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务实与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質管理務實與原則

品質到底是什麼?

不同的人,不同的時期,對品質下的定義免不了有所差距,品質一就是適用(Fit ness);

品質一就是符合需要的條件(Specification); 品質一就是滿足客戶期望的特性。

£09000-8402(品質一詞彙)對品質下的定義是“一項產品或服務整體的特徽或特性,此種整體的特徽或特性,具有滿足顧客規定或潛在需求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幾位品管大師對此也有闡述:

“質量的定義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一一克勞士比

“好、優秀、美麗、獨特”等術語都主觀的和含糊的。一一克勞士比

“質量是一種以最經濟的手段,製造出市場上最有用的產品。”一一戴明

“質量無須驚人之舉。”一一戴明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簡單的定義出品質管理的一個基本原則:

質量無須驚人之舉,質量是一種以最經濟的手段,製造出市場上最有用的產品,是要符合要求,而不是好,無須品質過剩。

那麼,什麼樣的品質才是好的品質呢?

首先則要從品質的五大要素談起,即:品質,成本,交期,服務,安全!當一位消費者在談論某一件產品的質量好,其實在他們的心理面正是對這幾個方面的權衡

1)產品的品質怎麼樣?

2)它的價格是否公平?

3)供應商的服務是否優良?

4)這個產品使用起來是否安全?

5)交期?

所以那些真正物美價廉,符合客戶標準要求的產品,才是好的產品,好的質量!

品質成本

品質成本:「維持某種品質水準發生的支出加上未達到這個水準而發生的成本」包括:

1. 預防成本:工厂對于品質預防方面所產生的費用;

2. 鑑定成本:檢驗成本,如進料檢驗/制程檢驗/出貨檢驗等所產生的費用;

3. 內部損失成本:工厂內如制程异常/不良品報廢等所造成的損失;

4. 外部失敗成本:如客戶抱怨/產品索賠/人員差旅异常處理所產生之費用• 為有效降低總品質成本,應加強預防成本的投入,才是正確之途。

品質管制基本觀念:

1)品質是設計出來的;

2)品質是管理出來的;

3)品質是制造出來的;

4)品質不是檢驗出來的!

如何做好品質管制:

「品質問題的起源有90%是來自態度與決心,只有10%是來知識與技術。」可見,只要以正確的態度並下定決心就能將品質問題解決一大半了。

品質管制的五個階段是從檢驗、管制、改進、預防到中心廠入庫免檢。所以檢驗只是一種手段,最終的目的是達成免檢驗的水準,為了達到此水準,一定要有持續改善的心態。

在此,我們為品質管制訂定五大定律:

1. 品質的定義是“符合需求”。

2. 品質管制的目的在“預防”。

3. 品管實施的關鍵在“過程”

4. 工作要求的標準是“零缺點”。

5. 以產品“不符合需注所付出的代價”來衡量品管的績效。即是以防患未然的態度注重過程的零缺點對品質負責任。

、原材料檢驗(IQC)

原進廠檢驗包括三個方面:庫檢:原材料品名規格、型號、數量等是否符合實際,一般由倉管人員完成。質檢:檢驗原材料物理,化學等特性是否符合相應原材料檢驗規定,一般採用抽檢方式。試檢:取小批量試樣進行生產,檢查生產結果是否符合要求。

來料不合格的處理:

①標識:在外包裝上標明“不合格”,堆置於“不合格區”或掛上“不合格”標識牌等。

②處置:退貨或調貨或其他特采。

③糾正措施:對供應商提供相關要求或建議防止批量不合格的再次出現。緊急放行:因生產

急需,在檢驗報告出來前需採用的物資,為緊急放行。需留樣檢驗,並對所放行物資進行特殊標識並記錄,以便需要時進行追蹤。

特采:① 從非合格供應商中採購物資——加強檢驗。

②檢驗不合格而採用的物資——挑選或修復後使用。

應特別關注不合格品所造成的損失:

