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成性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生成性课堂教学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

课堂教学应突出其过程性,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发现、应用过程中,在问题的分析探索过程中,通过师生对话、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自主完成学习过程,优化学习效果。

而传统教学关注的是教学结果,也即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或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教学目标是如何达成的,则略去不管。

生成性教学则更为关注教学过程,它认为,教学的核心不是目标的达成而是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的。

一、生成性教学的含义
“生成性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课堂状态。

它强调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

因此,“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是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是一种提升的教学。

生成性教学也是相对于预设式教学而言的,与预设式教学的被动接受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构建,与预设式教学的静态预设相比,生成性教学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

可以说,“生成性”是对“接受性”的一种批判和超越,是对“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

生成性教学教学的提出,是对教学教学认识深化的结果,同时也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生成性课堂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行为
新课程的目标达成,除了要求学习结果以外,还要求学习的过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因此,新课程的教学应该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仅要获得和养成,更要注重过程的体验,追求在活动过程中建
构学生的知识体系。

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学习上,除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以外,还应该运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如以问题为纽带的学习、情境化学习、过程体验性学习、综合活动性学习、实践应用性学习、建构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等。

这些方式不仅使知识目标全面、有效地达成,还可以促使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是一种全方位的生成。

(二正确认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

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与预设性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都是课堂的基本属性。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它会随着课堂的生成而有效地调整,生成是预设的更高境界,它也会随着预设的关注而更加精彩。

在教学实际活动中,需要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及情感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让课堂教学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

(三反思教学过程使生成价值最大化
生成性教学同时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

课程开放了、生成了,就可能会出现一生成就乱等无序的状态。

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受到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实践中增强了对生成性课堂教学的自我意识,有效建立对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理解。

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主动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及调控自身的教学行为,并善于反思提炼、积极探索,教师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又找到了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

那么生成性课堂教学就能适时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生成性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构建
(一达成生成性的教学目标。

教学是创造性活动,教学中存在许多没有被预料到的,没有被辨认出来的潜在目标。

它随情境、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个体的首创性的反应等因素的变化不断生成新的结果、新的标准,具有不可见性、不可控性和不可测性。

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定位上,知识已不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载体、中介或是桥梁。

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应该
是单一或者唯一的,而应该是丰富的、多元的。

以学习掌握知识为手段,通过一定的方法,经历必要的过程,最终达成培育一个良好生命所必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选择生成性的教学内容。

对于规定教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及时关注教学中生成的内容,是生成性教学观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具体体现。

新教材不再是预先规定好的,等待学生去学习的教学内容,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教学资源,这种资源的价值只有在生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动态地生成,离开了学生富有个性的参与和体验,教材内容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对于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师要依据自身的认知特点和风格,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知识进行选择、重建和整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知识。

同时,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也要经过自己的个性化重组,使其成为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的知识。

知识的生成过程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获得过程。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教材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以此为出发点创造性开发和使用教材,而不要为教材所束缚,应使教学过程成为教材内容的持续生成与意义建构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三组织生成性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生命、关注发展,所以,我们组织的学习方式必须是“开放式”、“民主式”的,我们的生成性学习方式的研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途径地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展示的场合,满足其体现自我价值要求。

把课堂的触角深入到更加宽泛的视野,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为生成提供条件。

合作式。

“合作式”是师生、生生情感交流、培养“合作意识”的一种教学形式,我们将依据学生的需求,对于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更好理解的课文内容,从互补性出发设计合作学习。

质疑式。

“质疑式”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必要形式,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开辟质疑的时空,把学生的“质疑”融化到每个阅读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在质疑中拓展思维空间。

体验式。

体验性学习是重视学习主体的直接经验,我们强调让学生亲历英语实践活动,通过体验促进深层次的生成。

讨论式。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知识的深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和交锋中促进英语课堂的生成。

2、教学中教师要将即兴评价和延缓评价有机结合,充分运用评价的激励功能,坚持正面引导,提倡无错原则,让每一位勇于回答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都毫无遗憾地坐下,激发学生的附属内驱力。

保护好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热情与能力,把这种热情与能力培养成学生的一种思维品质,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更多的灵活性、生成性和丰富性。

由此,生成性课堂促使教师知识与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反思、研究和完善.生成着自我,发展着自我,实现着自我的可持续发展,促使着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的见解,认真听取他人意见,打破自己的封闭状态,开阔视野,萌发创新意识。

