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提升人文素养之我见论文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1. 引言1.1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在美术教育中,人文素养与美术课程密不可分。

通过观察、表现、创造等形式,学生可以在美术作品中感受到作者对生活、文化、价值观的表达,进而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和文化修养。

美术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画画,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思考世界,理解人类文明的精髓。

如何通过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了当下美术教育亟需探讨的话题。

美术课程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表达美,并在此过程中慢慢积淀出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热爱。

只有在这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拥有综合素养,成为具备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性人才。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工具,更是帮助他们建立人文情怀、拓展思维视野的重要途径。

在未来,美术教育需要更加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审美的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理解文化,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人文素养与美术课程的关系人文素养与美术课程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绘画、造型等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

在艺术作品中,人们能够感受到情感、想法、文化的传递,从而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通过学习美术课程,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美术课程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能够感受并欣赏美,提高对美的敏感度和品味。

美术课程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艺术作品的表现和创作,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自己的情商和沟通能力。

2.2 人文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人文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

美术教育中的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美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中的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美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中的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美术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美术教育占据了重要地位,人文素养成为当今世界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人文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美术教育发展培养出新一代的人才。

文章就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美术教学;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策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

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1]p2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仅仅单纯掌握绘画的技能技巧和美术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创设人文情景,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在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追寻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进行人文性教育,培养新时代的精神,若无“人文性”,美术教学就没有灵魂精神,无生命力可言。

一、美术教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美术教育是由美术和教育两因素组合在一起的,而教育就是指美术中蕴含的一些人文素养和教育功能,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发展,不仅仅需要掌握简单的书本知识和绘画技法,更需要的是深刻理解美术作品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背景,对社会有历史责任感,培养审美情操,就是所谓的“人文素养”。

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历史记载,许多作品也都是靠着文化传承发展下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它能够与社会生活、历史、地理、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具有联系,从单一美术学科上升到美术文化的学习,比如古代建筑是由艺术家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社会风貌,再加上自己的思想见解绘画建筑而成的,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绘画技法,还可以学习文化历史知识、思想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健康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密切关注人的情感、态度、精神、生活、尊严来进行因材施教,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美术学科的基本理念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见。

美术(心得)之浅谈美术课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拓展

美术(心得)之浅谈美术课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拓展

美术(心得)之浅谈美术课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拓展美术论文之浅谈美术课中同学人文素养的拓展《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多艺术门类,多学科综合的美术教育中,通过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同学的审美力量,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

同时培育同学的敬重,关怀,沟通,合作,共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同学共性的完善和进展。

美术课其实是同学去发觉美、观赏美、构思美、制造美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均衡人的理性情感,完善人的品性人格。

在美术课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拓展同学的人文素养一、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学习热忱,在美术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的拓展。

在课堂开头,老师应创设既贴近同学生活实际,又易于让同学们发觉相关问题的情境,引出主题,如《主体与背景》中,通过出示画面,引导同学熟悉主体、背景,并通过画面的布局引出主体和背景的关系,让同学们对其的熟悉有所提高,进而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二、赐予同学充分地沟通来提高同学的语言表达力量,增加对画面的共性化理解。

同学们通过对同一主体的不同画面的感受,说出画面的内容,同时加上自己独特的想象,依据他们不同的灵感,这样使每一幅画面好像都具有了灵气,拓宽了同学们想象的空间。

三、鉴赏是美术课堂上必不行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美术课上拓展同学们人文素养的必要途径。

同学们通过观看观赏,发觉作品的该如何构图才会使画面看起来更加和谐,更加舒适,一千位画者,一千幅与众不同的作品,每个人的观赏角度不同,那品出来的含义又会各具特色。

四、构思是美术课上的主体,是同学们把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积累在头脑中进行思想加工的过程,这是同学们拓展同学人文素养的一个关键过程。

在此过程中,同学依据不同的主体想象不同的画面,通过共享沟通,同学们既可以通过自身的阅历来也可以共享他人的阅历来构思自己的作品,这既是对同学们的共性化的理解敬重,也是对同学们合作学习的敬重,更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情感体验。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摘要】初中美术课程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美术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审美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通过创作美术作品,深化对人文价值观的认识,培养了对人文精神的感悟。

