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的基础知识
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

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1. 制冷原理概述制冷原理是利用某一制冷剂在内外受热、膨胀、压缩和其他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形式的能量输入,使制冷剂完成循环过程,从而实现对被制冷物体的制冷效果。
制冷原理是制冷技术的核心内容,也是制冷设备和系统设计、运行的基础。
2. 制冷剂的种类和性质制冷剂是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工质,它要能承载、存储、传递和释放热量,发生相变、压缩、膨胀等物理过程,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潜热;同时要具有较高的冷凝温度和较低的蒸发温度。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氮、二氧化碳、氟利昂等。
制冷剂的选择应根据制冷系统的工作条件和要求,确保安全、稳定和高效的制冷运行。
3. 制冷循环系统制冷循环系统是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等四个基本部件以及连接它们的管道和附件组成的。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热量,经过压缩机增压并排入冷凝器,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释放热量,然后通过节流阀减压并回到蒸发器再次循环。
这一循环过程不断地吸热、排热,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4. 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1)蒸发过程:制冷剂在低压条件下,通过吸收外界热量而蒸发成气体,从而降低被制冷物体的温度。
(2)压缩过程:蒸发后的制冷剂以气态进入压缩机,受到压缩机的压缩,升高了压力和温度。
(3)冷凝过程:经过压缩后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释放热量而冷凝成液体,给出热量。
(4)节流过程:冷凝成液态的制冷剂通过节流阀迅速减压,降低了温度和压力,准备进入蒸发器。
5. 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分析制冷循环系统是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的,这两个部件是系统工作热力分析的关键。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冷凝,放热至外界冷却介质;蒸发器的工作原理是:制冷剂蒸发,吸收外界热量。
通过对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力分析,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冷量、功率、效率等参数。
6. 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评价对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评价主要包括冷量、功率、效率、性价比等技术指标。
第一章-制冷技术基础

第一章 制冷技术基础
第三节 制冷的基本原理
三、半导体式制冷原理
图1-5 半导体制冷器电偶对的工作原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章 制冷技术基础
第一章 制冷技术基础
第一节 热力学基本参数
图1-1 真空联程压力表
第一章 制冷技术基础
第二节 传热学基础
一、 物质的相变 二、描述物态相变的物理量 三、热能、热量、制冷量 四、热力学定律 五、显热和潜热 六、热传递 七、热力循环与节流 八、制冷循环的状态术语
第一章 制冷技术基础
第二节 传热学基础
一、 物质的相变
图1-2 物质状态的变化
第一章 制冷技术基础
第二节 传热学基础
二、描述物态相变的物理量
(1)汽化和液化 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从气态转 化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熔解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解;从液态变为 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3)升华和凝华 固体不经过液体而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叫做升华; 反之,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叫做凝华。
第一章 制冷技术基础
第一节 热力学基本参数
(3)热力学温标 把物质中的分子全部停止运动时的温度定为绝对零 度(绝对零度相当于-273.15℃),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标叫做热力 学温标。 (4)三种温标间的换算关系:
2.压力
(1)压力的单位
第一章 制冷技术基础
第一节 热力学基本参数
1)国际单位制:国际上规定:当1m2面积上所受到的作用力是1N时, 此时的压力为1Pa,1Pa=1N/m2。 2)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是指0℃时,在纬度为45°的海平面上, 空气对海平面的平均压力。 3)工程制单位:工程制单位是工程上常用的单位,一般采用千克力/ 厘米2(kgf/cm2)作单位。 4)液柱高单位:空调技术中常用液柱高度作为单位,如毫米汞柱(mmH g)、毫米水柱(mmH2O)。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状态变化是()A. 从液态变为气态B. 从气态变为液态C. 状态不变D. 先从液态变为气态,再从气态变为液态答案:A解析:在蒸发器中,制冷剂吸收热量,从液态变为气态。
2. 空调系统中,起到过滤空气作用的部件是()A. 蒸发器B. 冷凝器C. 过滤器D. 压缩机答案:C解析: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
3. 下列制冷剂中,属于环保制冷剂的是()A. R22B. R12C. R134aD. R502答案:C解析:R134a 对臭氧层破坏较小,属于环保制冷剂。
4. 制冷压缩机的作用是()A. 压缩制冷剂B. 冷却制冷剂C. 节流制冷剂D. 蒸发制冷剂答案:A解析:压缩机的主要作用是压缩制冷剂,提高其压力和温度。
5. 冷凝器的作用是()A. 向外界散热B. 吸收热量C. 降低压力D. 提高温度答案:A解析:冷凝器将制冷剂的热量散发到外界。
6. 空调系统中,控制制冷剂流量的部件是()A. 膨胀阀B. 干燥过滤器C. 四通阀D. 单向阀答案:A解析:膨胀阀可控制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
7. 制冷系统中,润滑油的作用不包括()A. 润滑B. 密封C. 冷却D. 加热答案:D解析:润滑油主要起到润滑、密封和冷却的作用。
8. 下列哪种设备常用于小型制冷系统的检漏()A. 卤素检漏仪B. 超声波检漏仪C. 真空检漏仪D. 水压检漏仪答案:A解析:卤素检漏仪在小型制冷系统检漏中应用广泛。
9. 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差,可能的原因是()A. 制冷剂过多B. 制冷剂过少C. 冷凝器脏堵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制冷剂过多或过少、冷凝器脏堵等都会影响制冷效果。
10. 制冷系统中,干燥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A. 过滤杂质和水分B. 调节压力C. 控制流量D. 改变制冷剂状态答案:A解析:干燥过滤器用于过滤杂质和吸收水分。
11. 蒸发器表面结霜过厚,会导致()A. 制冷量增加B. 制冷量下降C. 能耗降低D. 运行稳定答案:B解析:蒸发器结霜过厚会影响换热,导致制冷量下降。
常用的制冷方法

常用的制冷方法1. 制冷基础知识制冷是一种将热量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将一个物体或环境降温到所需的温度。
制冷技术在现代化生产和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制冷的基础知识是理解其工作原理和适用场合的前提。
2. 压缩式制冷机压缩式制冷机是制冷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制冷方法。