①投入階段發現,損失成本為1元。

②生產階段發現,損失成本為10元。

③在客戶手中發現,損失成本為100元。

、過程檢驗(IPQC)

IPQC的檢驗範圍包括:

①產品:半成品、成品的質量。

②人員:操作員工藝執行質量,設備操作技能差。

③設備:設備運行狀態,負荷程度。

④工藝、技術:工藝是否合理,技術是否符合產品特性要求。

⑤環境:環境是否適宜產品生產需要。工序產品檢驗:對產品的檢驗,檢驗方式有較大差

異和靈活性,可依據生產實際情況和產品特性,檢驗方式更靈活。

質檢員全檢:適用於關鍵工序轉序時,多品種小批量,有致命缺陷專案的工序產品。工作量較大,合格的即准許轉序或入庫,不合格則責成操作員工立即返工或返維。質檢員抽檢:適用於工序產品在一般工序轉序時,大批量,單件價值低,無致命缺陷的工序產品。

員工自檢:操作員對自己加工的產品先實行自檢,檢驗合格後方可發出至下道工序可

提高產品流轉合格率和減輕質檢員工作量,不易管理控制,時有突發異常現象。員工互檢:下道工序操作人員對上道員工的產品進行檢驗,可以不予接收上道工序的不良品,相互監督,有利於調動積極性,但也會引起包庇、吵執等造成品質異常現象。

多種方式的結合:有機結合各種檢驗方案,取長補短,杜絕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或入

庫,但檢驗成本較高。

工序品質檢驗:對人員、設備工藝技術環境等的檢驗。

三、成品出廠檢驗(OQC)成品出廠前必須進行出廠檢驗,才能達到產品出廠零缺陷客戶滿

意零投訴的目標。檢驗項目包括:

①成品包裝檢驗:包裝是否牢固,是否符合運輸要求等。

②成品標識檢驗:如商標批號是否正確。

③成品外觀檢驗:外觀是否被損、開裂、劃傷等。

④成品功能性能檢驗。批量合格則放行,不合格應及時返工或返修,直至檢驗合

格。

四、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

1、產品標識是指通過標誌、標記或記錄來識別產品特定特性或狀態,這裏提到的產品不

僅是最終產品,而是泛指生產和服務提供全過程的採購產品、中間產品和成品。標識

系統的範圍可包括原材料、半成品、設備、人員等。

2、在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當需要對不同種產品加以區分時,就應規定採用適宜的方

法標識產品。當產品自然狀態本身即可清楚地區分其種類時,則無需做出標識。

3、當測量和監控對識別產品狀態有要求時,應對每一種狀態給予同一標誌或標記。

4、標誌的方式可根據所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的特點而定,標識的方式:印章、代

碼、懸掛物、符號、分區等。

5、產品可追溯性是指通過記載的標識,追溯產品歷史、應用情況或所外場所的能力。實

施可追溯性管理可以有效防止同種產品不同個體(批次)之間的混淆。在有可追溯性

要求時,組織需要明確規定需追溯的產品、追溯的範圍和標識及記錄的方式。應採用

唯一性標識來識別產品的個體或批次,並對需追溯的情況做出相應記錄。

追溯的物件可以是過程,可以是產品,可以是批次,可以是具體的零部件,也可以是設備等。

五、產品防護在內部處理和交付到預定的地點期間,組織應對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等進行適當的控制。

搬運、運輸:應保證搬運過程不對產品造成損壞或變質。

原材料入廠前的運輸

成品入庫的搬運

原材料入庫的搬運

成品出庫、運往客戶指定地點的搬運。

原材料領發時的搬運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搬運。

貯存:

①應指定適宜的貯存場所,以保證產品不損壞或變質。

②應規定接收和發放的管理辦法。

③應按適宜的時間檢查庫存品的狀況,以及時情況發現變質。

包裝:

① 保證被包裝產品在包裝箱內相對固定以防止碰撞。

② 包裝箱內應附有包裝清單和產品合格證。

③包裝箱外應有技術條件規定的標識或按交付要求規定的標記(如交付目的地,商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