(四设计生成性的教学过程。

生成性课堂教学即教师通过预期设计、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分析探究,教师参与讨论、交流与总结;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1、生成在预设中孕育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谋划,进行弹性预设,以实现英语教学的动态生成。

它不需要教师预计教学过程的全部细节、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
和实验探究的具体步骤等,更多的是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层不变的线性“教”案。

如学生对新知识比较熟悉,就没有必要按部就班地“复习铺垫”了;如果新课展开之后,发现学生知识有缺漏、方法有遗忘,也可以相机铺垫、弥补不足。

“实验室制法”与“性质教学”、“课堂小结”与“巩固练习”或前或后,都可以视课堂上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定。

可见,对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来讲,生成式的教学设计似乎要“粗”得多,但这为课堂实施的“细”留下了足够的弹性空间,为知识的动态生成、学生的自主建构留有了余地。

同时教师还要着眼于局部环节的精雕细啄,进行精心预设。

生成不是盲目、被动的,不是信马由缰式地开展教学活动,而是需要教师深入发掘、积极引导的,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因此在一些情况下,教师要有意设置“陷阱”。

让学生形成思维的障碍,使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探索发现、交流撞击,然后在课堂上自然形成一些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宝贵资源加以利用。

2、生成在情境中萌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尽可能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

“在多样化的情境中,学生更有可能抽象概念的相关特征,发展更加弹性的知识表征。

使用经过挑选的对比案例能帮助学生学会新知识的应用条件。

问题的抽象表征也有利于迁移。

”,并能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背景和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即或学生的经历、理智和情感体验,。

最终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在获取新知识,学习新方法,培养新技能,发展新能力,促使课堂生成。

因此说,创设情境是生成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的方式方法是很多的,可以通过展示媒体,抛出问题,组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等方式来创设情境,但要使创设情境达到英语课堂生成效果,笔者认为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要求:第一,要把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确定合理的“最近发展区。

”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考虑的教学活动底线,也是实现课堂生成的基点和生长点。

生成是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的生成,如果过高或过低确定发展水平,会造成学生无所谓或无奈生成的情感情绪。

第二,好的教学情境应该与
主题紧密吻合、具有全局性,它不是用来举例子说明观点的,它是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和环境的。

它应当能贯穿整个课堂,并能成为课堂问题产生的源头,既是得整个课堂能围绕这个情境展开,又使得教学任务得意轻松实现。

第三,创设情境,要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来创设教学。

3、生成在“冲突”中提炼
“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

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冲突”,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背景,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冲突也是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原动力,是提炼课堂生成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即学生学业水平发展潜能和需要出发,从教材中精心提炼出适合学生能力发展要求并能启迪学生思维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巧妙地引导和点拨,使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的聚焦点凝结在这些内容和问题上,于是二者发生了矛盾“冲突”,这时学生的情感高亢,思维活跃,讨论激烈,语言交锋犀利,千方百计想质疑辩难出个明白,从而使冲突迭起、达到高峰,因此说冲突是教学艺术的灵魂与精髓,课堂教学因冲突而精彩纷呈,闪现出教学艺术的光辉,最终提炼出教学生成的理想教学境界。

4、生成在总结中升华
课堂的生成是复杂的、动态多变的。

生成的教学由于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而且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总是掌握着大量的信息,因此一节课生成的知识、情感会很多,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会很复杂,并且有的时候学生不清楚生成的结果,这些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总结,
促使生成的东西再一次升华。

引导总结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生成的东西加以系统化,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已生成的东西再作进一步的生成,以求得生成的深刻性。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中值得借鉴的方法、存在的不足以及从反面去批判已生成的东西。

总之,“生成性”课堂之所以令人瞩目,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把原本是哲学上的“主体”概念引入课堂教学领域。

它不仅涉及到教师教学思想观念的变革,也涉及到教师操作技术的变革,需要通过实践层面的不断探索,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的激励等等。

我相信,一节老师帮助学生“生成”的课,和一节老师讲出来的课,从学生的接受效果、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是有很大不同的。

所以,我认为,一节好课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应该是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生成的。

评价一节课的好坏,不是看讲的咋样,而是看老师是否引导到位、学生是否在大脑中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