它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件,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压缩成低温、低压的状态,形成连续的制冷循环。
3. 吸收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一般使用水和氨作为工作媒介。
在此制冷系统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加热变为气体,然后通过冷凝器和吸收器,使氨气回到液态,再次循环。
4. 热泵制冷热泵制冷是将低温压缩变成高温蒸汽,通过热交换器和制冷剂的热传递,从室外的空气或地下的水中吸热,然后将热量传递给室内的空气,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5. 溴化锂吸附式制冷机溴化锂吸附式制冷机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
它利用了化学反应来制冷,其效率比传统的压缩式制冷机高出很多。
溴盐作为吸附剂,它在吸附水分子的同时,放出制冷剂吸热,形成制冷循环。
6. 超导制冷超导制冷是一种以超导材料为制冷剂形成的磁场为基础的制冷技术。
它适用于需要极低的温度,比如超导材料或微电子器件的制造等领域。
7. 热电制冷热电制冷以热电材料为工作材料来完成冷热转换。
热电材料的冷热效应使得在一定温差下电复合材料将产生电动势,从而实现制冷。
8. 膜分离制冷膜分离制冷是利用不同化学成分或物理性质的分离膜,将空气或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制冷功能的一种制冷技术。
9. 内循环制冷内循环制冷是一种用电扇、散热片和制冷芯片组成的制冷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内部的循环制冷系统,从芯片接触面与导热管中的制冷剂传递热量,形成制冷。
10.冰箱制冷常见的冰箱制冷方法是采用了压缩制冷技术。
这种制冷方式,首先是通过电动压缩机将氟里昂压缩成高压气体,再通过管路给制冷器中的蒸发器降温,使制冷器内的氟里昂变成气体然后在压缩器再次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这种反复的制冷循环和传热使得冰箱达到制冷效果。
制冷知识基础

制冷知识基础制冷是一种将热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的过程,使低温物体的温度降低的技术。
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冰箱、空调、冷库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制冷相关的基础知识。
1. 制冷原理制冷原理主要涉及热力学和热传导学的基本原理。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不会反向流动。
制冷过程中,一般采用制冷剂来传递热量,通过压缩制冷循环来实现。
2. 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工作原理。
它包括四个主要组件: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
首先,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外界的热量并蒸发,从而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然后,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接着,制冷剂通过冷凝器释放热量,并在过程中冷凝成液体。
最后,制冷剂通过节流装置降压后重新进入蒸发器,循环往复。
3.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制冷循环中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等。
制冷剂选择时需要考虑其物理性质、环境影响和安全性等因素。
近年来,由于氟利昂等制冷剂对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的影响,需求环保制冷剂的研究和应用。
4. 制冷效率制冷效率通常用制冷系数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来衡量。
COP定义为制冷量与所消耗的功率之比。
COP越高,表示单位能量消耗下制冷量越大,制冷效果越好。
提高制冷效率的方法包括改进制冷循环、增加换热面积、减小温度差等。
5.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冰箱、空调、冷库等。
冰箱以制冷为主要功能,通过控制温度来保持食物的新鲜度。
空调则是通过制冷和除湿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冷库主要用于食品、药品等物品的储存,通过低温来延缓物品的变质。
6. 制冷应用制冷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冰箱、空调、冷库等家用和商用设备外,制冷还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制冷设备培训

制冷设备培训简介制冷设备是现代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
为了正确、安全地操作和维护制冷设备,员工和技术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来提高其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介绍制冷设备培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培训的关键内容和方法。
重要性制冷设备涉及到复杂的技术和原理,不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能源浪费和安全风险。
通过接受制冷设备培训,员工可以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和维护技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并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制冷设备培训还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培训内容1.制冷设备基础知识–制冷循环原理:介绍制冷循环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四个关键步骤。
–制冷剂种类与选择:讲解不同种类的制冷剂及其特点,并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温度与湿度控制:探讨如何通过调节设备来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确保舒适的工作环境。
2.制冷设备操作和维护–设备启停操作:介绍正确的设备启动和停止程序,避免设备过载或损坏。
–定期维护与清洁:教授常见的设备定期维护和清洁流程,包括滤清器更换、冷凝器清洗等。
–故障排除与维修:介绍常见的设备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并培养员工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
3.设备安全与安全措施–安全操作指南:讲解在操作制冷设备时需要遵守的安全规范和措施,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防止电击等。
–紧急情况处理:培训员工如何应对设备事故或紧急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急救措施。
培训方法针对制冷设备培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课堂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师进行面对面的课堂授课,结合示范和案例分析来提高学习效果。
2.现场实训:在实际的制冷设备上进行操作练习和维护实践,加深学员对设备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的理解。