美术课程中融入了人文素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探索人文价值,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和情操。

进一步强化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合作、加强美术实践性教学等方式来实现。

初中美术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文素养教育在美术课程中的实践意义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初中美术课程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美术课程、初中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学生提升、影响、教学内容、结合、强化、重要性、实践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美术课程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美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绘画、造型等技能,学生可以提高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从而更加欣赏艺术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美术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作画、构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从而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术课程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和情绪的表达。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绪,学会用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美术课程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还在于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帮助学生表达情感和情绪。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值得在教育中重视和推广。

1.2 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人文素养教育是一种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领域知识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品格。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修养和素质。

在初中美术课程中,通过对人文素养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

下面将对初中美术课程中的人文素养教育进行探讨。

美术课程通过学习艺术史和美术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学习到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通过学习艺术史,学生可以领略到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的独特魅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

这些培养都是以人文为基础的,通过了解不同艺术风格的背景和创作理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还可以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如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而人文素养则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自己对人文关怀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通过创作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培养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关注社会问题、关爱他人、积极传递正能量的人文素养。

美术课程还可以通过参观美术馆和艺术展览,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的现代艺术鉴赏能力。

参观美术馆和艺术展览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了解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和表现形式。

这种参观活动能够唤起学生对于艺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而人文素养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参观和观摩,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的艺术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这样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初中美术课程中的人文素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通过学习艺术史和美术作品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参观美术馆和艺术展览,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他们的现代艺术鉴赏能力。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创造力是人文素养的核心之一,而美术课程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美术课程以其创造性教学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创造能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能力。

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可以自由发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表达,创作出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临摹名画来提升自己的造型能力和绘画技巧,也可以进行艺术创作,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进行表达。

这些创作过程不仅仅是对学生艺术技巧的培养和提升,更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锻炼。

通过美术课程的创造性教学,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从而提升人文素养和个人发展。

美术课程还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感知。

美术作品是一种具有强烈文化属性的艺术形式,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通过美术课程,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发展。

学生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观察和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更可以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特点。

在学习绘画技巧的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传统和西方绘画的发展历史,进而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和审美观念进行比较和反思。

这样的跨文化体验和对于不同文化艺术的理解,对于学生发展人文素养和增强国际视野有着重要作用。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初中美术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艺术教育课程,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思维以及人文素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谈谈初中美术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作用。

初中美术课程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运用各种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理解各种美术形式和风格,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意能力。

美术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美术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思维和创意能力。

他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从艺术作品中得到灵感,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这样的创造过程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

初中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人对人的理解和尊重,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美术课程可以通过学习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名画,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和创作背后的意义。

通过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学生可以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艺术观点和文化背景,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敬畏之情和对他人的关心和理解。

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它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集体讨论和合作创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究来加深理解并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初中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素养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艺术与文化的关系、艺术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以及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艺术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精神的表达和体现。

在美术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绘画、造型、雕塑等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在学习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感悟和理解艺术与文化的深刻内涵。

通过学习名家的作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增强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其次,艺术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高级文化追求,包括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智慧和情感的表达。

美术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通过观察和表达艺术作品,学生能够学会用艺术的方式思考问题,用情感表达对世界的理解,从而培养出独特的美学情操和人文素养。

最后,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美术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出发,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造力。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展览,与艺术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感受到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家的人文情怀。

同时,美术课程也应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融合,使学生能够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社会和人文问题,增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对于初中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对人文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本文将探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人文素养教育,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

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是每个人独特的艺术品味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艺术史、欣赏名作、参观艺术展览等活动,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艺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和表现主题等,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美术作品是艺术家用以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媒介,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提炼其特征和表现形式,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加以表达。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素描、写生和构图等练习,通过观察和反思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美术课程可以加深对人文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人文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对生活、情感和价值的表达形式。

通过学习人文艺术作品的创作历程和背景,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和变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讲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实践,通过实践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展览和作品展示,给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加深学生对自己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美术课程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其中融入了人文素养教育。

下面我将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意识、创
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谈一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赏析艺术作品。

课堂上,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不同艺术作品的风格、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和欣赏力。

