髋,走路会出现躯干后仰,严重者会出现挺胸突腹、双肩后伸的异常步态。
a.仰卧臀桥
b.仰卧单臀桥
c.俯卧后伸
d.站立弹力带后伸
(3)股四头肌步态: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方,主要作用伸膝和行走时稳定膝关节。当股四头肌无力时,走路会出现膝关节弯曲踮脚的步态。情况严重时,为了维持稳定,患者常用手被动按压伸直膝关节。
a. 卧位等长收缩
b.坐位伸膝
c.坐位弹力带抗阻伸膝
d.坐位沙袋抗阻伸膝
(4)胫前肌无力步态:胫前肌位于小腿外前方,主要作用是背伸踝关节。当胫前肌无力时,行走时会出现足下垂,为了防止足托地,髋膝屈曲角度加大,形成高抬腿的异常步态。
a.坐位勾脚背
b.半卧位弹力带抗阻勾脚背
(5)其他下肢肌肉训练方法:
弹力带抗阻屈膝
抗重力踮脚后跟
2. 关节挛缩、僵硬,关节活动受限:
正常走路除了需要下肢的有足够的肌肉力量,还需要下肢的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正常。在下图展示的步行过程中,至少需要髋关节屈曲30度,伸展10度;膝关节屈伸0-60度;踝关节背屈10度,跖屈20度。另外还有骨盆以及各个关节在水平面和冠状面的微动,由于难以理解,这里就不做阐述。
在骨折愈合期间内,如果没做好康复训练,关节的活动度没有恢复,那么在骨折愈合后势必会影响到走路的姿势,会形成走路时关节僵硬不灵活,形如机器人的异常步态。(1)主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2)仪器设备关节活动度练习:下肢CPM关节持续被动活动设备、功率自行车。
3. 本体感觉减退:
本体感觉又叫深感觉,是指来自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等的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的总称,简单来说就是人在闭眼的能够感知身体位置和动作的能力。本体感觉是维持人体平衡的重要因素,正常走路时候需要良好的本体感觉才行。下肢骨折后由于周围软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本体感觉的能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本体感觉下降势必会加重关节的不稳,同时导致人体姿势及平衡控制能力下降,于是步态显然也会受到影响。
(1)双侧下肢轮流做向前、向后、向内、向外各个方向的动作,并分别在睁眼、闭眼的情况下完成。
(2)脚踩在不同材质物品上,维持平衡,并进行各个方向的活动训练,然后在睁眼、闭眼的情况下完成。
(3)本体感觉训练设备:
4. 心理原因:
有部分患者朋友骨折后出现走路不正常的情况,完全是因为心理问题。由于害怕再次骨折而不敢让患肢承重。于是走路时每当患腿需要支撑时,就会迅速的跨步,然后让健侧来承重,就出现双侧下肢负重时间不一样长的跳跃步态,这和因疼痛而避免下肢负重的疼痛步态比较像。
这种情况就需要患者朋友们自己来克服了,既然医生允许让你脱拐行走,就表明患肢能够承受正常的负重,因此不必担心患肢再次骨折或受伤。走路的时候适当调整步幅、步速。走路不求快,步子要小、慢、稳。尤其是患肢步幅不宜过大,将身体重量全部转移至患肢后再缓慢迈出健腿,并保持身体平衡,并保证每一步都要走好,可以对着镜子自己去练,慢慢的
就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自信。
总结:
下肢骨折愈合后出现的步态异常,往往不是一种原因造成,而是以上多种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那么就需要做全面的康复训练。总之只要没有神经损伤,术后两腿长度基本相等,那么跛行和异常步态应该只是暂时的,通过科学的康复训练,步态会逐渐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