3.电子学习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学习平台提供在线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料,方便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交流互动:组织学员间的讨论和经验分享,促进学习成果的共享和提高。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基础知识(327)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R22广泛用于家用、商用局部式空调、冷水机组 中,其为HCFC制冷剂,发展中国家禁止使用的时 间为2040年。 氨如果从制冷系统中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达到 一定比例,遇火即有火灾及爆炸危险。 比热容是衡量载冷剂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大型制冷压缩机其单机制冷量在550kw以上。 混合制冷剂有共沸制冷剂和非共沸制冷剂之分。 机械能可以自发地变为热能,而热能不会自发的 转变为机械功。 冷冻吨是指将1吨0℃水冷冻为0℃的冰所转移出的 热量。 冷凝器是将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内吸收的热量传递 给周围介质的热交换器。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属于容积型的制冷压缩机,有 单螺杆和双螺杆两种。 气-液热交换器结构通常采用壳-盘管式,还有绕 管式、套管式等结构。 气-液热交换器又称回热器,其作用是使节流前的 制冷剂液体过冷,使从蒸发器来的制冷剂饱和蒸 气过热,这样既保证了压缩机工作的安全性,又 可提高系统的制冷量。 水的蒸发温度(即沸点)随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水即可作制冷剂又可作载冷剂。 我国制冷剂安全性分类,毒性分类分为A、B、C三 个类别,制冷剂燃烧性危险程度分为1、2、3三个 等级。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中,制冷剂在管外流动,冷却 水在管内流动。 物质由气态转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物质在被冷却或加热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变化 (如液态变气态),而温度不发生变化,这一过 程物质也会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序号 1
试题题目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沸腾汽化时从被冷却空间介质 吸收的热量,称制冷系统的制冷量。 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内连续循环的流动中,其间只 有气--气的状态变化,而没有化学变化。 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 制冷系统中一般说的压力大小,实际是指压强, 即单位面积的压力大小。 传热量的大小与传热面积、传热温差及传热厚度 成正比。 气体的液化可通过增压或冷却两种方式实现,对 超过临界温度的气体也不列外。 制冷循环中应用蒸气过热是为了提高制冷循环的 制冷系数。 R717、R22、R134a在相同工况下排气温度由低到 高的顺序为R717>R22>R134a。 润滑油的黏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引起排气温度过高 。 蒸发器表面污垢多,影响热交换,就会使制冷剂 的压力降低,压缩机的运转电流下降。 制冷循环中应用液体过冷对改善制冷循环的性能 总是有利的。 使用盐水作载冷剂时,由于盐水的凝固温度随浓 度而变,故按溶液的凝固温度比制冷剂的蒸发温 度低5℃左右为准来选定盐水的浓度。 真空度是指容器内工质的绝对压力低于外界大气 压的差值。 只要物体表面温度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就不会 结露。 制冷的实质是用一定的技术装臵把低温对象的热 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去。 制冷剂液体过冷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节流过程中产 生闪发气体,从而提高单位制冷量。 制冷设备在正常运行中,突然停电时,首先应立 即关闭系统中的供液阀,接着应迅速关闭压缩机 的吸排气阀。
培训-冷冻站基础知识

建立完善的法律合规体系,加强法律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法律意识 和素养。
03
定期对冷冻站安全与环保法律法规进行更新和完善,确保企业符合法 律法规要求。
04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检查工作, 共同推动冷冻站行业的健康发展。
05
冷冻站案例分析
大型商业建筑的冷冻站案例
案例一
案例一
制药工业冷冻站
案例二
食品加工冷冻站
01
介绍
02 某制药公司的冷冻站,用于生
产过程中对原料、半成品和成 品的低温处理。
特点
03 高精度控制、防爆安全、抗腐
蚀,符合GMP标准。
04
介绍
05 某食品加工厂的冷冻站,用于
食品速冻、冷藏和保鲜。
特点
06 大流量、低温稳定、高效节能
,保证食品安全和品质。
食品加工行业的冷冻站案例
02
冷冻站设备
制冷机组
制冷机组的组成
制冷机组是冷冻站的核心设备,主要 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 组成。
制冷机组的分类
制冷机组的运行原理
制冷机组通过循环工质(如氨或氟代 烃)的蒸发和冷凝来传递热量,从而 实现制冷效果。
根据使用工质的不同,制冷机组可分 为氨制冷机组和氟制冷机组。
冷却塔
01
冷冻站常见故障处理
故障一
制冷效果不佳:检查制冷剂是否充足, 冷凝器是否清洁,制冷机组运行是否 正常。
故障二
控制系统故障:检查控制系统硬件连 接是否正常,软件运行是否稳定,必 要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故障三
冷冻站漏水:检查冷冻站底部排水是 否通畅,管路、阀门等部件是否有泄 漏。
制冷知识基础

制冷知识基础制冷是指将物体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的过程。
制冷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和工业领域,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保鲜的食品。
本文将从制冷原理、制冷剂、制冷循环和制冷设备等方面介绍制冷知识的基础内容。
一、制冷原理制冷原理基于热力学的第一和第二定律。
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守恒,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使得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而第二定律则说明热量自然向低温传递的趋势,即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利用这些原理,制冷系统可以将热量从室内或食品中移除,使其温度降低。
二、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用于传递热量的介质。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丙烷等。
制冷剂具有低沸点和高蒸发潜热的特性,可以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然后在高温下冷凝释放热量。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循环流动,起到传递热量的作用。
三、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分,通过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实现热量的传递。
常见的制冷循环有蒸发冷凝循环和吸收制冷循环。
蒸发冷凝循环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通过制冷剂的蒸发和冷凝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吸收制冷循环则利用制冷剂和吸收剂的吸收和析出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四、制冷设备制冷设备是实现制冷过程的关键装置。
常见的制冷设备包括冰箱、空调和冷库等。
冰箱利用制冷循环原理,将室内的热量传递到冷凝器外,使冷藏室内温度降低。