通过学习欣赏艺术作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并加深学生对人文艺术的理解。

美术课程引导学生增强文化意识,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美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学习美术,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学习传统绘画技法,传承
中华民族的艺术传统。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西方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拓宽学生的
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与理解。

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
进行形象思维和创意表达。

通过自由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参观艺术展览、举办美术作
品展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艺术创新潜能。

美术课程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美术课程不仅仅是学习绘画技巧和赏析艺术作品,还要教育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心他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社会问题,用艺术形
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初中美术课程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美术课上,学生接触到的不仅仅是色彩、形状和线条,更重要的是对于人文精神的感悟和理解。

本文将围绕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展开探讨,探讨如何通过美术课程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美术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美术课程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它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

在美术课上,学生会接触到中国传统绘画、书法以及手工艺等内容,通过学习传统绘画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和内涵,从中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书法,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和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手工艺方面,美术课也会教授学生一些中国传统手工艺技艺,如剪纸、刺绣等,这些手工艺作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些传统文化的教育,美术课程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美术课程中的艺术品赏析教育在美术课上,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作品、雕塑作品、摄影作品等。

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赏析和分析,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蕴含的艺术美感和情感内涵,从中体会到艺术家对于生活、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通过艺术品的赏析,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更深层次的是激发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和热爱。

通过艺术品赏析教育,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美术课程中的表现力培养美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对于色彩、形状、线条等艺术元素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可以表现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

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通过绘画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通过绘画作品的创作,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

初中美术人文情怀范文

初中美术人文情怀范文

初中美术人文情怀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人文情怀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不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塑造。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观念、价值观以及人格发展都处于关键时期,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情怀。

一、美术教育与人文情怀的关系1.美术教育的定义美术教育是指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精神层面得到丰富和提升。

2.人文情怀的定义人文情怀是指对人类文明、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关注和热爱,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和精神生活的尊重和关爱。

3.美术教育与人文情怀的关系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理解和创造,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提升。

这种提升正是人文情怀的体现。

同时,美术教育使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风格、艺术家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初中美术教育中的人文情怀培养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自然美是美术教育的基石,初中美术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

通过户外写生、摄影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初中美术教学应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中国画的技法时,教师可以穿插介绍中国古代画论、画派、画家等,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又能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审美观念尚在形成过程中。

美术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现代主义、表现主义等不同艺术流派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多样性,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美术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初中美术课程是学生们接触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除了学习绘画技巧和艺术知识外,美术课程还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任务。

在美术课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绘画技艺,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对人文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围绕着初中美术课程如何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展开阐述。

美术课程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各种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并引导学生从中感受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学习具体的绘画作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美术课程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绘画是一种自由创作的艺术形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方式。

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各种创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艺术创作。

提供一个主题或场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艺术创作,这些创作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美术课程通过艺术史的学习,启迪学生的人文情怀。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类的情感、思想和历史,通过学习艺术史,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家的生平及作品,从而拓展他们的人文视野,启迪他们对人文情怀的理解和追求。

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史知识、展示经典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人文艺术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人文情怀的理解和追求。

美术课程通过跨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语言、历史、地理、科学等,美术课程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美术课程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绘画技能的课程,更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

美术课程通过学习绘画技巧和艺术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情操,提高他们对生活和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绘画技巧、艺术欣赏和文化传承三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课程对人文素养教育的作用。

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提高他们对艺术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让学生学习绘画的基本技能,如素描、水彩画、油画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艺术造型能力。

这些绘画技巧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绘画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达方式,通过绘画,学生可以将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以视觉的方式呈现出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这种创作性的学习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还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美术课程通过艺术欣赏,培养学生对艺术和美的感知能力。

艺术欣赏是美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美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美术课上接触到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陶瓷等,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和创作思想,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艺术欣赏不仅让学生能够鉴赏美的作品,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品味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这种艺术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非常重要,它让学生从艺术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提高他们对艺术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美术课程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美术课程可以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和艺术形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学生在美术课上学习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如工笔画、写意画等,了解中国画的特色和魅力,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
初中美术课程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绘画
技巧和审美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他
们的审美情操和文化修养。