空调则通过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将室内的热量带走,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冷库则利用制冷设备将空间内的温度降低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用于食品的储存和保鲜。
五、制冷效率制冷效率是衡量制冷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
制冷效率通常用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来表示,即单位制冷量所需的功率。
COP越高,表示制冷设备的能效越高。
提高制冷效率可以通过优化制冷循环、选择高效制冷剂和改进设备设计等方式来实现。
六、制冷系统的应用制冷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家用制冷设备如冰箱、空调等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新鲜的食品。
制冷系统基础知识

1
1.098
0.9811
3320
13174Biblioteka 3.8610.9108
1
0.9864
3024
12000
3.517
1.016
1.112
1
3373
13384
3.923
•小资料
家用空调“匹”的概念 •电功率:1P=735W
湿度的概念
•湿度又称为含湿量,为单位质量干空气所带的水蒸汽质量。 单位:g/kg
•绝对湿度:以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来计算,单位:kg/m3
•相对湿度:为湿空气中水气的分压与同温度、同总压下饱和空气中的水气分压之比。( %RH)
• 相对湿度是湿空气饱和程度的标志。相对湿度愈低,距饱和就愈远,该湿空气容纳 水气的能力就愈强。当相对湿度为100%时,湿空气中的水气已达饱和,该湿空气不再能 容纳水气,也就不能用途作干燥介质。绝对干空气的相对湿度为零。
1.3制冷量常用单位换算
•1kcal/h=1.163w •1w=0.86Kcal/h •1USRt=3024kcal/h=3.517kw •1P≈2.5kw(家用空调) ★
•注:1美制冷吨就是使1短吨0℃的水在24h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常用冷负荷单位换算介绍
焦耳(J) 千瓦.小时 (kg.h) 2.778*10-7 2.724*10-6 1 千卡 (kcal) 2.389*10-4 2.341*10-3 859.9 英热单位 (Btu) 9.48*10-4 9.295*10-3 3412
常用制冷剂的性质
制冷专业必备的知识

制冷专业必备的知识制冷专业是一个研究和应用制冷技术的学科,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制冷专业必备的知识,包括制冷循环、制冷剂、制冷设备和控制系统等方面。
1. 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的基础,也是制冷专业必备的知识之一。
常见的制冷循环有蒸发-压缩-冷凝-膨胀四个过程组成。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在不同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相态变化,从而实现热量的转移和降温。
2. 制冷剂制冷剂是实现制冷循环的关键物质。
制冷剂应具有适当的饱和蒸汽压、温度滑动、热导率和危险性低等特点。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丙烷等。
制冷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范围,以及制冷剂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3.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动力源,负责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冷凝器将压缩机输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却并转化为高温高压液体。
蒸发器通过蒸发过程吸收外界热量,使制冷剂从液体转化为蒸汽。
膨胀阀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将高压液体膨胀成低压蒸汽。
4. 控制系统制冷系统的控制是保证制冷效果和安全运行的关键。
制冷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
传感器用于获取制冷系统的参数,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进行控制策略的制定,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
5. 热传导热传导是制冷专业中重要的热力学知识之一。
热传导是指通过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分子间相互碰撞传递热量的过程。
制冷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以便在制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中应用。
6. 热辐射热辐射是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的过程,也是制冷专业必备的知识之一。
热辐射可以通过黑体辐射定律进行计算和分析。
制冷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热辐射的特性和计算方法,以便在制冷系统中考虑热辐射对热量传递的影响。
7. 空气流动空气流动是制冷系统中常见的热传递方式之一。
制冷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空气流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以便在制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中考虑空气流动的影响。
制冷专业必备的知识

制冷专业必备的知识制冷专业是一个涉及制冷技术和制冷设备的学科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对于从事制冷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制冷原理、制冷循环、制冷剂以及制冷设备四个方面介绍制冷专业必备的知识。
一、制冷原理制冷原理是制冷专业的基础知识,它涉及到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热传导规律。
制冷原理的核心是利用物质的相变过程来吸收或释放热量,实现温度的降低。
常用的制冷原理有蒸发制冷、吸收制冷和压缩制冷等。
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制冷工程师选择合适的制冷循环和制冷设备,从而提高制冷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二、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组成。
蒸发器是制冷循环中的热交换器,通过蒸发剂与外部的低温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吸收热量。
压缩机是制冷循环中的能量转换装置,它将低温低压的蒸发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提高其温度和压力。
冷凝器是制冷循环中的热交换器,通过冷却剂与外部的高温介质进行热交换,从而释放热量。
节流装置是制冷循环中的控制装置,通过减小蒸发剂的流量和压力,使其进入蒸发器时呈现饱和状态,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三、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工质,它起到传递热量和实现温度降低的作用。
常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丙烷等。
制冷剂的选择要考虑到其物理性质、环境影响和安全性等因素。
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包括饱和蒸汽温度、气化热、比容等,这些性质直接影响到制冷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制冷剂的环境影响主要涉及到其对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因此要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制冷剂。