本文将从美术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教学方法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注重培养
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的艺术作品,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可以组织学
生进行创作实践,让他们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评价体系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评价体系应当注重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应当注重其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
看重技巧和成品。

在评价学生的文化修养时,可以通过考查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了解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和思考。

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可以引导学生注重个人的艺术
表达和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借助美术教学 培养人文素养

借助美术教学 培养人文素养

借助美术教学培养人文素养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再强调只有学术成就才是重要的,而是要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

因此,人文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教育过程中,美术教育的地位愈发重要,因为它能够通过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文化底蕴的综合人才。

本篇文章将探讨如何借助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对人文素养的影响美术作品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例如线条、颜色、形状和构图等等,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情感认知、审美体验和价值观塑造的目的。

其中,审美体验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欣赏技能,使其对美术作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审美体验也有助于学生的自我陶冶,让他们从美术作品中汲取力量,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创造力和灵感。

美术创作对人文素养的影响美术创作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美术创作,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并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关注。

同时,美术创作也有助于学生自我实现,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此外,美术创作还有助于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的提高,进而培养人文素养。

美术教学途径的多样性美术教学的形式多样,包括美术课堂教学、美术社团、美术班级文化建设、美术创意竞赛等形式。

这些多样的教学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充分发挥个性创造力。

同时,这些多样的教学途径也能够促进学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结论综上所述,借助美术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和美术创作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多样的美术教学形式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应注重发挥多样的教学途径,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浅谈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初中美术课程是一门充满人文艺术气息的学科,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法与艺术形式本身的教育,而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探讨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

首先,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化传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古诗词、山水画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创作等方式感受和传承文化。

例如,在山水画课程中,通过观赏经典山水画作品,学习其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再进行模仿和创作,从而了解山水画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其次,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艺术作品的魅力在于它的美学价值,而这种价值的体现是需要人文素养作为基础的。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如何主动感性地去欣赏艺术作品,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个性化的审美趣味。

例如,在色彩的课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感知其美感,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让学生从审美角度去看待世界。

最后,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和价值观。

美术作品是不同文化和形态的结晶,学生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应该尊重各种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审美观点。

通过学习和欣赏不同文化和形态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培养出包容和开放的文化胸怀。

例如,在素描课程中,通过欣赏不同国家和时期的素描作品,并能够理性和开放地评价不同文化和形态的艺术作品,以此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思辨能力。

在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文意识的培养。

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从学科体系的角度,挖掘和感知整个人文生态链中的文化内涵。

同时,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追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自我,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总之,美术课程在人文素养的教育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认识和掌握人文知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审美情感以及文化包容能力,让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形成文化交流、价值观转型、多元化等人文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人生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

初中美术课程的人文素养教育探讨美术课程在初中阶段被视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对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通过美术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地域和历史时期的艺术形式,从而培养出高度的人文情怀和跨文化的认知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美术课程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来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美术课程应该注重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和欣赏。

艺术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艺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培养出一种跨文化的认知能力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读作品的形式、内容和意义,从中感受到艺术家对社会、历史、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和情感表达,进而感受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出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从而为其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美术课程还可以通过艺术实践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术创作是一种情感与思维的结合,是一种对自然、生活、社会等方面的认知和表达。

通过美术创作,学生可以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思辨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美术创作任务,让学生在自由的创作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艺术实践,学生可以接触和理解生活中的美好与真实,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出一种深刻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提升人文素养之我见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人文性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那么,何谓“人文性”呢?有人说:从感性层次上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从理性层次上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是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也有人说:所谓人文性,是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和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我想,人文性的主要内容是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多方面的合成,这种合成表现为健康的心态、理性的思维、高尚的情操、自我认识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等,是属于以人对中心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所以,人文素养是无法被“灌输”或“训练”出来的,主要还是靠自主探索和熏陶感染。

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彰显“人文性”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通过美术学习搭建起一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链接之路。

因为美术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它可以让学生在自我、社会、自然之间架起沟通之桥,从而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具体表现为:
一、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没有人文修养的教师要想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是根本不可
能的。