制冷剂的安全性包括其毒性、燃烧性和爆炸性等,要选择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影响较小的制冷剂。
四、制冷设备制冷设备是制冷专业中的实体部分,它包括冷库、冷藏车、冷冻机组、空调设备等。
冷库是用于存储冷冻或冷藏食品的设备,它通过制冷循环实现温度的控制和保持。
冷藏车是一种用于运输冷藏货物的专用车辆,它通常配备有制冷机组,可以保持货物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制冷设备基础知识PPT讲稿100页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螺旋板式冷凝器特点: ①体积小、重量轻; ②传热系数高,相同条件下比管壳式传热 系数提高50%; ③承受压力有限; ④制造较复杂; ⑤冷却水阻力大且清洗水垢困难,对水质 要求高。
5、板式冷凝器 结构: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①将许多片由冲压成型的 薄金属换热板叠放在一 起,板与板之间周边放 入一定形状的密封圈。 ②两种流体在流道内呈逆 流流动。 ③板面做成点状支撑、波 纹形、人字形等各种形 状,破坏边界层,形成 紊流,强化传热。
4、螺旋板式冷凝器 结构:将固定间距的两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张钢板弯成螺旋状组成 流道,流道始于螺旋板 式换热器的中心,而终 于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外 缘,再将螺旋板两端焊 封。
原理:冷却水由螺旋板
外缘进入,从中央流出; 制冷剂从中央隔板另一 侧进入,边缘流出。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第三节 蒸发器 一、蒸发器分类 按照被冷却介质分类:冷却液体载冷剂的蒸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发器、冷却空气的蒸发器。
蒸发器和循环式蒸发器。
按照供液方式的不同分类:满液式蒸发器、干式 满液式蒸发器: (内部充满液态制冷剂的蒸发 器):沸腾传热系数高;制冷剂充注量大;若润滑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四章 制冷设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冷凝器 蒸发器 其它换热设备 节流机构 辅助设备
第一节
概述
制冷设备包括:换热设备(冷凝器、蒸发器、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再冷却器、回热器、中间冷却器等)、节流机构、 辅助设备(储液器、气液分离器、过滤器、干燥器、 油分离器、集油器等)。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全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全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第一部分:制冷设备安全知识1. 制冷设备的安全操作原则有哪些?答:制冷设备的安全操作原则包括:维护设备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遵循设备的操作手册,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熟悉设备的紧急停机程序,掌握应急处理方法;遵循设备的安全警示标志,注意个人安全;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环境,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在制冷设备操作过程中,哪些安全事项需要特别注意?答:在制冷设备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注意避免设备发生漏电和短路,确保设备的电气安全;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注意是否出现异常声音或异常振动,及时处理问题;设备操作完成后,要及时切断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3. 制冷设备维修过程中,哪些安全措施是必需的?答:制冷设备维修过程中,必需采取以下安全措施:确保设备已经停机,并断开电源;使用工具时要小心谨慎,防止工具滑落或损坏设备;遵守操作规程,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维修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是否有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维修完成后,要清理工作现场,保持设备周围的整洁。
4. 如何处理制冷设备的泄漏?答:处理制冷设备的泄漏需要注意以下步骤:首先,保护自己的个人安全,必要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然后,停止设备运行,并切断电源;随后,采取措施以减少泄漏的风险,如封堵泄漏处;根据泄漏的性质和程度,可以选择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修复或处理;最后,在重新启动设备前,必须对泄漏处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泄漏问题得到解决。
5. 制冷设备的安全维护措施有哪些?答:制冷设备的安全维护措施包括以下方面: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正常运行中的设备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保养;确保设备周围的通风良好,以避免热量积聚和火灾风险;及时更换故障的零部件,避免设备损坏或故障的进一步发展;严格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进行维护工作,确保操作的正确性。
制冷专业必学知识点总结

制冷专业必学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热力学基础1. 热力学基础概念热力学是研究热能和其转化的科学,制冷工程基础是在热力学基础上建立的。
温度、压力、热量、热容量等基本概念是制冷工程的基础理论。
2.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制冷系统中热量的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来实现。
掌握热传导原理和传热计算方法对于设计和优化制冷系统至关重要。
3. 热工作界限和效率热机和热泵的工作效率受到热工作界限的制约。
制冷专业人员需要了解热机效率和制冷效率的原理,以便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技术和设备。
第二部分:制冷循环1. 制冷循环基本原理制冷循环是在制冷剂的作用下,通过一定的热力学循环过程实现热量的转移和降温。
常见的制冷循环包括蒸发冷凝循环、压缩-膨胀循环等,制冷工程师需要了解这些循环的原理和特点。
2. 制冷剂的选择和应用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制冷剂具有不同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制冷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制冷剂的性质和应用,以及环保和安全方面的考虑。
3. 压缩机和膨胀阀压缩机是制冷循环中的核心设备,膨胀阀则用于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温度。
制冷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压缩机和膨胀阀的工作原理和选用方法。
第三部分:制冷系统设计1. 制冷负荷计算制冷负荷计算是制冷系统设计的基础,它涉及到室内外环境、建筑结构和使用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制冷工程师需要掌握负荷计算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根据负荷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
2. 制冷系统布局和管道设计制冷系统的布局和管道设计对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制冷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布局和管道设计方案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在实际设计中如何避免常见问题和优化系统性能。