只有具有深厚的人文修养的教师,才能在美术课上体现出课程的人文性质。

平时努力通过各方面的学习形成自己的人文意识,发展和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如大量地阅读有有关历史、文学、哲
学特别是美学等方面的著作,并尽可能广泛涉猎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了解它们的历史发展概况,充实和尽量完善自己知识结构。

只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富有活力和魅力的人格,更富有进取精神,才会熏陶感染学生。

二、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努力挖掘作品中的人文内涵
美术这一艺术形式伴随着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产生而逐渐形成,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美术积淀了丰厚的人文背景,任何一种美术样式都与它赖以产生的地域文化特征有密切的关联。

世界文化是多元化的,世界上各个地区的人民,都在一定文化背景中创造了灿烂的艺术形象。

文化的差异决定了这些艺术形象丰富多彩,一同样是画花,我国以花鸟画形式出现,西方以静物画形式出现。

同样是柱式,我国以龙柱为代表,西方以希腊的三种柱式为代表;同样是龙凤,我国古代南方和北方的造型就有很大的区别;同样剪纸,中外风格各不相同;同样是塔,新疆的额敏塔和西安的大雁塔、北京的北海白塔就是完全不同的造型观念。

因此,美术课要关注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开眼界拓宽视野,美术教学也因此会造型提升品质,这不仅会使学生加深文化的认识,还可以从造型语言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路。

就像我曾经上过的一节瓶子的设计课一样,学习最初的设计总打不开思路,在学生头脑中瓶子都是对称型,后来,我从网上收集古今中外的各种瓶子,有寿字行的、有五个瓶口的……我的目的就要努力打破学生头
脑中对瓶子的旧的观念,好象必须是对称的才是瓶子。

当学生看到那么多琳琅满目的瓶子时,惊讶不已。

也只有这样强烈的高密度的展示,才能冲垮他们的思维定势。

经过了几节课的努力,学生的作业终
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画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瓶子。

虽然,从课时上讲,我大大超出规定的两节课,但是这种超出是值得的。

因为,我们不但是画了瓶子,而且还领略中国精湛陶瓷文化及国外的玻璃艺术,在无形中丰富学生的视野,为积淀人文涵养打下基础。

三、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和评价体验以提升人文素养
在美术课程中,经典美术作品的鉴赏分析和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广泛的欣赏,让学生充分了解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和旷世杰作,从人类丰富的艺术遗产中感受人文美,吸收作品中蕴藏的人文营养,通过分析评价以提高人文精神,完善人格。

鉴赏分析美术作品,应将它放在所产生的特定的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分析作品之间的差异,也要分析作者的思想个性,经历等,这对学生了解人与创作的关系非常有好处,它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张扬,独特的美术语言得到发挥。

就如,温二中孟勇老师《格尔尼卡》欣赏课,一开始就出现了作者毕加索自画像,通过西班牙的传统体育项目——斗牛,引出艺术组画《公牛》,以及雕塑《公牛》,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作品的产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性情、人格有关。

然后学生充满激情的去探索《格尔尼卡》。

并利用纸杯创作探索到了“立体派”的秘密。

再去欣赏、评述《格尔尼卡》,也就水到渠成了。

涵养学生人文精神,不应只停留在绘画欣赏,因为精神的问题是思想的问题,它不仅要靠艺术语言来表达,还要靠文字来表达。

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最好用文字的方式,对学生的体验和想到的问题加以记录,深化他们的思想。

也就是说,让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多为他们创设一些教学环节,增加体验的机会。

体验在欣赏评述中还有特殊意义——正像沃尔夫·吉伊根指出的:“一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体验是批评探索的开始。

这种体验决非被动的,而是包含了一种探求其含义的行为。

”在八年级《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这课荟粹古今名家作品,其中有宋代范宽《溪山行旅图》,元代倪瓒《渔庄秋霁图》,近代李可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等,风格各不同。

当学生看了都发自内心赞叹,从心灵深处产生对大自然、山水美的感受。

让学生对一幅感触较深的作品,写一篇短文来抒发情感。

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使我们破除旧的、根深蒂固的观念——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从而帮助学习通过学生的学习更好地吸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美术的方法与媒材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使美术课更具“人文”的品位与特征,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个符合其成长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着眼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