3. 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制冷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监测和调节。
制冷工程师需要掌握不同类型的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以及如何设计和调试一个稳定可靠的控制系统。
第四部分:制冷设备维护与管理1. 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制冷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调试对于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

制冷技术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冷原理: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通过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等
热力设备进行压缩、放热、节流,实现对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状态的变化,达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2.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的工作物质,它能够在制冷循环中不断循环流动,实现吸热和放热
的过程。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丙烷等。
3.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主要部件。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
热量,经过压缩机的压缩,将热量排出到冷凝器中,再通过节流阀减小压力,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再次吸收热量,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制冷效果。
4.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空调、冰箱、冷库等。
不同类型的制冷设备适用于不同的场
合和需求,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
5.制冷应用:制冷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
通过制冷技术可以实现
对物质温度的调控,达到保存、加工、使用的目的。
总之,制冷技术是现代工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技术,它能够实现对物质温度的调控,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

制冷原理及基础知识制冷技术是指通过降低物体的温度,使其保持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的一种技术。
制冷原理主要基于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等基础知识。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制冷原理及相关的基础知识。
热力学基础知识:制冷技术的基础是热力学的第一和第二定律。
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不会自行消失或产生;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熵的增加原理,指出自然界中的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不可能反过来,因此需要外界的工作或能源来实现低温物体的冷却。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制冷技术中经常用到的流体是气体或液体。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的力学学科。
制冷系统中最常用的气体是制冷剂,它经过压缩和膨胀的循环可以实现物体的制冷。
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式包括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对于制冷过程的分析非常重要。
传热学基础知识:制冷技术中的传热过程是指热量的传递。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的基础学科。
传热的方式主要有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
在制冷领域,常用的传热方式是对流传热,即通过流体的运动来传递热量。
理解传热学的基本规律可以帮助优化制冷过程。
制冷循环:制冷循环是制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常见的制冷循环有蒸发-压缩循环和吸收-压缩循环。
蒸发-压缩循环主要包括四个过程:蒸发、压缩、冷凝和膨胀。
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从液体态变为气体态,吸收周围物体的热量;在压缩过程中,制冷剂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在冷凝过程中,高温高压气体散热,降低温度,变为高压液体;在膨胀过程中,高压液体流入低压容器中,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效果。
吸收-压缩循环则是利用制冷剂和吸收剂之间的化学作用来实现制冷效果。
制冷剂:制冷剂是制冷循环中的介质,它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吸收和释放热量。
制冷剂应具有适当的熔点、沸点和热容量,能够在制冷循环中不断循环使用。
常见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氢氟碳化物等。
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等。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部件,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冷凝器用于散热,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凝成高压液体;蒸发器用于吸收热量,将制冷剂由液体态转变为气体态;膨胀阀用于调节制冷剂流量,控制制冷效果。
基本制冷理论

美国冷吨1RT=3516W HP ℃ F psia psig psi 1bar=14.7 psi Micro
压缩机基础知识
作用:
1. 压缩机 在系统中推动制冷剂 在冷凝器中提升压力/温度以便将热量传递出去 2. 抽气控制 在压缩机停机前,将液体制冷剂从蒸发器和吸气管中
抽出,以确保压缩机重新启动时没有液体制冷剂进入 压缩机. 3. 压力控制 冷凝压力过高时停止压缩机运行.
基本制冷理论
制冷
定义:用人工的方法将某一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带走,使 该物体或空间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的温度. 分类: 普冷:-150℃以上. 低温:-150 ℃以下. 常见制冷方法: 液体汽化制冷:包括蒸汽压缩式和吸附式制冷 气体膨胀制冷 涡流管制冷 热电制冷
制冷剂
制冷剂 :制冷机中的工作介质,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通过自身热 力状态的变化实现同外界的能量交换,达到制冷的目的.
制冷量. = 输入功率
输入功率
效率 > 1
制冷系数 COP =
制冷量 输入功率
= 3.9 ….. 5.5
机组上常见部件:
1. 热力膨胀阀
根据压缩机吸气过热度自动调节阀的开度,防止压缩机带液.
2. 干燥过滤器
把水分和污物过滤掉以免堵塞膨胀阀和保护电机. 分子筛:去水. 活性铝:去水和酸.
3. 视液镜 / 湿度显示
1显示制冷剂中的含水量,黄色显示有水. 2避免闪发气体
4. 分流器
在蒸发盘管中将气体平均分配到每个环路.
机组上常见部件:
5. 排气止逆阀
装在排气管,停机时帮助压缩机快速停止转动和防止倒转.
6. 安全阀
装在容器或管路上,防止压力过高.
7. 截止阀,蝶阀,球阀 起关断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温控器型号开头字母一般为 WDF 、WPF 、WXF 等。
传感器在产品中的作用:
传感器作为感受特定部位温度并通过控制系统转换成电信号来 控制系统按规定模式运行。 ( 海尔)冰箱使用的传感器有两大类: 冷藏用传感器:引线为白线,感温头有方头和园头两种 冷冻用传感器:引线为黑色,一般使用时感温头外部封装有黑 色热缩套。
• 电冰箱使用的气候条件
温带型电冰箱
使用环境温度16~32℃
亚温带型电冰箱
使用环境温度10~32℃
热带型电冰箱
使用环境温度18~43℃
亚热带型电冰箱
使用环境温度18~38℃
机械两门冰箱
电脑三门冰箱
对开门带制冰机型号BCD-552WSY
储冰盒 (内自动制冰机)
出冰口 冷冻室冷ຫໍສະໝຸດ 室 吧台2. 冷凝器的介绍
① 冷凝器是制冷系统中主要的换热装置之一。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过热蒸汽,通过其放热面将热量转给 低温物质(即空气或水),使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以便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使用。
② 按所采用的冷却介质不同,冷凝器可以分为水冷式、空气冷却式及用水和空气冷却三类。水冷式冷凝器的冷却效果好,但需要冷却水 循环设备。它有立式壳管式、卧式壳管式、套管式及浸水式等型式。
② 按被冷却物的特点可分为冷却液体和冷却空气两类蒸发器。
内置蒸发器
4、干燥过滤器: 干燥过滤器装在冷凝器的出口端。它的作用是在制冷剂进入毛细管前对其进行过滤,除去制冷剂中的水
分和固定杂质,其具有干燥和过滤双重作用。 5、加热丝: 加热丝是为了保证制冷系统正常、安全的工作,尽量提高制冷效率。 加热丝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A.温度补偿加热丝是对温控器主体部位加热,使感温头处于相对低温状态,保证温控器的正常工作。 B.化霜加热丝分为小功率化霜加热丝和大功率化霜加热丝,化霜加热丝电阻为187Ω,功率为130W,化霜 加热丝安装在蒸发器下面,经不断加热,蒸发器表面温度升高,蒸发器上的霜逐渐熔化,当温度升到8℃左 右时,霜化完毕,定时器又接通压缩机回路,恢复制冷系统。
制冷设备的分类与结构
主讲:高军伟
索引
一、电冰箱的分类与结构 二、小型制冷设备的结构 三、小型制冷设备的制冷系统 四、小型制冷设备的电气系统 五、小型制冷设备的电路 六、小型冷藏库 七、复习考题
一、海尔冰箱基本结构介绍
定义:
家用电冰箱是指供家庭使用、并有适当容积和装置的绝热箱体,用消耗 电能的手段来制冷,并具有一个或多个间室,冰箱型号的第一个字母用 “B”.
阀1 阀1
阀2 带有黄色环阀,2
-7度带室有黄色环, -7度室
带有红色环, 冷冻带室有红色环,
冷冻室
带有白色环, 冷藏带室有白色环,
冷藏室
一、分类
冷柜是一种具有适当容积和装置的绝热箱体,用消耗电能的手
段来制冷,使柜内的温度达到0~10℃或-18℃以下,用来贮
藏或冷冻各种食品。冷柜的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方式进行分
⑵.采用毛细管的制冷系统,在高压侧不要设置储液器,防止压缩机停车后过多的液体制冷剂继续供给蒸 发器,造成压缩机再次启动运转时产生“液击”。
⑶.毛细管的长度和孔径有一定的比例,改变时需作充分实验。 ⑷.制冷系统内应清洁、干燥。防止“污堵”和“冰堵”。 ⑸.毛细管应尽量靠近压缩机的回气管,使制冷剂产生过冷,提高制冷效果。
③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冷却效果差,但不用水,安装方便,多用于小型氟里昂制冷装置。空气冷却式冷凝器有风冷式和自然对流式。
对流式冷凝器
内置冷凝器
3. 蒸发器的介绍
① 制冷系统中另一主要换热装置是蒸发器。其作用是使液态制冷剂在其内部迅速蒸发为蒸气,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使冷藏 (冻)物质的温度下降,达到制冷的目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越低,冷却周围物质的温度就越低。
8. 电磁阀
① 电磁阀是利用它在通电状态下,线圈产生磁力,在磁力作用下,活塞从上部位置移到下部位置,这时管道口打开,制冷剂分向, 从而改变整个产品的制冷系统,以达到不同的温区单独制冷的目的。
② 双稳态电磁阀比单稳态电磁阀具有节能优点,由于双稳态电磁阀采用脉冲驱动电路,电磁阀的能耗接近于零。
单稳态电磁阀
三、冰箱制冷原理
冰箱的制冷原理:通过制冷剂状态的变化来达到吸热制冷的目的
制冷剂以气态形式由压缩机吸入,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气从排气管排出, 经过排气管进入冷凝器,制冷剂将热量散发给周围空气中,由高温高压的气体冷 凝为高温中压的液体,然后经过干燥过滤器进入毛细管。制冷剂进入毛细管后, 因其通道细长受阻,而被节流降压,之后进入蒸发器汽化。在蒸发器中,低温低 压的制冷剂液体吸收大量外界热量而汽化为干饱和蒸汽,从而达到向外界吸热制 冷的目的。在吸气管中制冷剂变为低压过热蒸气后被压缩机吸回。
保持柜内温度不高于-18℃。如右图:
3、冷藏冷冻柜
冷 藏
冷藏冷冻柜是一个具有冷藏和冷冻两个间室的冷柜。冷藏室温
冷
度一般控制在0~10℃之间,用来储存不需冻结的食品;冷冻
冻
室温度一般控制在-18℃以下,用来贮藏已冷冻好的食品。如
柜
冷 藏 柜
冷 冻 柜
4、透明冷冻展示柜 透明冷冻展示柜一般采用钢化玻璃做拉门,冷柜内的温度≤-18℃。 用来储藏雪糕、冰块等冷食。该冷柜最大的特点是门体透明,能够 最大限度的吸引消费者。如海尔生产的SD-509等。如右图: 5、冷藏冷冻转换柜 单温控器控制的冷藏冷冻柜是在原冷柜的基础上增加了冷藏、微冻 功能。这样一台冷柜就能实现冷藏、微冻、冷冻、速冻四种功能, 且用一只温控器分段来进行转换控制就能实现四种功能。在冷藏状 态下柜内的温度为10- -2℃;在微冻状态下柜内的温度为-2--12℃; 在冷冻状态下柜内的温度≤-12℃。如: BC/BD-205、BC/BD- 106B。 6、医用血液冷藏柜 医用血液冷藏箱,是储藏血液制品的冷柜,风冷,电加热补偿系统, 微电脑控制,箱内温恒定控制在在4±1℃范围内。双重系统断电记 录温度数据,可视声光报警,具有即时报警及远程报警等功能,如 海尔生产的HXC-306等。如右图
分类:
按用途不同分:
• 家用冷藏箱(型号表示为BC-***):如BC-110 • 家用冷冻箱(型号表示为BD-***)如BD-158 • 家用冷藏冷冻箱(型号表示为BCD-***):BCD-205E/B
按箱门不同分:
• 单门家用冰箱:电冰箱只有一个门,内部空间用来单独冷藏或冷冻的
冰箱;
• 双门家用冰箱:这种电冰箱冷藏、冷冻室分别有各自独立的门 • 多开门家用电冰箱:主要是指箱门分为上、中、下三扇门或四扇门
9.2 毛细管长度、直径、质量要求 制冷系统制冷剂流量随毛细管长度的增加而减少,随毛细管直径的增大而增加.改变毛细管长度和直径,也就 改变了供给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制冷机的工作状态将产生变化。 毛细管孔径尺寸偏差0.01mm,约影响制冷剂流量2.5%,~4%。孔内表面越粗糙,流阻越大,制冷剂流量 将减少。 9.3 毛细管使用注意事项 ⑴.更换、安装、修理毛强管时,不得压扁或出现死弯,防止孔径变小。毛细管进口处应安装100目以上的过 滤网,防止“污堵”。
制冷剂液体在毛细管中基本为液体流动,流速基本不变,比容逐渐变大(在过冷区可近似地认为是 等温过程)。由于高速流动和摩擦阻力的影响及静压与动压的转换,使压力在流动过程中不断下降,从 而产生极少部分制冷剂气化,于是出现了液、气两相流动。随着压力逐渐降低,流速越来越高,以至 到达毛细管出口处时,流速高到接近音速。
变温区
法式对开门型号BCD-586WL
六门系列:BCD-301W
左冷藏门
右冷藏门
制冰门
速冻门
冷冻门
果菜室门
冷藏室 蛋盒
制冰机 储冰盒 制冰抽屉
冷冻 抽屉
瓶座 速冻抽屉 果菜室抽屉
1、压缩机的介绍 用机械方法来增加气体压力的设备称为压缩机。制冷技术中用于压缩制冷剂蒸汽并使其循环的设
备称为制冷压缩机。 小型制冷设备中常用的压缩机多为全封闭式压缩机,
毛细管与膨胀阀
毛细管与膨胀阀统称节流元件,它把从冷凝器流出的高压制冷剂液体减压、节流后供给蒸发器。当电冰箱和空调器的热负荷变化时, 要 求 制 冷 能 力 也 应 随 其 变 化 , 这 个 变 化 取 决 于 供 给 蒸 发 器 的 制 冷 剂 流 量 的 大 小 , 流 量 的 大 小 则 由 节 流 元 件 采 控 制 。 因 此— , 节 流 元 件 对制冷系统性能影响颇大。节流元件的作用是: 将高温高压液体制冷剂变为低温低压液体,为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沸腾提供条件。 根据热负荷的变化调节制冷剂流量。 控制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蒸汽的过热度,发挥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并防止产生“液击”。 9.1 毛细管的节流原理 高压流体通过一个小孔,如图所示。流体在小孔前的部分静压力将转变为小孔后的动压力,流体通过小孔后流速急骤增加,摩擦阻力 增大,静压力也随其下降。从而达到对流体的降压、节流作用。液体流过毛细管就是这样的结果。制冷设备中使用的毛细管为紫铜管, 管的内径为0.6~2.5mm。毛细管的前、后两端与管径为φ 5~12mm的粗管相连。
⑦ ⑧
⑥⑤ 吸热
④放 热
③
①. 压缩机 ②. 排气管 ③. 除露管 ④. 冷凝器 ⑤. 干燥过滤器 ⑥. 毛细管 ⑦. 蒸发器 ⑧. 回气管
冰箱制冷系统:冰箱制冷循环系统和人体的循环系统类似,由压缩机[心脏]、管 路[血管]、制冷剂[血液]三个部分组成
冰箱制冷原理实物图
原理图
毛细管(节流装 置):节流降压
(或更多扇门)的电冰箱;
• 对开门家用电冰箱:这种冰箱门体的主要特点是冷藏门与冷冻门是相
对的。
按制冷方式不同分:
直冷式电冰箱 直冷式电冰箱也称有霜电冰箱,是采用空气自然对流的降温方式,冷藏室和冷冻室各有独立的蒸发器,可以直接吸收食品或室内空 气中的热量而使其冷却降温。这种电冰箱的特点是结构简单,降温快,耗电量相对较小。缺点是蒸发器表面容易结霜,需定期除霜。 间冷式电冰箱 间冷电冰箱又称为风冷无霜电冰箱,是采用强制空气对流降温方式的电冰箱,在结构上将蒸发器集中防止在一个专门的制冷区域内, 依靠风扇吹送冷气在冰箱内循环来降低箱内的温度。这种电冰箱的优点是降温速度快,不需要人工除霜,使用方便。 直冷、间冷混合型电冰箱 这种电冰箱冷藏室一般室采用空气自然对流降温方法,冷冻室采用强制冷气对流降温方式。其特点是既能保湿又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